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427233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9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章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第七章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第七章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第七章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第七章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七章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ppt课件.ppt(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七章 学习的认知观,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2013.10.14蔡任娜,知识的定义,1、基于哲学反映论 知识就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 2、基于信息加工心理学 将人脑比作计算机,知识就是按一定方式储存的信息。 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识就是信息在人脑中的表征。,知识分类的缘由,认知心理学把长时记忆分为三类内容:1、情景记忆(与生活经历、空间场景相联系的)2、语义记忆(各种概念、思想及其关系的)3、程序记忆(关于如何做某件事的) 安德森认为后两种记忆与学生的学习有更为密切的关系。把这两类记忆区分为两类知识: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第一节 程序性知识,一、定义二、陈述性知识的表征三、陈述性知识的

2、学习过程四、陈述性知识的教学策略,【教学目标】 1、了解学习的分类; 2、了解陈述性知识的表征方式。【重点与难点】 1、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过程; 2、陈述性知识的教学策略。,一、定义,陈述性知识是个体对有关客观环境的事实及其背景与关系的知识,是可以用词语来表达或视觉化的方式来描述的知识。 主要用于回答事件“是什么”、“为什么”及“怎么样”的问题,它使我们能够描述或者识别客体和事件。 如: 中国的地形特征是什么 为什么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二、陈述性知识的表征,知识的表征是指信息在心理活动中表现和记载的方式。 陈述性知识的主要表征形式有命题与命题网络、图式以及表象系统。,(一)命题与命题网络,1、

3、命题是知识的最小单位,用于表述一个事实或描述一个状态,通常有一个关系和一个以上论题组成。 如:小明买书;他喜欢你;她很美。 2、命题用句子来表达,一个句子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命题。 小明给张英一本有趣的书。 鸟是有羽毛的动物。3、虽然命题有句子组成,但命题不等同于句子。4、命题网络:共同涉及某些信息的命题能相互联系起来形成。,命题网络片段,(二)表象和表象系统,表象是对信息的大体轮廓、空间位置的表征,是对事物的物理特征做出连续保留的一种知识形式。 1)表象系统利用意象编码来储存关于具体的客体和事件的信息; 2)表象表征有着与实际知觉相似的性质。,(三)图式与脚本,当表征加大的概念时,命题是不合适

4、的,这时需要 用图式来表征。 图式是人头脑中关于普通事件、客体与情景的一般 知识结构。 图式具有四个主要特点: 1. 图式含有变量; 2. 图式可以相互嵌套; 3. 图式可以在各种抽象水平上表征我们的知识; 4. 图式所表征的是知识而不是定义。,家禽: 鸡、鸭、鹅菜谱:鸡肉、鸭肉、鹅肉,脚本:表征反复出现的有序时间的图式。如:(开车)启动踩刹车松手闸挂档,三、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过程,(一)有意义地编码 (二)储存和保持 (三)提取,(一)有意义地编码,编码:就是将输入信息与记忆中已有的概念和思想联系起来,以便更好地记住新材料的过程。 信息感觉登记器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三种有效的编码方式 1. 精致

5、化 2. 组织 3. 背景利用,1. 精致化,精致化是指将新知识与已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知识建立起联系,从而赋予复杂的知识以意义的过程。 经济法宪法 should could assassinate 暗杀,386247 1415926 58979 32384 626 3.1415 92653 58979 32384 626 3.14159 26535 897 932384 626 山巅一寺一壶酒,尔乐苦煞吾,把酒吃;酒杀尔杀不死,乐尔乐,2. 组织,组织是指将新信息置于某一相关信息的范畴和次序当中,或者将不同范畴的信息重新组合,把相同或相关范畴的放在一起,便于理解和记忆。 P171 数字1,9,

6、1,9,5,4 1919.5.4 购物清单,大师 vs一级旗手、业余新手,对一个随机设置的棋局,大师、一级棋手和业余新手的回忆正确率没有差别;而对一个真实的棋局,大师的记忆准确性为64,一级棋手为34,业余新手只有18。 因为在真实的棋局中,高水平的大师和棋手可以利用丰富的经验发现和建立棋子之间的关系,形成组织记忆,而在随机摆放的棋局中,大师的经验就很难发挥作用了。,3. 背景利用,背景利用是指在学习新信息时,利用周围背景知识来促进记忆的编码与提取。 记路名:潮枫路(易初莲花、电信) 考试要点章节页面,(二)储存和保持,1. 知识储存和保持的实质(1)保持的内容比原来识记的内容更简略、更概况,

