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动物防疫与检疫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429219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4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 动物防疫与检疫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第一章 动物防疫与检疫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第一章 动物防疫与检疫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第一章 动物防疫与检疫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第一章 动物防疫与检疫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 动物防疫与检疫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 动物防疫与检疫ppt课件.ppt(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绪论,动物疫病,动物寄生虫病,动物传染病(病原微生物引起),1.优先防治的动物疫病(16种)一类动物疫病(5种):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新城疫。二类动物疫病(11种):2.重点防范的外来动物疫病(13种),是指综合运用多种手段,预防、控制、扑灭动物疫病,它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动物防疫,采取一系列综合性防疫措施(免疫、消毒、驱虫、清洁养殖及建立无疫区等),防止疫病的发生。预防是动物防疫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一是发生疫病时,采取措施,尽可能降低动物发病数和死亡数,控制在局部范围内,防止其扩散蔓延。 二是对常在动物疫病采取措施,逐步进行净化,最终消灭。,发

2、生重大动物疫情时,采取紧急、严厉的综合措施,迅速扑灭疫情,终止传播和流行。,预防、控制、扑灭三者互为补充、互为目的。疫病的预防要求采取控制、扑灭措施;而及时控制、扑灭疫情,则是最有效的预防。,动物防疫工作的方针和原则,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疫、群防群控、果断处置,动物检疫,概念:动物卫生监督机构采用法定的程序和方法,依照法定检疫对象和检疫标准,对动物、动物产品进行疫病检查、定性和处理。,动物检疫特点,具有强制性 (政府行为,法律) 具有法定的机构和人员(县级以上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官方兽医具体实施动物、动物产品检疫) 具有确定的动物疫病 具有科学性,动物防疫与检疫的关系,动物防疫包

3、括动物检疫,检疫是手段,防疫是目的,以防促检。通过检疫,控制患病动物、染疫动物产品流动,防止动物疫病传播。,1. 保护畜牧业安全生产2.保护人体健康3、保障动物产品安全,动物防疫与检疫的目的,1. 有利于农民的增收2.有利于公共卫生安全3.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动物防疫与检疫的意义,1. 制定动物防疫法律、法规2.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3. 确定动物疫病防控技术要点4.加强动物防疫监督管理,我国动物防疫与检疫工作概况,第一章 动物防疫基本知识,动物疫病的发生与流行 动物疫病的预防措施 动物疫病的控制、扑灭措施 人畜共患病的防控措施,第一节 动物疫病的发生与流行,1. 具有病原体(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

4、),疫病种类不同,病原体不同。比如:猪瘟猪瘟病毒,猪蛔虫猪蛔虫。病原体是确诊疫病的 主要依据。,动物疫病的基本特征,2.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传染:患病动物传染给健康动物,个体个体,出现和患病动物相同的症状。 传染性是疫病与普通病区别的重要特征。流行:疫病在动物群体中蔓延、扩散的特性,个体群体。 动物疫病是群发性疾病。,3. 具有免疫力 免疫力就是抵抗力。动物患某种疫病后,由于病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使其对相同病原的再次侵入具有抵抗力,在一定时间内或终生不再感染同种传染病。,4. 具有季节性、周期性和地方性 季节性:疫病的发生和流行随季节而变化,发病率因季节升高,或只在一定 的季节发生。 周

5、期性:疫病按照相当规律的时间间隔发生流行。 地方性:动物疫病局限在一定的地区范围内发生。5. 具有潜伏性,动物疫病发生的条件,1. 环境中存在病原体,病原体是疫病发生的必要原因,病原体的数量、毒力、稳定性是疫病发生的基础,2. 动物受到感染,动物易接触到病原体,病原体侵入到动物体,感染不一定发病,3. 动物具有易感性,易感性是指动物对某种病原体没有抵抗力而容易感染,动物易感性是先天性的,由动物遗传特征决定,影响动物易感性的因素:种、年龄、性别、个体、免疫,4. 适宜的外界环境,气候条件影响动物抗病能力,气候条件影响病原体的致病力,气候条件影响生物媒介和中间宿主的生命力,动物疫病的流行过程,流行

