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安全性鉴定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415407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PPT 页数:155 大小:1.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物安全性鉴定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5页
建筑物安全性鉴定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5页
建筑物安全性鉴定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5页
建筑物安全性鉴定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55页
建筑物安全性鉴定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物安全性鉴定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物安全性鉴定ppt课件.ppt(1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鉴 定,建筑物安全性,1建筑物鉴定与加固改 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11 我国是一个多自然灾害的国家:地震、风灾、水灾、火灾,均造成过严重损失,尤其对建筑物造成过严重损坏。,1.2 我国五、六十年代修建的大批工业厂房、公用建筑和民用建筑,已有数十亿平方米进入中老年期。其鉴定维修加固,已大量提到议事日程以上。,八十年代初全国每年建成建筑面积7-8亿;九十年代初全国每年建成建筑面积 10亿左右;九十年代开始全国每年建成建筑面积 超过15亿。到2002年,全国建成建筑面积20亿;其中:农村住宅约7.5亿,城市住宅6亿,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约6.5亿。2003年全国建成建筑面积20.5亿。,我国既有建筑物总

2、量相当巨大。至2003年未,我国既有建筑物面积约408亿;城市既有建筑物面积约145亿;农村既建筑物面积约263亿;按全国平均建筑造价15002/计,总价值达60万亿元人民币以上。这是我国一笔巨大的财富。,我国新建建筑物每年还将以20亿的速度增加,即每年将增3万亿元以上价值的建筑物。这种建造速度和建筑量还会延续一段相当长的时间,世界银行认为2000年至2015年是中国民用建筑发展鼎盛时期的中后期。根据专家分析预计到2020年还将建成300亿建筑,,这将给我国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压力,节约型城市建设的研究(包括提高建筑品质、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应该提高到战略高度来认识和研究。,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在

3、改造过程中,往往要求增加房屋高度、增加荷载、增加跨度、增加层数,即实施对房屋的改造。,13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在新建企业的同时还强调对已,14 由于基本建设发展速度较快,设计和施工均可能出现一些问题,给建筑物留下隐患。,设计人员在设计建筑物或构筑物时,必须面对不定性进行分析,结构的先天不足还来源于施工 : 建筑物的缺陷还来自恶劣的使用环境,重新建轻维修是我国基本建设普遍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房屋建成投入使用后,面临有形、无形的损耗,缺少管理、缺少对策,一些对房屋还算在实施集中的管理的部门,其所属建筑不少使用三、四十年还未进行过大修,造成房屋使用功能迅速降低,寿命大大缩短。,15 违章建筑大量出

4、现,综上所述,不论对建筑物先天不足,还是对后天管理不善、使用不当;不论是为抗御灾害所需进行的加固,还是灾后所需进行的修补;不论是为适应新的使用要求,而对建筑物实施的改造,还是为建筑物进入中老年期进行正常诊断处理,都需要对建筑物进行检查和鉴定,以其对可靠性作出科学的评估,都需要对建筑物实施正确的管理维护和改造、加固。,16 各国动态,世界经济发达国家阶段 大规模新建阶段 新建与维修改造并举阶段 降少数部份新建外,重 点逐渐转向旧建筑物维 修改造,2 建筑物的鉴定概述,“传统经验法”,结构鉴定与结构设计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结构设计是在建筑物拟建阶段进行的结构可靠性分析,在结构可靠和经济性之间选择一

5、种合理的平衡,使所建造的结构能满足各种预定功能的要求;,结构鉴定是在建筑物建成投入使用后,对结构上的作用、结构抗力及其相互关系作出检查、鉴定和综合分析,评估其实际的结构可靠性,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在加固结构的可靠性和经济性之间选择一种合理的平衡,使加固后的结构持续正常地满足各种预定功能的要求。,已有建筑物可靠性鉴定 方法,民用建筑可靠性 鉴定标准GB5029299 采用了以概率理论为基础 的极限状态鉴定法。,其要点是:, 将结构可靠性鉴定划分为安全性鉴定与正常使用性鉴定两部分,分别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定义出发,并根据各种结构的特点和使用要求给出具体的标志及限值,以作为结构构件可

