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第八章 德育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419959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2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第八章 德育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教育学第八章 德育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教育学第八章 德育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教育学第八章 德育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教育学第八章 德育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学第八章 德育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第八章 德育ppt课件.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八章 德 育,学习目标1了解德育的基本常识,掌握德育、德育原则、德育过程等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树立正确的德育观;2熟悉我国学校德育的目标、内容、基本原则、途径与方法,为从事德育工作作好理论准备; 3学会将德育理论运用于实践,提高运用德育理论分析并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能力;4寻求观察德育问题的多种视角,提高自身的教育素养和教育智慧,在此基础上形成道德判断的能力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第一节 德育概述,一、德育的概念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

2、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是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的总称。,第一节 德育概述,二、德育的功能 (一)德育的社会性功能 1、德育的经济功能 直接影响劳动者的素质; 直接制约科学技术的发展; 影响生活方式。 2、德育的政治功能 传播与发展社会政治意识; 引导政治行动; 再生社会政治关系,第一节 德育概述,3、德育的文化功能 从内容分析,它可区分为道德文化、政治文化、经济文化等不同文化结构单位所产生的功能; 从文化的运行过程分析,则可区分为对社会文化的维护性功能以及变异性功能。 德育的核心功能在于传播伦理文化,使德育对象完成伦理、政治等方面的社会化,同时使之具有

3、伦理、政治、文化等的创生能力。,第一节 德育概述,4、德育的生态功能 德育生态功能指德育在保护自然、保护环境中的独特作用; 80年代“学会关心”(主要关心环境) 成为指导各国教育发展的根本方针。,第一节 德育概述,(二)德育的个体性功能 1、德育的个体生存功能; 2、德育的个体发展功能; 3、德育的个体享用功能。,第一节 德育概述,(三)德育的教育性功能 德育教育性功能,就是德育的价值教育属性,实质是整个德育活动精神本质的实现; 德育教育性功能的具体表现为:把教人做人作为总目标;通过德育促进受教育者智、体、美诸育具体任务完成,具体表现在动机作用、方向作用、习惯和方法上的支持。,第一节 德育概述

4、,三、现代德育观 (一)德育实体观 德育实体观是对德育是不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教育实体的看法。 (二)德育双重价值观 认为德育既具有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的价值,也具有促进个人发展的价值。 (三)德育主体观 德育主体观关于学校以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的地位问题。 (四)全方位德育观 全社会德育的观念;全员德育的观念;多育并举的观念。,第二节 德育的目标与内容,一、德育的目标 (一)德育目标的涵义 德育目标是德育活动预先设定的标准,是德育过程在某一特定教育阶段所应达到的培养规格和要求,是德育实践所要达到的境地,是德育目的的具体化和规范化。 (二)确定德育目标的原则 1.超越性与现实性相统

5、一的原则; 2.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 3.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原则; 4.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结合的原则,第二节 德育的目标与内容,二、德育的内容 1.德育内容 德育内容是指德育活动所要传授的具体道德价值与道德规范及其体系。 德育内容的特点:道德规范、道德原则、道德价值观和世界观并重,独特的民族性和普遍的国际性并重,学生的道德素养、能力与综合素质并重,学生的个性与群体意识、社会责任感并重,注重国情和国策教育,注重公民教育、劳动教育。,第二节 德育的目标与内容,2.德育内容的制约因素 德育内容的根本制约因素是一定社会的社会性质和社会、阶级、民族对德育对象的要求;德育对象品德发展的需要与可能

6、。 德育内容的直接制约因素则包括德育目的、目标及其序列化;德育对象品德发展的规律;德育对象品德的实际状况与水平;对德育过程的不同理解和一些偶发因素等,这些因素都制约着具体德育内容的安排。,第二节 德育的目标与内容,三、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及其主要任务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第二节 德育的目标与内容,2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1)面对全体学生,开展预防性和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2)向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

7、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补救性和矫治性的心理咨询和辅导; (3)面对教师和家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第二节 德育的目标与内容,(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及实施途径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 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 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 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把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科学辅导与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动参与有机结合起来。,第二

8、节 德育的目标与内容,2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 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 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及校园文化活动; 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 建立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沟通的渠道,优化家庭教育环境。,第三节 德育的基本原则,我国学校的德育原则: 1.方向性和现实性相结合原则;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3.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原则; 4.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5.严格要求与热情关怀相结合原则; 6.整体性与层次性相结合的原则; 7.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第四节 德育过程及其组织,一、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一)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知、情、意、行的培养过程1思想品德是由知、

9、情、意、行四个要素构成的; 2思想品德的发展是各构成要素协调统一的发展。(二)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活动和交往 1.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是行为主体活动和实践的结果; 2.学生活动的主要形式是学习劳动;,第四节 德育过程及其组织,(三)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是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1学生对当前德育要求的反映与现有思想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是思想品德发展的内部动力; 2学生思想品德内部矛盾的多样性. (四)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是从他律到自律、自我教育能力不断增强的过程1思想品德的发展经历从他律到自律的不同阶级; 2自我教育能力是思想品德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3学生的思

10、想品德形成与发展是长期的,反复的,从量变到质变不断积累和逐步提高的过程,第四节 德育过程及其组织,二、德育过程(一)什么是德育过程 1德育过程的定义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影响,以使受教育者形成符合社会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过程。 2构成德育过程的基本要素 德育过程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影响。,第四节 德育过程及其组织,(二)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 学校道德教育影响与一般社会道德影响之间的矛盾; 德育目标要求与学生的道德发展实际之间的矛盾; 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理想与道德实践之间的矛盾。,第四节 德育过程及其组织,(

11、三)德育过程的组织运行 德育过程的组织运行一般包括德育活动的准备、德育活动的开展和德育活动的评价三个基本环节。 1德育活动的准备 主要指道德学习动机的发动、德育活动方案的制定、落实方案的相关准备、引导受教育者做好心理准备等。 2德育活动的开展 包括课堂教授与学习、课外活动、道德实践等。 3德育活动的评价 德育评价涉及德育活动过程及其主体的方方面面,其中最重要的方面是对学生进行的品德评定。,第四节 德育过程及其组织,三、德育途径 (一)我国学校的德育途径 1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 2各科教学; 3班主任工作; 4共青团、学生会、少先队组织及其活动; 5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 6社会实践活动; 7

12、校园文化建设.,第四节 德育过程及其组织,四、德育方法 (一)德育方法及其选择 1德育方法的含义 德育方法是为了达成德育目的,实现德育内容,在德育原则指导下,运用德育手段进行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 2影响德育方法选择的主要因素 教师和学生因素; 对德育过程的理解与设计; 德育过程其它要素的影响,包括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手段等,第四节 德育过程及其组织,3德育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正所谓“德育有法而无定法”,而成功地选择和运用德育方法,取决于教育者有一个正确的教育观与学生观,而且有赖于教育者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赖于教育者的教育学、心理学素养,也有赖于教育者的教育机智、教育技巧和开拓创新精神。,第四节 德育过程及其组织,(二)德育的基本方法 1思维训练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 2情感陶冶法 (教师的师爱与人格陶冶、环境陶冶、 艺术陶冶) 3理想激励法(价值理想激励、人格理想激励) 4行为训练法(道德实践、奖励与惩罚) 5修养指导法,也称自我教育法。 6心理咨询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