6、:指疫病在动物中广泛传播。流行结果:发病畜禽数量不断增加(个群,群群),波及的地域范围不断扩大 流行过程:动物疫病发生传播终止的全过程,流行过程中的三个基本环节,1. 传染源已被病原感染,并能通过各种途径向外界排出病原的动物患病动物 带菌、带毒、带虫动物,传染源,痰,血液,粪,尿,乳,鼻腔分泌物,皮肤溃疡分泌物,阴道分泌物,眼分泌物,唾液,2.传播途径,垂直传播,水平传播,子代,间接接触传播,直接接触传播,咬斗,拥挤,交配,非生物媒介,生物媒介,饲料、饮水空气土壤、粪便动物产品工具及其它产品风源,饲料、饮水空气土壤、粪便动物产品工具及其它产品风源,3.易感畜群 距传染源的远近 群体模式 幼龄畜

7、群 群体营养状况 群体免疫状况,免疫密度:免疫率,指群体中某病免疫接种的动物数占该群动物总数的百分率。抗体合格率是指某病免疫接种后进行抗体检测,抗体合格的动物占动物总数的百分率,一般大于70%,群体的抗病能力强,不会发生大规模的流行。,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1.自然因素2.社会因素流行过程表现形式:1.散发2.地方性流行3.流行4.大流行,第二节 动物疫病的预防措施,一、动物环境卫生1. 环境2.动物环境: 饲养管理环境 饲料、饮水;饲养方式密度,规模等 生物学环境 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及虫卵,其它有害鼠类、蜘蛛昆虫 理化学环境 温度,湿度,尘埃,有害气体,通分,光照,蓄舍基本结构,动物环境因素对

8、动物疾病的作用和影响,1. 养殖场建设厂址选择、圈舍设计、管理防疫等2. 饲料、饮水 饲料是动物的营养物质,营养与免疫是影响机体健康的两大因素,营养好坏直接影响免疫力。 水是人和动物体内的重要溶剂,体内营养物质的吸收,转运和代谢废物的排出,均需溶于水中进行。缺水导致黏膜干燥,分泌物减少,抑菌物质(唾液、呼吸道黏液、生殖道中的溶菌酶、抗菌肽)减少,降低防御屏障对病原的低档作用,病原微生物通过黏膜侵入机体。,3. 饲养密度 是指畜舍内畜禽的密集程度。饲养密度越大,排泄物越多,粉尘气体越多,温度越多,湿度也越大,环境中病原体生存分布机会越大,动物发病量增多。4.空气环境 在封闭的畜舍内,尘埃、飞沫、

9、有害气体含量均高于舍外,对呼吸道疾病影响最大。,5. 养殖废渣废水 养殖废渣废水是养殖场的污染源,它们含有大量病原体,是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卵的“保护伞”“培养基”,如果不及时清理或处理不当,不仅使生活在圈舍内的畜禽非常容易接触到病原而感染,也污染周边环境。6. 湿度 畜禽粪便中水分,潮湿地面蒸发的水分,畜禽呼出的水汽和大气湿度的影响,使圈舍湿度增加,这不仅有利于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卵发育繁殖,饲料、用具也会受潮发霉,引起消化道疾病。7. 应激,改善和控制到位环境的措施,1. 养殖场的建设符合到位防疫要求场址地势高燥,远离交通干线、屠宰场和畜禽交易市场,场与场、场内各建筑物之间注意“卫生距离”,特

10、别是种畜禽场。场内清洁道与污染道分设,防止交叉污染。,2. 科学饲养管理 饲料、饮水卫生科学饲喂饲养密度合理 全进全出,3. 清洁养殖 清污分流 清除废渣 销毁动物尸体 消毒4. 控制理化环境5. 建立健全各种防疫制度,二、动物防疫监督与管理,1. 动物防疫监督的措施,三、疫病监测,1. 疫病监测:又称疫情监测,即对某地、某种动物疫病进行系统、完整、长时间的观察与检测。了解、掌握疫病分布和发生、发展趋势,进行预测、预报,提出防控对策。2. 监测范围:规模养殖场、散养畜禽、屠宰场、畜禽交易市场、动物隔离场等。3.监测对象:某病的易感动物和病原体赖以生存的环境(土壤、水源、饲料、粪便等)4. 监测

