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基础知识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423864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PPT 页数:100 大小:4.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标准化基础知识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标准化基础知识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标准化基础知识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标准化基础知识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0页
标准化基础知识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标准化基础知识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标准化基础知识ppt课件.ppt(10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标准化基础知识,主讲人:刘欣 副教授中国计量学院标准化学院二零一五年六月,主要内容,标准的结构和编写,基 本 概 念,1.,1、基本概念,1.1.标准的定义,标准原意为标靶,也就是目的。,从哲学上讲,标准是客观事物所具有何种意义的一种参照物。 作为一种比较的对象,作为一种区分其它事物的中介,它本身的构成必需是一分为二的相互对立的两个部分。,1、基本概念,从测量学上讲,标准是根据工作基准复现出不同等级的便于经常使用的计量仪器。标靶的特性:与其他事物区别? 区分判断结果好与坏? 衡量,1.1.标准的定义,李克强总理指出,“标准是自主创新的制高点,谁掌握了标准制定的话语权,谁就掌握了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2、”。,一流的企业做标准,二流的企业做品牌,三流的企业做产品,1、基本概念,GB/T 20000.1-2002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1部分: 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中对标准的定义是: 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注:标准宜以科学、技术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的共同效益为目的。,1.1.标准的定义,对标准定义的理解,目的获得最佳秩序 原则协商一致 程序公认机构批准 对象重复事物 性质规范性文件,9,标准是什么?: “约定”-共同执行-讲诚信 “够好”-科学合理-讲道理 “好用”-共同使用-“不讲理” 标准制定要合理(科学、

3、大家能接受) 使用标准“不讲理”,10,“国际标准”其实并不“先进” !后标准时代价值新取向:“够好” 。作者:萨宾米纳尔迪-够好就好,对标准有一种新的解析。当今正流行一种新的评价标准,它起源于科技领域,却已适用于所有领域:从消费到工作再到社会关系。人们把这个标准命名为“够好”。首位宣扬它的人是美国商业周刊的技术调查员。“够好”意味着过得去,虽然不完美,但已经能够满足目前的需要,能让人接受。人类学家马力诺尼奥拉说:“ 够好标准使我们选择范围扩大,做事更快、更简捷了,因为现代化的首要要素就是降低成本和节约时间,而这些也不仅是经济发展的要素,还是人类生存发展的要素。”,11,标准的新理念,1.2.

4、标准化的定义,对标准化的定义是: 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 注1:上述活动主要包括编制、发布和实施标准的过程。注2:标准化的主要作用在于为了其预期目的改进产品、过程或服务的适用性,防止贸易壁垒,并促进技术合作。 标准化在深度上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 标准化在广度上是一个不断扩展的深化过程,没有标准化,有了标准化,13,标准化,改进,标准化工作是不断改进的基线标准化不是万能和一劳永逸的,标准化,标准化,标准化,改进,改进,改进,标准化 “楔子”,14,标准、标准化关键词:使用 共同 重复 契约 游戏规则 在一定范围大家使用 重现性

5、可操作性 ”先进性” ? 执行“不讲道理” ,制定、审批、实施必须牢记六个字!,15,16,1.3、标准化的发展历程,原始标准化无意识的标准化,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出土的石器等工具非常相似。,17,在劳动中逐步形成了带有标准化色彩的工具和原始语言基础上的符号、记号,已经成为标准化活动的雏形。,1.3、标准化的发展历程,18,标准化典型代表出现度量衡,布手知尺;布指知寸。,度计量长短的器具为度,量测定计算容积的器皿为量,衡测量物体轻重的工具称为衡。,典型的计量标准雏形。,1.3、标准化的发展历程,19,古代标准化活动有意识的活动,但还不是有组织的活动,商鞅方升,统一货币,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1

