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种保藏和使用技术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433688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菌种保藏和使用技术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菌种保藏和使用技术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菌种保藏和使用技术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菌种保藏和使用技术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菌种保藏和使用技术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菌种保藏和使用技术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菌种保藏和使用技术ppt课件.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菌种保藏和使用技术,2,菌种传代与保藏的意义 菌种从事微生物学及生命科学研究的基本材料,在医学领域中,诊断制品的制备,菌苗的生产、微生物致病性研究,药物的抑菌试验及药品微生物检验等都有一套完整的菌种。 微生物具有生命活力,在传代过程中易发生变异甚至死亡,因此菌种传代与保藏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3,标准菌株:由国内或国际菌种保藏机构保藏的,遗传学特性得到确认和保证并可追溯的菌株。标准储备菌株:由标准菌株经一次传代得到的培养物。商业派生菌株:由供应商提供的所有特性与标准菌株等效的菌株。代:将活的微生物接种到新鲜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并希望获取新的微生物培养物。这种操作方式,新培养物对接种培养物而言就

2、称为一代。工作菌株:由标准储备菌株经传代得到的培养物。,概念,4,菌种泛指从自然界获取的各种微生物的不同的种。医学领域研究菌种主要考虑其致病机理工业生产研究菌种主要考虑其发酵机理药品微生物检验主要考虑其标准性,菌种的定义及其与各应用领域的关系,5,标准菌种是指由国家授权机构制备的具有稳定的生物学特性并用妥善方法保藏的菌种。我国的标准菌种统一由中国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CCCCM)管理,涉及药品微生物检验的菌种由医学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MCC)提供,标准菌种的概念及其管理,6,菌种代号国内药品微生物检验所用的菌种代号是CMCC(F)或CMCC(B)CMCC中国医学菌种保藏中心B代表细菌,F代

3、表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B)26003大肠杆菌CMCC(B)44102枯草芽孢杆菌CMCC(B)63501白色念珠菌CMCC(F)98001黑曲霉CMCC(F)98003,7,我国提供的标准菌种通常是以冻干粉的形式包装于熔封的厚玻璃容器中。在这种容器中,微生物通常与赋形剂共存,由于缺乏生长必须的环境条件,一般呈休眠状态。,标准菌种的保藏形式,8,中国医学菌种保藏中心提供的标准菌株,9,ATCC菌种保藏中心提供的标准菌株,10,甘油冷冻管:,11,药检所购买的标准储备菌株,12,菌种传代保存流程(1),13,菌种传代保存流程(2),14,接种 将微生物接到适于它生长繁殖的人工培养基上或活

4、的生物体内的过程叫做接种。 在实验室检验中的各种接种必须是无菌操作。 培养基经高压灭菌后,用经过灭菌的工具(如接种针和吸管等)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含菌材料(如样品、菌苔或菌悬液等)于培养基上,这个过程叫做无菌接种操作。,15,1、接种环2、接种针3、接种铲4、接种钩5、其他玻璃器械,接种工具,接种工具,1接种针 2.接种环 3.接种钩 4.5.玻璃涂棒 6.接种圈 7.接种锄 8.小解剖刀,接种和分离工具,17,一般步骤为:准备液体石蜡并灭菌去水备用。获得需要保藏菌种的纯培养,将液体石蜡注入培养容器中,并完全覆盖培养基。 液体石蜡液面以高出培养基上端0.51cm为宜 28冰箱保藏,液体石蜡保藏法,

5、18,实验室现保藏半固体菌种,19,细菌置28保藏,芽孢杆菌每36个月移植一次,其他细菌每月移植一次。 放线菌于28保藏,每3个月移植一次。 酵母菌于28保藏,每46个月移植一次。 丝状真菌于28保藏,每4个月移植一次。 担子菌于28保藏,每3个月移植一次。保藏的湿度通常在5070为宜。,琼脂斜面低温保藏法,20,实验室现保藏斜面菌种,21,干燥保藏法液氮保藏法真空干燥保藏法冷冻干燥保藏法甘油冷冻保藏法沙土保藏法,其它保藏方法,22,1、菌种“代”的确定:以干燥菌种管为第“0”代,由此得到的第一批子代为第一代,以此类推。2、菌种传代次数规定:不超过5代。3、菌种应专人保藏、专柜贮藏,认真做好登

6、记,统一编号,按期传代。4、保存菌种传代或冻干均应填写专用记录,菌种管上应有标签,表明菌种编号、代次、批号、日期。5、过期菌种应及时处理、登记,经121 30分钟灭菌消毒。,菌种保藏的一般规定,23,1、标准菌种必须从认可的菌种收集途经获得;实验室必须建立和保存所有菌种的收集、贮藏、保存、确认试验的记录。2、实验室应有文件管理标准菌种(从原始菌种到工作用菌种)。该程序应包括:a:标准菌种必须定期传代,并做确认试验。b:每一子菌种都应以适当标签、标记来表示名称、标准号、接种日期和传代日期。C:每一子菌种都应以标记从原始菌种传代到工作用菌种的代数;记录菌种生长的培养基及培养条件;菌种生存条件等。,菌种管理,24,过期菌种应及时清理、登记,并经121 、30分钟高压消毒灭菌。,过期菌种处理,25,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菌落生长情况:目测2、染色镜检:3、生化试验; (1) 糖醇代谢试验 (2)氨基酸和蛋白质代谢试验 (3)碳源和氮源利用试验 (4)酶类试验 (5)其他试验,菌种确认试验,26,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