历史新人教版八年级下第12课 民族大团结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406629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新人教版八年级下第12课 民族大团结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历史新人教版八年级下第12课 民族大团结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历史新人教版八年级下第12课 民族大团结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历史新人教版八年级下第12课 民族大团结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历史新人教版八年级下第12课 民族大团结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新人教版八年级下第12课 民族大团结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新人教版八年级下第12课 民族大团结ppt课件.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第12课 民族大团结,导入新课,爱我中华,“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歌曲爱我中华是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会歌。当那优美的旋律在运动场上回荡的时候,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深深地感受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兴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民族大团结一课。,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民族大团结的概念,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内容、概况和意义;国家实行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措施,西部大开发。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基本观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教材中插图的讲解,使学生逐步形成丰富的历史

2、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形成积极进取、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态度,并逐步树立为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作贡献的人生理念。,一,新课探究,探究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含义,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在自治区域内,由当地民族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史料1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按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

3、机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史料2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04年)史料3省级民族自治区成立的时间表。,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1984年,中

4、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将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写入法律说明了什么?宪法的哪一内容属于实施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为我国的一项政策和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前提: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3.民族自治地方,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4意义: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护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奠定了基础。,一,新课探究,探究点:共同繁荣发展,史料1新中国成立时,少数民族有四种落后的社会经济形态,封建地主经济占统治地位的有三

5、十多个民族,当时有3 000多万人口;处于封建农奴制的约400万人口;处于奴隶制的,当时有100万人口;保留原始公社生产方式残余的,当时有60万人口。经过民主改革,各民族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史料2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概况,1.政策、原因,史料3近年来,国家斥巨资对西藏拉萨的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青海的塔尔寺和新疆的克孜尔千佛洞进行了修缮。1989年至1994年,国家投入5 500万元,1 000千克黄金,对布达拉宫进行一期维修。2001年开始,又拨专款3.3亿元,对布达拉宫进行二期维修。史料4西部大开发涉及的省、市、自治区:重庆、四川、云南、贵州、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内蒙古、广西等12

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积685万平方千米,占全国71.4%。见下图。,教师: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实行什么民族政策?其原因是什么?,政策: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政策。原因: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我国各民族发展很不平衡,很多少数民族的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2.为实现共同繁荣,采取的措施:,在少数民族地区因地制宜,进行一系列的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少数民族人民迈进了社会主义社会。国家采取许多优惠政策,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国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西部大开发。西部大开发战略覆盖了5个民族自治区、27个民族自

7、治州和83个民族自治县,还有3个民族自治州参照享受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西部大开发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加快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历史机遇。,课堂小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共同繁荣发展,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少数民族迈进社会主义社会,加强经济建设、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西部大开发,民族大团结,1歌曲爱我中华谱写了56个民族交融相处,生生不息,共同铸造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篇章。下列哪一项政治制度的实行体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兴盛( )A政治协商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一国两制”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2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是在( )A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

8、领B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C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A,3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于自治区域来说,这一制度有助于( )因地制宜,发展本地事业消除民族差别,实现民族融合在统一主权下自主行使地方自治权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ABC D,B,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下列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A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各少数民族自治区的所有事务都完全由本民族做主C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D民族自治区域是我

9、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B,5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首先要实现的是( )A祖国统一 B民族平等 C民族团结 D共同富裕6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下列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B在所有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实行C实施的前提是国家的统一领导D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的政治权利,B,B,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会歌材料二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1954年中华人民共

10、和国宪法,材料三“加快开发西部地区,是全国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大思路西部地域广阔,自然资源丰富,有很大的潜力,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加快开发西部地区,必须充分考虑各种有利和不利因素。”江泽民,(1)根据材料一,你能说出我国是由多少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吗?(2)材料二中提到的“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你知道我国有哪几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吗?,56个民族。,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3)材料三中提到“加快开发西部地区,是全国发展的一个大战略”,这个战略通常被称为“什么战略”?实施这一战略说明什么问题?(4)结合上述材料,你能简单说说“民族团结”的含义吗?,“西部大开发战略”。说明国家重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和睦、友好和互助、联合的关系,以及各民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国家的发展繁荣。民族团结是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