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静脉输液外渗的预防及处理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415260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1.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儿静脉输液外渗的预防及处理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小儿静脉输液外渗的预防及处理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小儿静脉输液外渗的预防及处理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小儿静脉输液外渗的预防及处理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小儿静脉输液外渗的预防及处理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儿静脉输液外渗的预防及处理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儿静脉输液外渗的预防及处理ppt课件.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儿静脉输液外渗的预防及处理,前言,儿科静脉输液外渗是儿科护士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护理问题,一旦发生,如果不采取积极正确的措施,将会发生严重的后果。所以认真分析发生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及相应的护理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一、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1.患儿因素2.药物因素3.疾病因素4.技术因素,1.患儿因素,患儿由于哭闹、不配合,头皮静脉不清楚,可见的血管少,血管不充盈,血管细,穿刺难度大,再加上患儿年龄小,易动,不配合,家长要求高,给护士心理造成很大的压力,判断错误易导致穿刺失败,即使固定后也易脱落,加之哺乳或喂食影响,使其易外渗,2.药物因素,因自身特性易发生外渗的药物

2、有:1)收缩血管药物:多巴胺、儿茶酚胺类、去甲肾上腺素、垂体后叶素、间羟胺等;2)刺激性药物:葡萄糖酸钙、氯化钾、氯化钙等;3)高渗药物:20%甘露醇、50%葡萄糖等;4)化疗药物;另外,药物的PH值、渗透压、药物浓度、药物对细胞代谢功能的影响均可成为发生药物外渗的原因。,3.疾病因素,休克、严重脱水、病危的患儿,由于微循环受损,血管通透性增加,也容易发生外渗。,4.技术因素(护理技术缺陷造成外渗的情况),没有经验,对血管不了解,局部解剖位置不清楚。没有定时巡视静脉通道。护理人员知识缺乏,对药物的特性及使用方法缺乏了解。使用钢针。据有关报道钢针外渗是留置针的2倍。用敷料覆盖穿刺部位,影响外渗的

3、观察。在远端小静脉用力推注药物。使用输液泵,在一个部位长时间输液。同一部位多次穿刺。,二、静脉输液外渗的预防,1.选择合适静脉2.提高穿刺一次成功率3.加强责任心,多巡视4.掌握药物的性能、特点及使用的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静脉,正确地选择静脉,有计划地使用静脉,一般由远端到近端,尽量使用留置针。套管针留置时间为35天,5天应作为常规套管针留置时间。,2.提高穿刺一次成功率,加强基本功的训练,提高静脉穿刺的一次成功率,穿刺时避开关节,穿刺成功后要妥善固定好针头,采用保护性约束,向家长宣教正确的照顾方法。已发生外渗者不在此处远端再做穿刺,同一静脉尽量避免多次反复穿刺。,3.加强责任心,多巡视,特

4、别是危重患者,巡视时要检查输液部位;输液过程中患儿出现哭闹,一定要检查注射部位,发现药物外渗如果是高危药物,立即更换注射部位;输注化疗药物或其他容易引起组织坏死的药物时,要进行床头交接班。,4.掌握药物性能、特点及使用的注意事项,注意输入药物的浓度及速度,持续输入多巴胺、间羟胺时,应用留置针建立2条静脉通道,每隔23h交替使用,以免造成局部组织坏死。用甘露醇时局部热敷或提高药物的温度,使血管的通畅性增高,使用刺激性大的药物时必须确保针头在血管内才能滴入药物。,三、处理措施,1.药物外渗的一般处理2.药物外渗的特殊处理,1.药物外渗的一般处理,发现药液外渗及时停止输液并更换输液部位,然后根据不同

5、情况进行不同局部皮肤护理。药液对组织刺激性小、容易吸收的可以用热敷,或用95%的酒精持续湿敷,50%的硫酸镁湿敷,用热敷促进扩散吸收。药液对组织有刺激性的为了抑制药物在细胞内代谢,6h内可以用冷敷,24h后热敷,但对血管收缩药物则应早期采取保温、热敷,患侧肢体抬高,以利静脉回流,有利于局部肿胀的吸收。在执行医嘱过程中,一定要严格做好三查七对,发现重名、重姓患者一定要做好性别、年龄的查对。必要时将其中一人的名字更换为其父母的名字较为安全,这样可以避免交叉用错药的危险发生,使之保证安全输液。,2.药物外渗的特殊处理,血管收缩药如多巴胺、间羟胺、垂体后叶素,可用5mg酚妥拉明加生理盐水20ml局部封

6、闭,或用10mg山莨菪碱加生理盐水1ml配成0.5%的稀释液湿敷。去甲肾上腺素雷同于多巴胺的处理方法,因其是高渗液,可使细胞脱水,加重组织坏死,不能使用50%的硫酸镁湿敷。刺激性药物如葡萄糖酸钙、可用50%的硫酸镁湿热敷3-4次/d(硫酸镁只能用于因血管通透性高引起的外渗)或0.5%的利多卡因封闭。氯化钾可用1%普鲁卡因做局部封闭,50%的硫酸镁湿敷。20%甘露醇外渗可用25%的硫酸镁湿敷24-48小时使肿胀消退。,四、护理对策,1.小范围外渗2.大范围外渗3.药液外渗引起局部水疱,护理对策,1.小范围外渗,外渗的药液对组织刺激性小,容易吸收的,如普通的溶液、辅助治疗的药液,可以用湿热敷或用9

7、5%的酒精、50%的硫酸镁湿敷,肿胀很快就会消退;输入的药液为血管活性药,局部肿胀虽不明显,但发红、苍白、疼痛明显的,必须立即更换注射部位,局部可用95%酒精持续湿敷。,2.大范围外渗,输入的药液为刺激性大的药液,如在四肢,局部制动,抬高患肢,用50%的硫酸镁或95%的酒精持续湿敷,配合理疗,局部封闭,亦可用相对应的药物相拮抗;如缩血管药物多巴胺、间羟胺、去甲肾上腺素等外渗,可以用酚妥拉明、硝酸甘油、地塞米松,钙剂可用50%的硫酸镁、山莨菪碱(654-2)湿敷,也有介绍说可用马铃薯、生姜外敷。,3.药液外渗引起局部水疱,水疱小未破溃的尽量不要刺破,可用无醇碘伏外涂;水疱大的,碘伏消毒后用无菌注射器抽去水疱里的渗出液,再用不含醇的碘伏外涂、外敷,也有介绍用鸡蛋清外敷的。,总结,静脉输液外渗虽然是一临床上常见的护理问题,但若发生在关节处,范围大,药物刺激大,组织坏死严重,给患儿造成严重后果,将引发医疗护理纠纷。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预防和处理静脉输液外渗具有重要的意义。,谢谢!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