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中医学概论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429513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1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讲:中医学概论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第一讲:中医学概论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一讲:中医学概论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一讲:中医学概论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一讲:中医学概论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讲:中医学概论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讲:中医学概论ppt课件.ppt(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曹田梅,中医学概论,中医学概论,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和辨证论治三、为什么学中医怎样学中医原汁原味学习中医的基础知识,中医学的起源之说 适者生存,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生活实践,求生存的过程中,逐步积累了原始的医药卫生知识。中医学起源史,也就是人类的文明史。 原始社会:火的使用;神农尝百草; 针灸器具:砭石骨针竹针 奴隶社会:甲骨文、诗经、周易、三海经、左传记载。 农业和天文、历法的发展,酒和汤液的发明。 医食同源;医巫同源?,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一)、先秦、秦汉时期中医基础理论体系 的形成时期 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 1、中医学第一部医学专著,奠定

2、了中医药学的理论基础 。 2、内容:脏象、经络、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针灸和汤液治疗等。 3、其理论思维受到哲学思想影响:道家、儒家、法家等。用阴阳五行学说作为方法论来解释生命现象、解释生理病理。 4、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结晶。集天文地理、气象历法、社会心理等知识。,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张仲景著。分为伤寒论、金匮要略两部分。 概括了四诊、八纲的诊断方法和辨证要点; 提出治疗八法; 理、法、方、药齐备; 正式确立了辨证论治的法则。,神农本草经 :东汉时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收载药物365种;论述了药物的四气、五味、七情,上中下三品。 难经 :成书于西汉时期。发展、补充了内经

3、理论,尤其对脉学、经络、命门、三焦的论述。,(二)、晋、隋、唐时期 晋代:针灸甲乙经皇甫谧著 脉经王叔和 著 隋代:诸病源候论巢元方著 唐代:孙思 邈著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王焘的外台秘要。 有了较完善的医学教育机构,开始了中外医药交流。,(三)、宋、金、元时期 宋代:三因极一病证方论,陈无择, 三因学说。 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主火派、又谓寒凉派,“百病多 因于火” 李东垣-补土派,重脾胃,“脾胃为后天 之本” 张子和-攻下派,立汗、吐、下三法 朱丹溪-滋阴派,倡“相火论”,“阳常有 余,阴常不足”,(四)、明清时期 明代:赵献可、张介宾 景岳全书 “命门学说” 李中梓 “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

4、天之本” 清代:医宗金鑑 国家组织编写 温病学说 明:吴又可 瘟疫论 清:叶天士温热论 卫气营血辨证 吴鞠通 温病条辩三焦辨证,(五) 中医方药学及针灸 本草和方剂 本草 秦汉时代:神农本草经 唐代:新修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国家颁发的药典 明代:本草纲目李时珍 是世界伟大的科学家。载药1892种、绘图1000多篇、方剂11096首, 被译成日、英、法、德、俄、拉丁等流传世界。 方剂 内经13方伤寒论113方、金匮要略262 方普济方61739首,针灸 春秋战国:内经.灵枢奠定了针灸学的理论基础。 晋代:针灸甲乙经把理论与临床结合起来, 明确了经络与腧穴的关系。 宋代: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王唯一 明代

5、:针灸大成杨继成 发展 现代:针麻、针灸镇痛,二、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一)、整体观念统一性、完整性、相互联系 1、人是一个有机整体。 五脏为中心的五行系统 人体结构:肢节-经络-脏腑 基本物质:精、气、血、津液 机能活动:协调、联系、统一 2、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季节气候、昼夜晨昏、地区方域对人体的影响 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二)、辨证论治 辨证通过“四诊”方法,进行综合分析,辨清病因、性质、部位、发展阶段及正邪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或病。 病-证-症 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辨证是确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 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三、为什么学中医怎样学好中医原汁原味学习中医的基础知识,太极图,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