6、.3、标准化的发展历程,20,北宋毕升在10411048年提出的“活字印刷术”被称为“标准化发展历史上的里程碑”,他成功地运用了标准单元、分解组合、重复利用以及互换性等标准原则和方法。,1.3、标准化的发展历程,21,近代标准化活动成为有组织的活动,是真正意义上的标准化,美国的惠特尼利用互换性原理生产了标准化的零件,提高了生产效率。惠特尼被誉为“美国现代工业标准化之父”。,E.惠特尼(1765-1825),1.3、标准化的发展历程,22,纺织机和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推动了工业革命,由此产生了近代标准化。近代标准化是以工业标准化为代表的标准化。 出现了国家和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化研究,标准化领域不

7、断扩大。是真正意义上的标准化,也是当今标准化的基础。,1.3、标准化的发展历程,23,1901年英国建立了工程标准委员会(1931年改为英国标准学会BSI),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标准化组织,标志着标准化从此步入一个新发展阶段。,BSI倡导制定了世界上流行的ISO9000系列管理标准 。,1.3、标准化的发展历程,24,1906年成立国际电工委员会(IEC);1946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成立;1947年,联合国同意ITU成为其专门机构。,1.3、标准化的发展历程,25,现代标准化活动系统化、先进化、国际化的活动,标准化在现代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1.3、标准化的发展历程,标准的分类、

8、属性及标准体系,2.,2.1 标准的分类,标准种类分类1、按标准的约束性分类(性质)2、按标准化的对象分类(类别)3、按标准的外在形态分类(形态)4、按标准的审批权限和作用范围分类(级别)5、按制定标准的宗旨分类 (属性),标准的约束性,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指导性技术文件,2.1 标准的分类,强制性标准,(1)、强制性标准: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国家运用行政的和法律的手段强制实施的标准。 根据标准化法规定“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产品,禁止生产、销售和进口”,2.1 标准的分类,强制性标准,强制性标准的形式强制性标准可分为全文强制和条文强制两种形式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需要强制时,为

9、全文强制形式;标准中部分技术内容需要强制时,为条文强制形式。,2.1 标准的分类,2.1 标准的分类,2.1 标准的分类,强制性内容的范围,1、药品、兽药标准,食品卫生标准;2、产品生命周期过程中(包括生产、储运、使用、报废)涉及的安全、卫生标准,3、工程建设质量、安全、卫生标准;4、重要的通用术语、符号、代号和制图方法;5、环保、节能标准;6、通用的试验、检验方法标准;7、互换配合标准;8、国家需要控制的重要产品质量标准。,2.1 标准的分类,1、自愿采用;2、一旦采用,推荐性变强制性。,推荐性标准(自愿性标准),2.1 标准的分类,1、现行的GB/Z标准 约290项2、为仍处于技术发展过程

10、中(如变化快的技术领域)的标准化工作提供指南或信息,供参考使用而制定的文件。3、指导性技术文件不宜由标准引用使其具有强制性或行政约束力。4、指导性技术文件发布后三年内必须复审,以决定是否继续有效、转化为国家标准或撤销。,指导性技术文件,指导性技术文件,2.1 标准的分类,2.1 标准的分类,1、技术标准 技术标准是指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所制定的标准,它是从事生产、建设及商品流通的一种共同遵守的技术依据。 (1)基础性技术标准 (2)产品标准 (3)方法标准 (4)安全、卫生、环保标准 (5)工艺标准 (6)设备标准 (7)原材料、半成品和外购件标准,2.1 标准的分类,2、管理

11、标准 管理标准主要是对管理目标、管理项目、管理程序、管理方法和管理组织等管理事项所制定的标准。 (1)管理基础标准 (2)技术管理标准 (3)生产经营管理标准 (4)经济管理标准 (5)行政管理标准,2.1 标准的分类,3、工作标准 工作标准是指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工作事项所制定的标准。工作标准一般包括部门工作标准和岗位(个人)工作标准,工作标准的对象主要是人。 工作标准的主要内容:1)岗位目标;2)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3)业务分工与业务联系方式;4)职责与权限;5)质量要求与定额;6)对岗位人员的基本技能要求;7)检查与考核方法。,2.1 标准的分类,2.1 标准的分类,2.1 标准

