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综合征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436357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3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肾病综合征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肾病综合征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肾病综合征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肾病综合征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肾病综合征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肾病综合征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肾病综合征ppt课件.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节 肾病综合征,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2、熟悉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生理、病理类型、鉴别诊断。 3、了解肾病综合征的并发症。,概念,由于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加,大量血浆蛋白质从尿中丢失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高脂血症。,一.病因,(一)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系指原发于肾本身的疾病所引起。 (二)继发性肾病综合征常继发于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过敏性紫癜肾炎、糖尿病肾病及淀粉样变性肾病、淋巴瘤、药物中毒和某些先天性、遗传性疾病也可引起,但临床较少见。,二.病理生理,(一)大量蛋白尿(电荷屏障、分子屏障) 如尿中仅有小分

2、子量蛋白质,称为选择性蛋白尿,尿中大小分子量蛋白质均存在,称非选择性蛋白尿。SPI0.1为选择性蛋白尿,0.2为非选择性蛋白尿。 (二)低蛋白血症 低蛋白血症的主要原因是尿中丢失大量蛋白,此外,还可能与患者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加及胃肠吸收差有关。 血浆蛋白降低以小分子量的白蛋白和球蛋白为主,而大分子量的2和球蛋白则相对升高。,(三)明显水肿 血浆白蛋白低于25gl时,血浆胶体渗透压显著下降,血浆水分渗入组织间隙形成水肿;血容量减少继发醛固酮增加,引起水钠潴留以及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使尿量减少等,加重水肿。,(四)高脂血症(肝脏产生,LDL清除,TG分解) 血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磷脂均明显增加。,肾病综

3、合征病理生理,三.病理类型,(一)微小病变肾病1、儿童好发(占儿童NS的80%)2、光镜 无明显病变(近端小管上皮细胞脂肪变性)3、电镜 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的足突可见融合4、易复发,(二)系膜增生性肾炎1、青少年好发,男性多见2、光镜 系膜细胞及细胞外基质弥漫增生平(可分为轻、中、重)3、免疫病理 IgA(IgA沉积为主)、非IgA(IgG或IgM沉积为主),伴C3沉积,主要见于系膜区或沿毛细血管壁呈颗粒状沉积。4、电镜 系膜区有电子致密物沉积5、预后 50%以上病人可获完全缓解,(三)膜性肾病1、中老年男性多见,我国少见。2、光镜 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弥漫性增厚3、免疫病理 免疫球蛋白(Ig

4、G最强,也有IgA、IgM)和补体围绕毛细血管壁弥漫性颗粒样沉积4、电镜 基底膜上皮下或基底膜内有分散或规则分布的电子致密物沉积,上皮细胞广泛足突融合5、肾脏10年存活率为65%,(四)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膜增)1、青少年好发,男女相当2、光镜 系膜细胞、系膜基质弥漫重度增生,广泛插入小球基底膜和内皮细胞之间,小球基底膜呈分层状增厚,毛细血管袢呈“双轨征”3、电镜 系膜区和内皮下可见电子致密物沉积4、预后 极差,(五)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1、青少年多见 男性好发2、光镜 小球病变呈局灶节段性分布 系膜基质增多,可伴少量系膜细胞增生,血浆蛋白沉积,球囊粘连,可同时伴有肾小管萎缩及间质纤维化。3、

5、电镜 系膜基质增多 病变部位有电子致密物沉积 小球上皮细胞足突广泛融合4、激素治疗60%以上无效,四.临床表现,(一)主要表现: 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高脂血症。(二)分型:1、原发性肾病综合征I型 本型无持续性高血压、离心尿红细胞每高倍视野小于10个,无持续性肾功能不全,尿通常有高度选择性(SPI0.1),尿FDP多在1.25gml以下,病理上多属微小病变型。,2、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型 常伴有血尿、高血压及肾功能不全,肾病表现常不典型,尿FDP多增高,在1.25gml以上。蛋白尿为非选择性(SPI0.2),病理上多属于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膜性肾病及局灶、节段性硬化性肾病等。,五、诊断和

6、鉴别诊断,(一)诊断包括三个方面:1.确诊肾病综合征2.确认病因,必须首先除外继发性病因和遗传性疾病,才能诊断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最好进行肾活检,作出病理诊断。3.判定有无并发症,(二)鉴别诊断1、过敏性紫癜肾炎 2、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3、糖尿病肾病 4、肾淀粉样变性,六.并发症,一、感染1、原因 免疫功能,药物(激素、细胞毒药物)2、部位 呼吸道、泌尿道、皮肤、自发性腹膜炎、败血症。二、血栓、栓塞1、原因 高凝,高脂血症,利尿血粘度,血小板功能亢进2、部位 肾静脉最多,三、急性肾衰原因:1、有效循环血量肾血流量2、肾间质高度水肿,压迫肾小管3、肾小管内蛋白管型堵塞4、肾静脉血栓形成5、肾毒药

7、物,七.治疗,(一)一般治疗水肿明显或高血压较重宜卧床休息,并限制水、盐摄入,盐摄入每日23g,肾功能正常者蛋白质摄入以1.21.5gkgd为宜,保证热量供给同时注意各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补充。(二)去除病因、控制感染,消除水肿,治疗高血压和高凝状态,1、利尿消肿(1)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与白蛋白能有效地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可定期补充,低分子右旋糖酐和羟乙基淀粉也有造成肾小管内高渗状态减少水、钠重吸收的利尿作用,且能降低高凝血症,心功能不全者慎用。 (2)利尿剂的应用,2、降压药的应用 经限盐饮食、利尿消肿血压仍高者,给予降压药口服,注意避免使用减少肾血流量的药物。 3、治疗高凝状态和血栓、

8、栓塞性并发症 抗凝选用肝素或华法令,常配合应用潘生丁,抗血小板聚集。4、纠正高脂血症5、控制感染 可常规使用青霉素肌注或静脉滴注,避免应用氨基甙类抗生素。,(三)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下称激素)与免疫抑制剂的应用 1、激素疗法 激素为治疗本病的主要药物,认为此类药物具有非特异性抗炎作用、调节机体免疫反应、抑制白细胞趋化和稳定溶酶体膜、能改善肾小球通透性、消除尿蛋白。,(1)用药原则起始量要足;减量要慢;小剂量维持(6-12M)(2)用法(诱导、减量与维持三个阶段。)(3)常用制剂 为泼尼松,11.5mgkgd(每日最大量不超过80mg)晨顿服,用68周,此为诱导缓解期,多数病人尿蛋白明显减少或转为

9、阴性,诱导缓解期后每周减5mg至每日1520mg时,坚持用36月后再减,每日5mg时,两日量可隔日1次顿服,总疗程可超过1年。,2、免疫抑制剂对激素产生依赖或治疗无效的病例用免疫抑制剂治疗,激素可逐渐减量维持应用,可减轻此类药物的副作用,免疫抑制剂一般不做为首选药物或单独应用。(1)环磷酰胺副作用有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肝功损害、短暂脱发以及性腺损伤和出血性膀胱炎等,与激素联合应用可减轻或避免。 (2)盐酸氮芥(3)苯丁酸氮芥(四)中药治疗,影响预后的因素,1、病理类型微小病变、轻度系膜增生性肾炎预后好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重度系膜增生性肾炎预后差早期膜性肾病可部分缓解,晚期膜性肾病难于缓解2、临床表现 大量蛋白尿、严重高血压、肾功能损害者预后差3、激素疗效 激素敏感型预后好;激素无效型预后差4、肾病综合征常复发者预后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