6、靠性鉴定的依据。, 以结构可靠性概念和给定的可靠指标为依据,采用言词与数值界限相结合的分级标准,并按实用模式的程序进行每一层次评级、鉴定。, 以目标可靠指标和统一标准规定的两种质量界限,作为划分构件等级的依据,并以失效概率运算值下降一个数量级作为确定危险构件的界限。, 以结构体系中最可能失效 的一种主要构件的总体安全水平,作为评定结构体系安全性等级的基础,而以可靠性理论分析与专家判定相一致的若干重要概念,作为制定评级调整原则的依据。, 以每一检查项目评定结果作为技术处理的依据;而以体系的评定结果用为管理的依据,例如:申报危房、安排维修计划、分配经费排队、制定旧城改造规划等等。,这里需要指出是,

7、以上所述的可靠性鉴定,其内容不包括抗震鉴定和火灾后鉴定要求。,3 基本规定,3.1 鉴 定 分 类,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可分为安全性鉴定和正常使用性鉴定。,1)建筑物在大修前的全面检查;2)重要建筑物的定期检查;3)建筑物改变用途或使用条件的鉴定;4)建筑物超过设计基准期继续使用的 鉴定;5)为制订建筑群维修改造规划而进行 的普查。,1 在下列情况下,应进行可靠性鉴定:,在下列情况下,可仅进行安全性 鉴定:,1)危房鉴定及各种应急鉴定;2)房屋改造前的安全检查;3)临时性房屋需要延长使用期的 检查;4)使用性鉴定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在下列情况下,可仅进行正常使用性鉴定:,1) 建筑物日常维护的

8、检查; 2)建筑物使用功能的鉴定; 3)建筑物有特殊使用要求的 专门鉴定。,3.2 鉴定程序及其工作内容,初步调查:1 图纸资料 如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设计计算书、设计变更记录、施工图、施工及施工变更记录、竣工图、竣工质检及验收文件(包括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定点观测记录、事故处理报告、维修记录、历次加固改造图纸等。2 建筑物历史 如原始施工、历次修缮、改造、用途变更、使用条件改变以及受灾等情况。3 考察现场 按资料核对实物 调查建筑物实际使用条件和内外环境、查看已发现的问题、听取有关人员的意见等。4 填写初步调查表。5 制定详细调查计划及检测、试验工作大纲并提出需由委托方完成的准备工作。,详细调

9、查:,1 结构基本情况勘查:2 结构使用条件调查核实:3 地基基础(包括桩基础)检查:4 材料性能检测分析:5 承重结构检查:6 围护系统使用功能检查。7 易受结构位移影响的管道系统检查。,3.3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评级的层次 等级划分以及工作步骤和内容,1 安全性和正常使用性的鉴定评级,应按构件、子单元和鉴定单元分为三个层次。每一层次分为四个安全性等级和三个使用性等级,并应按下表规定的检查项目和步骤,从第一层开始,分层进行:,1)根据构件各检查项目评定结果, 确定单个构件等级;2)根据子单元各检查项目及各种构件的的评定结果,确定子单元等级;3)根据各子单元的评定结果,确 定鉴定单元等级。,根

10、据分级模式设计的评定程序,将复杂的建筑结构体系分为相对简单的若干层次,然后分层分项进行检查,逐层逐步进行综合,以取得满足实用要求的可靠性鉴定结论。, 关于鉴定“应从第一层开始,逐层进行”的规定,系就该模式的构成及其一般程序而言,对有些问题,如地基的鉴定评级等,由于不能细分为构件,故允许直接从第二层开始。, “检查项目”的检查评定结果最重要,它不仅是各层次、各组成部分鉴定评级依据,而且还是处理所查出问题的主要依据。至于子单元(包括其中的每种构件)和鉴定单元的评定结果,由于经过了综合,只能作为对被鉴定建筑物进行科学管理和宏观决策的依据。,3.4 鉴定评级标准,1 民用建筑安全性鉴定评级的各层次分级

11、标准,应按表的规定采用。,鉴定依据 ,过去在这个问题上,一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鉴定应以原设计、施工规范为依据:另一种则认为,必需以现行设计、施工规范为依据。这次制订标准,曾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了研究,其结论一致认为,较全面而恰当的提法,是以本标准为依据,理由如下:, 由于已有建筑物绝大多数在鉴定并采取措施后还要继续使用,因而不论从保证其下一目标使用期所必需的可靠度或是从标准规范的适用性和合法性来说,均不宜直接采用已废止的原规范作为鉴定依据。这一观点在国际上也是一致。例如:最近发布的国际标准结构可靠性原则中便明确规定:对已有建筑物的鉴定,原设计规范只能作为参考性的指导文件使用。, 以现

