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美术教育 第二章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412056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PPT 页数:10 大小:3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 第二章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 第二章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 第二章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 第二章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 第二章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 第二章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美术教育 第二章ppt课件.ppt(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儿童美术的发展,第一节 儿童美术的发展过程,美国教育家凯洛格归纳了儿童动作到有意义表征的发展过程。,一、涂鸦线(1岁半左右3、4岁),(一)基本的涂鸦线:2岁或2岁以下的幼儿在无意识的状态下所画的涂鸦线。无需视觉的参与。,(二)样式配置:凯洛格将儿童在绘画时注意到的涂鸦线与纸面的配置关系。要运用眼的控制。,(三)偶发的图形:儿童早2岁3岁能以单线画出 和其它图形。在这两者之间,有可能画出偶发图形。偶发图形包括交叉点和十字形以外的图形。(p19),二、图形儿童绘画中的图形包括6种,其中5种是具有几何意义的:矩形(含正方形)、椭圆形(含圆形)、三角形、十字形,另外一种就是不定形。,三、图形

2、的组合,(一)结合体,结合体:凯洛格把两个图形结合在一起所形成的图形。(p21),集合体:凯洛格把吧三个获三个以上的图形结合而成的图形。(p21),四、曼陀罗与太阳,(一)曼陀罗曼陀罗在梵语中是“魔圈”的意思。用来指包括圈形主题的符号和结合这直线的圆圈样式。具有圆满、完整无缺、统合的印象,它包含这深思熟虑和无限的冥想。儿童所画的曼陀罗主要是圆形、矩形和正、斜十字形的结合或同心圆、同心正方形。,(二)太阳,中空的太阳,太阳的脸,太阳人,五、蝌蚪人(p26),六、人以外的其它初期图形,(一)“动物” (p29),(二)“植物”,(三)其他图形,七、儿童美术的国际性,全世界各国儿童的早期美术作品有惊

3、人的相似之处。,第二章 儿童美术的发展,第二节 儿童美术的特征和表现方式,一、图形的选择和组合,代表人物:阿恩海姆、凯洛格、布斯。儿童美术表现的原则和方法:重复、对称、旋转是儿童组织和安排图形的方式;追求图形的组织秩序和平衡,将简单的图形转换成复杂的图形。二、避免图形的重叠,三、图形独自的界线,四、图形的融合是一种较高级的思维活动,儿童必须对所画的事物的整体结构特征有一个较清晰的认识。,五、水平垂直关系的处理由于受思维的限制,只能感知事物的某一方面,以局部的垂直关系代替整体的水平垂直关系。,六、事物之间关系的处理,(p40),七、动态的表现,年幼的儿童所画的人,即使是行走或跑步的,也常以正面直立的方式加以表现,将人的下肢位置画得开一点,分得越开,说明人的行走或跑步的速度越快。画动物则以侧面为多。,表现人的行走或者跑步动态的一种更高级的方式是人物主轴线的变化。 (p43),八、透视10岁以后的儿童才会用透视方法表现构图。,多点透视,九、色彩色感的确立,女性儿童是7.5岁,男性儿童是8岁。儿童以其与众不同的方式选择和运用色彩,并不太多顾及他们的现实价值,而发展的趋势是越来越向现实靠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