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骨折(泽)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431263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7.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脊柱骨折(泽)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脊柱骨折(泽)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脊柱骨折(泽)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脊柱骨折(泽)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脊柱骨折(泽)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脊柱骨折(泽)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脊柱骨折(泽)ppt课件.ppt(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脊柱骨折的康复,目录,CONTENTS,脊柱解剖,脊柱生物力学,脊柱骨折分型,常见并发症,SCI评定与康复,脊柱解剖,7个颈椎12个胸椎5个腰椎5个骶椎4个尾椎,骶椎和尾椎分别融合成骶骨和尾骨,因此脊柱一共有24个活动单位。,脊柱解剖,颈椎、腰椎形成前凸,胸椎,骶椎形成后凸。通常情况下,自头端至尾端每个运动椎体体积逐渐增大。,脊柱解剖,脊柱的运动节段是脊柱最小的生理运动功能单位。一个运动节段包括了两个相邻的椎体,其间的椎间盘,以及周围的韧带,运动节段,脊柱解剖,脊柱生物力学,生物力学,三柱理论,前柱:由前纵韧带,椎体的前半部分,纤维环的前半部分组成。中柱:有后纵韧带,椎体的后半部分,纤维环的

2、后半部分组成。后柱:由椎弓根,黄韧带,关节囊和棘间韧带组成。,脊柱的稳定依赖于三柱结构的正常和平衡,生物力学,内源性和外源性稳定,脊柱的稳定性包括内源性稳定和外源性稳定。内源性稳定:由椎体、椎间盘、椎间小关节和韧带束共同承担;外源性稳定:由腰背部和腹部的肌张力,和胸部、腹部的压力共同维持。,生物力学,6个自由度,沿冠状轴:前屈后伸沿矢状轴:左右侧曲沿垂直轴:左右旋转,脊柱损伤机制,Y,Z,X,根据X,Y,Z轴,分析复杂性脊柱损伤:在X轴上,存在着三种损伤机制:屈,伸,左右移动;在Y轴上,则存在着轴向压缩,轴向牵拉,和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旋转;在Z轴上,则有两个方向的侧曲和前后移动。,生物力学,脊柱

3、骨折分型,骨折分型,AO分型,临床上最常用的骨折分型:AO分型,AO分型系统根据骨折形态和严重程度分为A、B、C三种类型,每型再分为三种亚型。,骨折分型,A型,A型:椎体压缩,A1:压缩骨折 A2:劈裂骨折 A3:爆裂型骨折,B型:前方及后方结构牵张性损伤,B1:后方韧带结构损伤(屈曲牵张型损伤)B2:后方骨性结构损伤(屈曲牵张型损伤)B3:经椎间盘前方损伤(过伸剪切损伤),骨折分型,B型,C型:前方及后方结构旋转性损伤,C1:A型(压缩)损伤伴有旋转C2:B型损伤伴有旋转C3:剪切旋转样骨折,骨折分型,C型,常见并发症与管理,坠积性肺炎,年龄因素、长期卧床、脊髓损伤导致的呼吸肌麻痹、呼吸道廓

4、清障碍、侵入性操作等因素,造成肺底部的发炎。,管理:经常调整患者体位,鼓励深呼吸、咳嗽,采用气道廓清技术(如体位引流,ACBT,扣拍等)。雾化/湿化的使用,常见并发症,压疮(pressure sores)是指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压疮也叫褥疮。 易发生在一骨质凸出的部位,如骶尾部、坐骨结节、股骨大转子、足根部等。常见于脊髓损伤的截瘫患者和老年卧床患者。,管理:每2小时进行翻身,骨凸部位使用软枕,支具内加入松软内衬,局部按摩促进血液循环,鼓励患者多进行肢体活动。,压疮,常见并发症,患者创伤后血液处于高凝状态,静脉回流缓慢,长期卧床极

5、易造成下肢静脉血栓。,管理:家属配合帮助患者进行下肢活动,鼓励进行静脉泵锻炼,使用压力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常见并发症,预防上述并发症的最佳对策,离床活动,离床活动:颈后路枕颈融合术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后2-3周:颈部使用支具固定,下床活动。如采取自体骨(髂骨)植骨,下床时间宜推迟至术后2-3周,一边供骨区组织愈合,如使用同种异体骨则在术后1周内即可下床。术后2-3个月:X线复查显示骨融合后解除支具外固定,离床活动:颈前路下颈椎椎间融合术后,术后1周:使用颈围固定颈部,开始练习起坐。术后3周:佩戴颈围固定,离床活动。术后2-3个月:解除颈围,离床活动:颈前路下颈椎多节段融合术后,术后2-3周