12、行设计、施工标准规范作为已有建筑物鉴定的依据之一,是无可非议的,但若认为它们是鉴定的唯一依据则欠妥。因为现行设计、施工规范毕竟是以拟建的工程为对象制定的,不可能系统地考虑已有建筑物所能遇到的各种问题。, 采用以本标准为依据的提法,则较为全面,因为其内涵已全面概括了以下各方面的内容和要求: 1)现行设计、施工规范中的有关规定; 2)原设计、施工规范中尚行之有效,但由于某种原因已被发现规范删去的有关规定; 3)根据已有建筑物的特点和工作条件,必需由本标准作出的专门规定。,4 构件安全性的鉴定评级,4.1 一般规定,一、关于安全性检查项目的分级 原则,本标准的安全性检查项目分为两类:一是承载能力验算

13、项目;二是承载状态调查实测项目。本标准从统一给定的安全性等级涵义出发,分别采用了下列分级原则:, 按承载能力验算结果评级的分 级原则,结构构件的验算应在详细调查工程质量的基础上按现行设计规范进行。这也就要求其分级应以统一标准规定的可靠指标为基础,来确定安全等级的界限。,统一标准规定了两种质量界限,即设计要求的质量和下限质量,前者为材料和构件的质量应达到或高于目标可靠指标要求的期望值。由于目标可靠指标系根据我国材料和构件性能的统计参数的平均值校准得到的,因此,它所代表的质量水平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实际的材料和构件性能可能在此质量水平上下波动。为使结构构件达到设计所预期的可靠度,其波动的下限应予规

14、定。与此相应,工程质量也不得低于规定的质量下限。统一标准的质量下限系按目标可靠指标减0.25确定的。,分级原则: au级 符合现行规范对目标可靠指标0的要求,实物完好,其验算表征为R/0S1;分级标准表述为:安全性符合本标准对au级的要求,不必采取措施。,bu级 略低于现行规范对0的要求,但尚可达到或超过相当于工程质量下限的可靠度水平。即可靠指标00.25,实物状况可能比au级稍差,但仍可继续使用,验算表征为1R/0S0.95;分级标准表述为:安全性略低于要标准对au级的要求,尚不显著影响承载,可不采取措施。,cu级 不符合现行规范对0的要求,其可靠指标下降已超过工程质量下限,但未达到随时有破

15、坏可能的程度,因此,其可靠指标的下浮可按构件的失效概率增大一个数量级估计,即下浮下列区间内: 00.2500.5 验算表征为0.950S0.9;分级标准表述为:安全性不符合本标准对au级的要求,显著影响构件承载,应采取措施。,du级 严重不符合现行规范对0的要求,其可靠指标的下降已超过0.5,验算表征为R/0S0.9;分级标准表述为:安全性极不符合本标准对au级的要求,已严重影响构件承载,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如临时支顶 ),才能防止事故的发生。,当验算被鉴定结构或构件的承载能力时,应遵守列规定: 1 结构构件验算采用的结构分析方法,应符合国家现行设计规范的规定。 2 结构构件验算使用的计算模型,

16、应符合其实际受力与构造状况。 3 结构上的作用应经调查或检测核实,并应按本标准附录B的规定取值。,4 结构构件作用效应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作用的组合、作用的分项系数及组合值系数,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的规定执行。 当结构受到温度、变形等作用,且对其承载有显著影响时,应计入由之产生的附加内力。,5 构件材料强度的标准值应根据结构的实际状态按下列原则确定: 若原设计文件有效,且不怀疑结构、有严重的性能退化或设计、施工偏差,可采用原设计的标准值。 若调查表明实际情况不符合上款的要求,应进行现场检测,并按本标准附录C的规定确定其标准值。,6 结构或构件的几何参数应采用实测值,并应计入锈

17、蚀、腐蚀、腐朽、虫蛀、风化、局部缺陷或缺损以及施工偏差等的影响。 7 当需检查设计责任时,应按原设计计算书、施工图及竣工图,重新进行一次复核。,结构构件安全性鉴定采用的检测数据,应符合下列情况: 检测方法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采用。当需采用不止一种检测方法同时进行测试时,应事先约定综合确定检测值的规则,不得事后随意处理。, 检测应按本标准划分的构件单位(见附录D)进行,并应有取样、布点方面的详细说明。当测点较多时,尚应绘制测点分布图。, 当怀疑检测数据有异常值时,其判断和处理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不得随意舍弃数据。, 4.2 混凝土结构构件,1 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安全性鉴定,应按承载能力、

