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与密度中考复习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443903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PPT 页数:92 大小:4.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与密度中考复习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质量与密度中考复习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质量与密度中考复习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质量与密度中考复习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质量与密度中考复习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质量与密度中考复习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与密度中考复习ppt课件.ppt(9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六章质量与密度,一、质量1.质量:(1)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2)单位及其换算:1t=_kg=_g=_mg。2.特点: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_而改变。,103,106,109,形状、物态,和位置,3.测量工具托盘天平:(1)使用方法。放: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并调整天平底座_。移: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_处。调:调节_,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水平,“0”刻度线,平衡螺母,称:_放物体,_放砝码;通过增减砝码和移动_在称量标尺上的位置,直至横梁恢复平衡。在夹取砝码时,按照_的原则。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_与游码在标尺上的_之和。,左盘,右盘,游码,从大到小

2、,砝码总质量,示数值,(2)注意事项。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_。加减砝码时,必须用_夹取。天平和砝码应保持干燥、清洁。,称量,镊子,二、密度1.质量与体积的关系:(1)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_。(2)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_。2.概念: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_与它的_之比。,一定,不同,质量,体积,3.公式及其变形:(1)求密度: 。(2)求质量:_。(3)求体积: 。4.单位及换算:1g/cm3=_kg/m3。,m=V,1103,5.测量:(1)量筒或量杯:测量_。读数时,视线与液体凸液面的上表面或凹液面的下表面_。(2)原理: 。,体积,相平,三、密度与社会生活1.密度与温

3、度:(1)关系:温度能够改变物质的密度,一般物体在温度升高时,密度_。,变小,(2)特例:水的反常膨胀。4的水密度_。温度高于4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密度_。04时,随温度的降低,水的密度_。水凝固成冰时体积变大,密度_。,最大,越来越小,越来越小,变小,2.密度与物质鉴别:(1)特点: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基本特性,物质不同,密度一般_。(2)鉴别原理: 。3.应用:盐水选种,根据密度判断原料的优劣,判断物体的实心、空心。,不同,【读练】1.【读一读】测物体质量若右盘放的砝码是5g,则橡皮的质量为_g。,7,2.【算一算】求密度如图是复制的国际千克原器,国际千克原器直径与高均为39毫米,其体积为

4、_;密度为21475kg/m3。,4.656510-5m3,3.【填一填】风的形成小风车转动,说明火焰周围的空气受热膨胀,密度_而上升;热空气上升后,冷空气从四面八方流过来,形成风。,变小,4.【练一练】密度的测量,如图甲,物体的质量是_g,乙图量筒中水的体积是_mL,丙图中水面对应的读数是_mL,则物体的体积为_cm3,该物体的密度为_g/cm3,相当于_kg/m3。,39,25,30,5,7.8,7.8103,考点1质量及其测量1.质量: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只与所含物质多少有关,与物体的形状、状态、所处位置无关。2.天平的调节和读数:(1)测量前:按照左偏(指针)右调,右偏左调的原则调节

5、平衡螺母。(2)测量中:按照从大到小的原则夹取砝码,当无法通过加减砝码使天平平衡时,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3)读数时,以游码左端对应的刻度为准。,【失分盲点】(1)“平衡螺母”是调节天平横梁本身平衡的,“游码”相当于小砝码,是在测量过程中使天平横梁平衡的。(2)天平平衡的标志: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上或指针摆动时,其左右摆动的幅度相等。(3)当物体和砝码放反时,仍可求出物体质量,此时m物=m砝-m游码对应示数。,【示范题1】(2015常德中考)下列情况中,铁块的质量发生变化的是()A.铁块磨掉一个角 B.铁块熔化成铁水C.铁块轧成薄铁片 D.铁块从地球运到月球【解题关键】解答本题应