11、分类:常规监测和应急监测。应急监测是发生疫情时,对疫区和受威胁区易感动物进行的监测,包括疫区封锁期间和解除封锁后的监测工作。,5.监测方式、方法可全面监测或抽查,包括临床观察、实验室检测及流行病学调查。6. 预警预报7. 强制免疫2013年国家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等4种动物疫病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强制免疫计划。免疫密度常年维持在90%以上,免疫抗体合格率全年保持在70%以上。,动物疫病的区域化管理,国家对动物疫病实行区域化管理。1. 建立无规定动物疫病区 无疫区:指具有天然屏障或者采取人工措施,在一定期限内没有发生规定的一种或者几种动物疫病,并经国家验收合格的区域。2.

12、 建立生物安全隔离区3.加强优势畜牧业产业区的疫病管理,4. 对动物疫病进行管理 分类管理 区域化管理:建立无规定动物疫病区(无疫区) 无疫区:指某特定区域,在规定期限内没有发生过一种或者几种规定的动物疫病,并经验收合格。根据达到无疫区标准是否采取免疫接种措施,分免疫无疫区和非免疫无疫区。 对动物疫病防控指导管理5. 对动物疫情进行管理,四、其他综合性技术措施,“养、管、免、消、检、治”1.针对传染源早检疫、早管理、早治疗、早淘汰2. 针对传播途径 消毒 消灭传播媒介 管理人、畜粪便 科学放牧,3. 针对易感动物 非特异性措施 特异性措施 保护幼龄畜禽,第三节 动物疫病的控制、扑灭措施,一、重

13、大动物疫情的控制、扑灭疫情:指疫病发生、发展的情况重大动物疫情:动物疫病突然发生、迅速传播;发病率高或死亡率高,给养殖场造成严重威胁、危害;甚至危及人体健康。,扑灭原则:,“早、快、准、严、小” 早发现、早报告 快行动、快控制 准确诊断 严封锁、严处理 把疫情控制在最低范围,把损失降到最低,扑灭措施,1. 疫情报告: 疫情发生的时间、地点 动物种类、存栏数、发病数、死亡数 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情况 免疫情况 是否有人员感染 已采取的控制措施 报告单位、单位负责人、报告人、联系方式等,2. 疫情诊断 接到疫情后,立即现场核实、诊断3.采集病料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采取病料,

14、送有关实验室进行诊断。4. 调查疫源,2. 疫情控制“边报告,边调查,边控制”原则 隔离患病动物 根据疫情初步诊断,将动物分为三类: 患病动物:有明显特征症状 可疑感染动物:无症状,但与病畜有接触 假定健康动物:无症状且无接触 其他控制措施,3. 疫情认定 重大动物疫情由省级兽医主管部门认定,必要时由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认定。4. 疫情处置 划定疫点、疫区和受威胁区疫情确认后,迅速划分疫点、疫区和受威胁区疫点:患病动物所在的地点。疫区:疫点周围一定范围内的区域,一般由疫点向外延伸3km。受威胁区:疫区周围一定范围内的区域,由疫区周围向外延伸510km。,封锁疫区 程序:县级以上兽医主管部门报请同

15、级人民政府封锁疫区政府在24h内发布封锁令疫区周围设立警示标志,进出口设立临时检疫消毒站 处置措施 扑杀、销毁、消毒、接种疫苗5. 解除封锁 6.恢复生产,二、 慢性动物疾病的控制、净化1.净化 是指清除动物群体中一种或数种最普遍最难控制的疫病,使疾病减少,群体相对纯净。 检疫 非免疫净化 免疫净化 培育健康种群 定期驱虫 综合性净化措施2. 治疗,第四节人畜共患病的防控措施,人畜共患病是由同一种病原体引起,流行病学上互相关联,在动物和人之间自然传播的疾病。人畜共患病由以下三个要素组成:一、由共同病原体引起。病原体是指细菌(革兰氏阳性菌、阴性菌)、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病毒、寄生虫(线虫、原

