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下垂的防治与护理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444253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7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足下垂的防治与护理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足下垂的防治与护理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足下垂的防治与护理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足下垂的防治与护理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足下垂的防治与护理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足下垂的防治与护理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足下垂的防治与护理ppt课件.ppt(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足下垂的防治与护理,中医康复科,学习内容,定义病因康复及治疗足下垂的预防足下垂的护理意义,定义,足下垂也叫尖足,是指由于胫骨前肌群肌力低,小腿三头肌痉挛、足跟键挛缩等原因而使踝关节不能背伸的症状。 骨外科体征之一。 病人坐位,两下肢自然悬垂,如见足处于跖屈位且完全不能主动背屈与内、外翻,则为足下垂。,临床表现:,不能背屈足部,行走时是拖拉病足或是将该侧下肢举得较高,落地时总是足尖触地面。因此,在步行周期的摆动相,患者不能完成踝背屈动作,而形成特征性的足下垂步态。 足下垂是昏迷 、瘫痪 、下肢功能障碍 、长期卧床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临床表现,1产后足下垂(Postpartum foot drop)

2、多为腰骶神经干损伤,一部分也因腓总神经损伤。腰骶神经干受压于骶骨壁和下降的胎头之间,也可发生于使用产钳时。典型例子是产妇个小但胎大。临床表现为单侧足下垂,小腿外侧和足感觉异常或丢失。腓总神经损伤可因截石位时间过长或体位不当导致,感觉异常可仅限于足背面。2麻醉后坐骨神经损害根性表现。,临床表现,腰椎病引起足下垂:继发性马尾神经无菌炎症导致单侧的根性神经损害所致的腓总神经麻痹。必须及早的消除炎性水肿后手术治疗为神经减压,治疗不当,延误治疗,受累神经会因缺血时间过久而发生变性,既是手术并采用术后的正确治疗也难恢复。术后的治疗方案。中西复合治疗增强改善神经受伤局部血液循环,并采用神经再生之药兴奋激活术

3、后尚麻痹休克的神经才能恢复神经以支配运动等各种功能获得恢复改善,锻炼时需采用校形鞋保护好踝关节预防磨损性足畸形发生骨性残疾。,病因,足下垂多数是由于腰5神经或周围神经损伤引起有人认为大脑损伤也可引起足下垂,并常伴有巴彬斯基征阳性和踝反射阳性,将其称为“痉挛性足下垂” Dietz认为:肌张力增加可能是综合力学的原因。牵拉反射作用增加了僵硬度和关节周围的肌肉结构发生活化而发生了生物力学变化。 腓肠肌、比目鱼肌:不产生前掌部的屈曲而可看见跟骨的明显运动; 胫骨后肌,腓骨长、短肌:前掌部相对于后掌部呈跖屈,未见跟骨的明显运动; 由趾长屈肌代偿,伴足趾的较强屈曲; 由足母趾长屈肌代偿,伴足母趾的屈曲,病

4、因脑卒中,足下垂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神经血管萎缩而引起的一种并发症。痉挛:中枢失去对低位中枢的控制;肌肉纤维和肌腱的物理特性改变(制动与废用有关) 制动会引起肌肉、肌腱和结缔组织被动和主动特性的改变,包括肌肉纤维类型、交叉桥结缔组织 的改变,肌小节的丧失、水分的丧失,胶原沉积和粘滞性的改变,造成肌肉僵硬、张力增高,构成了关节活动阻力增加的因素。,病因脑卒中,如果小腿三头肌持续痉挛得不到牵伸而致跟腱挛缩,将使得可逆性足下垂转变为不可逆性足下垂。此外,由于患者长期制动,小腿前肌群(胫前肌)及外侧肌群(腓骨长短肌)激活不足,肌肉出现废用性肌萎缩,导致足背伸困难。这种足背肌

5、/趾屈肌间肌力的不平衡,使得患肢足下垂、内翻及足跟不能正常着地,而显得患侧下肢较健侧长,同时由于膝伸肌痉挛使得膝关节屈曲不充分,导致典型的代偿性划圈步态。这对患者行走,上下楼梯及日常生活是很不利的。因此,纠正足下垂,打破伸肌痉挛模式,使踝部产生主动性踝背伸,对纠正步态,提高步行能力有很大意义,预 防,踝关节的摆放:患者平卧位,于足跟部放一棉制的小圈,以防压疮,踝关节保持背屈中立位,用海绵小枕或棉垫铺在木板上放在两足下面,使足底与床面垂直,足尖向上居中,以抑制跖曲,保持踝关节于功能位,同时要避免重物或棉被压迫。踝关节背曲运动:患者仰卧位,于髋关节下放一枕头支撑,脚掌与小腿尽量保持垂直。护理者一手

