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民俗简介ppt课件.ppt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424640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PPTX 页数:31 大小:8.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榆林民俗简介ppt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榆林民俗简介ppt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榆林民俗简介ppt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榆林民俗简介ppt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榆林民俗简介ppt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榆林民俗简介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榆林民俗简介ppt课件.pptx(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榆林民俗简介,制作人:祁立勋(横山区),内容,1榆林概况2物质民俗(衣食住行)3社会民俗(节日)4民间艺术,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东临黄河与山西相望,西连宁夏、甘肃,北邻内蒙古,南接本省延安市。辖2区10县,总人口375万。地域东西长385公里,南北宽263公里,总土地面积43578平方公里,约占陕西省21%,居陕西省10个地级市之首。,衣,本世纪六十年代以前,榆林乡民的基本服饰是头扎白羊肚手巾,身着光板老羊皮袄和大裆裤,内着白褂子、红裹肚,脚蹬千层布底鞋,有的头戴毡帽、腿裹裹腿,脚穿毡靴,这些均反映了在陕北较为寒冷的气候条件下,人们从事农耕、游牧等不同生计活动的需要,以及历史上各游牧民族、

2、农耕民族服饰文化的相互影响与继承,食,在饮食习惯上,南北不同。北草地的群众爱吃炒米、奶茶、酪饼子、酥油、黄米饭、猪肉熬酸菜;西面的三边人爱吃炒面、荞面、羊羔肉、尤以荞面食品作法很多;东南面人爱吃钱钱饭、揪面片,榆林地区有许多风味小吃,子洲的“果馅”、米脂的卤驴大肠,绥德的绿豆黑粉、油旋,镇川的干炉,佳县的马蹄酥,榆林的炸豆奶,神木的粉皮,清涧的煎饼,府谷的果丹皮等都各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另外,各县的黄酒、油馍馍、黄米馍馍、软米糕、杂面、麻汤饭也是别处难以吃到的。,镇川腕托凉面,绥德油旋,定边炉馍馍,佳县马蹄酥,清涧煎饼,子州果馅,镇川干炉,黄米馍馍,住,榆林的风俗有古朴的传统,山区的农民修窑洞时

3、,先请阴阳先生看地势山形,定方位、择吉日。窑洞的样式多而且讲究,门面用细凿凿出,窑前有穿廊和雨盆。窗棂曲直交错,长短相间,组成各种美术图案。城里的有钱人家住高屋脊大瓦房,一进两开,穿廊虎抱,雕棱绘彩。更有大户人家,门前树旗杆,蹲石狮,大门水磨砖砌门楼,有照壁,二进中有月亮门,分前后院,前院是书房,会客室,后院是家眷。,行,节日民俗,榆林人爱过节,且有很多讲究,虽有一些迷信色彩,但表现了人们对未来的祝福和追求美好的生活。正月初一大拜年,初五送穷鬼、迎财神,初六小年,十五元宵节。到了元宵这一天,喜庆活动到了最高潮、闹秧歌、转九曲、观灯、垒火塔塔、放焰火,锣鼓鞭炮、哨呐秧歌,到处是火树银花,欢声笑语

4、,红火热闹。正月十六“燎百病”,家家户户在院里燃火堆,燎衣物,大人小孩跳跃火堆,祈求吉祥。,清明吃“摊黄”。北部各县用面捏成青蛙、蛇、鱼、雀等动物,寓意万物复苏。五月端五吃棕子,门前插艾叶、菖蒲避邪。八月十五中秋节,合家团圆赏月吃月饼,瓜果。九月九重阳节登高,赏菊饮酒。十一月冬至熬猪羊骨头叫“熬冬”。腊月初八,吃焖饭称为腊八粥。腊月二十三送灶君,旧时用糖粘灶君牌位,以盼望灶君大王“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二十三过后,人们就开始筹备年货,忙碌地准备过年了。年三十除夕,早饭后祭祖上坟,回来后贴对联,挂红灯、垒火塔塔、点长夜灯、合家欢乐吃年夜饭守岁,给小孩枕下放压岁钱。,民间艺术,陕北说书陕北民歌

