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热镇痛抗炎药(药理学)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438218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2.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热镇痛抗炎药(药理学)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解热镇痛抗炎药(药理学)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解热镇痛抗炎药(药理学)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解热镇痛抗炎药(药理学)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解热镇痛抗炎药(药理学)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解热镇痛抗炎药(药理学)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热镇痛抗炎药(药理学)ppt课件.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医用药理学基础,主讲: 周俊俊主校药学院 435室Tel: 0411-86110412Email: zhoujun_,第18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Antipyretic-analgesic and anti-inflammatory drugs,要求:掌握阿司匹林药理作用、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熟悉对乙酰氨基酚、保泰松的药理作用、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了解其他有机酸类药物(布洛芬)的作用特点、应用及不良反应。,概念,解热镇痛抗炎药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而且多数具有抗炎、抗风湿作用的药物。,药物发展史,1828年:从柳树皮中提取出水杨苷,水解后为水杨酸和葡萄糖1853年:用水杨酸和醋酐合成乙酰水杨酸18

2、99年:拜耳(Bayer) 药厂合成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 开创了NSAIDs发展的先河 20世纪50年代:合成了吡唑酮类(保泰松)20世纪60年代:合成了吲哚乙酸类(吲哚美辛)20世纪70年代:合成了丙酸类(布洛芬)、苯乙酸类等,NSAIDs作用机制,花生四烯酸代谢途径及主要代谢物生物活性和药物作用环节,cox,lox,PLA2,LTs,5-HPETE,抑制体内环氧酶(COX)PG合成酶的生物活性,使PG的合成减少,发挥解热镇痛抗炎作用。COX有2个同工酶:,NSAIDs作用机制,镇痛作用,一、解热镇痛抗炎药共同作用特点,抗炎、抗风湿作用,解热作用,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有冷敏神经原和热敏

3、神经原)感受温度的刺激,调节产热过程和散热过程,维持体温的恒定。,解热作用,正常体温调节,下丘脑,解热作用,外源性致热源(病原体及其毒素) 进入机体 刺激中性粒细胞产生、释放内热原 (IL-1、 IL-6、TNF等) 进入中枢 内热原作用于下丘脑前部 COX-2 前列腺素(PG)合成与释放 PG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 使体温调定点上调至37以上 产热 散热 体温,发热及NSAIDs解热机制,降低发热者体温,对正常体温无影响。解热机制是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环氧酶(COX,前列腺素合成酶)活性,从而抑制前列腺素(PG)的合成。 与抗精神病药氯丙嗪区别:,NSAIDs解热特点,解热作用,NSAIDs

4、与氯丙嗪对体温的作用区别,“非典”治疗方案,氧疗:低氧血症支持对症治疗:糖皮质激素、抗感染药物、增强免疫功能的药物、中药辅助治疗发热超过38.5者,可使用解热镇痛药。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儿童忌用阿司匹林,因该药有可能引起Reye综合征。,纪念人类战胜“非典”,中度镇痛 严重剧痛及内脏绞痛无效 慢性钝痛如牙、头、神经、肌肉、月经痛等有良效无药物依赖性,无成瘾性,无呼吸抑制作用部位主要在外周,抑制PG合成和释放,镇痛作用,疼痛及NSAIDs镇痛机制,镇痛作用,NSAIDs,协同作用,(),组织胺、缓激肽、5-HT等释放,PG合成,非特异性致炎物质和抗原,扩张血管、毛细血管通透性 致痛、痛觉增敏,炎

5、症 (红、肿、热、痛 ),抗炎、抗风湿作用,NSAIDs(除苯胺类)具有抗炎、抗风湿作用,对控制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有肯定的疗效,首选。,炎症及NSAIDs机制,非选择性环氧酶抑制剂 常用药物:水杨酸类(阿司匹林)、苯胺类(对乙酰氨基酚)、吡唑酮类(保泰松)、其他有机酸类(吲哚美辛)选择性环氧酶-2抑制剂 常用药物:塞来昔布、罗非昔布、尼美舒利等。,二、常用药物分类,阿司匹林 (aspirin),又称乙酰水杨酸【体内过程】p.o.吸收快,1-2 h达峰,迅速水解为水杨酸。分布广:可进入关节腔、脑脊液、胎盘。血浆蛋白结合率高(80%-90%)。肝脏代谢,肝脏代谢水杨酸的能力有限。 小剂量

