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行动计划.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440257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健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行动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健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行动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健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行动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健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行动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健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行动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健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行动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行动计划.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健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行动计划“十三五”期间,我省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清单化、标准化、制度化等原则,推进公共服务领域各项任务和工作,全省公共服务制度体系逐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清单和标准不断明晰,非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更加充分,供给方式不断创新,重点领域改革稳步推进,基本民生底线不断筑牢,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全面提升,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得到更好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为“十四五”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奠定良好基础。一、基本原则强化人民主体地位,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合理引导社会预期,努力增进民生福祉,确保公共服务水平

2、在发展中不断完善、稳步提升,推进公共服务资源均等化、普惠化、纵深化、全覆盖。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状况的财政负担能力,做到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既关注国家呼声,又合理引导社会预期,不吊高胃口,不过度承诺。优先补齐基本公共服务短板,扩大公共服务资源覆盖面,促进公共服务资源向基层延伸、向农村覆盖、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偏远地区和生活困难群众倾斜,加快突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加快建立城乡均衡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实现人民群众公平享有便利可及的基本公共服务。以数字化改革牵引公共服务领域全面深化改革,加快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公共服务领域的深度应用,实现民生诉求精准反馈、民生措施准确落实、民

3、生问题精确解决,提高公共服务保障精准化水平和供给效率。加强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立足XX省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进入新时代的发展需要,统揽全局、上下协同,统筹考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的新要求,促进基本公共服务、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与生活服务的协调发展。二、发展基础“十三五”期间,我省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清单化、标准化、制度化等原则,推进公共服务领域各项任务和工作,全省公共服务制度体系逐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清单和标准不断明晰,非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更加充分,供给方式不断创新,重点领域改革稳步推进,基本民生底线不断筑牢,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全面提升,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得到更好满足

4、,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为“十四五”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奠定良好基础。大病保险制度、社会救助制度、养老托育服务等一系列关系人民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的重大制度安排逐步建立健全。出台了关于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省以下共同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实施方案(云政办发(2019)6号),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率先明确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省与各地共同财政事权,规范相关保障标准和分担比例。有利于增强政策的稳定性,更好地兜牢民生底线,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提高。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的指导意见,正式印发实施XX省基本公共服务实施标准(2

5、021年版),优化资源配置、规范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明确责权关系、创新治理方式,推动实施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民、兜住底线、均等享有,各级各类服务标准逐步完善达标。全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已全部达到“20条底线”要求。2020年,全省共有义务教育学校、幼儿园25942所,其中幼儿园13385所,普通小学10688所;普通初中1689所(其中九年一贯制学校276所)。持续加大高等教育投入,新增14所高等学校,现有高等学校83所,其中本科院校32所,高等职业学校和专科学校50所,成人高等学校1所,涵盖高等职业学校、专科学校、普通本科、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多种形式。全省每千人医疗卫生机构的床位数达6

6、.89张,超过全国6.46张的平均水平。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达2.6人。孕产妇死亡率,婴幼儿死亡率显著下降,连续3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均预期寿命较2010年增长4.48岁,增幅居全国第一。“十三五”期间,全省建成和在建养老服务机构1168个、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681个,养老床位达18万张,较“十二五”末增长46%,基本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截至2020年底,XX省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6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1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1个,中国历史文化街区1片,中国传统村落708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0座,省级历史文化名镇15个,省

7、级历史文化街区7片,省级历史文化名村27个,历史建筑1949处。不断在历史文化保护规划、法规、技术标准、日常监管等方面用力,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历史文化保护体系。村庄规划工作全力推进,全省完成行政村村庄规划9897个,农村危房改造取得历史性成就,村落保护和风貌提升取得积极进展,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较大成效。社会兜底能力和保障水平均显著提高。截至2020年底,集中供养和散居孤儿基本生活补助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1980元和1280元;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省级指导标准分别达到每人每年7680元和4500元;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0%,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5.31%,与全国平均水