6、固定患者的踝关节,另一手协助患者的踝关节做背屈、外翻运动。伸髋、屈膝、背屈踝运动:患者仰卧位,患腿伸髋、屈膝垂于床边。治疗者托住患者足使其处于背曲位,并向头侧运动,协助患者在伸髋状态下,继续屈膝和背曲踝。,预 防,踝关节护理能主动或被动活动各关节,带动肌肉,防止肌肉萎缩及肌腱、韧带挛缩变形,关节僵硬,引起足下垂。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踝关节康复护理流程可增强刺激关节和肌肉的本体感受器,促进运动功能和肌力的恢复,抑制下肢伸肌共同运动模式和伸肌痉挛,提高患者对下肢的随意控制能力,足下垂康复治疗的常用方法,1.神经生理学疗法(NPT)2.生物反馈疗法3.药物治疗4.神经功能性电刺激疗法5.踝足矫形器(

7、AFO)6.手术治疗7.中医疗法,康复方法,Bobath技术:通过利用关键点的控制及设计的反射抑制模式和良好肢位的摆放来抑制痉挛,待痉挛缓解之后,通过利用反射,体位平衡诱发其平衡反应,再让患者进行主动的、小范围的、不引起联合反应和异常运动模式的关节运动。然后再进行各种运动控制的训练,逐步过滤到日常生活动作的训练而取得康复效果。当患侧下肢肌张力较高时治疗师可将患者的踝关节背屈和外翻作为远端关键点进行控制,这能缓解下肢较强的伸肌痉挛,包括踝关节的跖屈、内翻。,康复技术,Brunnstrom技术:基本要点就是利用运动模式来控制肢体的共同运动。通过诱发足背屈运动训练来治疗足下垂。1.早期以诱发共同运动

8、为目的:在仰卧位让患者做髋、膝屈曲时施加阻力以增加等长收缩,引发及强化足背屈运动,以后逐渐减少髋、膝关节屈曲角度,最后在膝关节完全伸展位做足背屈训练。2.利用Bechterev屈曲反射:是远端屈肌的协同收缩。表现为刺激伸趾可以促进伸趾、踝背伸肌、屈膝肌以及髋的屈肌、外展肌和外旋肌出现协同收缩。被动屈曲足趾引起包括踝背屈在内的下肢屈曲反应以激活足背屈肌。3.利用冰刺激激发足背屈肌:用冰刺激足趾背侧及足背外侧诱发足背屈,以后通过增强患者的随意性反应进一步强化。4.刺激3的部位,然后被动屈曲踝关节诱发足背屈。5.手指叩击:用手指尖快速刺激足背外侧部,可促使足背屈。6。缓慢刷擦5的部位以诱发背屈反应(

9、持续约30s)。7.用振动器刺激5的部位,康复技术,PNF技术:应用于治疗足下垂的方面表现在:(1)胫前肌和小腿三头肌交替、缓慢节律性向心性收缩,反复多次使肌兴奋,抑制交替转换,达到小腿三头肌放松,胫前肌收缩,并与收缩终点保持一段时间。反复多次,或适当抗阻,抗阻力在肌力较弱的胫前肌上,提高其兴奋性,加强其收缩力。(2)配合主、被动牵张活动,训练胫前肌的收缩活动。以改善该组肌群的肌力。(3)小腿三头肌肌张力较高而踝背伸启动困难,可用节 律性启动:让患者充分放松,治疗师进行踝关节被动活动,然后患者主动踝背伸的同时,治疗师给予一定的肌力或稍加抗阻完成活动。,康复技术,Rood技术:本技术的最大特点是

10、强调有控制的感觉刺激,根据人体个体的发育顺序,利用运动来诱发有目的的反应。例如:缓慢挤压小腿三头肌肌腹,以缓慢牵拉小腿三头肌;温度刺激:用冰块快速擦刷足背皮肤35s或用足趾夹住冰块,具有抑制小腿三头肌痉挛,诱发胫前肌收缩产生踝背伸的作用;软毛刷沿小腿前外侧逆毛方向擦刷多次,有利于胫前肌的兴奋。,生物反馈疗法,生物反馈疗法: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CVD后偏瘫,在国内最早的报告见于80年代,迄今为止所有作者报告,其疗效都是肯定的。它主要用于中风偏瘫所致麻痹肌的兴奋,过度紧张肌的抑制,训练肌群的协调性和灵活性。,药物疗法,肉毒毒素1992年,Dengler等开始应用肉毒毒素(BT)治疗卒中后痉挛性足

