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历史文化名城发展与保护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407679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13.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京历史文化名城发展与保护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南京历史文化名城发展与保护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南京历史文化名城发展与保护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南京历史文化名城发展与保护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南京历史文化名城发展与保护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京历史文化名城发展与保护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历史文化名城发展与保护ppt课件.ppt(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南京 历史文化名城发展与保护,陈尧禹 董凯郭萌 张勇赵若望 华圣杰胡恒涛 人文131,目录: 一:城市概况 二:城市保护规划 三:存在问题,一:城市概况,“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南京拥有着6000多年文明史、近26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曾数度庇佑华夏之正朔,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历史上长期是中国南方的政治文化中心,拥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历史遗存,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文物古迹,截至目前,全国共有127座城市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82年公布第一批名单,南京、西安、北京等24座城市名列其中。南京作为历史古

2、都型名城,拥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南京明孝陵),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9处、103点; 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109处,116点;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58处、368点。南京现存的文物保护单位分为以下几类:(1)古人类遗址:如汤山遗址 (2)城墙:保存完好的明城墙及城门城楼 (3)古宫殿遗址:明故宫遗址、朝天宫等 (4)宗教建筑:鸡鸣寺、栖霞寺等 (5)陵墓遗址:明孝陵、中山陵等 (6)革命纪念物:总统府、大屠杀纪念馆、梅园新村纪念馆、渡江胜利纪念馆等。,假设,古城格局,南京古城结构严谨,整体性很强,体现出一种刚柔相济的氛围,皇城偏处城东,以皇城为核心的政治活动区呈西北展延之势。城中南部,以秦淮河两岸

3、地带为核心的经济活动综合区处于政治活动区的半包围之中。从各综合区的配置关系看,主次分明,有严谨的礼制规范秩序,宫城中轴线与旧城中轴线基本平行。就外廓而言,皇城位置处于全廓中部偏南处,而非偏居城东,这样不仅有利于宫廷保卫,也突出其中心地位,这种设计手法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虽然皇城与宫城基本已毁,但其格局依然可以从遗迹中看出。,二:城市保护规划,1.城市性质 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在中国历史上的很长一段时间中承担着国家行政、文化、经济职能,在明朝时与北京遥相对应,近代还作为国统区的首都,1949年以后城市性质发生一部分变化。 在新一轮总规中,南京的城市性质为著名古都,江苏省省会,国家中心城市。城市发展

4、目标为经济发展更具活力、文化特色更加鲜明、人居环境更为优美、社会更加和谐安定的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2.保护目标与原则 保护目标:保护历史文化资源,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完 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实施机制,协调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实现“中华文化重要枢纽、南方都城杰出代表、具有国际影响的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目标。 保护原则:1.拓展历史文化保护的对象和内涵,建立由整体风貌、古都格局、历史地段、古镇古村、文物古迹、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构成的保护框架,实现各类历史文化遗产的全面保护。 2.把历史文化资源及其所依托的城市作为有机整体,统筹保护历史文化资源本体和周边环境,保护老城及其所依存的自然景观和环境,保持南

5、京特有的古都格局、历史风貌和空间尺度。 3.在保护的基础上强调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复兴,加强各类历史文化资源与现代城市功能的有机整合,促进历史文化永续利用,提升老城活力。,3.整体格局和风貌保护 山水环境保护:保护和彰显南京“襟江带湖、山水相依、龙盘虎踞”的地理形胜。重点保护秦淮河、金川河、历代护城河以及玄武湖、莫愁湖、前湖、琵琶湖等水体。 积极发掘环境风貌保护区的历史文化内涵。环境风貌保护区内的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严格按照相应的法规进行保护、控制和建设管理,严禁开山采石、填塞水域等破坏景观植被和地形地貌、污染环境、妨碍游览的行为。 历代都城保护:整体保护历代都城格局及其所依托的

6、山水环境。重点保护六朝、南唐、明代及民国四个重要历史时期的历史遗存和重要遗址。考古、施工中发现的重要遗址遗存应当原址保护,并作为城市公共空间向公众展示。 保护六朝建康城遗址,加强南唐都城现存城墙、城河及宫城遗址的保护控制,保护明代四重城郭格局,保护民国历史轴线沿线的民国建筑,保持沿线以公共建筑为主体的功能特色。,4.建筑高度控制 严格控制老城建筑高度,保持老城现状“近墙低、远墙高;中心高、周边低;南部低、北部高”的总体空间形态。 老城为高层控制区,其建筑高度、开发强度根据老城合理容量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确定。 三片历史城区新建建筑高度一般控制在35米以下(公共建筑可以控制在40米以下)。 严格控

7、制景观视廊中的建设活动,重点控制新建建筑的高度和体量,任何新建高层建筑必须做景观影响分析。,5.老城保护 疏散老城功能:老城内主要发展文化、商业、旅游、居住等功能。除文化展览和旅游设施外,其他大规模的公共服务设施逐步向老城外转移。 控制老城容量:控制老城人口容量和居住人口密度,疏散现有居住人口。控制新建住宅及开发强度,严格控制高层住宅,力争将老城居住人口逐步缩减到100万人以内。 优化老城交通系统:严格控制新建高架等大流量机动车通行道路;限制老城机动车总量,强化公交优先,优化出行结构。,6.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保护原则: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原则,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

8、其栖息地实施整体保护。 保护内容:保护已公布的8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继续推动传统文化、传统工艺和民俗精华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普查和公布。 保护措施:对于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创作、收藏和传播机构、场所,应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栖息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空间载体;保护和发展传统商业和传统工艺;鼓励地方社区、团体和个人保护和宣传独特的无形文化遗产,三:存在问题,1.一味看重经济发展,忽略了对一些文化遗存的保护,甚至存在破坏行为,比如在明故宫遗址上建设商业建筑。2.夫子庙、秦淮河等商业区存在过度开发的问题,商业活动带来的人流过多、环境保护压力、文化氛围不足等问题突出。3.城市地铁交通的建设也对周围古建筑造成一定的影响。4.建设活动中造成的雾霾、扬尘、噪声等环境污染问题也拉低了历史文化名城的影响力。,谢谢欣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