6、抓住以下关键:质量不随它的形状、状态和位置的改变而改变。,【解析】选A。本题考查质量及其特性。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以及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把铁块磨掉一个角,铁块的质量会变小,故A正确;铁块熔化成铁水是改变了铁块的状态,铁块的质量不会变化,故B错误;铁块轧成薄铁片是改变了铁块的形状,铁块的质量不会变化,故C错误;铁块从地球运到月球是改变了铁块的位置,铁块的质量不会变化,故D错误;故选A。,【示范题2】(2014无锡中考)某同学想用天平称量一块岩石的质量。实验前发现指针停在如图甲所示位置,此时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选填“左”或“右”)移动,直至天平平衡。称量时将岩石放入天

7、平左盘,当天平再次平衡后,右盘中砝码质量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岩石质量是_g。若将该岩石带到月球,其质量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抓住以下关键:(1)天平平衡的调节:指针偏向哪,平衡螺母向相反方向调。(2)明确天平的读数:m物=m砝+m游码对应示数。(3)明确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不随位置、状态、形状、温度的改变而改变。,【解析】本题考查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天平指针右偏说明左盘高右盘低,所以应将平衡螺母向左移动;天平平衡后物体质量等于砝码质量与游码对应示数之和。故物体质量m物=50g+5g+2.4g=57.4g。质量是物质的属性,与物体所处的位置无关,位置

8、改变,质量不变,故将岩石带到月球,质量不变。答案:左57.4不变,【互动探究】在【示范题2】中,若物体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中,则应在左盘中放_g的砝码,游码的示数为_g。【解析】物体和砝码放颠倒了,但天平的读数原理不变,即左盘的质量数=右盘的质量数+游码的示数。由题意得,m码=57.4g+m游,根据砝码盒配的质量数在左盘中应放砝码50g一个,10g一个,共60g,游码所对应的示数为2.6g。答案:602.6,【备选例题】1.(2014宜昌中考)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了B.物理书在北京和上海的质量是一样的C.1kg的棉花比1kg的铁块质量小D.将铁块压成铁饼,质

9、量减小了【解题关键】解答本题抓住以下关键:质量不随它的形状、状态和位置而改变。,【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质量的理解。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状态、位置、形状的改变而改变。水结成冰后,状态发生变化,质量不变,故A错误;物理书在北京和上海只是位置不同,质量不变,故B正确;1kg的棉花和1kg的铁块的质量相等,故C错误;把铁块压成铁饼,形状发生变化,质量不变,故D错误。故选B。,2.(2012自贡中考)台秤是一种称量质量的工具,使用前,将台秤放在水平面上,游码置于零刻线,调节_使秤杆水平平衡。某次称量的情况如图所示,被称货物的质量是_kg。,【解析】本题考查用台秤测量物体的质量。这种台秤的

10、工作原理和天平相同,使用前也要进行调节,将台秤放在水平面上,游码置于零刻线处,调节调零螺丝使秤杆水平平衡。在读数时砝码数加上游码数就是所测物体的质量。答案:调零螺丝2.2,【知识拓展】质量测量的特殊方法(1)辅助法:辅助法就是利用其他器材来间接地测量被测物理量的方法。适用类型:在测量液体、潮湿的物品或化学药品时,我们不能直接把它们放到托盘里,因此可以用辅助法来测量。操作方法:先找一个合适的容器,测出空容器的质量m1,再把被测物体放到容器中,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2,则被测物体的质量m物=m2-m1。测量腐蚀性较小的固体化学药品的质量时,还可以在天平的左、右盘里各放一张质量相等的纸,这样就可以直接测

11、出药品的质量,这也属于辅助法的一种。,(2)转换法:在测量物体的质量时,有些物体不能直接测量出它们的质量,可以采用转换法,通过测量我们能够用测量的量来求得被测物体的质量。(3)累积法:在测量微小物体(如大头针、邮票等)的质量时,由于不能直接测出单个物体的质量,可以采用测量n个同样的物体的质量的总和m总,再根据m物= 即可得到被测物体的质量。,(4)取样法:在某种条件下,测量较大物体的质量时,可以采用取样法。如:测量已知总长度的铜线的质量,若铜线的质量太大而无法测量,我们可以测量其中一小段铜线的质量,再根据铜线的长度计算出它的总质量即可。,考点2密度的理解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的密度