6、(1g),零级动力学消除,t1/2 15-30h。肾脏排泄,碱化尿液,排除增加 碱性尿中可排泄85%,在酸性尿中仅排泄5%)。,三、水杨酸类(salicylates),1解热、镇痛及抗风湿 常用剂量(0.5 g)解热、镇痛 用于头痛、牙痛、肌肉痛、神经痛、关节痛、痛经及感冒发热等。 大剂量(3-5 g)抗风湿 类风湿性关节炎首选药。急性风湿热治疗和鉴别诊断。,【药理作用及应用】Aspirin,2影响血栓形成小剂量(50-100mg/日)防止血栓形成机制:小剂量抑制血小板中的环氧酶,使TXA2的合成减少,抑制 血小板聚集,阻止血栓形成。应用:预防心梗,脑血栓,缺血性心脏病的发作; 降低脑缺血中风

7、的发生率,死亡率;大剂量(100-200mg)促进血栓形成 机制:抑制血管壁内皮细胞的环氧酶, 使PGI2的生成减少,使其 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减弱,促进血栓的形成。,【药理作用及应用】Aspirin,1. 胃肠道反应,最常见,口服直接刺激胃粘膜引起上腹不适,恶心、呕吐。 对策:饭后服用、同服抗酸药、或选用肠溶片。 抗风湿剂量(高浓度)可刺激延脑催吐化学感受区(CTZ) 致恶心、呕吐。 PGs对胃粘膜有保护作用,抑制PGs合成可诱发溃疡病, 故溃疡病患者禁用。,【不良反应】- Aspirin,正常胃粘膜,胃粘膜溃疡,2. 凝血障碍 治疗量:抑制血小板聚集,出血时间延长。 大剂量、长期:抑制凝血

8、酶原形成, 加重出血(Vit k对抗)。 注意:凝血功能障碍者禁用,术前停用,【不良反应】-Aspirin,4. 水杨酸反应 剂量过大(5 g/d)时,可出现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耳鸣、听力减退,总称水杨酸反应,是水杨酸类中毒的表现。严重者出现过度呼吸、酸碱平衡失调,甚至精神错乱。 应立即停药、i.v.碳酸氢钠碱化尿液,加速排泄。,【不良反应】-Aspirin,【药物相互作用】-Aspirin,阿斯匹林现在和未来,全世界每年消耗45000吨。中英科学家组织37个国家近千家医院参加大规模临床试验,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即脑梗塞)具肯定疗效。预防和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疗效显著。阿斯匹林和降低胆固醇的药

9、物“斯塔丁”并用,可降低患结肠癌的危险。阿斯匹林可防止一些廉价抗生素造成的耳聋。,非那西丁(phenacetin)使用最早,因肾损害,少用。 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又名扑热息痛,paracetamol)为非那西丁活性代谢产物,是目前应用量最大的解热镇痛药物之一。,四、苯胺类(anilines),非那西丁,对乙酰氨基酚,【体内过程】,.o.易吸收,肝代谢,t1/22-3小时,肝功不良者延长。,对乙酰氨基酚,五、吡唑酮类,【体内过程】,保泰松(Phenylbutazone),.o.,作用持久(t1/2 50-65h);可穿透滑液膜,在滑液膜间隙内的浓度可达血浓度的50%,停药后

