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和 元素周期律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406955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和 元素周期律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和 元素周期律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和 元素周期律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和 元素周期律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和 元素周期律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和 元素周期律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和 元素周期律ppt课件.ppt(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专题1,第一单元,晨背关键语句,理解教材新知,把握热点考向,第二课时,应用创新演练,知识点一,知识点二,考向一,考向二,随堂基础巩固,课时跟踪训练,考向三,1微粒半径大小比较的依据之“4同”:(1)“电子层数相同时”,原子序数递增,原子半径递减;(2)“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电子层数递增,原子半径递增;(3)“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时”,原子序数递增,离子半径递减。(4)元素种类相同时,核外电子数越多,微粒半径越大。2“4方面”判断元素金属性越强:(1)金属单质与H2O或酸反应越剧烈;(2)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3)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越靠前;(4)金属离子的氧化性越弱。3“4方面”判

2、断元素非金属性越强:(1)单质与H2反应越容易;(2)气态氢化物越稳定;(3)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4)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1原子序数 (1)概念:按 由小到大的顺序给元素编号。 (2)数量关系:原子序数 。,核电荷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变化规律,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呈 变化。,周期性,3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原子半径呈现由 到 的周期性变化。,大,小,微粒半径(用r表示)大小比较依据之“4同”,1比较微粒半径的大小,用“”、“r(H)r(H);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子层数越 多,原子半径

3、越大,r(H)r(Li)。 答案:(1)(2),1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变化规律,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呈 变化。,周期性,2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1)元素的金属性变化规律:,溶液变红,无明显现象,有气泡,溶液微红,放出大量气泡,有气泡,NaOH,Mg(OH)2,Al(OH)3,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 ;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 ;结论:元素的金属性: 。,Na,Mg,Mg,Al,NaOH,Mg(OH)2,Al(OH)3,Na,Mg,Al,强碱,中强碱,(2)元素的非金属性变化规律:,SiH4,PH3,H2S,HCl,H4SiO4,H3PO4,

4、H2SO4,HClO4,弱酸,中强酸,强酸,单质与H2化合的难易程度(由难到易):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弱到强):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 ;结论:元素的非金属性: 。(3)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变化规律:,Si、P、S、Cl,SiH4PH3H2SHCl,H4SiO4H3PO4H2SO4HClO4,Si P S Cl,3元素周期律 (1)概念:元素的性质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呈 变化的规律。 (2)实质:元素周期律是元素 呈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周期性,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 (1)根本依据: 内容: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取决于元素原子失、得电子的难易程度。 规

5、律:越易失电子,金属性越强;越易得电子,非金属性越强。 误区:失、得电子的数目越多,金属性、非金属性越强。,(2)常用判断依据:据原子结构判断:,据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判断:,2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最外层电子数:NaCa。 () (3)酸性:H2SO3HCl,非金属性:SCl。 (),解析:(1)不能根据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判断金属性强弱,而应据失去电子的难易;(2)Ca(OH)2也属于强碱,与其溶解度无关,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Ca排在Na之前,Ca更活泼;(3)应根据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比较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答案:(1)(2)(3),例1下列微粒半径大小比较

6、正确的是 ()ANaMg2Al3O2BAl3NaClS2CNaMgAlSiDCsRbKNa,解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微粒,原子序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有Al3Mg2NaO2,A错误;Al3、Na核外有两个电子层(同氖电子排布相同),Cl、S2核外有三个电子层(同氩电子排布相同),则有Al3NaClS2,B正确;具有相同电子层数时,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则有SiAlMgNa,C错误;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大,则有NaKRbCs,D错误。 答案B,(1)微粒半径大小比较的解题流程:一看电子层数,二看最外层电子数,三看电子层排布,据不同情况及相应规律进行分析。 (2)所

7、有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H,其次是F。 (3)1118号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Cl,离子半径最小的是Al3。,1下列微粒半径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Ar(Na)r(Na)Br(Cl)r(Cl)Cr(Ca2)r(Cl) Dr(Mg)r(Na)解析:同种元素价态越高半径越小,r(Na)r(Cl);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粒子,核内质子数越多,半径越小,r(Ca2)r(Cl);电子层数相同的原子,核内质子数越多,半径越小,r(Mg)r(Na)。答案:B,例2下列不能说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强的事实是() HCl比H2S稳定 HClO氧化性比H2SO4强 HClO4酸性比H2SO4强 Cl2能与H2

8、S反应生成S Cl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S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 Cl2与Fe反应生成FeCl3,S与Fe反应生成FeS,解析气态氢化物越稳定或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不能根据含氧酸的氧化性判断元素的非金属性,错;Cl2与H2S发生置换反应:Cl2H2S=S2HCl,氧化性:Cl2S,非金属性:ClS,对;不能根据最外层电子数多少判断元素非金属性,错;与同一变价金属反应时,金属被氧化的程度越大,则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其非金属性越强,对。 答案A,判断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2个误区 (1)氢化物: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或还原性越弱,则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误区:氢化物

9、的酸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2)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元素非金属性越强。 误区:某元素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元素非金属性越强。,2下列事实不能用于判断金属性强弱的是 ()A金属间发生的置换反应B1 mol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失去电子的多少C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D金属元素的单质与水或酸置换出氢气的难易解析:金属性强弱只与失电子的难易程度有关,而与失电子数目的多少无关。答案:B,解析钠、磷、硫、氯是具有相同电子层数的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最高正化合价逐渐增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强,碱性逐渐减弱。因为非

10、金属性ClBr所以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ClHBr。 答案D,(1)比较“碱性(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强弱,要比较对应金属的金属性强弱。 (2)比较“酸性(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稳定性(气态氢化物)”的强弱,要比较对应非金属元素非金属性强弱。 (3)比较“还原性”时,若为单质,一般为金属,则比较金属性强弱,若为阴离子,则为非金属,则比较非金属性强弱。,(1)判断正误:由酸性大小:HClHBrHI,得出非金属性:ClBrI。 (2)39号元素,原子序数递增, 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从, 1到7价变化吗?,提示:(1)错误,不能据氢化物的酸性大小比较元素的非金属性。(2)不是,氟无正价,氧无最高正化合价。,点此进入,点此进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