12、的分类,2.1 标准的分类,标准的审批权限和作用范围分类,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区域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2.1 标准的分类,国外标准的分类,1国际标准国际标准是由全球性的国际组织所制定的标准。(1)是指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国际电信联盟(ITU)所制定的标准。 (2)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国际铁路联盟(UIC)、国际计量局(BIPM)、世界卫生组织(WHO)等经ISO确认并认可的机构所制定的标准,也属于国际标准。,2.1 标准的分类,国外标准的分类,2区域标准国际区域性标准是指由区域性的国家集团的标准化组织制定和发布的标准,在该集团各成员国之

13、间通用。这些国家集团的标准化组织的形成,有的是由于地理上毗邻,如拉丁美洲的泛美标准化委员会(COPANT);有的是因为政治上和经济上有共同的利益,如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它的出现对国际标准化既可能产生有益的促进作用,也可能成为影响国际统一协调的消极因素。,2.1 标准的分类,(1)、国家标准国家标准一般为基础性、通用性较强的标准,是我国标准体系中的主体。国家标准一经批准发布实施,与国家标准相重复的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即行废止。 国家标准的代号由大写的汉语拼音字母构成,强制性标准的代号为“GB”;推荐性标准的代号为“GBT”。标准顺序号用阿拉伯数字,后面加“”,再加发布年号表示。,国内标准的

14、分类,2.1 标准的分类,发布年号,顺序号,GB ,国家标准代号(强制性标准),发布年号,顺序号,GB/T ,国家标准代号(推荐性标准),2.1 标准的分类,GB GB 即“国标”的汉语拼音缩写,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的意思 GB 19855-2005 月饼GB/T 指推荐性国家标准,“”在此读“推” GB/T 14272-2002 羽绒服装 GB/Z 指导性标准 GB/Z 19034-2008 质量管理体系 地方政府应用GB/T 19001-2000指南,2.1 标准的分类,(2)、行业标准 对于需要在某个行业范围内全国统一的标准化对象所制定的标准称为行业标准。标准化法规定:“对没有国家标

15、准而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可以制定行业标准”。 行业标准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主持制定和审批发布,并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2.1 标准的分类,2.1 标准的分类,(3)、地方标准1)没有国家、行业标准;2)需要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统一规范;3)主要涉及范围: A.工业产品的安全、卫生要求; B.药品、兽药、食品卫生、环境保护、节约能源、种子等法律、法规规定的要求; C.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要求。,2.1 标准的分类,4、企业标准 1)企业内所实施的标准一般都是强制性的。 2)企业标准的编号由企业标准代号、标准顺序号和发布年号组成。企业代号可用汉语拼音字母

16、或用阿拉伯数字或两者兼用,具体办法由当地行政主管部门规定。,2.1 标准的分类,Z(级别),X(领域),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技术术语,品种规格,质量分级,试验方法,农业,工业,商业,教育,卫生,标准三维空间,Y(对象),2.1 标准的分类,2.2 标准体系和标准体系表,(一)、标准体系的概念 标准体系是指一定范围内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1)一定范围:标准所覆盖的范围(2)内在联系:系统联系、上下层次联系、左右之间的联系。 (3)科学的有机整体:为实现某一特定目的而形成的整体,根据标准的基本要素和内在联系所组成的,具有一定集合程度和水平的整体结构。,(二)

17、、标准体系的特征1、目的性2、整体性3、协调性4、动态性其他:多样性、子体系概念,2.2 标准体系和标准体系表,(三)、标准体系表1)、标准体系表的概念 一定范围的标准体系内的标准,按一定形式排列起来的图表,称为标准体系表。,2.2 标准体系和标准体系表,2.2 标准体系和标准体系表,2、标准体系表的作用(1)有助于科研和生产工作(2)描绘出标准化活动的发展蓝图(3)为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提供了全面的情报(4)有利于标准制定、修订,有利于标准化的建设,2.2 标准体系和标准体系表,3、标准体系表的结构(1)层次结构若干层之间的关系(2)门类结构同一层次之间的关系(3)序列结构,2.2 标