10、,关节组织中保持较高浓度达3周之久。,【不良反应】,发生率:10-45,不宜长期、大量使用。 胃肠反应:饭后服用减轻。溃疡病患者禁用。 水钠潴留:促进氯化钠、水重吸收水肿。忌盐。 高血压、心功能不全患者禁用。 过敏反应: 皮疹、剥脱性皮炎、粒细胞、血小板、再障。 可致死,见粒细胞 停药+抗菌药防感染。 肝肾损害: 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甲状腺肿大及粘液性水肿: 抑制甲状腺摄碘所致。,六、其他抗炎有机酸类,吲哚美辛 (Indomethacin,消炎痛),【药理作用及应用】,最强的PG合成酶抑制药之一 ; 解热、镇痛、抗炎作用强。抗炎作用为aspirin的1040倍;不良反应多,仅用于其他药物不

11、能耐受或疗效不显著者。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及痛风性关节炎。关节强直性脊椎炎。癌性发热。,发生率30-50。大多数与剂量过大有关。 胃肠反应。 CNS反应:25-50,头疼、眩晕、精神失常。 造血系统:粒细胞、血小板、再障。 过敏反应:皮疹、哮喘。 孕妇、儿童、机械操作人员、精神失常、溃疡病、癫痫、帕金森病、肾病、“阿司匹林哮喘”者禁用。,【不良反应】,【禁忌症】,其他,抗炎作用增加,不良反应减少,七、选择性环氧酶-2抑制剂,八、解热镇痛药的复方配伍,常与中枢抑制药巴比妥类(镇静/催眠)、咖啡因(缩脑血管)等配伍,缓解头痛和感冒等 症状。复方常含有非那西丁(肾损害)、氨基比林(血液毒性)等,应

12、警惕。,常用复方解热镇痛药成分,九、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以炎性滑膜炎为主的系统性疾病。其特征是手、足小关节的多关节、对称性、侵袭性关节炎症,经常伴有关节外器官受累及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可以导致关节畸形及功能丧失。,抗风湿药分四类:非甾体抗炎药一线药物(改善症状药)类固醇激素二线慢作用药起效前的过渡药,不宜久用慢作用抗风湿药二线药物(病情改善药通过免疫抑制和/或抗炎作用) 抗疟药(氯喹)、金制剂、青霉胺、柳氮磺胺吡啶 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雷公藤等。,痛风是体内嘌呤代谢紊乱,致尿酸生成过多所引起的一类代谢性疾病。表现为:高尿酸血症、尿酸盐在关节、肾及结缔组

13、织中析出结晶。抗痛风药物按药理作用分为以下几类: 1. 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如别嘌醇; 2. 增加尿酸排泄的药物,如丙磺舒、苯溴马隆慢性痛风; 3. 抑制痛风炎症的药物,如秋水仙碱急性痛风; 4. 一般的解热镇痛抗炎药物,如NSAIDs等。,附录 抗痛风药,使用解热镇痛药应注意的问题,(1)诊断不明的患者应避免使用。 此类药物多属对症治疗,随便使用易掩盖症状而影响诊断。(2)避免长期使用。 除用于风湿热、风湿性或类风湿性关节炎外,一般疗程不超过一周。 (3)老年体弱,幼儿及体温在40以上的发热病人,剂量宜小,以免高热骤 降,大量出汗等而引起虚脱。 儿童忌用阿司匹林,因该药有可能引起Reye综合征。 (4)消化道溃疡患者应避免使用或慎用。 对消化道有明显的刺激作用,易诱发或加重溃疡和出血。(5) 肝肾功能不全者应慎用或禁用,尤其是扑热息痛可引起急性肝坏死。 本类药物之间有交叉过敏反应,对肝肾有不同程度的毒性。(6) 孕妇禁用。阿司匹林、水杨酸盐、消炎痛等易透过胎盘诱发畸胎。,小 结,1.阿司匹林药理作用及应用(2)、不良反应(5)?(1)解热、镇痛及抗风湿(2)影响血栓形成不良反应(1)胃肠道反应 (2)凝血障碍 (3)过敏反应 (4)水杨酸反应 (5)瑞夷综合症,课间休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