18、构造以及不适于继续承载的位移(或变形)和裂缝等四个检查项目,分别评定每一受检构件的等级,并取其中最低一级作为该构件安全性等级。,4 当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安全性按不适于继续承载的位移或变形评定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对桁架(屋架、托架)的挠度,当其实测值大于其计算跨度的1/400时,应按本标准第4.2.2条验算其承载能力。验算时,应考虑由位移产生的附加应力的影响,并按下列原则评级:, 对柱顶的水平位移(或倾斜),当其实测值大于下表所列的限值时,应按下列规定评级: 1)若该位移与整个结构有关,应根据下表评定结果,取与上部承重结构相同的级别作为该柱的水平位移等级。 2)若该位移只是孤立事件,则应在其承载

19、能力验算中考虑此附加位移的影响,并根据验算结果按本第1款的原则评级。 3)若该位移尚在发展,应直接定为du级。,当混凝土结构构件出现下列情况的非受力裂缝时,也应视为不适于继续承载的裂缝,并应根据其实际严重程度定为cu级或du级:1 因主筋锈蚀产生的沿主筋方向的裂缝,其裂缝宽度已大于1mm。2 因温度 收缩等作用产生的裂缝,其宽度已比上表规定的弯曲裂缝宽度超出50%,且分析表明已显著影响结构的受力。3 当混凝土结构构件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不论其裂缝宽度大小,应直接定为du级: 受压区混凝土有压坏迹象; 因主筋锈蚀导致构件掉角以及混凝土保护层严重脱落。,4.3 钢结构构件1 钢结构构件的安全性鉴定

20、,应按承载能力、构造以及不适于继续承载的位移(或变形)等三个检查项目,分别评定每一受检构件等级;对冷弯薄壁型钢结构、轻钢结构、钢桩以及地处有腐蚀性介质的工业区,或高温、临海地区的钢结构,尚应以不适于继续承载的锈蚀作为检查项目评定其等级;然后取其中最低一级作为该构件的安全性等级。,4 当钢结构构件的安全性按不适于继续承载的位移或变形评定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对桁架(屋架、托架)的挠度,当其实测值大于桁架计算跨度的1/400时,应验算其承载力。验算时,应考虑由于位移产生的附加应力的影响,并按下列原则评级: 1)若验算结果不低于bu级,仍可定为bu级,但宜附加观察使用一段时间的限制。 2)若验算结果

21、低于bu级,可根据其实际严重程度定为cu级或du级。 对桁架顶点的侧向位移,当其实测值大于桁架高度的确1/200,且有可能发展时,应定为cu级。 对其他受弯构件的挠度,或偏差造成的侧向弯曲,应按表4.3.4的规定评级。 对柱顶的水平位移(或倾斜),当其实测值大于4.2.4表所列的限值时,应按下列规定评级:, 对偏差或其他使用原因引起的柱的弯曲,当弯曲矢高实测值大于柱的自由长度的1/660时,应在承载能力的验算中考虑其所引进的附加弯矩的影响,,4.4 砌体结构构件,1 砌体结构构件的安全性鉴定,应按承载能力、构造以及不适于继续承载的位移和裂缝等四个检查项目,分别评定每一受检构件等级,并取其中最低

22、一级作为该构件的安全性等级。,4 当砌体结构构件安全性按不适于继续承载的位移或变形评定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对墙、柱的水平位移(或倾斜),当其实测值大于限值时,应按下列规定评级:,1)若该位移与整个结构有关,应根据评定结果,取与上部承重结构相同的级别作为该墙、柱的水平位移等级。 2)若该位移系孤立事件,则应在其承载能力验算中考虑此附加位移的影响。若验算结果不低于bu级,仍可定为bu级;若验算结果低于bu级,可根据其实际严重程度定为cu级或du级。 3)若该位移尚在发展,应直接定为du级。注:构造合理的组合砌体柱可按混凝土柱评定。, 对偏差或其他使用原因造成的柱(不包括带壁柱)的弯曲,当其矢高实