12、相同,不随物体质量、体积的变化而改变;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但同种物质的密度会在外界因素(如温度、状态、压强等)变化时发生改变。物质的密度与状态有关,如:水和冰的密度不同。,2.气体密度的可变性:焊接时(或医院)用的装氧气的钢瓶体积未变,但瓶内氧气质量减少,由= 可知,钢瓶内气体密度不断减小,此类问题还有轮胎充气等。3.密度的相关计算:(1)m=V:求庞大物体的质量或在不方便用天平的情况下测物体的质量。(2)V= :求形状不规则的或不便于直接测量的较大物体的体积,或不方便用量筒的条件下间接测出物体的体积。,【示范题3】(2015济宁中考)小夏用柱形图表示出了一些物质的密度(如图所示),依据图

13、中信息,你有哪些发现?,写出其中的两条:(1)_;(2)_。【解题关键】解答本题应抓住以下关键:关键1: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关键2:通过题图,明确物质的密度大小与状态有关。关键3:解读题图中,不同物质的密度大小比较。,【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特性之一“密度”及分析图表归纳结论的能力。关于图像题首先要明确图像的横纵坐标的物理含义,然后从图像的形状、特殊的坐标点对应的具体数值上去获取信息。答案: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同一物质,状态不同密度不同;不同物质,密度也可能相同;固体的密度一般比液体的密度大;液体的密度可能比固体大;答案只要合理皆可),【备选例题】1.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

14、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得到的数据如表,根据数据绘出的图像如图所示。则量杯的质量与液体的密度是(),A.20g1.0103kg/m3 B.60g0.8103kg/m3C.60g1.0103kg/m3 D.20g0.8103kg/m3,【解析】选A。本题考查根据图像求密度的相关计算。由题表可知,体积每增加20cm3,质量就增加20g,由= 得:=1.0103kg/m3。从图像上可以看出,当液体体积为0时,对应的质量是20g,即量杯的质量是20g。故选A。,2.(2014聊城中考)通过实验,得到了a、b、c三个实心体的m-V图像如图所示,分析图像可知(),A.a物质的密度最小B.a物质的密度是c的两倍C

15、.b物质的密度是1.0103kg/m3D.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越大,密度越大,【解题探究】解答本题时思考以下问题:(1)在题图上,取m=2g时,a、b、c的体积分别为多少?(2)相同质量下,体积_(选填“大”或“小”)的,密度小。(3)如何利用题图,求出物体的密度?提示:(1)1cm32cm34cm3(2)大(3)在题图中,先取一体积,再看对应的质量,用= 求得。,【解析】选C。本题考查的是密度大小的比较。从题图知,a物质的密度最大,c物质密度最小,b物质的密度为1.0103kg/m3,A、B说法错误,C说法正确;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越大,体积越大,D说法错误。,3.(2014江西中考

16、)如图所示,装满水的玻璃瓶中的水结冰后会使玻璃瓶破裂,由水变成冰的过程中质量_,密度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解题关键】解答本题抓住以下关键:(1)明确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位置、状态、形状、温度的改变而改变。(2)明确密度的计算公式,质量不变,体积变大,则密度减小。,【解析】本题考查质量、密度及其特性。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形状、状态、位置和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装满水的玻璃瓶中的水结冰后会使玻璃瓶破裂,由水变成冰的过程中质量不变,体积变大,密度变小。答案:不变变小,考点3密度知识的应用,【提分技法】解答计算题时,注意以下问题:(1)要注意其中隐含的条件:

17、质量不变,如水凝固成冰,冰熔化成水等;体积不变,如瓶子容积问题;密度不变,如样品问题。(2)各物理量的单位一定要统一,且各量具有同体性和同时性。,【示范题4】(2015自贡中考)甲、乙、丙三个正方体,边长之比为123,质量分别为3g、24g、36g,已知它们是同一材料制成的,但有一个是空心的,则空心的正方体是()A.甲B.乙C.丙D.无法判断,【解题探究】解答本题时思考以下问题:(1)同一材料制成的,说明哪个物理量相同?(2)甲、乙、丙三个正方体的体积是什么关系?(3)如何应用密度知识说明物体是空心的?提示:(1)密度(2)1827(3)密度小的为空心,【解析】选C。由已知条件可知,三个正方体

