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古诗词鉴赏复习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441272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2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古诗词鉴赏复习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中考古诗词鉴赏复习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中考古诗词鉴赏复习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中考古诗词鉴赏复习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中考古诗词鉴赏复习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古诗词鉴赏复习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古诗词鉴赏复习ppt课件.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考古诗词鉴赏复习,云南腾冲县中和中学 赵素坤,考试中常遇到的考察形式,1、概括诗歌所表达的思想内容(理解诗句大意、表达的观点、态度、主张、抒发的情感)2分析诗歌中的形象 ,烘托的气氛。3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包括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4 、鉴赏诗歌中的“妙词”“妙句”,一、明确诗歌的题材,1、按表达方式来分2、按体裁来分3、按题材(内容)来分,二、如何分析诗歌意象,体会诗歌意境,1、诗歌的“意象”2、诗歌的“意境”,分析诗歌意象,体会诗歌意境,(1)诗中写了哪些景物形象(即意象)(2)这些景物渲染了一种怎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

2、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整首诗写了哪些意象?勾画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写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九个意象。构成了一幅天涯苦旅图,写出了一个背井离乡、长途跋涉的孤单旅人的愁苦心情 。,例1:,古代诗歌中的典型意象,明月:寄托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夕阳、暮色:多给人以失落、凄凉之感。 流水、落花 :常代表生命的短暂;惜春、伤时的惆怅、对于死亡的焦虑、忧伤。 春水:这一意象来比喻愁怨的浓厚和不绝。 子规、猿啼: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 鸿雁:常借指书信,常寄托思乡怀人的情思 折杨柳:送别、留恋、伤感。篱笆、鸡啼、犬吠:田园的闲适、悠然松、

3、梅、竹、菊:是品行高洁、坚贞不屈的形象化身,古人常用这四种形象表现志向、气节。 ,例2: 雨过山村 (唐)王建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诗的一、二两句,写出了山村怎 样的特点?,答案:诗的一、二两句,写出了山村宁静幽深、自然惬意的特点。 为了准确地表达,我们应熟悉一些概括意境的词语,如“宁静、清冷、清幽、凄冷、辽阔、雄奇”等。,答题示例,绝句二首(其一)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参考答案,此诗描绘

4、了一派美丽的春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 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三、如何把握诗人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古诗词中抒发的思想感情主要有以下几种(看原文),例3 村 晚 (宋)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例4 除夜作【注】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注】除夜:除夕之夜。 作者心情“转凄

5、然”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诗,用自己的话回人。,一是明确诗歌的题材 例1村晚是一首田园诗,田园诗往往抒发喜爱山川美景之情,表达远离污浊官场、洁身自好的情怀。照着这个思路理解村晚,大抵不差。 例2除夜作是一首思乡诗,思乡诗一般表达游子的思乡怀人之情,按照这个常识理解除夜作,应该八九不离十。,二是分析诗歌的意象 例1村晚里出现了青草、池塘、远山、落日、牧童、短笛等意象,尤其牧童是“横坐”牛背,短笛是“无腔”“信口吹”,这些都描绘出乡村生活的悠然宁静,作者如此描绘乡村晚景,他的喜爱、欣赏之情自然是蕴藏其中的。,三是把握表露情感的词语。古诗词的标题、正文部分有时会有一些直接表露作者思想感情的词语,如书

6、愤中的“愤”,春夜喜雨中的“喜”等等。解答古诗词情感体味题,为了表达精确,还要储备一些专业性词语,如“离愁别绪、恬淡闲适、清高孤傲、孤寂惆怅、凄苦烦闷、伤感不平、苦闷无聊、乐观旷达、轻松愉悦、壮志未酬、忧国忧民、借古讽今、怀古伤今、物是人非”等,,四、欣赏诗歌的写作技巧,1、诗歌常用的修辞手法2、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3、诗歌抒情的方式4、诗歌的语言风格,掌握常用的抒情方式、表达手法和修辞技巧,1、诗歌的抒情方式: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2、诗歌的常见艺术手法:衬托、用典、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点面结合、抑扬结合、修辞方法(比兴、拟人、夸张等),3、诗歌的语言风格:清新自

7、然、质朴淡雅、委婉华丽、飘逸、雄奇、含蓄隽永。(如:李白的飘逸洒脱,杜甫的沉郁顿挫,苏轼的旷达豪迈等。),4、诗歌的形象(即传统含义):如:柳:惜别;月、霜:思乡;松、竹、梅、莲:表人的品质;流水、落花、夕阳:感时伤事;大漠、孤烟、羌笛:保家为国;红叶:相思等等。,五、如何赏析诗歌中的“妙词”、“妙句”,例5,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颔联和颈联中“直”和“圆”两字用得精妙,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一下。,参考答案,“直”和“圆”精当而形象地写出了孤烟和落日的形状,两相对应,极富立体感;并把它们置于一个广袤

8、的边塞空间中,营造了一种阔大、雄浑而又苍凉的意境,衬托出诗人出塞后的孤寂。,答题示例,南浦别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参考答案,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 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 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一)品味关键词句,这类题多以诗词中有特色的字词或句子作为考察对象,这些字词或句子在诗词中具有特殊的作用或效果,因而值得品味。,答题格式一般为:,(字词句)含义(修辞、表现等)手法表达作用(效果) 抒发情感(揭示道理),赏“妙句”,赏析钱塘湖春行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两句诗。,答:诗中的“争”字用拟人的手法,把“早莺”当人写,生动形象,具体可感,写出了西湖早春生机勃勃的景象,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