16、虫、吸虫、绦虫)等微生物或寄生虫。非生命的致病因素不包括在内。,二、在流行病学上,动物是人类疾病发生、传播必不可少的环节,病原突破了人类的中间屏障,动物和人类对病原都具有易感性,是动物源性疾病。三、病原体在人和动物之间的自然传播是指水平传播,以接触感染方式为主,可以是直接接触(皮肤和粘膜),以可以是通过媒介(生物或机械媒介)间接接触(呼吸道、消化道、虫媒)。,1、皮肤和粘膜传播。皮肤和粘膜接触发病动物或发病动物含有病原的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的环境和物品,病原体通过皮肤和粘膜侵入。如被狂犬咬伤,接生布病羔羊,抚摸发病动物,接触疫水,通过破损的皮肤而发生感染。2、呼吸传播。病原微生物通过飞沫、尘

17、埃漂浮与空气中,通过呼吸将病原体吸入体内感染发病。如肺结核、肺炭疽等。,3、食入传播。病原以饮水和食物为媒介物,经消化道食入病原体。很多细菌性人畜共患病如沙门氏菌通过肉和蛋、布病病畜的肉和乳,以及被病原体污染的饲料和蔬菜等。目前我国发生的一些炭疽,都是农民在宰杀病死动物过程中,因手忙而把刀置入口中感染。,4、虫媒传播。病原体以生物媒介进行传播。又包括两种方式,一是病原体在虫媒体内没有发育和繁殖,只是通过昆虫的口器、消化道机械传播,如肠道性细菌性感染等;二是病原体在虫媒体内经过发育和繁殖,在感染宿主,如森林脑炎、乙脑。,OIE(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公布主要人兽共患细菌病,1、炭疽;2、钩端螺旋体病

18、;3、布鲁氏菌病(牛种、羊种、绵羊附睾种);4、牛结核;5、牛生殖道弯曲菌病;6、 绵羊地方性流产(绵羊衣原体病)、禽鹦鹉热衣原体病。7、 鼻疽;8、禽结核;,二人畜共患病的分类,根据传染源分类动物源性人畜共患病:传染源是动物,以动物之间传播为主。如狂犬病,布病,高致病性禽流感,炭疽,旋毛虫病等。 2. 人源性人畜共患病:传染源主要是人,典型代表结核病,互源性人畜共患病:人和动物均为传染源。如日本血吸虫病,牛结核病,葡萄球菌病,钩端螺旋体病等4. 真性人畜共患病:病原体必须以人作为终末宿主才能完成其生活史。猪囊虫病,猪肉绦虫病。,人畜共患病有五个特征:群发性:低度流行(地方病)爆发流行大流行职

19、业性:动物是人畜共患病发生的决定环节有职业特征炭疽布病区域性:云贵川狂犬病南方疟疾牧区犬和羊棘球蚴季节性:春季产羔布病洪水布病夏天穿衣少狂犬病周期性:“灭火式”管理如狂犬病一般10年为一个周期.,人畜共患病预防,预防原则()以根除和控制动物传染病为基础的工作原则:第一位()外防传入,内查净化的技术原则()政府主导的管理原则:坚持政府主导,辖区管理,各负其责.()多部门协作控制的运行原则:协作是基石.,预防措施 加强科普宣传:增强全社会防疫意识,做好卫生防护 做好动物防疫工作: 改善人居环境 确保动物性食品安全:把好屠宰检疫关,管理活禽市场,严格处置病死畜禽 保护生态环境,人畜共患病疫情处置()依法处置()早快严处置()兽医和卫生同步到位:联防机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