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总神经受损和护理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433506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3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腓总神经受损和护理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腓总神经受损和护理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腓总神经受损和护理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腓总神经受损和护理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腓总神经受损和护理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腓总神经受损和护理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腓总神经受损和护理ppt课件.ppt(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腓总神经损伤治疗与护理,腓总神经损伤的症状:(1)足下垂,走路呈跨越步态;(2)踝关节不能背伸及外翻,足趾不能背伸;(3)小腿外侧及足背皮肤感觉减退或缺失;(4)胫前及小腿外侧肌肉萎缩。,腓总神经受损的常见成因,(1)膝关节邻近手术导致腓总神经区域性软组织肿胀,腓总神经受到牵张,尤其在麻醉未完全清醒时应注意由于姿势不当导致的腓总神经的长时间受压。(2)局部有植入物等,增加了局部的内压,特别是胫骨近段异体半关节移植,涉及年龄和性别等所致异体骨不匹配偏大时,挤压腓骨小头导致腓总神经过度牵拉受损;,腓总神经受损的常见成因,(3)患肢,主要是膝关节长时间处于腓总神经张力较大的姿势,如患肢持续高强度牵引

2、、截石位时间偏长时也可导致神经的麻痹;(4)石膏、支具缺乏伸缩性,对局部的压迫;CPM机应用过程中下肢位置变换不当、局部受压等。,腓总神经损伤护理 重在预防!,预防护理:(术前),1、加强对高危人群的术前评估,做好高危人群的宣教,耐心讲解腓总神经损伤的原因及后果,以引起患者及家属重视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2、指导患肢中立位,患者为了减轻疼痛,常将患肢置于外旋位。应告知患者这种体位易使腓总神经受压,若压迫超过5h,致使受压迫的神经较长时间处于过度紧张状态,易发生神经麻痹,造成腓总神经损伤。,3、在胫骨结节骨牵引及皮牵引过程中,如牵引重量过重,使患肢相对延长,会使腓总神经牵拉造成损伤。应注意牵引的

3、重量及牵引方向,如牵引肢体出现腓总神经麻痹症状时,及时报告医生,以便调整牵引重量及牵引方向。,预防护理:(术前),预防护理:(术前),4、指导患者及家属学会观察患肢足背伸外翻功能、伸趾功能、小腿前外侧和足背前内侧皮肤感觉功能,特别是消瘦患者,更应重视。若出现足背伸、外翻、伸趾无力或不能,小腿前外侧和足背前内侧皮肤感觉迟钝、麻木,应考虑腓总神经损伤,查找致伤原因,及时解除压迫,以减轻腓总神经损伤。5、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下肢锻炼方法,股四头肌收缩,足背伸10s后屈10s,每次2030min,每日34次。,预防护理:(术后),(1)下肢麻醉一消除,应立即观察小腿及足部感觉、运动功能,以及早发现手术牵

4、拉损伤或患肢长时间压迫造成腓总神经损伤。压迫原因如能及时解除症状多可自行缓解。,(2)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肢外展中立位,同时将一小枕或垫放在膝后,膝关节能有效较好地屈曲,使患者更舒适。两腿之间应用大枕头或梯形枕相隔。 术后肌力训练:股四头肌和伸髋肌的锻炼应该在手术后即刻开始进行,即患者麻麻醉清醒后即可开始行踝关节背伸、跖屈、股四头肌及臀肌的收缩舒张等运动。术后第23天髋外展并增加髋膝关节的屈伸训练。当股四头肌肌力足够强时,可开始直腿抬高锻炼。只要患者能被动、主动活动,避免下肢长时间外旋,就可防止腓总神经受压损伤。,预防护理:(术后),预防护理:(术后),(3)避免敷料包扎过紧下肢术后胭部及腓骨小头

5、处使用敷料绷带包扎,尤其是术后使用弹力绷带包扎,如伤口加压包扎、皮肤牵引等,应注意观察敷料的松紧度,若敷料包扎太紧,应及时处理,避免敷料长时间包扎过紧压迫腓总神经,皮肤牵引者注意垫上衬垫保护腓骨小头,尤其是体形消瘦者。,预防护理:(术后),(4)避免外固定物压迫腓骨小头,下肢夹板、石膏及膝关节固定套等外固定后,应注意观察其松紧度,若固定太紧,应及时在腓骨小头与外固定物之间垫上衬垫,避免外固定物直接压迫腓骨小头。,腓总神经损伤的治疗和护理,一旦确诊腓总神经受压,即去除或松弛外在加压包扎,保持膝关节屈曲2O3O,去除外在压迫并使其张力减小。保守治疗措施包括营养神经药物,激素治疗,理疗,针灸等。因足

6、下垂和内翻,行走时稍不慎就可扭伤外踝,因教育病人预防继发性损伤。可用足托或穿矫形鞋使踝保持在90位。如为神经断裂,应尽早手术缝合。对不能恢复者,可行肌腱移植术和功能性电刺激。,足托,运动疗法:,积极的运动功能训练使肌肉有节律性收缩,从而改善肌肉及周围血液循环、防肌肉大量失水,维持肌肉正常代谢,维持其功能,延缓肌肉失用性萎缩 为肌肉迎接神经再生创造条件。由于血液和淋巴液循环的改善,因而能加速神经组织水肿及病变产物的吸收:肌肉的收缩,促进了神经及其靶肌肉的恢复,有效地减轻了肌肉的变性和萎缩,靶器官功能的恢复又反过来促进神经的成熟。,运动疗法:,根据腓总神经所支配肌肉的肌力而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与运动

7、量。肌力3级以下时,进行被动活动、助力运动、主动运动,注意运动量不宜过大,以免肌肉疲劳。随着肌力的增强,逐渐减少助力;肌力3级或以上时,进行抗阻训练,以争取肌力最大程度的恢复。治疗方法为每天1次,每次40min 每周训练5次,共治疗3O次。鼓励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自我训练,以不影响第2天治疗为原则。,运动疗法注意事项:,患肢感觉差,特别是被动训练时,如果用力过猛,轻者可造成肌肉和韧带拉伤,重者可造成关节脱位或骨折。指导患者功能锻炼时要循序渐进,主要是小腿的屈伸和足的背屈、外翻及足趾的屈伸运动,可与局部按摩同时进行。但病情有所缓解时要鼓励患者进行主动运动。,谢谢!,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