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论16—双声叠韵和古音通假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446123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3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论16—双声叠韵和古音通假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通论16—双声叠韵和古音通假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通论16—双声叠韵和古音通假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通论16—双声叠韵和古音通假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通论16—双声叠韵和古音通假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论16—双声叠韵和古音通假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论16—双声叠韵和古音通假ppt课件.ppt(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通论十六双声叠韵和古音通假,2,一、王力把汉语语音史分为四期:1、上古音:公元3世纪以前,即先秦至两汉。研究这一时期语音的学科叫古音学。2、中古音:公元4世纪至公元12世纪(魏晋南北朝隋唐宋),也叫韵书时期。这一时期的语音主要反映在切韵系韵书里,因此而形成的学科叫切韵学。与古音学相对,这一学科也叫今音学。3、近代音:公元13世纪至19世纪。金元以后历代建都北京,北方成为文化中心,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民族共同语逐渐孕育成长。研究这一时期语音的学科叫北音学。元人周德清中原音韵。4、现代语音:公元20世纪 (五四)以后。,3,二、双声叠韵:双声:指的是两个字的声母相同。叠韵:指的是两个字的韵相同

2、。利用双声和叠韵关系构成词,在语音上造成两个章节中部分音素的重复,和押韵一样,形成回环反复的韵律美。现代汉语 :珍珠 zhnzh 颠倒din do 泛滥fn ln 光芒gungmng 分析古代的双声叠韵,应该考察当时的读音。双声:缤纷(古是而今非); 叠韵:仓庚/芣苡(古是今非),4,古今音比较古今不同的例子:芣苢 之部 叠韵知识 支、职部 不叠韵微妙 明母( m) 双声威望 零声母,明母( m) 不双声古今相同的例子:双声:仿佛、参差、踟躇、蒹葭、栗烈、伊威、逶迤、犹豫、鸳鸯(零声母) 叠韵:辗转、崔嵬、婵媛、薜荔、蹉跎、须臾,5,三、中古三十六字母,传统把现代语音学上的声母称作字母,也有称

3、作“母、纽、声类、声纽”,字母实际上就是声母的代表字,传统的三十六字母大致反映了唐宋时期汉语的声母系统。唐末守温和尚原定30字母,宋人又增益6母(非敷奉微床娘)而成36字母。今之声母,古曰声、声纽、声类、字母、纽、母等。声母按发音部位分为五音、七音两类。五音:唇音、舌音、齿音、牙音、喉音五类。七音:即在五音的基础上,分立出半舌音、半齿音两类。根据不同发音方法又可以人为:全清、次清、全浊、次浊四大类。现将三十六字母分类列表如下。,6,三十六字母表,说明:全清:指不送气、不带音的塞音(爆破音)、擦音和塞擦音。次清:指送气、不带音的塞音、擦音和塞擦音。全浊:指带音的塞音、擦音和塞擦音。次浊:指带音的

4、鼻辅音、边音、和半元音,7,三、上古三十二字母 清代史学家汉语学家钱大昕(1728-1804)在十驾斋养新录首先提出的两条汉语声母演变规律: “古无轻唇”、“古无舌上”,揭开了古声母研究的序幕。,8,1、古无轻唇,指两汉前无唇齿音钱氏认为上古无轻唇音非敷奉微4母,中古读非敷奉微4母的那些字,在上古分别读作重唇音帮滂並明4母。例如古读:附如部;佛如弼,亦如勃;蕃如卞;汾如盆;敷如布;匪如彼;望如茫。伏羲即“庖牺”,文水即“门水”。*诗“凡民有丧,匍(並)匐救之。”檀弓引诗作“扶(奉)服”。此外,一些地名的读音具有很强的稳定性,根据这些地名的读音也可以确定古无轻唇音。例如:费: 旧读b(滂),春秋

5、鲁季孙氏封邑。“费”属敷母。阿房宫:音 png(並)gng,秦宫名。“房”属奉母。逢泽:音png (並) z,古泽薮名。“逢”属奉母。,9,2、古无舌上,指两汉前无舌面前音。钱氏认为上古没有舌上音知彻澄3母,中古读知彻澄3母的字,在上古分别读作舌头音端透定3母。例如古音:中如得;陟如得;直如特;竹如笃;猪如都;枨如棠;池如沱;陈如田。*后汉书杜笃传:“摧天督(端)。”注:“即天竺(知)国。”诗:“实惟我特(定)。”释文:“韩诗作直(澄),云相当值也。”王力汉语史稿分上古声母为6类32个(喉、舌头、舌上、 齿头、正齿、唇音,见79页),古代汉语分为5类32个(喉、牙、舌、齿、唇,689页),10