5、陕北秧歌靖边跑驴绥米唢呐府谷二人台横山老腰鼓,陕北说书,陕北说书是西北地区十分重要的曲艺说书形式,主要流行于陕西省北部的延安和榆林等地。最初是由穷苦盲人运用陕北的民歌小调演唱一些传说故事,后来吸收眉户、秦腔及道情和信天游的曲调,逐步形成为说唱表演长篇故事的说书形式。,陕北民歌,陕北民歌是陕北地区的汉族民歌,分为劳动号子、信天游、小调三类。这些自成体裁又各具特点的汉族民歌,都从各方面反映了社会生活,唱出了陕北人民的苦乐和爱憎,并且当社会制度根本改变的时候,民歌的内容和形式也随着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反映在内容上表现了新的社会生活和新的人物形象,同时也使各种体裁具有了新的意义,代表人物,陕北秧歌,陕

6、北秧歌是流传于陕西陕北高原的一种具有广泛群众性和代表性的汉族传统舞蹈,又称闹红火、闹秧歌、闹社火、闹阳歌等。它主要分布在陕西榆林、延安、绥德、米脂等地,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其中绥德、米脂秧歌最具代表性。陕北秧歌主要有三种角色,即伞头、文、武身子和丑角。陕北秧歌的领头人叫伞头,一手持伞,一手持虎撑,两种道具都有吉祥的含义。伞头是秧歌队的领头人,通晓传统秧歌唱段,能即兴编唱新词,根据场地气氛或各家的情况出口成章。演唱时,他领唱,众队员重复他最后一句,形式简朴、热闹,词句生动、易懂,唱得观众皆大欢喜。,靖边跑驴,靖边跑驴是流传在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的民俗社火中的一种汉族民间歌舞表演形式,传说

7、是由张果老倒骑毛驴的民间故事创编或明成化年间由艺人姚福根据跑竹马改编而成的。跑驴通常尾随秧歌队后即兴表演。其特点是将“驴”拟人化,表演时传神、传情、诙谐、幽默,展现出诱人的民俗文化艺术魅力与审美价值。,绥米唢呐,绥米唢呐是陕西陕北人民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一种汉族民俗艺术形式,无论城镇乡下,凡遇婚丧嫁娶、开张庆典、乔迁新居、闹秧歌、合龙口、闹满月、过周年、办庙会及各种庆祝活动都需要雇一、两班吹手来吹奏助兴。唢呐曲牌是有讲究的。红事白事都有专门的套曲。红事以大摆队(亦称得胜令)为主旋律,白事以孤苦伶仃为主旋律。,府谷二人台,府谷二人台是陕西省府谷最具特色的汉族民间戏曲品种之一,在榆林市北部与内蒙古交界

8、的神木、府谷一带,流传着一种由民歌向戏曲发展并已初具戏曲雏形的“二人台”,其语言通俗易懂,大量吸收和运用当地农民丰富的语汇,具有热情大胆、心直意显的艺术风格,富有生活情趣。“二人台”音乐具有西北人民热情豪放、粗犷强悍的性格特点,旋律跌宕起伏,委婉多姿,音域宽广,优美动听,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泥土气息。 二人台流行地因地域偏僻,交通不便,给挖掘、整理、保护工作带来许多困难。随着老艺人的离世,许多曲目、剧目濒临失传,急需抢救、保护。,横山腰鼓,横山腰鼓广泛流传于陕西省横山县各乡镇村落,是当地群众喜闻乐见,最为普及的一种汉族民间舞蹈形式,深受陕北群众喜爱,有“腰鼓正宗窝子”之美称。腰鼓一般穿插在秧歌队中进行,但也有单独表演的。横山老腰鼓逢节必闹,遇节必舞。横山腰鼓倾注着汉族劳动人民的朴素情感并以其独特的艺术思维,浓厚的生活气息,尽情抒发对美好未来的憧憬。,O(_)O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