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 言语篇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440809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1.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说新语 言语篇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世说新语 言语篇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世说新语 言语篇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世说新语 言语篇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世说新语 言语篇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世说新语 言语篇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说新语 言语篇ppt课件.ppt(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世说新语言语,目录,一、刘义庆个人资料,二、言语简介,三、言语故事,四、知识扩展,一、刘义庆个人资料,1.(403年-444年)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字季伯,南朝宋政权文学家。宋书本传说他“性简素,寡嗜欲”。2. 爱好文学,广招四方文学之士,聚于门下。,3. 刘宋宗室,袭封临川王赠任荆州刺史等官职,在政8年,政绩颇佳。后任江州刺史,到任一年,因同情贬官王义康而触怒文帝,责调回京,改任南京州刺史、都督和开府仪同三司。不久,以病告退,公元444年(元嘉21年)死于建康(今南京)。 4. 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除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二、言语简介,welcome to u

2、se these PowerPoint templates, New Content design, 10 years experience,1.言语是世说新语的第二门,共108则。作者刘义庆,字季伯,南朝宋政权文学家。 2.本门所记的是在各种语言环境中,为了各种目的而说的佳句名言,多是一两句话,非常简洁,可是一般却说得很得体、巧妙,或哲理深迢,或含而不露,或意境高远,或机警多锋,或气势磅礴,或善于抓住要害一语破的,很值得回味。,三、言语故事,颍川太守髡陈仲弓。客有问元方:“府君何如?”元方曰:“高明之君也。”“足下家君何如?”曰:“忠臣孝子也。”客曰:“易称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

3、如兰。何有高明之君而刑忠臣孝子者乎?”元方曰:“足下言何其谬也!故不相答。”客曰:“足下但因伛为恭不能答。”元方曰:“昔高宗放孝子孝己,尹吉甫放孝子伯奇,董仲舒放孝子符起。唯此三君,高明之君;唯此三子,忠臣孝子。”客惭而退。,(一),翻译:颖川太守把陈仲弓判了髡刑。有位客人问陈仲弓的儿子元方说:“太守这个人怎么样?”元方说:“是个高尚、明智的人。”又问:“您父亲怎么样?”元方说:“是个忠臣孝子。”客人说:“易经上说:两个人同一条心,就像一把钢刀,锋利的刀刃能斩断金属;同一个心思的话,它的气味像兰花一样芳香。那么,怎么会有高尚明智的人惩罚忠臣孝子的事呢?”,元方说:“您的话怎么这样荒谬啊!因此我

4、不回答你。”客人说:“您不过是拿驼背当做恭敬,其实是不能回答。”元方说:“从前高宗放逐了孝子孝己;尹吉有放逐了孝子伯奇,董仲舒放逐了孝子符起。这三个做父亲的,恰恰都是高尚明智的人;这三个做儿子的,恰恰都是忠臣孝子。”客人很羞愧,就退走了。,钟毓兄弟小时,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其父时觉,且托寐以观之。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不敢不拜。”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二),翻译:钟毓兄弟俩小时候,一次正碰上父亲白天睡觉,于是一块去偷药酒喝。他父亲当时已睡醒了,姑且装睡,来看他们怎么做。钟毓行过礼才喝,钟会只顾喝,不行礼。过了一会,他父亲起来问

5、钟毓为什么行礼,钟毓说:“酒是完成礼仪用的,我不敢不行礼。”又问钟会为什么不行礼,钟会说:“偷酒喝本来就不合于礼,因此我不行礼”,(类似的言语) 孔文举有二子,大者六岁,小者五岁。昼日父眠,小者床头盗酒饮之。大儿谓曰:“何以不拜?”答曰:“偷,那得行礼!”翻译:孔文举有两个儿子:大的六岁,小的五岁。有一次孔文举白天睡觉,小儿子就到床头偷酒来喝,大儿子对他说:“喝酒为什么不先行礼呢?”小的回答说:“偷来的,哪能行礼呢!”,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