6、:颈部使用支具固定,下床活动。如采取自体骨(髂骨)植骨,下床时间宜推迟至术后2-3周,一边供骨区组织愈合,如使用同种异体骨则在术后1周内即可下床。术后2-3个月:X线复查显示骨融合后解除支具外固定,离床活动:颈后路下颈椎椎弓根螺钉术后,术后1周:颈围保护下逐渐练习起坐、站立、然后下床活动。术后2-3个月:解除颈围外固定,离床活动:畸形矫正手术,术后1周:根据X线摄片显示掌握畸形矫正程度,可以下床术后2周:X线摄片复查术后3周内:进行脊柱植骨融合术,SCI的康复,ICF模式,SCI的康复,入院评定,周评定,出院评定,评定的目的,SCI的评定,感觉:28对感觉关键点的轻触觉和针刺觉肌力:10对关键

7、肌,以及其他主要肌群的肌力肌张力:改良Ashworth评定量表,评估主要肌群的肌张力PROM:各个主要关节的被动关节活动度评定平衡功能:Bobath三级平衡的评定,身体结构与功能,SCI的评定,心理状态:使用SAS和SDS进行焦虑与抑郁的评定损伤平面:根据感觉平面和运动平面确定损伤平面损伤程度:ASIA分级,身体结构与功能,SCI的评定,生活自理能力:C4:生活高度依赖,需要高靠背轮椅(但可依靠自助辅具吃饭,可以靠头部控制长靠背电动轮椅),肺活量大于1000ml,可不用呼吸机。C5:生活大部分依赖,需要上肢辅助器具及特殊轮椅,可用手在平坦道路上驱动轮椅,(桌上的动作可自理,其它仍需别人辅助,可

8、使用长靠背手动轮椅)。C6:日常生活动作可大部分自行完成,可水平移动,可推动手动轮椅C7:生活大部分自理,可独立完成床、椅、厕所、浴室间转移,(可翻身起坐,可支撑起身体做转移动作,使用手动轮椅自如)。C7是关键水平,C7以上生活基本不能自理(目前我国水平),C7以下生活可自理。,损伤节段与预后,SCI的评定,步行能力:T1-T6:生活大部分自理,在轮椅上能独立,用连腰带的支具扶拐能短距离步行T7:用长腿支具能扶拐步行,长距离需要轮椅L4:用短腿支具能扶拐步行,不需要轮椅,T6-T12 治疗性步行L1-L2 家庭功能性步行L3-L5 社区性功能性步行,损伤节段与预后,SCI的评定,改良Barth

9、el指数(MBI),ADL,SCI的评定,改良Barthel指数(MBI)得分参考,正常100分60分,生活基本自理41-59分,中度功能障碍,生活需要帮助21-40分,重度功能障碍,生活依赖明显20分,生活完全依赖,ADL,SCI的评定,参与,SCI的评定,01,02,02,03,社会角色的表达,家庭角色的表达,社交娱乐,个人因素如:职业,收入,在家庭的角色,性格特点,教育水平等,环境因素如:家居环境,家庭支持,社会支持,医疗服务易获得性等,社会文化等,个人因素与环境因素,SCI的评定,3个分期,SCI的康复,急性不稳定期,急性稳定期,后期,时间:2-4周目标:预防并发症方法:保持正确的体位(翻身) 呼吸训练 被动运动 辅助主动运动 主动运动训练,急性不稳定期,SCI的康复,时间:4-8周目标:掌握坐位平衡,提高坐位耐力, 完成床上转移和床椅间转移方法:体位适应性训练(电动起立床) 肌力增强训练 减压动作训练 功能性动作训练 转移动作训练,急性稳定期,SCI的康复,时间:8周后目标:加强站立和步行,轮椅操作,应用动作训练,回归社会和家庭方法:站立训练 步行训练(包括矫形器和助行器) 轮椅操作技术训练,后期,SCI的康复,感谢聆听,批评指导,三二一医院康复医学科陈廷泽,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