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之道》公开课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庸之道》公开课ppt课件.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庸之道,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注释】中庸:中和,适合,即不是过分又不是不够。庸:平常,处事不偏不倚,不走极端。“中”与“庸”意相近,合起来表示孔子的道德标准。至:极高。鲜:少。,中庸有言:“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聪明人容易过头,愚蠢者往往不足;好人容易过头,不肖者容易不足)因此,“中庸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中庸属于道德行为的评价问题,也是一种德行,而且是最高的德行。中庸是一种折中调和的思想。调和与均衡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相对的、暂时的。孔子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的这
2、一状态,并概括为“中庸”,这在古代认识史上是有贡献的。但在任何情况下都讲中庸,讲调和,就否定了对立面的斗争与转化,这是应当明确指出的。,一、何谓中庸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注释】师与商:颛孙师(子张)与卜商(子夏)。过:过分,过度,过头。不及:赶不上,达不到。愈:好。犹:如同。,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有一则故事耐人寻味。宋时秦桧的私人密室“一得阁”落成,广州守丞送来一卷地毯,大小尺寸与密室地面竟分毫不差。这个地方官可谓马屁拍到家了。当接到那卷地毯时,狡猾的秦桧想到,这人既然有本事如此精确地刺探到自己密室地面
3、的尺寸,刺探自己其他的秘密就不在话下了。没过多久,送他地毯的这个人就被秦桧除掉了。,为人处事要把握好分寸,过犹不及。,京戏著名演员表演,总讲究不瘟不火。 优秀的歌手在热情地歌唱时,情真又能自持。 工人炼钢需注意火候,做政治工作要掌握分寸。“不及”就是“不够”,许多人都知道这是不好的,或者说这是“不够好”。“过”就是“过火”,“过了火”,却往往容易被认为好。说这是“深”、“透”,是“彻底”,难道不好吗?其实过了头,常常把好事做成坏事。事情做得过一分,就会走向反面。失眠不好,睡觉睡得着就好;但睡觉过多就可能变成懒汉。劳动好,但劳动过累,就要妨碍健康。列宁说过:“只要向前多走一小步看来仿佛向同一方向
4、前进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这话讲得多么深刻。,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P39 (1434)译文有人说:“用恩德来报答怨恨,怎么样?”孔子说:“用什么来报答恩德呢?应该是用正直来报答怨恨,用恩德来报答恩德。”,爱憎分明!公正 有原则,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43),联系课内外,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注释】 (1)适:音,意为亲近、厚待。 (2)莫:疏远、冷淡。 (3)比:亲近、相近、靠近。,【评析】 有高尚人格的君子为人公正、友善,处世严肃灵活,不会厚此薄彼。本章谈论的仍是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成语:
5、无适无莫:形容对人对事没有偏向。,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注释】中行:合乎中庸之道的言行。与:相与,交往。狂:激进。 狷():耿直,不求有所作为却绝不肯同流合污。不为:指不干坏事。,孔子不得中行之人,就愿意结交狂狷之人,你赞成孔子的选择吗?请谈谈你的看法。,答案: 中行之人世上鲜有,但是道又不可无所寄托,因此,孔子退而求其次,求其可教之人。狂者虽志向远大而不切实际,但立志是做人做事的前提。狷者自爱其身,守节而不违法,这是人的最基本品德。如果使狂者脚踏实地、躬行践志,使狷者树立远大理想,那这两类人将能继承大道。,中庸之道第二课时,第5章 有子曰:“礼之
6、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112),本章内容是中礼。,问:本章指出行“中庸”的前提是什么?,要点:合乎礼。,探究:“礼”的运用是要达到“和为贵”,你怎样来理解“和为贵”?,要点:需要理解两层含义:礼的目的是和谐,“和为贵”之说,其目的是为缓和不同等级之间的对立,使之不致于破裂,以安定当时的社会秩序; 但不可为和谐而和谐,这种“和”并不是无原则的调和,需要礼加以节制。,13-23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今译】孔子说:“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声附和,小人同流合污而不和谐。”,【注释】和:谐。各种事物相互配合、均衡,从而达
7、到和谐和统一。别人的意见有错误,能提出纠正、补充、使其恰到好处,也叫“和”。同:苟同,同声附和。对别人的意见不管正确与否,只是赞同。,第7章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1324),本章内容是中礼。,问一:“乡人皆好之” 和“乡人皆恶之”的人是怎样的人?,问三:用“乡人”的做法,要说明什么样的观点呢?,要点:中庸有原则(标准)。,要点:这种人能不以他人的好坏为依据,而以善恶作为标准评价一个人,符合中庸的法则,不偏不倚。,问二:“乡人之善者好之”和 “不善者恶之”的人是怎样的人?,要点:这种人缺乏识别
8、好坏的能力,以他人的标准来评判一个人,走极端。,南怀瑾论语别裁 我们中国人经常骂人乡原,什么是乡原?乡就是乡党,在古代是普通社会的通 称。这个原字,也与愿字通用。原人就是老好人,看起来样样好,像中药里的甘草,每个方子都用得着他,可是对于一件事情,问他有什么意见时,他都说,蛮有道理;又碰到另一方的反对意见,也说不错。反正不着边际,模棱两可,两面讨好。,(不讲是非)的好好先生后汉司马徽不谈人短,与人语,美恶皆言好。有人问徽:“安否?”答曰:“好。”有人自陈子死,答曰:“大好。”妻责之曰:“人以君有德,故此相告,何闻人子死,反亦言好?”徽曰:“如卿之言,亦大好!”今人称“好好先生”,本自此得。,孔子
9、为什么说好好先生是道德的破坏者?用“乡人”的做法,要说明什么样的观点呢?,这种人不分立场、原则、观点等是否对立,只是采取折中的处世原则。如果说小人是刺向仁德的“明枪”,那么乡原就是射向仁德的暗箭。真正的中庸是不偏,也不倚,人的气质德行作风都不偏于任何一方,对立面的双方应互相牵制,互相补充,这样才符合于中庸。 要点:中庸有原则(标准)。,第9章: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 w憎恶)乎?” 子曰:“有恶。恶( w憎恶)称人之恶(坏处)者,恶( w)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 w)果敢而窒者。(孔子)曰:“赐也亦有恶乎?”(子贡)“恶徼(jio)以为知(通“智”,聪明)者,恶不孙(谦退)以为勇者,恶讦( ji)以为直(直率)者。”(1724),本章内容是中礼。 问:孔子和子贡分别憎恶怎样的人? 问:为何要“中庸”? 要点:君子有恶(w憎恶),中庸难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