23、测值大于柱的自由长度的1/500时,应在其承载能力验算中计入附加弯矩的影响,并根据验算结果按本条第1款第2项的原则评级。, 对拱或壳体结构构件出现的下列位移或变形,可根据其实际严重程度定为cu级或du级: 1)拱脚或壳的边梁出现水平位移; 2)拱轴线或筒拱、扁壳的曲面发生变形。,5 当砌体结构的承重构件出现下列受力裂缝时,应视为不适于继续承载的裂缝,并应根据其严重程度评为cu级或du级: 桁架、主梁支座下的墙、柱的端部或中部、出现沿块材断裂(贯通)的竖向裂缝。 空旷房屋承重外墙的变截面处,出现水平裂缝或斜向裂缝。 砌体过梁的跨中或支座出现裂缝;或虽未出现肉眼可见的裂缝,但发现其跨度范围内有集中

24、荷载。 注:块材指砖或砌块。 筒拱、双曲筒拱、扁壳等的拱面、壳面,出现沿拱顶母线或对角线的裂缝。 拱、壳支座附近或支承的墙体上出现沿块材断裂的斜裂缝。 其它明显的受压、受弯或受剪裂缝。,6 当砌体结构、构件出现下列非受力裂缝时,也应视为不适于继续承载的裂缝,并应根据其实际严重程度评为cu级或du级: 纵横墙连接处出现通长的竖向裂缝。 墙身裂缝严重,且最大裂缝宽度已大于5mm。 柱已出现宽度大于1.5mm的裂缝,或有断裂、错位现象。 其他显著影响结构整体性的裂缝。,4.5 木结构构件,1 木结构构件的安全性鉴定,应按承载能力、构造、不适于继续承载的位移(或变形)和裂缝以及危险性的腐朽和虫蛀等六个

25、检查项目,分别评定每一受检构件的等级,并取其中最低一级作为该构件的安全性等级。,5 当木结构构件具有下列斜率()的斜纹理或斜裂缝时,应根据其严重程度定为cu级或du级。对受拉构件及拉弯构件 10%对受弯构件及偏压构件 15%对受压构件 20%,5.1 一般规定,5 子单元安全性鉴定评级, 民用建筑安全性的第二层次鉴定评级,应按地基基础、上部承重结构和围护系统的承重部分划分为三个子单元进行评定。, 以上部承重结构作为一个子单元,较为符合长期以来结构设计所形成的概念, 地基基础的专业性很强,其设计、施工已自成体系,只要处理好它与上部结构间交叉部位的问题,便可完全作为一个子单元进行鉴定。, 围护系统

26、的可靠性鉴定,必然要涉及其承重部分的安全性问题,还需单独对该部分进行鉴定,5.2 地 基 基 础,1 地基基础(子单元)的安全性鉴定,包括地基、桩基和斜坡三个检查项目,以及基础和桩两种主要构件。,2 当有必要单独鉴定基础(或桩)的安全性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对浅埋基础(或短桩),可通过开挖进行检测、评定。 对深基础(或桩),可根据原设计、施工、检测和工程验收的有效文件进行分析。也可向原设计、施工、检测人员进行核实;或通过小范围的局部开挖,取得其材料性能、几何参数和外观质量的检测数据。,在基础和桩的安全性鉴定中,其现有方法,如大开挖检查或切断桩与上部结构连系以进行动、静荷检测等,由于其工作量和费

27、用很大,且仍然难以完全解决深基础和深桩的鉴定问题,首先将地基基础视为一个共同工作的系统,而通过观测其整体与局部变形(沉降)情况或其在上部结构中的反应,来评估其传力与承载状态,并结合工程经验判断作出鉴定结论。 国内多倾向于在现场调查取得基本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分析鉴定与工程经验判断相结合的方法来解决其鉴定问题。, 首先宜充分利用原设计、施工、质检和工程验收的档案文件。为此,不仅需系统地搜集,而且要核实其有效性。若原档案不全或已散失,可寻求原设计、施工和检测人员的帮助 若上述工作遇到困难,则需进行详细的现场调查。 亦可 通过小范围的局部开挖检查取得下列数据资料: 在以上工作基础上,对基础或桩身的承载