18、准体系和标准体系表,4、标准体系表的编制(1)编制原则全面配套、层次适当、划分准确(2)编制方法和步骤调查分析确定总体结构图编制完整的标准体系表编写“标准体系表编制说明”审批实施,2.2 标准体系和标准体系表,四、标准体系表(一图二表)(1)结构图(2)明细表:标准目录汇编(3)统计汇总表,2.2 标准体系和标准体系表,2.2 标准体系和标准体系表,2.2 标准体系和标准体系表,2.2 标准体系和标准体系表,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67,3.1 编写标准需要掌握的基础标准,标准编写规则GB/T20001.1 第1部分:术语;GB/T20001.2

19、 第2部分:符号;GB/T20001.3 第3部分:信息分类编码;GB/T20001.4 第4部分:化学分析方法;GB/T20001.5 第5部分:产品标准,68,3.2 标准编写与制修订程序,(一)预阶段(二)立项阶段 (三)起草阶段(四)征求意见阶段 (五)审查阶段(六)报批阶段(七)出版阶段(八)复审阶段(九)废止阶段,69,3.3 标准的结构,标准的结构就是标准的骨架,标准骨架搭建得完好与否决定了最终标准文本的质量。因此,从内容和层次两个方面熟练掌握标准的结构,是起草一个好的标准的前提。,70,3.3.1 标准编写的方法,(1)、自主研制标准:是指我国标准编写不是以国际标准为蓝本,标准

20、的文本结构框架不以任何一个国际文件为基础。,71,(2)、采用国际标准-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政策 准确翻译:正确传达原文意图,并保证没有小的差错; 分析研究:国际标准对我国的适用性,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等同/修改采用国际标准; 标准编写。 规则:参照GB/T 20000.2-2009 采用国际标准的规则,72,* 3.3.2 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则,目标及要求:制定标准最直接的目标就是编制出明确且无歧义的条款,并且通过这些条款的使用,促进贸易和交流。,73,3.3.3 标准的结构按内容划分,74,标准的发布部门或单位,标准的发布和实施日期,标准名称(中文),标准名称对应的英文译名,与国际标准的一致性程

21、度标示,被代替标准的编号,标准的编号,国际标准分类号,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备案号(不适用于国家标准,无则省),标准的标志,标准的层次,75,3.3.4 标准的结构按层次划分,标准的结构即是标准中的部分、章、条、段、表、图、附录的排列顺序。,76,标准层次及其编号示例,77,3.3.5 要素的起草*,(一)规范性要素编写核心要素“要求”的编写 规范性要素分为规范性一般要素和规范性技术要素。 规范性一般要素包括:标准名称、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 规范性技术要素包括:术语和定义、符号、代号和缩略语、要求以及规范性附录等。,78,规范性一般要素:1. 标准名称的编写,标准的名称是标准的必备要素之一,是

22、对标准主题最集中、最简单的概括,也是向标准的使用者传递标准的特征、范围的重要信息。,79,(1)名称的构成,引导要素:表示标准所属的领域。(可选要素):叉车 钩式叉臂 词汇主题要素:表示上述领域内所要论述的主要对象。(必备要素)补充要素:表示上述主要对象的特定方面,或给出区分该标准与其他标准的细节。,80,产品标准名称要能反映产品的真实属性,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对产品名称已给定义的,企业可以直接用,但产品标准不能超出定义的范围。如:发动机、洒水车、汽油、柴油等都有非常严格的定义。 如:“轻型汽车”的定义是指“最大总质量不超过3500kg,的M1类、M2 类和N1类汽车。”,81,标准名称示例:,

