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 专题复习四:化学实验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426484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PPT 页数:92 大小:5.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化学 专题复习四:化学实验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初三化学 专题复习四:化学实验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初三化学 专题复习四:化学实验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初三化学 专题复习四:化学实验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初三化学 专题复习四:化学实验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三化学 专题复习四:化学实验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化学 专题复习四:化学实验ppt课件.ppt(9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华乐思在线教学直播课堂,马上开始,请同学们准备好笔和纸,认真听讲,主讲老师:王 爽,化学实验一,王爽:北京八中化学教师,多年任化学组备课组长,校级学科带头人,并担任西城区兼职教研员,从事实验班化学教学工作,成绩名列前茅。,专题复习四,考纲要求,3,考纲要求,4,化学基本实验:三星9个、双星9个、单星1个,考纲要求,科学探究部分(专题移后),5,1.由“实验现象和方程式的记忆”转向“生活现象和实验现象的说明和解释”;2.对“实验操作的评价强调具体规范和细节”转向“在实验活动中考查操作,重视操作的活动功能和目的”;3.由“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的复述和是非判断”转向“能够自己制取气体

2、进行简单的性质探究活动”。,考查方式的转变,6,专题一:,专题二:,专题三:,复习计划,7,专题五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专题六:实验的设计与方案的评价,专题七:探究性实验 ,专题四 : ,8,专题一 ,复习建议 整理琐碎的知识,利用多种形式(如看图片、划文字、做笔记等)寻找规律,对比记忆。,9,专题一 ,复习要求1. 掌握常用化学仪器的名称、图形、操作技能、主要用途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2.会对常用仪器依据用途进行分类(能加热的仪器,能进行称量的仪器等);3.掌握基本操作的步骤和方法、操作的要领和注意事项;4.会辨认正确与错误的操作,能指错与改错;对实验中出现的事故会进行应急处理。,10,能识别

3、常见的仪器 ,用于加热的仪器,11,能识别常见的仪器 ,用于加热的仪器,12,能识别常见的仪器 ,盛放物质的仪器,13,能识别常见的仪器 ,盛放物质的仪器,能识别常见的仪器 ,计量仪器,15,能识别常见的仪器 ,漏斗、夹持仪器,16,能识别常见的仪器 ,夹持仪器、辅助仪器,17,能识别常见的仪器 ,18,量筒的刻度,19,2.关于仪器的加热(1)直接加热的仪器:(2)垫石棉网加热:(3)不能加热:,能识别常见的仪器 ,试管、蒸发皿、燃烧匙;,烧杯、(烧瓶);,集气瓶、量筒等。,20,3.实验中的几个 “量值”(1)试管中盛放液体:(2)加热试管中的液体:(3)取用液体的最少量:(4)取用固体的

4、最少量:(5)酒精灯内酒精的用量:,1/2;,1/3;,12 mL;,刚盖满试管底部;,2/31/4。,21,(6)一般量具示数: 一位小数,如:天平、量筒、温度计等;(7)pH试纸:正整数。,22,会取用药品 ,23,会给物质加热 ,24,a)造成密闭体系;b)利用压强原理,会检验装置气密性 ,25,(1)如何检查该装置气密性?(2)实验结束后应如何停止反应?,如右图所示:该装置可用于制取二氧化碳,请回答:,典型例题分析,26,右图不能用于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是,典型例题分析(07.1西城),27,长颈漏斗中有液柱上升,长颈漏斗下端有气泡产生,典型例题分析,假如下列装置气密性良好,则会出产生的现

5、象是:,28,一贴、两低、三靠,玻璃棒的使用,会过滤和蒸发 ,29,计算、称量量取、溶解,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30,能安全操作,能处理一般意外事故,31,能安全操作,能处理一般意外事故,32,(1)浓硫酸溅到皮肤上:大量水冲洗,3%5%碳酸氢钠溶液;(2)碱液溅到皮肤上:较多水冲洗,硼酸溶液;(3)酒精洒出引起着火:湿布或沙土盖灭。,33,该装置在集气(排水、排气)、洗气等方面的使用方法。,会使用和连接简单仪器,34,洗气、检验:,集气,排水:,放满水,上进下出,(溶解性差,不反应),排气:,顺势,(密度,不反应),接量筒,测体积,长进短出,缓冲瓶:,35,测量排出气体的体积,36,