28、力进行计算分析和验算,并结合工程经验判断作出对基础或桩身承载力(或质量)的综合评价。, 当地基(或桩基)的安全性按地基变形(建筑物沉降)观测资料或其上部结构反应的检查结果评定时,应按下列规定评级:,Au级 不均匀沉降小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 7)规定的允许沉降差;或建筑物无沉降裂缝、变形或位移。,Bu级 不均匀沉降不大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规定的允许沉降差,且连续两个月地基沉降速度小于每月2mm;或建筑物上部结构砌体部分虽有轻微裂缝,但无发展迹象。,Cu级 不均匀沉降大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规定的允许沉降差,或连续两个月地基沉降速度大于每月2mm;或

29、建筑物上部结构砌体部分出现宽度大于5mm的沉降裂缝,预制构件之间的连接部位可出现宽度大于1mm的沉降裂缝,且沉降裂缝短期内无终止趋势。,Du级 不均匀沉降不大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规定的允许沉降差,连续两个月地基沉降速度大于每月2mm;且尚有变快趋势;或建筑物上部结构的沉降裂缝发展明显,砌体裂缝宽度大于10mm;预制构件之间的连接部位的裂缝大于3mm;现浇结构个别部位也已开始出现沉降裂缝。, 当地基(或桩基)的安全性按其承载能力评定时,采用下列标准评级:,1 当承载能力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 7)或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的要求时,可根据建筑物的完好程度评

30、为Au级或Bu级。,2 当承载能力不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或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的要求时,可根据建筑物损坏的严重程度评为Cu级或Du级。,6 当地基基础(或桩基础)的安全性按基础(或桩)评定时,宜根据下列原则进行鉴定评级:, 对浅埋的基础或桩,宜根据抽样或全数开挖的检查结果,按本标准第4章同类材料结构主要构件的有关项目评定每一受检基础或单桩的等级,并按样本中所含的各个等级基础(或桩)的百分比,Au级 不含cu级及du级基础(或单桩),可含bu级基础(或单桩),但含量不大于30%;,Bu级 不含du级基础(或单桩),可含cu级基础(或单桩),但含量不大于15%;,Cu级 可

31、含du级基础(或单桩),但含量不大于5%;,Du级 du级基础(或单桩)的含量大于5%。, 对深基础(或深桩),宜根据本标准第6.2.3条第2款规定的方法进行计算分析。若分析结果表明,其承载能力(或质量)符合现行有关国家规范的要求,可根据其开挖部分的完好程度定为Au级或Bu级;若承载能力(或质量)不符合现行有关国家规范的要求,可根据其开挖部分所发现问题的严重程度定为Cu级或Du级。, 在下列情况下,可不经开挖检查而直接评定一种基础(或桩)的安全性等级: 1)当地基(或桩基)的安全性等级已评为Au级或Bu级,且建筑场地的环境正常时,可取与地基(或桩基)相同的等级。,2)当地基(或桩基)的安全性等

32、级已评为Cu级或Du级,且根据经验可以判断基础或桩已损坏时,可取与地基(或桩基)相同的等级。,7 当地基基础的安全性按地基稳定性(斜坡)项目评级时,应按下列标准评定:,Au级 建筑场地地基稳定,无滑动迹象及滑史。,Bu级 建筑场地地基在历史上曾有过局部滑动,经治理后已停止滑动,且近期评估表明,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再滑动。,Cu级 建筑场地地基在历史上发生过滑动,目前虽已停止滑动,但若触动诱发因素,今后仍有可能再滑动。,Du级 建筑场地地基在历史上发生过滑动,目前又有滑动或滑动迹象。,8 地基基础(子单元)的安全性等级,应根据本节对地基基础(或桩基、桩身)和地基稳定性的评定结果,按其中最低一级确定

33、。,5.3 上部承重结构,应根据其所含各种构件的安全性等级、结构的整体性等级,以及结构侧向位移等级进行确定。,2 当评定一种主要构件的安全性等级时,应根据其每一受检构件的评定结果,按下表的规定评级。,3 当评定一种一般构件的安全性等级时,应根据其每一受检构件的评定结果,按下表的规定评级。,4 当评定结构整体性等级时,应按下表的规定,先评定其每一检查项目的等级,然后按下列原则确定该结构整体性等级:, 若四个检查项目均不低于Bu级,可按占多数的等级确定。, 若仅一个检查项目低于Bu级,可根据实际情况定为Bu级或Cu级。, 若不止一个检查项目低于Bu级,可根据实际情况定为Cu级或Du级。,5、对上部