7、一些不太重要的信息趋于消失而主要内容及其显著特征被保留下来;(2)保持的内容比原来识记的内容更详细、具体、完整、合理和有意义;(3)保持的内容比原来识记的内容更夸张、突出或歪曲,变得更生动、离奇,更具特色。,?,1、我们所记的知识的遗忘速度什么时候最口?2、我们所记的知识,是前面的容易遗忘,还是中间、后面的呢?,2.知识遗忘的过程 记忆保持的最大变化是遗忘。遗忘就是对所记忆的内容不能再认和回忆,或者再认和回忆时发生错误。,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该曲线表明材料识记之后,遗忘就开始了,但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出先快后慢的趋势,之后会保持在一个水平上。 遗忘的系列位置效应。U型曲线。,(三)提取,1

8、. 激活扩散 长时记忆是一个巨大的网络,通过其中一个小部分就可以启动、激活和它高度相关的、与之直接相连的结点。 2.重构 重构是在记忆的提取过程中,利用逻辑、线索以及其他知识建构的一个合理回答来填补缺失记忆的一种认知工具。 英语听力填空,我们记忆可靠吗?,记忆的这些改变通常是无害的。然而,在司法程序中,当被告的命运可能由目击者的证词决定的时候,记忆的重新构建就变得至关重要了。 基于这个原因,罗夫特斯在该记忆领域的很多研究都与法律上的目击者证词有关。,观看一段与一辆白色赛车有关的交通事故的短片, 提问A组:“白色赛车在乡间道路上行驶时,它经过山谷时速度有多快?”B组:“白色赛车在乡间道路上行驶时

9、,速度有多快?” 对被试一个星期后问“你是否看见了一个谷仓?” A组:13人(17.3%)回答“是” B组: 2人(2.7%) 回答“是” 发现,提问中的一些错误假定的前提会使目击者在重建对某事件的记忆时,把未曾出现在事件中的物体包括进来。,四、陈述性知识的教学策略,(一)吸引学生的注意(二)激活原有知识(三)促进选择性知觉(四)促进新旧知识相互作用(五)促进认知结构改组与重建(六)有效测量和评价陈述性 知识的掌握状况,第二节 程序性知识的学习与教学,一、程序性知识的含义及分类二、程序性知识的表征方式三、程序性知识的学习过程四、程序性知识的教学策略五、陈述性、程序性知识的区别和联系,【教学目标

10、】1、了解程序性知识的分类;2、了解程序性知识的表征方式【重点与难点】1、程序性知识的学习过程;2、程序性知识的教学策略。,一、程序性知识的含义及分类,(一)定义 程序性知识是人脑中储存的关于步骤、程序、操作的知识,即“怎么做”某件事,是一种动态的知识,表现为在信息转换活动中进行具体操作。,(二)程序性知识的分类,1.运动技能 (1)定义 运动技能又叫操作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它主要借助于对骨骼肌肉系统的协调而实现。 (2)特点:客观性 外显性 2. 心智技能 (1)定义 心智技能又叫智力技能,是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 中进行的认知活动。 (2)特点: 观念性 内潜性,二、

11、程序性知识的表征方式,安德森提出程序性知识是以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的方式表征的。 (一)产生式 条件+行动 如:如果困了,我就睡觉 (二)产生式系统 产生式+产生式 如:如果英语四级过了,我就考六级,六级过了,我就考雅思。,三、程序性知识的学习过程,(一)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 1. 认知阶段 首先要认知动作技能的机构,对动作系统有 初步认识,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目标意象。 2. 联系阶段 包括两个过程:程序化和组合。 3. 自动化阶段 肌肉骨骼动作实现程序化、自动化和完善化。,(二)心智技能的形成过程1. 活动的定向阶段 预先熟悉任务,形成关于活动本身和活动结果的表象。 2. 物质活动的物质化活动阶

12、段 借助实物、模像或示意图等进行智力活动的阶段。 3. 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 借助出声音言语进行心智活动的阶段。 4. 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 5. 内部言语阶段 该阶段智力活动简约化、自动化、熟练化。,15 15 = 225 25 25 = 625 45 45 = 2025 85 85 = 7225 n5n5= n(n+1),后面再跟上25。,解(6X237X)(1+3X)= ?,1、多项式,幂2、多项式降幂排列(或因式分解)3、多项式列示(因式分解)步骤4、监控每步运算、验算。,四、程序性知识的教学策略,(一)选择和设计学习课题的教学策略(二)促进程序性知识理解的教学策略 1. 示范 (分解) 2. 引导学生回忆并利用已掌握的有关技能 3. 给学生提供具体事例(三)指导练习的教学策略 1. 及时提供反馈信息 2. 设计变式练习题 3. 选择恰当的练习方法 4. 激发并维持学生的练习动机,五、陈述性、程序性知识的区别和联系,联系,首先,陈述性知识的获得是学习程序性知识的基础。 其次,程序性知识获得后也为获取新的陈述性知识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广义知识教学过程模型,课后作业,请结合实际科目教学内容,举例说明程序性知识和陈述性知识该怎样教学。 作业于第九周上课时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