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分析(简版)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412927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3.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生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分析(简版)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学生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分析(简版)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学生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分析(简版)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学生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分析(简版)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学生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分析(简版)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生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分析(简版)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分析(简版)ppt课件.ppt(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生“问题行为”的识别与分析,主讲:王秋英,欢迎大家与我研讨学生问题,王秋英深圳中学学生辅导中心E-MAIL:TEL:82155926 13828755096,“万能的理念”与“无奈的教育”,只有不会教的教师,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称职的父母,没有教不好的孩子。问题孩子,永远是教育的?,问题学生知多少?,据全国少工委的一项统计,在我国现有的3亿学生中,被老师和家长列入“问题学生”行列的已达到5000万人,也就是说,每6个学生中就有1个差生。这一总数相当于1个法国、10个瑞士或是100个卢森堡的人口数。,“问题学生”被休学复学受阻起争议,2000年9月,何风升入洛崖初中,逐步成为一名“问题学生

2、”,上课不用心听讲,还经常溜出课堂,在校外抽烟、喝酒、打群架。为解决烟酒钱,何风等人向同学“借”钱。有的同学不“借”,他们就找借口挑起事端,进行殴打。有时,他们还直接向学生勒索钱物。初一下学期,何风等人因偷盗学校物资,被“记大过”处分。但没过多久,警告就被何风抛到九霄云外,而且变本加厉。今年4月,正在读初二的何风被学校“勒令休学”。何风开始觉得无所谓,甚至有“自由了”的感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何风慢慢感到孤独。村民都忙于农活,没人跟他聊天、玩耍。他想找昔日的同学玩,可门卫不准他进校门,因为他是“社会青年”。,问题学生教还是撵 ?,3月12日,重庆某中学的6名高三学生被老师发现在寝室吸烟打牌后,

3、学校马上对这5男1女6名学生进行了处理除情节较轻的1名学生继续留校上课外,另5名学生被要求停课回家反省:其中两名学生回家反省一周,情节严重的另3名学生不用再来校上课,直接参加高考。对此,法律界人士认为,学校处理欠妥,有剥夺学生受教育权的嫌疑。(据华商报),为什么关注问题行为?,“极端是理解常态的钥匙,而不是相反”(K.Japers).了解学生研究学生的最有效途径.举例.,什么是问题学生?,是指那些在行为和心理上有一定偏差的未成年人。主要表现为日常行为习惯偏离常轨、不服从教育管理、逆反心理重、自控能力差、道德缺陷明显,处于一种边缘化生活、灰色生存状态,随时会在某一诱因的促使下违法犯罪。如个性异常

4、、性格暴躁、厌学逃学、盗窃等。,问题学生:问题在于“需求”,需求缺失学生情绪压抑学生心灵创伤学生,婴儿的爬行行为依恋,个案:,问题学生是被“制造”出来的,你会沟通吗?,什么是真正的沟通?,好学生也可能是问题学生,什么是心理健康?,所谓心理健康,不仅指个体没有心理上的疾病或变态,而且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均能保持最高、最佳的状态。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心理健康的相对性(2)时代文化性别年龄,心理健康的标准是随时代的变迁而变化的。几十年前人们很看不惯的一些生活方式,现在已为大众所接受。 文化背景不同,判断心理健康与否的标准也不同。心理健康的标准还必须考虑年龄、性别、社会身份、情景等各种因素

5、。某些行为发生在孩子身上是正常的,发生在成人身上则是变态的;某些行为在特定的社会背景和条件下是正常的反应,而在另一些社会背景或一般情况下出现则是变态。,学生问题行为的表现与分类,品德问题行为心理问题行为学习性问题行为,品德性问题行为,主要指由品德问题引起的不良行为,主要表现有:1、逃学2、离家3、偷窃4、施暴 5、恐吓、勒索6、抽烟、吸毒7、参加不良组织,心理性问题行为,1。一般适应性问题:2。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碍3。学习问题与障碍,适应性问题:人际关系不良,学生不能很好地与他人交往,出现人际关系的紧张或敏感,导致情绪的孤独、压抑和无助,并出现行为的离群、孤僻等。 一个人际关系不良的人,是一个缺

6、乏社会情感支持的人,一旦遭遇挫折,可能会采取偏激的行为。这是人际关系不良最大的破坏性。,性偏差行为,学生不能很好地面对自身的性生理的发展与成熟,导致性心理和行为的偏差,如性别角色紊乱、性意识困惑、遗精恐怖和初潮焦虑、过度手淫,以及其他不良的性行为等 。,性格和行为习惯不良,学生在个性发展中出现的性格缺陷,例如偏执、攻击、依赖、孤僻、胆怯、嫉妒、多疑等。学生的某些不良行为习惯,如刻板行为,吸吮手指,习惯性抽动,遗尿等 。,抑郁:都市病,心理病理中的普通感冒,在当今紧张烦杂的工作生活压力下,大部分都市人都患有或轻或重的心理问题,抑郁症便是最常见的一种病例。但一般轻微的病人我们只称为情感障碍,只有严

7、重到影响生活社交的我们才称之为抑郁症。据介绍,在医学上对于病症有着严格的划分鉴定,一般发病时间在6到10周以上的才需要专业治疗。抑郁症又分为普通严重抑郁和精神严重抑郁两种,前者通过心理辅导便可以逐渐减轻至于康复,而后者就要进行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了,“电休克治疗”就适用于此类病人。至于预防之法,关键还是在于心态的掌控,随时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不仅是抑郁症,任何症状都很难近身。,变态人格(人格障碍),是一种持久的、不可变的、不适应的感知、思维或行为模式。严格意义上,人格障碍是变态心理范围中一种戒乎精神疾病与正常人之间的行为特征,因而既不是“精神病”,又不能算是“正常人”。人格障碍的行为问题程度各有