18、的体积之比为1827,其质量之比为1812,由此可见正方体丙的体积相对较大,应为空心,故选C。,【示范题5】(2014钦州中考)某中学体育室有一个质量为4kg的实心铅球,经测量知道它体积为5.010-4m3。已知铅的密度为铅=11.3103kg/m3。通过计算判断该球是否是用纯铅制造的。【解题关键】解答本题可从以下角度考虑:(1)通过比较密度。(2)通过比较体积。(3)通过比较质量。,【解析】本题考查密度知识的应用。该球的密度为= =8103kg/m3可见,铅=11.3103kg/m3,所以该球不是用纯铅制造的。答案:见解析,【备选例题】1.有一捆质量为8.9kg,横截面积为210-5m2粗细

19、均匀的金属丝,小红想知道这捆金属丝的长度,她选了一条同规格、同材料的短金属丝来间接测量这捆金属丝的长度,经测量得知短金属丝的长为1m,质量为0.178kg。求:(1)这捆金属丝的总长L。(2)此金属丝的密度。,【解析】(1)金属丝的总长度:L= 1m= 1m=50m;(2)金属丝的总体积:V=SL=210-5m250m=110-3m3;金属丝的密度:= =8.9103kg/m3答案:(1)50m(2)8.9103kg/m3,2.(2013湘西中考)纯牛奶的密度为(1.11.2)103kg/m3,李明很想知道学校每天营养餐中的牛奶是不是纯牛奶。他和几个同学根据所学密度知识进行了如下测定:首先用天

20、平称出一盒牛奶的质量是250 g,喝完再称得空盒质量是26 g,然后认真观察牛奶盒,发现牛奶的净含量是200 mL。问:经他们检测计算同学们喝的牛奶是否符合纯牛奶标准?,【解题探究】解答本题时思考以下两个问题:(1)kg/m3和g/cm3的换算关系是多少?(2)如何判断学生所喝牛奶是否是纯牛奶?提示:(1)1g/cm3=103kg/m3。(2)若计算学生所喝牛奶的密度在(1.11.2)103kg/m3范围内,则为纯牛奶,否则不是纯牛奶。,【解析】本题考查密度的计算及应用。牛奶的密度:=1.12103kg/m3。因为=1.12103kg/m3在纯牛奶的密度范围之内,所以该牛奶符合纯牛奶标准。答案

21、:符合纯牛奶标准,【备选要点】混合物体的密度计算两种物质混合的密度计算题,解答时除了灵活运用公式计算外,还要特别注意题目隐含的两个关系:(1)混合物的总质量等于两种物质质量之和,即m=m1+m2。(2)混合物的总体积等于两种物质的体积之和,即V=V1+V2。若溶液中所加物质为固体溶质,则一般不考虑溶液的体积变化;若所加物质为液体溶剂,则在考虑溶液质量增加的同时,还应考虑溶液的体积的相应变化。,【示范题1】为了保护环境,治理水土流失,学校的环保小组测定了山洪冲刷地面时洪水中的平均含沙量(即每立方米的洪水中所含泥沙的质量)。治理环境之前,他们共采集了40dm3的水样,称得其总质量为40.56kg,

22、已知干燥的泥沙的密度为2.4103kg/m3,试求洪水中的平均含沙量。,【解析】设所取水样总体积为V,依题意可知,V是水的体积V水与水中泥沙体积V泥之和;水样总质量m同样是水的质量与水中泥沙质量之和,即:水样中泥沙体积为,水样中泥沙总质量为m=泥V泥=2.4103kg/m30.410-3m3=0.96kg水样共40dm3,即4010-3m3,因此洪水中的平均含沙量为=24kg/m3。答案:24kg/m3,【示范题2】某人购得金项链一条,质量为11.875g,他怀疑项链中掺入了铜(铜=8.9g/cm3),便请人进行检测,测得项链体积为0.75cm3。请你帮他计算一下此项链中纯金所占比例为多少?(