11、下垂及足内翻,并证实了这项技术的简单、有效和安全性。Hesse等对有痉挛性足下垂的卒中患者于比目鱼肌、胫后肌及膝肠肌注射400单位BT,前后进行踝痉挛度、步行时踝肌活动的评价,结果多数患者获得痉挛度的改善,步行能力提高。肉毒毒素治疗偏瘫后痉挛性足下垂及足内翻疗效确切、可靠,并且有良好的耐受性和疗效的暂时性,同时使用方便、副作用小,可与其他制剂用理疗、功能训练联合使用,神经功能电刺激疗法,神经功能电刺激疗法(FES)主要作用于己经丧失功能或功能不正常的器官或肢体。以其产生的即时效应来代替矫正器官及肢体己丧失的功能。当刺激运动神经和肌肉的同时也刺激传入神经,经脊髓投射至高级中枢,因而对器官或肢体的

12、功能重建也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踝足矫形器,踝足矫形器(AFO):在脑卒中康复中的适用对象主要是因为踝背屈肌肌力低下、足底屈肌肌力低下和足内外翻肌肉等功能异常而引起的足下垂或尖足内翻的患者 。在 步行支撑期初期偏瘫患者穿着AFO矫正了足下垂或尖足内翻,患足在支撑期初期变成足跟着地,改善了着地的稳定性,身体重心可在健侧和患侧之间顺利地过渡。在步行支撑期中期,AFO改善了踝关节背屈功能,抑制了下肢伸肌过度活动,防止膝反张出现。在步行支撑期后期,AFO使踝关节保持在背屈稳定的位置上,增加了向前步行的推进力。在步行摆动期后期,AFO在膝关节伸展时保持了踝关节背屈位置,抑制了下肢伸肌过度活动和尖足内翻畸形

13、。穿着AFO使患者步行更加接近正常人的步行模式,从而偏瘫患者穿着AFO可以提高其步行速度。,踝足矫形器,神经网络重建仪,脑神经网络重建仪能有效地把功能性电刺激与生物反馈结合起来,把电刺激引起的单纯性肌肉被动收缩改变成通过偏瘫患者肢体肌肉的主动收缩,再与电刺激共同作用,从而达到了一次强有效的肌肉收缩,这样反复通过这种反馈诱发出病灶部位残存的仍受随意控制的活动,激活了本体感觉器及皮肤感觉的输入,恢复和建立本体感觉反馈通路,达到神经肌肉功能重建,从而改善了偏瘫患者足下垂。,手术治疗,为提高步行的功能,可进行各种部位的手 术。跟腱延长和把胫前肌附着部移位到足背外侧,两种手术根据需要可同时进行。 把指总

14、屈肌和拇长屈肌腱移位到足背 外侧或者作胫神经石碳酸阻滞。,针炙按摩,可取解溪、冲阳、丘墟穴位,每日针1次,10次为1疗程。中医按摩对解除肌肉痉挛、促进组织修复也有一定的疗效,康复护理,1.良肢位的摆放 良肢位是指为防止或对抗痉挛姿势的出现 ,保持关节及早期诱发分离运动而设计的一种治疗体位 。要求下肢为屈曲位 ,及髋 、膝于屈曲位 ,髋关节 、膝关节下各垫一软枕 ,踝关节于中立位 ,背曲 90,脚掌下垫枕或用足托板 ,避免棉被压迫脚背 。,2被动运动 : 缓慢挤压小腿三头肌肌腹 ,以缓解其痉挛 。 触觉刺激 - 快速擦刷或叩击胫前肌 ,引发胫前肌的收缩 。 缓慢牵拉小腿三头肌 。 温度刺激,3主动运动 使胫前肌和小腿三头肌交替 、缓 慢 、节律性向心性收缩 ,反复多次 。,意义,偏瘫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长达 612个月 ,有些患者可能终生遗留足下垂 ,但大多数功能的恢复都发生在头 3 个月内 。因此我们应及早介入康复护理 ,采取各种综合治疗手段提高患者的功能 ,将其功能障碍减小到最低极限,针对性选择干预措施,避免足下垂的发生.,,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