8、不同。轻者完全过着正常生活,只有与他紧密接近的人才会觉得他难以相处。严重者事事都违抗社会习俗并积极表现于外,使他难以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 1980年美国精神障碍的诊断与统计手册中将人格障碍分为三大类: #以行为怪癖、奇异为特点:偏执型、分裂型人格障碍 #以情感强烈、不稳定为特点:癔病型、自恋型、反社会型、攻击性人格障碍。 #以紧张、退缩为特点:回避型、依赖型人格障碍。,偏执型人格障碍:多疑敏感固执不安全感自我中心,广泛猜疑,常将他人无意的、非恶意的甚至友好的行为误解为敌意或歧视,或无足够根据,怀疑会被人利用,怀疑会被人利用或伤害,因此过分警惕与防卫。将周围事物解释为不符合实际情况的“阴谋”,并

9、可成为超价观念。易产生病态嫉妒。过分自负,若有挫折或失败则归咎于人,总认为自己正确。好嫉恨别人,对他人过错不能宽容。脱离实际地好争辩与敌对,固执地追求个人不够合理的权利或利益。忽视或不相信与自己想法不相符合的客观证据。因而很难以说理或事实来改变患者的想法。 (符合以上三项),分裂型人格:孤独离群、情感淡漠、周围环境的分离,有奇异的信念,或与文化背景不相称的行为,如相信透视力、心灵感应、特异功能和第六感官等。奇怪的、反常的或特殊的行为或外貌,如服饰奇特、不修边幅、行为不合适宜、习惯或目的不明确。言语怪异,如离题、用词不妥、繁简失当、表达意见不清,并非文化程度或智能障碍等因素所引起。不寻常的知觉体

10、验,如错觉、幻觉、看见不存在的人。对人冷淡,对亲属也不例外,缺少温暖体贴。表情淡漠,缺乏深刻或主动的情感体验。多单独活动,主动与人交往仅限于生活或工作中必需的接触,除一级亲属外无亲密友人。,攻击型人格障碍:以行为和情绪具有明显冲动性为主要特征的人格障碍。,#情绪急躁易怒,存在无法自控的冲动和驱动力。#性格上常表现出向外攻击、卤莽和盲目性。#行动反复无常,可以是有计划的,也可以是无计划的。行动之前有强烈的紧张感,行动之后体验到愉快、满足或放松感,无真正的悔恨、自责或罪恶感。#心理发育不健全和不成熟,经常导致心理不平衡。,癔症型人格障碍(戏剧化人格、歇斯底里人格),#表情夸张象演戏一样,装腔作势,

11、情感体验肤浅。#暗示性高,很容易受他人的影响。#自我中心,强求别人符合她的需要和意志,不如意就给人难堪或强烈不满。#经常渴望表扬和同情,感情容易波动。#寻求刺激,过多地参加各种社交活动。#需要别人经常注意,为了引起注意,不惜哗众取宠、危言耸听,或者在外貌和行为方面表现得过分吸引他人。#情感反应强烈易变,完全按照个人的情感判断好坏。#说话夸大其词,掺杂幻想情节,缺乏具体的真实细节,难以核对。,强迫型人格障碍,做任何事都要求完美无缺、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因而有时反会影响工作的效率。不合理地坚持别人也要严格地按照他的方式做事,否则心里很不愉快,对别人做事很不放心。犹豫不决,常推迟或避免作出决定。常有

12、不安全感,穷思竭虑,反复考虑计划是否得当,反复核对检查,惟恐疏忽和差错。拘泥细节,甚至生活小结也要程序化,不遵照一定的规矩就感到不安或要重做。完成一件工作之后常缺乏愉快和满足的体验,相反容易悔恨和内疚。对自己要求严格,过分沉溺于职责义务与道德规范,无业余爱好,拘泥吝啬,缺少友谊往来。,依赖型人格障碍,在没有从他人处得到大量的建议和保证之前,对日常事物不能作出决策。无助感,让别人为自己做大多数的重要决定,如在何处生活,该选择什么职业等。被遗弃感。明知他人错了,也随声附和,因为害怕被别人遗弃。无独立性,很难单独展开计划或做事。过度容忍,为讨好他人甘愿做低下的或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独处时有不适和无助

13、感,或竭尽全力逃避孤独。当亲密关系终止时感到无助或崩溃。经常被遭人遗弃的念头所折磨。很容易因未得到赞许或遭到批评而受到伤害。,重度心理障碍:自杀(社会问题哲学问题),法国著名思想家加缪曾经说过,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自杀。世界卫生组织资料显示,1998年的全球自杀数字高达94.8万人,平均每分钟有近两人自寻短见,令自杀成为全球第12大的死亡成因。 我们国家每年自杀的人有25万之多,可以说,每过几分钟就会有一个生命在消失。,学生心理问题判别时的注意事项,1、必须掌握中小学生的正常心理特点及发展变化规律,正确看待学生的各种行为表现。2、必须慎重区分和对待学生的心理问题,切忌乱贴标签、乱发议论。3、必须全面了解学生,这是发现、判别及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前提。,在判别时要防止几种偏差,把一般心理障碍视为严重心理障碍;把主要是心理障碍引起的问题,视为主要是或全部是生理因素引起的问题;把主要是教育不当造成的心理障碍,视为主要是学生自身因素或其他社会因素造成的心理障碍;把个性品质不良导致的心理障碍,视为智力因素导致的心理障碍;把心理障碍视为道德品质恶劣等,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