6、,四、联绵词,上古汉语的很多双音词的两个音节有双声叠韵的关系,这些双声叠韵词大都用来描绘声色、形状,古书注解常用“貌”字来解释。(如:徘徊,回旋飞翔之貌) 这种词,古人称为“连绵字”。连绵字有形容词性的、名词性的。 一些经常用在一起的同义词或近义词也往往有双声叠韵的关系。古人还利用这样的连绵字来加强诗歌的音乐性。 前人对上古声母和韵母的分合看法不一致,因此在具体分析某些字是否双声叠韵时,看法也就不完全一致。前人谈双声叠韵一般都比较宽,声母或韵母相近而不尽相同的,也认为是双声叠韵。,11,双声联绵词,唐棣(定) 流离(来) 蝃蝀(端) 蝤蛴(从) 蒹葭(见) 萑苇(匣) 町疃(透) 蟋蟀(心)

7、颉颃(匣) 踊躍(疑)匍匐(並) 踟蹰(澄) 说怿(疑) 挑达(定) 邂逅(匣)颠倒(端) 趋跄(清) 拮据(见) 参差(初) 玄黄(匣) 黾勉(明)燕婉(影) 燿燿(疑) 仓卒(清),12,叠韵联绵词,崔嵬 苤苢 朴樕(丛木) 驺虞(义兽名) 扶苏(树名) 勺药 沮洳(低湿之地) 蜉蝣 仓庚 菡萏 绸缪 婆娑 栖迟 敖游 逍遥 虺隤 (疲极致病貌) 差池(参差,不齐) 婉娈(美貌) 恺弟(和乐平易) 猗傩(柔美貌) 窈纠(窈窕,体态优美) 忧受 夭绍(轻盈多姿貌) 偃蹇 徘徊,13,双声兼叠韵,辗转 契阔 (劳苦) 蔽芾(茂盛貌,帮母祭部、非母未部) 觱发(风寒冷) 栗烈(凛冽)厌邑(影母緝

8、部) 伊威(虫名,又作委黍、鼠妇,影母脂部、微部) 蟏蛸(即蜘蛛,心母宵部) 逶迤(曲折绵延貌),14,五、关于古音通假1、古音通假,指古汉语书面语里音同或音近的字的通用和假借(教材P546)。按照教材的定义,古音通假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用字通假,二是六书假借。,15,(1)用字通假:即本有其字,而人们在书写的时候,写了一个同音或音近字。庄公寤生,惊姜氏。郑伯克段于鄢寤,通“牾”,牾训逆。八月剥枣。七月。剥,说文:“剥,刻割也。”剥,是攴的通假字。攴,意思是“小击”。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系辞下“信”通“伸”。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孟子离娄下“蚤”通“早”。这些文句的作者没有用本

9、来该用的字,而用了意思毫不相干只是音同音近的字来代替。这就是古书中的所谓通假现象。这里的寤、剥、信、蚤是通假字(借字),牾、攴、伸、早分别为它们的本字。,16,(2)六书假借,是本无其字,从一开始就借用一个音同或音近字来表示。 许慎:“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旧,借用本为鸟名的舊(一种猫头鹰类的鸟);笨,借用本为竹白的笨;而,本为唇下之鬚;亦,本为腋下之腋;其,本为畚箕的箕;耳,本为耳朵的耳;我,本为一种兵器。具体分三种情况。a.没有为假借的意义和假借字再造新字,如“我”;b.为假借的意义造了新字,如“避闢僻”;c.为假借字造了新字,如“孰熟”。,17,2古音通假的原则:既然是

10、“古音通假”,当然就不能以今音为标准。辨识通假字应严格依据古音标准,并且必须有其他古籍辅证。 假借字的形成,根据这样一个原则:语音必须相同或相近。如果只是双声或叠韵,那么韵母或声母也必须接近。如:趣-趋,归-馈,伯-霸。 假借字的形式比较自由,往往只要同音或音近就行;如:亡-无、噤-吟。 “辩”可通辦、变、徧(遍)、便。 但是也要根据习惯,在同一地域和同一时期,写法还是相当一致的。如:早-蚤,伸-信。,18,3区别假借与通假:共同点:借音表意通假字是本有其字而不用的借音表意,产生在用字过程中,是一种不必要的文字异化现象,属于训诂学上的问题。通假字的借用需要有极严格的语境,一旦脱离具体语境,就丧失了借用的条件。假借字是本无其字的借音表意,产生于造字过程中,是一种必要的文字记词手段。本无其字的假借是文字学意义上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