6、战栗栗,汗不敢出。”,(三),翻译: 钟毓、钟会兄弟俩少年时就有好名声,钟毓十三岁时,魏文帝听说他们俩,便对他们的父亲钟繇说:“可以叫两个孩子来见我!”于是下令赐见。进见时钟毓脸上有汗,文帝问道:“你脸上为什么出汗?”钟毓回答说:“战战惶惶,汗出如浆。”文帝又问钟会:“你为什么不出汗?”钟会回答说:“战战栗栗,汗不敢出。,嵇中散语赵景真:“卿瞳子白黑分明,有白起之风,恨量小狭。”赵云:“尺表能审玑衡之度,寸管能测往复之气;何必在大,但问识如何耳!,(四),翻译:中散大夫嵇康对赵景真说:“你的眼睛黑白分明,有白起那样的风度,遗憾的是眼睛狭小些。”赵景真说:“一尺长的表尺就能审定浑天仪的度数,一寸

7、长的竹管就能测量出乐音的高低。何必在乎大不大呢,只问识见怎么样就是了。”,邓艾口吃,语称艾艾。晋文王戏之曰:“卿云艾艾,定是几艾?”对曰:“凤兮凤兮,故是一凤。翻译:邓艾说话结巴,自称时常重复说“艾艾”。晋文王和他开玩笑说:“你说艾艾,到底是几个艾?”邓艾回答说:“凤兮凤兮,依旧只是一只凤。,(五),(六),蔡洪赴洛,洛中人问曰:“幕府初开,群公辟命,求英奇于仄陋,采贤俊于岩穴。君吴楚之士,亡国之余,有何异才,而应斯举?”蔡答曰:“夜光之珠,不必出于孟津之河;盈握之璧,不必采于昆仑之山。大禹生于东夷,文王生于西羌,圣贤所出,何必常处。昔武王伐纣,迁顽民于洛邑,得无诸君是其苗裔乎?”,翻译: 蔡

8、洪到洛阳后,洛阳的人问他:“官府设置不久,众公卿征召人才,要在平民百姓中寻求才华出众的人,在山林隐逸中寻访才德高深之士。先生是南方人士,亡国遗民,有什么特出才能,敢来接受这一选拔?”蔡洪回答说:“夜光珠不一定都出在孟津一带的河中,满把大的壁玉,不一定都从昆仑山开采来。大禹出生在东夷,周文王出生在西羌,圣贤的出生地,为什么非要在某个固定的地方呢!从前周武王打败了殷纣,把殷代的顽民迁移到洛邑,莫非诸位先生就是那些人的后代吗?”,(七),中朝有小儿,父病,行乞药。主人问病,曰:“患疟也。”主人曰:“尊侯明德君子,何以病疟?”答曰:“来病君子,所以为疟耳。翻译:西晋时,有个小孩儿,父亲病了,他外出求医

9、讨药。主人问他病情,他说:“是患疟子。”主人问:“令尊是位德行高洁的君子,为什么会患疟子呢?”小孩儿回答说:“正因为它来祸害君子,才是疟鬼呢!”,庾公造周伯仁。伯仁曰:“君何所欣说而忽肥?”庾曰:“君复何所忧惨而忽瘦?”伯仁曰:“吾无所忧,直是清虚日来,滓秽日去耳。”翻译:庾亮去拜访周伯仁.周伯仁说:“您有什么高兴的事呢?怎么忽然胖了起来?”庾亮说:“您又有什么忧伤的事呢?怎么忽然瘦了下去?”周伯仁说:“我没有什么可忧伤的,只是清净澹泊之志日渐增加,污浊丑秽的思虑日渐去掉而已.”,(八),(九),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

10、不明。,【翻译】徐孺子九岁时,有一次在月下玩耍,有人对他说:“如果月亮里面什么也没有(指没有嫦娥和玉兔),会更加明亮吧?”徐孺子回答说:“不是这样的。就好像人的眼睛里有瞳仁,如果没有它,眼睛一定不会明亮。”【点评】徐孺子富于想象,善于对比,具有思辨能力。这则故事也说明了“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十),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

11、,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翻译】孔文举十岁时,随他父亲到洛阳。当时李元礼有很大的名望,任司隶校尉;登让拜访的都必须是才子、名流和内外亲属,才让通报。孔文举来到他家,对掌门官说:“我是李府君的亲戚。”经通报后,入门就坐。元礼问道:“您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呢?”孔文举回答道:“古时候我的祖先仲尼曾经拜您的祖先伯阳为师,这样看来,我和您就是老世交了。”李元礼和宾客们无不赞赏他的聪明过人。太中大夫陈韪来得晚一些,别人就把孔文举的应对告诉他,陈韪说:“小时候聪明伶俐,长大了未必出众。”文举应声说:“您小时候,想必是很聪明的了。”陈韪听了,感到很难为情。,(十一),司马景王