23、JB/T 10362-2002 数码照相机GB 17325-2005 食品工业用浓缩果蔬汁(浆)卫生标准GB/T 12688.4-1990 工业用苯乙烯中过氧化物含量的测定 滴定法GB/T 5140-2005 叉车 挂钩型货叉 术语DB11/T 473-2007 旅游景区服务质量GB 10395.1-2001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安全技术要求 第1部分:总则,82,规范性一般要素: 2. 标准范围的编写,范围是标准的规范性一般要素,同时也是标准的必备要素。每一项标准都应当有范围,并且应位于每项标准正文的起始位置,也就是标准的第1章。,83,范围的内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本标准中“有什么”;另一部分

24、是本标准“干什么用”。在编写“干什么用”时,要特别注意,要写标准本身干什么用,而不是写本标准所描述的标准化对象能干什么用。,84,示例:GB 19836-2005电动汽车用仪表,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动汽车仪表的类别和一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电动汽车用仪表。,85,规范性一般要素: 3. 规范性引用文件,规范性引用文件在标准中是可选要素,也是规范性一般要素。标准中需要引用文件时,就写这一章,不需要引用时,就不写这一章。 引用文件有两种性质的引用,一种是规范性引用,一种是资料性引用。,86,规范性引用文件的范围,1、可以被引用的文件(或标准) ISO/IEC公开发布并可获得的文件、技术规范、报

25、告、指令、指南等; 国内具有广泛可接受性和权威性,并且可公开获得的文件。对有标识编号的文件应提及文件号或发布年号; 上述文件的作者或出版者同意引用。2、不宜被引用的文件 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政策性的文件; 宜在合同中引用的管理、制造和过程类的文件; 含有专利或限制竞争的文件和设计方案或只属于某个企业所有,其他企业不宜获得的文件。,87,规范性引用文件的排列顺序,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国内有关文件;国际标准;ISO或IEC有关文件;其他国际标准或其他国际有关文件。 引用标准的顺序按标准顺序号由小到大排列,文件按时间先后排列。行业标准顺序先按行业代号的英文顺序,再按顺序号由小到大排列。,

26、88,规范性技术要素1.术语和定义的编写,术语和定义在标准中是可选要素,在标准中以“术语和定义”为题单独设置一章。编写这一章的目的是为了给使用者提供方便,将标准中使用到的不易理解的术语一一列出并进行定义。,89,规范性技术要素2. 符号、代号和缩略语,符号、代号和缩略语在非符号、代号和缩略语标准中是可选要素,如果在某一标准中作为专门一章,则它们为规范性技术要素。符号、代号和缩略语的表述形式为:导语+清单。单独的“符号标准”应按照GB/T 20001.2标准的编写规则 第2部分:符号编写。单独的“代号标准”应按照GB/T 20001.3标准的编写规则 第3部分:信息分类编码编写。,90,示例,4

27、 符号 下列符号适用本文件。 b: 等边三角形边框内缘底边长。 D: 观察距离。 d: 圆形边框内径。 de: 棱形边框内缘的边长。 md: 图形符号重要细节的最小线性尺寸。 s: 推荐性示例中由角标所限定的符号的线性尺寸。,91,要求为可选要素,它应包含下述内容:直接或以引用方式给出标准涉及的产品、过程或服务等方面的所有特性;可量化特性所要求的极限值;针对每个要求,引用测定或检验特性值的试验方法,或者直接规定试验方法。,规范性技术要素3. 要求,92,规范性技术要素3. 规范性附录,附录的规范性的性质应通过下述方式加以明确:条文中提及时的措辞方式,例如“符合附录A的规定”、“见附录C”等;目次和附录编号下方标明。,几 点 想 法,4.,(1).使用标准化原理和方法规范公司管理。,服务保障标准体系,服务提供标准体系,服务通用基础标准体系,标准体系总体结构,核心,基础,保驾护航,量和单位标准,测量标准,术语与缩略语标准,标准化导则,符号与标志标准,数值与数据标准,服务通用基础标准体系,标准体系总体结构服务通用基础标准体系,服务规范,服务提供规范,服务质量控制规范,运行管理规范,服务评价与改进标准,服务提供标准体系,2. 寻求本企业的服务特色,提升企业的服务质量,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