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听课技能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428403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PPT 页数:10 大小:2.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听课技能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三章听课技能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三章听课技能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三章听课技能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三章听课技能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听课技能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听课技能ppt课件.ppt(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莲,你可知,与你相遇,从此后,浮世清欢里,有一位女子,惟愿此生,以一朵莲的姿态,在光阴里,优雅老去题记说不上什么原因,相较于动物,我更喜欢植物,尤其喜欢水生植物。在我,只要与水有关的植物,想来都是极婀娜,极柔韧,极风情的。即便那随处可见的柳树,只要长在水边,那份曼妙姿态,和长在别处的柳树,亦是迥然不同的。然,所处的地理环境所致,南方随处可见的菖蒲、香蒲、芦苇和荻,我居住的北方小城并不常见。而莲,更是梦中的一种恍惚飘渺的存在了。故,对于水生植物的喜爱,很多的时候,只是“纸上谈兵”。常常的,那些氤氲着水汽的水生植物,会一次次濡湿我的梦境。喜欢莲,不是与生俱来,即便名人先贤们早就对莲情有独钟。宋代周

2、敦颐“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杨万里称莲为“恰如汉殿三千女,半是浓妆半淡妆。”方婉仪则自诩“清清不染淤泥水,我与荷花同日生。”毋庸置疑,无论在骚人墨客的笔下,还是在红尘俗人的眼里,莲都是美的化身,清新,淡雅,空灵,脱俗。然,莲的美,是在我的世界之外的。不是莲的错,只是那种相遇,没在正确的时间,没在正确的地点。年少轻狂的岁月,心像一片可以纵横驰骋的草原,第三章听课技能,第三章听课技能,一、听课的内涵听课教师或研究者凭借眼、耳、手等自身的感官及有关的辅助工具,直接或有间接地从课堂情景中对课堂教学的内容和过程进行观察听讲,获取相关的教学信息,从感性到理性的一种学习、评价及研究的教育科研活动。,二、听课

3、的特点,(一)目的性(二)主观性(三)理论性(四)情境性(五)指导性,三、听课的类型和要求,(一)了解检查型听课(二)指导帮助型听课(三)教改实验型听课(四)示范性观摩听课(五)业务学习型听课(六)竞赛评比型听课(七)机动推门型听课,(四)示范性观摩听课,四、语文课听课的内容,1、教学目标。注意其是否体现语文课标要求:三个维度内容;目标制定是否合理、全面,教学内容与过程是否体现这些目标,课结束后目标的达成情况如何。2、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教育性;围绕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具有层次性和条理性;教学内容的容量和深度是否适合课堂时间和学生原有基

4、础。,3、教学过程。开展是否围绕目标与内容,是否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能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教学模式与策略的运用与选择是否具有创造性与灵活性;教学程序是否系统化、教学组织是否机智化,时间安排是否合理;问题设计与操作是否依据教学计划又能根据学情而动态生成;是否注意课堂信息反馈而有效调控教学等。4、教学效果。新课程强调“以学论教”,也就是以学生的学习状态来评价老师的教学。听课要观察学生在学习中呈现的参与状态、认知状态、交往状态、情绪状态等。好的课应该做到:学生的参与面广,有问题意识,敢于发表独立见解;学生阅读顺畅,回答问题准确率高;学生学习动机强烈兴趣浓厚,情感投入,有民主、开放、互动的良好气氛。,5

5、、教师素质。 教学语言:普通话要标准流利,语言准确生动,有抑扬顿挫,感情投入;肢体语言运用恰当、有效; 调控能力:能否抓住主线组织教学,整个过程流畅,能否采取有效措施,灵活处理出现的问题; 教学板书:规范工整,提纲挈领,脉络清晰、直观效果好; 多媒体技术:选择恰当、熟练运用、注重实效; 教学风格:平实、严谨、活泼、俊美、细腻、旷达等,或杂糅了几种而又别具一格。 教态:自然、亲切,打扮得体、端正。,五、语文课听课的环节和要领,(一)课前准备1、业务准备:教育理论准备、熟悉语文教材、明确听课目的、调整听课心态、了解教学情况。2、物质准备:主要准备自己听课所要的一切东西,包括凳子、记录本、教科书、参

6、考书、其它设备,比如录音机、录音笔、照相机、摄像机。还要注意自我形象。3、人际关系准备:听课前要跟讲课老师沟通好,解除对方心里障碍。进入课堂后要认真听仔细看,不要漫不经心或在班里走动,不干扰学生学习,不干扰教师上课,手机调成振动或关机。4、听课角色准备:学生角色、教师角色、研究者、指导者角色。,(二)课堂观察:听、看、思、谈的有机结合,(三)课堂记录 1、记录的内容:一是教学实录。二是教学评点。 2、记录的手段 3、记录的方式: 实录式。 叙述描绘式。 分类系统式。图示记录式。,(四)课后分析,即评课。,1、注意资料的整理。首先对课堂上记录和收集的资料、信息进行整理,以简洁的图表、语言或其他符号等形式呈现出来。其次,围绕观点梳理相关的问题或观点,对整理的结果按不同问题进行归类。2、课后会议。就是听课后的口头报告和集体讨论,听课教师与指教教师之间展开充分、平等的对话,以期达成一些切实的共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