34、承重结构不适于继续承载的侧向位移,应根据其检测结果,按下列规定评级:(1)当检测值超出表界限,且有部分构件(含连接)出现裂缝、变形或其他局部损坏迹象时,应根据实际严重程度定为Cu级或Du级。,(2)当检测值虽已超出表界限,但尚未发现上款所述情况时,应进一步作计入该位移影响结构内力计算分析,并按本标准第4章的规定,验算各构件的承载能力,若验算结果均不低于bu级,仍可将该结构定为Bu级,但宜附加观察使用一段时间的限制。若构件承载能力的验算结果有低于bu级时,应定为Cu级。,6 上部承重结构的安全性等级,按下列原则确定: 一般情况下,应按各种主要构件和结构侧向位移(或倾斜)的评级结果,取其中最低一级

35、作为上部承重结构(子单元)的安全性等级。, 当上部承重结构按上款评为Bu级,但若发现其主要构件所含的各种cu级构件(或其连接)处于下列情况之一时,宜将所评等级降为Cu级。 1)cu级沿建筑物某方位呈规律性分布,或过于集中在结构的某部位。 2)出现cu级构件交汇的节点连接。 3)cu级存在于人群密集场所或其后果严重的部位。, 当上部承重结构按本条第1款评为cu级,但若发现其主要构件(不分种类)或连接有下列情形之一时,宜将所评等级降为Du级。 1)任何种类房屋中,有50%以上的构件为cu级。 2)多层或高层房屋中,其底层均为cu级。 3)多层或高层房屋的底层,或任一空旷层,或框支剪力墙结构的框架层

36、中,出现du级;或任何两相邻层同时出现du级;或脆性材料结构中出现du级。 4)在人群密集场所或其他破坏后果严重部位,出现du级。, 当上部承重结构按上款评为Au级或Bu级,而结构整体性等级为Cu级时,应将所评的上部承重结构安全性等级降为C级, 当上部承重结构在按本条第4款的规定后作了调整后仍为Au级或Bu级,而各种一般构件中,其等级最低的一种为Cu级或Du级时,尚应按下列规定调整其级别: 1)若设计考虑该种一般构件参与支撑系统(或其他抗侧力系统)工作,或在抗震加固中,已加强了该种构件与主要构件锚固,应将所评的上部承重结构安全性等级降为Cu级。 2)当仅有一种一般构件为Cu级或Du级,且不属于

37、第项的情况时,可将上部承重结构的安全性等级定为Bu级。 3)当不止一种一般构件为Cu级或Du级,应将上部承重结构的安全性等级降为Cu级。,5.4 围护系统的承重部位,1 围护系统承重部分(子单元)的安全性,应根据该系统专设的和参与该系统工作的各种构件的安全性等级,以及该部分结构整体性的安全性等级进行评定。,2 当评定一种构件的安全性等级时,应根据每一受检构件的评定结果及其构件类别,分别评级;然后评定围护系统承重部分的结构整体性。,3 围护系统承重部分的安全性等级,可按下列原则确定: 当仅有Au级和Bu级时,按占多数级别确定。 当含有Cu级或Du级时,可按下列规定评级: 1)若Cu级或Du级属于

38、主要构件时,按最低等级确定; 2)若Cu级或Du级属于一般构件时,可按实际情况,定为Bu级或Cu级。, 围护系统承重部分的安全性等级,不得高于上部承重结构等级。 ,6 鉴定单元安全性评级,1 民用建筑鉴定单元的安全性鉴定评级,应根据其地基 基础、上部承重结构和围护系统承重部分等的安全性等级,以及与整幢建筑有关的其它安全问题进行评定。 ,2 鉴定单元的安全性等级,按下列原则确定: 一般情况下,应根据地基基础和上部承重结构的评定结果按其中较低等级确定。 , 当鉴定单元的安全性等级按上款评为Asu级或Bsu级但围护系统承重部分的等级为Cu级或Du级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将鉴定单元所评等级降低一级或二级,但最后所定的等级不得低于Csu级。, 3 对下列任一情况,可直接评为Dsu级建筑: 建筑物处于有危房的建筑群中,且直接接受到其威胁。 建筑物朝一方向倾斜,且速度开始变快。,4 当新测定的建筑物动力特性,与原先记录或理论分析的计算值相比,有下列变化时,可判其承重结构可能有异常,但应经进一步检查、鉴定后再评定该建筑物的安全性等级: 建筑物基本周期显著变长(或基本频率显著下降)。 建筑物振型有明显改变(或振幅分布无规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