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动力性计算分析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425923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2.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动力性计算分析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汽车动力性计算分析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汽车动力性计算分析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汽车动力性计算分析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汽车动力性计算分析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汽车动力性计算分析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动力性计算分析ppt课件.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汽车动力性,汽车行驶时所需要的功率取决于行驶阻力: 当 匀速 加速,滚动阻力 : 令 ,即滚动阻力系数.,2空气阻力 定义:汽车在直线行驶时,空气作用力在行驶方向上的分力。1)组成:空气阻力由表面阻力和压力阻力组成。 表面阻力:空气有粘度 压力阻力:车外形状 诱导阻力:空气升力在水平方向投影 内部阻力:流经散热器,发动机,车箱的阻力 干扰阻力:表面突起物,车门把手,后视镜底盘 其中,压差和诱导阻力: 5090% (干扰在内) 内部阻力: 211% 表面阻力: 330%2)计算方法: 空气对物体的阻力与下列因素有关。 流速 U : 对汽车来说,相对速度V= VaVf 密度 : 空气密度,

2、在一定条件下是常数 迎风面积 A :与车形有关 式中 为无因次的空气阻力系数。,式中: 坡道角度 对公路来说: i 很小 9% 故 由于坡道阻力及滚动阻力与道路有关,所以通常以道路阻力代表两者之和。 4加速阻力 定义:汽车加速时,需要克服其质量加速时的惯性力。 汽车质量: 平移质量 旋转质量,3坡度阻力:汽车重力沿坡道的分力。,为了便于计算: 把旋转质量惯性力转化为平移质量惯性力,以系数 作为计入旋转质量后的“汽车质量换算系数”。 即 (N)其中: 汽车旋转质量换算系数( 1); G 汽车质量,Kg; 行驶加速度,m/s2 。 主要与飞轮的转动惯量 车轮的转动惯量 传动系转动惯量 有关,忽略传

3、动系: 当进行动力性初步计算时,若不知道准确 ,可按下列经验公式估算:,二、汽车行驶方程式 根据上述分析, 可得出汽车行驶方程式 或 1. 式中表明了各物理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可方便地进行动力分析。 2. 式中某量并不表示汽车外力: 质心的 (总效应) 3. 结论是正确的。 所需要的功率:,三、循环行驶 1几种典型的行驶循环 例1:日本1975年排气规定: 10人以下的轿车,25人以下的轻型车,按10工况热循环试验:模拟起步、 停车多的市中心行驶条件, =17.7km/h。 n工况冷循环试验:发动机起动后还未走热,汽车已起程,例如从郊区向市内行驶, km/h。 2循环行驶的能量 平路无风条件下:

4、 其中,滚动阻力部分消耗: 风阻部分消耗: 加速阻力部分消耗: 以上就是循环行驶中功率和能量的关系。,2-2 汽车的驱动系统,注意:1发动机制造厂提供的特性曲线:在试验台上无空滤、水泵、风扇、消声、发电机等件,若全带上则称为“使用特性曲线”。2台架试验是在稳定转速下测定P、M。实际上,发动机热工况,混合气浓度与台架不同。例如加速时,M比稳定工况下降58%。但是1变工况的研究不多见 2数值相差不大所以,动力性估算中,仍用台架使用外特性。,1机械式离合器 主动片:外特性一点 、 、 、 从动片: ,当 时, , ( 接合完毕) 2液力偶合器 (主动)泵轮: 其中: 是随涡轮与泵轮转速比变化的系数。

5、 当 一个工作点 当 接合完毕 当 为减少损失 尽量接近 ,一般,四、变速器和液力变扭器特性 驱动轮上理想的扭矩、功率特性。 在整个转速范围内都能使用最大功率。 特点:1)功率曲线平行于 轴 2)扭矩曲线是双曲线,效率: 功率损失:,从下图中可看出 在高档 特性场中空隙低档比高档大 2液力变矩器 “自学”,2-3 动力性分析,一、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动力特性图、功率平衡图 * 汽车行驶方程式: a)车速 km/h 式中: 车轮滚动半径,m; 发动机转速,r/min。 b)半径 自由半径轮胎自由状态下的半径。 滚动半径=滚动圆周/ 动态半径:受扭矩时的 m 式中: 轮辋直径,in; 轮胎宽度,

6、in; 径向变形系数:0.10.16。,c)传动效率 功率损失: 机械损失 液力损失 由实验得到1驱动力车速图: 各档驱动力与车速的关系。 驱动力行驶阻力图: 在上图上再画上行驶阻力曲线。2动力特性图:动力因数车速关系曲线物理意义:单位车重所具有的后备驱动力,标志着汽车克服 、 、 能力,可用于比较不同重量、不同空气阻力的汽车。,二、车轮法向反作用力汽车的附着力取决于法向反作用力和附着系数,其中附着系数在第四章介绍这里仅介绍车轮法向反作用力。1.静态法向反力前轴:后轴:2惯性力引起的法向反力前轴:后轴:,3空气阻力引起的法向反力 前轴: 后轴:4升力引起的法向反力 前轴: 后轴: 其中 、 为前后轴升力。 综合上述,汽车行驶前后轴的反力 分别为:,三、附着条件限制的加速能力条件:低速档加速能力 ( 最大)1 及 忽略2 忽略旋转惯性力矩前驱动其中 极限值 故 同理,后驱动:全驱动: ,四、附着条件限制的上坡能力 前驱动: 相当于 相当于 后驱动: 全驱动:五、驱动系统布置和行驶附着条件 从公式中 与 、 有关 前驱动 牵引系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