6、(4)F装置可用来测量 生成的CO2气体的体积, 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 ,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的结果 (填“有”或“没有”)明显影响。,没有,37,比空气轻,比空气重,便于有害气体的处理!,38,39,安全瓶,防倒吸,40,洗气、检验:,集气,排水:,放满水,上进下出,(溶解性差,不反应),排气:,顺势,(密度,不反应),接量筒,测体积,长进短出,缓冲瓶:,41,重在原理的掌握而非死记规律,42,专题二气体的制取,复习要点1.实验室制取O2、CO2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收集方法、验满方法;2.制取气体时的操作顺序及实验时注意事项;3.归纳制取气体的方法和思路。,43,能用简单

7、装置和方法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 ,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确定: 固体物质在加热条件下制备气体;固体与液体反应且不需加热制备气体。,发生装置,44,固体加热,制氧气,45,固液不加热,46,能用简单装置和方法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 ,依据气体的溶解性和密度来确定: 排气取气法;排水取气法,收集方法,获得较纯的气体,是实验室首选的收集方法。,47,可用向上排气取气法收集的气体: 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反应、无毒的气体; 可用向下排气取气法收集的气体: 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反应、无毒的气体。,可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不易溶或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48,实验室制、取气体常见装置,49,选择仪器组

8、装制二氧化碳的装置,50,选择仪器组装制二氧化碳的装置,51,归纳气体的验满,注意:可燃性气体(H2、CO等)不能验满!,气体集满了,带火星的木条接近集气瓶口,燃着的木条接近集气瓶口,火星复燃,火焰熄灭,52,(1)气体发生装置组装好后,为什么先要检查气密性,后装药品?(2)为什么要将药品平铺在试管底部?(3)用铁夹夹持试管时,为什么要夹在距试管口1/3处?(4)给试管内的固体加热时,为什么要先预热,再定点加热有药品的部位?(5)给试管内的固体加热时,为什么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实验室制取氧气操作中的“为什么”,53,(6)实验室制氧气时,试管内的导管为什么不易过长?(7)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

9、,为什么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8)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完毕,为什么要先撤导管,后撤酒精灯?(9)用向上排气法收集氧气时,为什么导管要伸到集气瓶的底部?,实验室制取氧气操作中的“为什么”,54,(10)用向上排气法收集氧气时,怎样验满?(11)为什么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要盖好玻璃片正放在桌上?,实验室制取氧气操作中的“为什么”,55,出气导管要短:刚过胶塞,进气导管要长:伸入装置底部,发生与收集装置中导气管的长短问题,56,1.实验室制CO2气体为什么不能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这样制出的CO2通入石灰水为什么不变浑浊?2.为什么不能用粉末状的碳酸钙或碳酸钠代替块状的石灰石?3.为什么不能用稀硫酸

10、代替稀盐酸?,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操作中的为什么?,57,4.为什么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气? 5.实验室要制备干燥的CO2气体,应选择用什么做干燥剂?6.如何检验实验室制备CO2装置的气密性?,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操作中的为什么?,58,要小心:错误装置!,59,错误装置!,60,课间休息五分钟,61,复习建议 对于物质性质实验的复习,我们应从回忆实验入手,想一想老师或自己在课堂上做过哪些实验,是怎样操作的,有哪些现象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怎样书写等等,然后列表进行复习。有条件的话,大家可到实验室,再重温一下某些重要的实验。,专题三物质的性质实验,62,复习要求1. 掌握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

11、积分数的实验原理,能对实验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加以分析 ;2.能描述(1)氧气、二氧化碳性质实验的现象;(2)酸、碱、盐性质实验的现象。3.掌握测定水的组成的实验现象及结果;,专题三物质的性质实验,63,复习要求4.掌握工业炼铁的原理、简单操作过程及实验想象;5. 能正确稀释浓硫酸并了解错误操作可能导致的结果;6.知道浓硫酸、浓盐酸、氢氧化钠等药品的保存方法。,专题三物质的性质实验,64,专题三物质的性质实验,本专题的复习要点可参见元素化合物(一)中的资料,65,浓硫酸的稀释,测定水的组成,66,正确描述实验现象,“烟”:一般指固体小颗粒,1. 注意“烟”和“雾”的不同,“雾”:一般指小液滴,如:

12、磷在氧气中燃烧,如:浓盐酸挥发,67,2. 注意“光”和“焰”的不同,“光”:一般指固体微粒燃烧的现象,“焰”:一般指气体燃烧时的现象,如: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白光,如:一氧化碳燃烧,产生蓝色火焰,正确描述实验现象,68,3. 注意实验现象与实验结论不能混淆,如: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的现象,有二氧化碳气体产生,大理石不断溶解,并不断有气泡产生,注:无明显现象不一定未发生反应,正确描述实验现象,69,4. 注意使用规范的语言描述现象,看 色、态,闻 气味,感 冷暖,听 声音,正确描述实验现象,70,由于气体变化引发压强改变,71,由于气体变化引发压强改变,物理变化,热胀冷缩,NaOH、CaO、浓H2

13、SO4放热,NH4NO3吸热,72,由于气体变化引发压强改变,化学变化,消耗或释放气体,消耗气体,释放气体,73,气压差的形成,气压增大,产生气体,放热,气压减小,消耗气体,吸热,Zn、HCl; CaCO3、HCl;Na2CO3(NaHCO3)、HCl,NaOH、HCl;NaOH、CO2;,74,关于气压差的总结,75,典型例题分析,甲,喷泉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在化 学实验中也可以形成喷泉。(1)在 甲图的装置中,倒置于铁架台的圆 底烧瓶中充满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 连接在瓶塞上 的导管伸入到装有水 的烧杯中(此时止水夹关闭),胶头 滴管内装有浓氢氧化钠溶液。实验时 挤压胶头滴管,让氢氧化钠溶

14、液进入 烧瓶,过一段时间后,打开止水夹,可以观察到烧瓶内形成美丽的喷泉。产生该现象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CO2+2NaOH=Na2CO3+H2O,76,(2)某同学积极思考后,设计了如图乙的装置,也同样形成了喷泉,已知该同学在广口瓶中装入的是稀盐酸和另一种固体物质,待它们反应后,打开止水夹,在上方的烧瓶内也形成喷泉,该同学加入的固体物质可能是 _ (写出两种不同类别物质的化学式)。,典型例题分析,Zn 、CaCO3,77,典型例题分析,(3)比较甲、乙两套装置,从产生喷泉的原理来分析,甲、乙的不同之处是 。(4)城市常见的人造 喷泉以及自然界火山 喷发原理与上述 装置 的原理相同。,甲

15、 乙,甲是使上部气体压强减小,乙是使下部气体压强增大,乙,78,点燃酒精灯,检查气密性,读取液体体积,加热液体,18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07年中考化学实验的考察,常见的仪器及基本操作,79,19下列操作中,可以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是,A观察气体颜色B闻气体的气味C插入燃着的木条D倒入澄清的石灰水,会检验氧气、二氧化碳,80,33水是生命之源, 人类的日常生活与工农业 生产都离不开水。(1)小刚探究水的组成(装置如图所示)。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1中所收集的气体为 ,该实验说明水 是由 组成的。,(2)(3)(4)(略),能测定水的组成,氢气,氢、氧元素,81,能用简单装置和方

16、法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82,例1学习化学我们要经常做实验。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配套例题解析,83,量筒的最低刻度是量程的1/10;NaOH易潮解,放于烧杯中称量,配套例题解析,84,例3实验室加热约150mL 液体,可以使用的仪器是 A、 B、 C、 D、,加热少量液体:,配套例题解析,85,例4.实验室常采用分解过氧 化氢溶液(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方法制取氧气,如右图所示。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可采用 方法收集O2,该方法也适于收集CO2。,审题!,配套例题解析,86,配套例题解析探究的味道,87,CO2、O2、H2,配套例题解析探究的味道,88,配套例题解析:会使用和连接简单仪器,排除玻璃管内的空气,防止与一氧化碳混合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爆炸,a(d)(b)(e),这样炼出的铁不含碳,工业炼出的生铁含碳,89,例.某同学做了以下两个实验:,(1)实验1中澄清石灰水的现象是_,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2)实验2中澄清石灰水的现象是_,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石灰水均变浑浊,生成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沉淀;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使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减小,有固体析出,90,91,本节课到此结束请同学们下节课准时学习,9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