23、金=19.3g/cm3)【解析】本题考查合金密度的相关计算。本题实质上属于求混合物密度的问题,是铜与纯金进行混合,项链的总质量应是铜和纯金的总质量,项链的总体积应是铜和纯金的总体积。依题意,有:m铜+m金=11.875g,V铜+V金=0.75cm3,又m铜=铜V铜,m金=金V金,故有纯金所占比例为: 100%81.3%答案:81.3%,主题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实验原理】【测量仪器】测质量:_;测体积:_。,托盘天平(带砝码),量筒(量杯),【实验关键】(1)测量液体的密度(取部分液体):将适量液体倒入烧杯中,用调好的天平测出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1。将烧杯中的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读出液体的体积

24、V。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m2,即可算得倒出的液体的质量m=_。液体的密度 。,m1-m2,(2)测量不规则固体的密度(固体体积较小):用调好的天平测出固体的质量m。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并读出水的体积V1。将固体用细线系好,慢慢浸没在盛有适量水的量筒中,读出这时固体和水的总体积V2。固体的体积V=_。固体的密度 。,V2-V1,【要点探究】(1)在测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如果先测体积,再测质量,对实验结果有什么影响?提示:如果先用量筒测体积,再将液体倒入烧杯测质量,此时量筒内会残留一部分液体,致使所测液体质量偏小,从而导致所测密度偏小。,(2)在测固体密度的实验中,如果先测体积,再测质量

25、,对实验结果有什么影响?提示:如果先用量筒测体积,再用天平测质量,此时固体会带有一部分水,致使所测质量偏大,从而导致所测密度偏大。,【提分技法】只测液体质量时,应先测空容器的质量,后测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可减小误差。,【示范案例】1.(2015镇江中考)小军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利用天平(砝码)、量筒、烧杯和细线等器材,对某种合金和水进行了探究。(1)小军首先对该种合金材料制成的不同合金块进行探究。,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游码归零后,若指针静止时位置如图1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选填“左”或“右”)端调节;图2是正确测量合金块质量时使用砝码情况和游码的位置,它的质量为_g;图3是他用量筒测量中合

26、金块体积的情景,则该合金块的体积是_cm3;,换用大小不同的合金块,重复上述测量。他得到不同合金块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如图4所示。由图像可知,合金块的质量与体积成_比;通过上述探究,若合金块的体积为10cm3,则它的质量m=_g。,(2)小军接着对水进行探究,描绘出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线如图5中甲所示。他分析后发现,由于误将烧杯和水的总质量当作了水的质量,导致图线甲未经过坐标原点。由此推断:水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线应是_(选填图5中“乙”“丙”或“丁”)。,【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质量、密度的测量。天平使用前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说明右侧质量大,应把平衡螺母向左调节;物体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加游码示数

27、,故合金块的质量是m=20g+10g+4g=34g,合金块的体积等于总示数减去液体的体积,故体积V=15cm3-10cm3=5cm3;由图像知同一种合金块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故体积为10cm3的合金块质量为68g;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故两图线相互平行,应为丙图线。答案:(1)左345正68(2)丙,【拓展探究】结合上题思考以下问题:(1)若在实验时,没有量筒,只有一个溢水杯,可按以下方案进行:用天平测出合金块的质量m。在溢水杯中装水,使水面与溢水口相平,测出杯和水的总质量m1。用细线拴住合金块放入水中浸没,溢出部分水。_(请补充完整)。(2)用上述物理量写出合金块密度的表达式_(已

28、知水的密度为水)。,【解析】测合金块的密度就是想办法测出合金块的质量和体积,利用= 求密度,本题中通过实验步骤已经测出合金块的质量为m,所缺少的步骤就是间接测出合金块的体积,即取出合金块测出溢水杯和剩余水的总质量m2,则溢出水的质量m水=m1-m2;合金块的体积V等于溢出水的体积V水,由= 得,V水= ,所以合金块的密度= 水。,答案:(1)取出合金块,测出溢水杯和剩余水的总质量m2(2)= 水,2.(2014泉州中考)小惠同学为了测量德化高山茶油的密度,进行以下实验:(1)把天平放在_,将游码移到称量标尺零刻度处,发现指针静止在分度标尺中央刻度线的右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选填“左”或“右