8、平持平。义务教育保障水平显著提升,“两免一补”政策全覆盖,区域、城乡、校际教育差距显著缩小。义务教育阶段学校56人以上大班额基本消除,义务教育学校实现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累计建设特殊教育资源中心146个,实现省、州(市)、县(市、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全覆盖。全省129个县(市、区)全部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比例达到100%,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5个百分点。全省129个县全部实现县域内基本均衡,成为西部第5、全国第22个全省整体通过义务教育基本均衡验收的省份。启动实施3个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试点项目和滇东北、曲靖、滇南、滇西4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

9、项目建设,推动实现就近享有高水平的健康服务。基本公共服务资源持续向基层、农村、边远地区和困难群众倾斜,城乡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不断缩小,公共文化服务城乡一体化成效显著。城乡间制度性差异不断减小,建立健全了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城市公共服务制度向更多人群蔓延,实现由服务户籍人口向服务全体人民转变,统一设施配置标准,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构建综合完善、便捷高效的社区生活服务圈。三、健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以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为导向,围绕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制定和完善各州(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内容、种类和数量。二是创新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模式。加强公共数字文化基础建设,依托“XX公共文

10、化云”“一部手机游XX”等数字化平台,开发云上图书馆、云上文博、云上展览、云上音乐厅等数字化文化服务,重点推动全省建设10个智慧图书馆、10个公共文化云、30个博物馆数字化和一批数字化美术馆重点项目。实施“互联网+群众文化活动”,培育云上群星奖”“云上村晚”等数字文化服务品牌,使公共文化服务更加便捷高效。三是实施“七彩XX全民健身”。增加健身设施有效供给,多渠道普及健身知识和健身方法,推动健身运动进机关、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进企业。县(市、区)打造2种以上不同类型的符合当地实际的群众健身活动或比赛,每种群众健身活动或比赛每年举办1次以;有条件的行政村每年举办1次以上群众健身活动或比赛。四是

11、加快公共体育数字化改革。运用智能设备、数字媒体、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初步建成XX数字体育基础框架,构建数字体育服务体系。提供体育场馆查询与预定、赛事活动参赛与观赛、健身指导互动与交流等服务。提高体育场地、赛事活动、科学健身等智慧化水平,打造一批智慧体育场馆、智慧健身步道、智慧体育公园、智慧健身中心、智慧社区等智慧化试点。四、住有所居方面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高质量推进城镇老旧小区和城中村改造升级,针对老旧小区普遍存在的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不完善,停车场、公厕、活动广场等配套不足的问题,量身制定改造计划,以点带面、重点突破。五、幼有所育方面全面落实国家优化生育政策。完善“三孩”配套政策

12、,促进经济社会政策与生育政策配套衔接,通过落实生育保险、产假和哺乳假、保障妇女劳动和社会权益等制度,释放生育政策潜力。二是完善生育保险制度。建立以基本医保为主体、生育补贴等多种形式为补充的多层次家庭生育保障体系,深化生育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做好生育保险参保扩面工作。三是强化孕育健康服务。加大提供农村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与孕产妇健康服务,开展婚前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孕产健康指导等服务,建立涵盖婚前、孕前、孕期、出生后各阶段的出生缺陷防治体系,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六、学有所教方面落实义务教育保障。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提供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13、生活补助以及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膳食改善补助,到2022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7%,并持续巩固。二是完善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建设“互联网+”终身学习平台,加快研究制定新时代促进社区教育发展政策,建立一批示范性培训基地、体验基地。三是构建开放多元的高等教育体系。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高水平应用型高校建设、“双高”建设,构建有机衔接的职业教育体系。四是深化义务教育综合改革。推进教育质量评价、考试招生制度与教育教学改革。加强课程教材管理,健全质量评价监测体系,强化教研支撑作用。五是推进“双减”“五项管理”工作落地见效。提升课后服务质量,从严治理规范校外培训,推进幼小科学衔接。六是全面构建“五育并举”口培养体系。凸显德育时代要求,深入开展革命精神等传承和教育,拓宽综合实践渠道,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七是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完善师资培养、供给与管理服务机制,加快教师队伍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持续提升教师素质能力,调整教育支出结构,保障中小学教师待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