12、东征,取上党李喜以为从事中郎。因问喜曰:“昔先公辟君,不就,今孤召君,何以来?”喜对曰:“先公以礼见待,故得以礼进退;明公以法见绳,喜畏法而至耳。”,【译文】司马景王东征的时候,选取上党的李喜来任从事中郎。李喜到任时他问李喜:“从前先父召您任事,您不肯到任;现在我召您来,为什么肯来呢?”李喜回答说:“当年令尊以礼相待,所以我能按礼节来决定进退;现在明公用法令来限制我,我只是害怕犯法才来的呀。”,(十二),晋武帝始登阼,探策得一。王者世数,系此多少。帝既不说,群臣失色,莫能有言者。侍中裴楷进曰:“臣闻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帝说,群臣叹服。,【译文】晋武帝刚登位的时候,用蓍

13、草占卜,得到一。要推断帝位能传多少代,就在于这个数目的多少。因为只得到一,武帝很不高兴,群臣也吓得脸色发白,没人敢出声。这时,侍中裴楷进言道:“臣听说,天得到一就清明,地得到一就安宁,侯王得到一就能做天下的中心。”武帝一听,高兴了,群臣都赞叹而且佩服裴楷。,四、知识扩展与补充,welcome to use these PowerPoint templates, New Content design, 10 years experience,司图空诗品里形容艺术心灵为“空潭写春,古镜照神”,此境晋人有之:王羲之曰:“从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心情的朗澄,使山川影映在光明净体中!王司州(修龄)至

14、吴兴印渚中看,叹曰:“非唯使人情开涤,亦觉日月清朗!” 言语第二八十一,司马太傅(道子)斋中夜坐,于时天月明净,都无纤翳,太傅叹以为佳。谢景重在坐,答曰:“意谓乃不如微云点缀。”太傅因戏谢日:“卿居心不净,乃复强欲滓秽太清邪?” 言语第二九十八,这样高洁爱赏自然的胸襟,才能够在中国山水画的演进中产生元人倪云林那样“洗尽尘滓,独存孤迥”,“潜移造化而与天游”,“乘云御风,以游于尘埃之表”(皆恽南田评倪画语),创立一个玉洁冰清,宇宙般幽深的山水灵境。晋人的美的理想,很可以注意的,是显著的追慕着光明鲜洁,晶莹发亮的意象。,他们赞赏人格美的形容词象:“濯濯如春月柳”,“轩轩如朝霞举”,“清风朗月”,“

15、玉山”,“玉树”,“磊砢而英多”,“爽朗清举”,都是一片光亮意象。甚至于殷仲堪死后,殷仲文称他“虽不能休明一世,足以映彻九泉”。 形容自然界的如:“清露晨流,新桐初引”。 形容建筑的如:“遥望层城,丹楼如霞”。 庄子的理想人格“藐姑射仙人,绰约若处子,肌肤若冰雪”,不是这晋人的美的意象的源泉么?桓温谓谢尚“企脚北窗下,弹琵琶,故自有天际真人想”。 天际真人是晋人理想的人格,也是理想的美。,晋人艺术境界造诣的高,不仅是基于他们的意趣超越,深入玄境,尊重个性,生机活泼,更主要的是他们的“一往情深”!无论对于自然,对探求哲理,对于友谊,都有可述:王子敬云:“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

16、着秋冬之际,尤难为怀!” 言语第二九十一 好一个“秋冬之际尤难为怀!”,顾恺之(世说新语原文为“顾长康”)拜桓温墓,作诗云:“山崩溟海竭,鱼鸟将何依?”人问之曰:“卿凭重桓乃尔,哭之状其可见乎?”顾曰:“鼻如广莫长风,眼如悬河决溜!”言语第二九十一,谢太傅语王右军曰:“中年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目恶。” 言语第二六十二 人到中年才能深切的体会到人生的意义、责任和问题,反省到人生的究竟,所以哀乐之感得以深沉。但丁的神曲起始于中年的徘徊歧路,是具有深意的。 刘尹云:”清风朗月,辄思玄度。” 言语第二七十三,谢太傅问诸子侄:“子弟亦何预人事,而正欲其佳?”诸人莫有言者。车骑(谢玄)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阶庭耳。”言语第二九十二,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