29、”)调节,使天平平衡。(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茶油和烧杯的总质量,操作情景如图甲所示,错误之处是:_。,(3)重新调节好天平,小惠称得茶油和烧杯的总质量为60g,然后将一部分茶油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再将烧杯放在天平上,称得剩余茶油和烧杯的总质量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量筒中茶油的体积是_cm3,量筒中茶油的质量是_g,茶油的密度是_g/cm3。,【解析】本题考查液体密度测量的实验探究。(1)天平应该首先放在水平台上,平衡螺母调向指针偏转的反方向,开始称量后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当指针静止在分度标尺中央刻度线的右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使天平平衡。(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茶油和烧杯的总质量

30、时,只能用镊子加减砝码或移动游码,不能调节平衡螺母。(3)根据图示读数计算,读数注意量程和分度值,量筒注意视线与凹液面底部相平,量筒中茶油的体积为V=32cm3;天平读数:游码分度值为0.2g,m剩,=m砝+m游=30g+1.2g=31.2g,再用总质量减去剩余质量即为倒出的质量m倒=m总-m剩=60g-31.2g=28.8g,所以量筒中茶油的质量为28.8g,根据公式=答案:(1)水平桌面上左(2)测量时调节平衡螺母(3)3228.80.9,【拓展探究】结合上题思考以下问题:某同学测量茶油密度的方案:(1)用天平称出空烧杯质量m1。(2)用天平称出烧杯和茶油的总质量m2。(3)将茶油全部倒入

31、量筒中,读出示数V。(4)茶油的密度= 。你认为_(选填“原方案”或“某同学”)的实验方法更好。某同学的测量值会_。,【解析】原方案倒出茶油的过程中虽有部分附着在杯壁上,但是对测量的倒出茶油的质量没有任何影响;而某同学将茶油全部倒入量筒的过程中杯壁附着一部分,会使测量的体积偏小,密度值偏大,故原方案的实验方法更好。答案:原方案偏大,【备选例题】(2014汕尾中考)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小块大理石密度的实验过程中,(1)使用托盘天平前要对天平进行调节,步骤如下:组装好天平,把天平放在_工作台面上。把游码置于标尺左端的_处。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2)实验过程:用调好的天平测大理

32、石的质量,当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时,天平平衡,则此大理石的质量是_g。在量筒内装有一定量的水,该大理石放入前、后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则大理石的体积是_cm3,此大理石的密度是_kg/m3。(3)大理石放在水中时会吸水,由此判断,用此测量方法测得的密度值与它的真实值相比_(选填“偏大”“偏小”或“一样大”)。,【解析】本题考查测固体密度的实验探究。测出物体质量m、体积V,可用公式= 来计算密度;天平在使用前要保证底座水平,游码归零,横梁平衡;天平调节右偏左调;物体质量为砝码质量加游码质量;固体体积为量筒两次读数之差;密度用= 算出。(1)使用托盘天平前要对天平进行调节,步骤如下:组装

33、好天平,把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面上;把游码置于标尺左端的零刻度处;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2)实验过程:用调好的天平测大理石的质量。当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题图甲所示时,天平平衡,则此大理石的质量是m=20g+20g+3.2g=43.2g。在量筒内装有一定量的水,该大理石放入前、后的情况如题图乙所示,则大理石的体积是V=45mL-30mL=15mL=15cm3,此大理石的密度是= =2.88g/cm3=2.88103kg/m3。,(3)大理石放在水中时会吸水,由此判断,用此测量方法测得的它的体积会偏小,质量是不变的,所以密度值与它的真实值相比偏大。答案:(1)水平零刻度(或“0”点)(2)43.2152.88103(3)偏大,【方法平台】测量性实验的一般思路(1)明确实验原理,如根据= 间接测量物质的密度。(2)由原理可明确待测的物理量,如测量物体的密度选定测量工具天平和量筒分别测量质量和体积。(3)熟悉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测量和读取数据以及根据公式计算和处理数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