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送中心的系统规划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配送中心的系统规划ppt课件.ppt(10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 配送中心的系统规划,本章核心要点,物流配送中心的总体规模规划,1,区域功能规划,2,区域能力规划,3,区域布置规划,4,第一节 配送中心系统规划的内容,配送中心系统规划的程序:,1作业流程分析,2确定基本作业区域,(1)各区域作业子功能分析,详细作业区域及其功能,作业能力需求规划,周边作业区域,完成区域设置规划,(2)细分作业区域,基础规划资料分析,规划条件设定,作业功能规划,作业流程、作业能力规划,作业区域布局规划,基本作业区域:,(1) 一般性物流作业区域 (2) 退货物流作业区域(3) 换货补货作业区域(4) 流通加工作业区域(5) 物流配合作业区域(6) 仓储管理作业区域(7)
2、 厂房使用配合作业区域(8) 办公事务区域(9) 计算机作业区域(10) 劳务性质活动区域(11) 厂区相关活动区域,配送中心规划的主要内容:,1.规模规划 主要包括单个配送中心总规模的规划;配送中心数目多少的规划。2.功能和流程的规划 确定建立的配送中心有哪些功能,哪些功能是必要的,哪些功能是可有可无的,并分析这些功能的深度与广度。,一般配送的功能与作业流程:,分货,分类,储存,拣选,配货,分放,配装,送货,配送的特殊作业流程:,分货,分类,暂存,拣选,配货,分放,配装,送货,进货,储存,加工,配货,分放,配装,送货,加工配送型配送作业流程 :,进货,储存,装货或 包装,发 货,批量转换型配
3、送作业流程:,3.结构布局规划 在有限的空间内如何进行区域布局,区域之间如何衔接,相互关系如何协调。,30m,进货月台,发货月台,自动化立体仓库,分拣输送机,托盘货架区,流动货架区,发货暂存区,进货暂存区,流通加工区,70m,4.设施、设备规划 在满足物流功能的前提下降低建设成本;同时考虑作业环境与劳动强度的改善。5.事务流程规划,第二节 配送中心总体规模规划,1.规模规划,关于物流配送中心的总体规模与设计要求,需要确认的内容如下:目前的物流量需求:概算储存区 估算目前的市场容量:其中有每月入库量,商品的在库时间,每月出库量等,由此来概算物流中的平均储存量和最大储存量。,确认上述项目时,通常以
4、备齐商品的品种作为前提,A类商品齐备率为100%,B类商品齐备率为95%,C类商品为90%。,未来的物流量要求 各种商品的年增长率,配送中心的中长期规划。确定各作业区的占地面积: 一般来说,配送中心可分为物流生产区、辅助生产区和办公生活区,在总规模设计时,需根据以下指标概算物流生产区的建筑面积。即:储存保管作业区:单位面积作业量:0.70.9t/m2;收验货区、拣选作业区、配送集货区:单位面积作业量:0.20.3t/m2。,辅助生产建筑面积为:配送中心建筑面积的58%,办公、生活建筑面积为:配送中心的5%左右,配送中心的总建筑面积便大体可以确定。再根据城市规划部门对建筑覆盖率和建筑容积率的规定
5、,可基本上估算出配送中心的占地面积。,关于配送中心规模确定的说明:,目前国际上,没有较成熟的配送中心的规模的确定方法,配送中心的规模与配送中心的类型有很大关系。一般通过横向对比的方法来确定配送中心的建设规模。日本配送中心的规模:0.015km2;最大的可达0.01km2;韩国在富谷与梁山建立的配送中心,规模均为0.33km2;荷兰统计的14个配送中心,平均占地0.448km2;比利时的Cargvol配送中心占地0.75km2以上;德国不莱梅的货运中心占地1km2;,制定细目计划,细目计划的研究主要包括区域功能规划、作业流程规划、作业区能力规划和作业区域布置规划等内容。,2.配送中心设施规划的要
6、求,有效地利用空间、设备、人员与能源最大限度地减少物料搬运简化作业流程缩短作业周期为职工提供安全、舒适、安全和卫生的环境力求投资最低,第三节 作业流程规划,1.分析确定配送中心的主要物流活动分析配送中心在供应链中的位置,确定其主要功能确定配送中心的主要物流活动及程序配送中心的主要活动一般为:订货、进货、仓储、发货(拣货、配送)等作业;特殊作业包括:流通加工、贴标签和包装;退货作业,包括退货品的分类、保管、退回等作业。分析配送中心商品实体流程,2.各物流活动的流程分析 以物品储运单位的转换与否及作业特性的分类为主分析配送中心的作业类型。作业特性的分类则包括操作、搬运、检验、暂存、储存等性质,其中
7、在配送中心的操作以上货、卸货、拣取、补货等作业为主。,表4-1 物流配送中心作业流程分析表,物流配送中心作业流程的分析程序可利用作业流程分析表来进行,逐步将操作、搬运、检验、暂存、储存保管等不同性质的工作加以分类,并将各作业阶段的储运单位及作业数量加以整理统计,并标出该作业所在区域,即可得知各项物流作业的物流量大小及分布。,3.针对主要物流活动,制定出合理的作业流程 进货货流程,包括库存需求、采购、供货厂商发货、进货和入库等; 发货流程:包括配送需求、订单处理、拣货分拣、配送和客户收货等; 退货流程:包括退货需求、退货分类、责任确认和退货理等。3.依据主要物流活动,制定相关物流作业的流程,第四
8、节 区域功能规划,1.一般性物流作业区,部分一般性物流作业区的规划要素,2.退货物流作业区,3.换货/补货作业区,4.流通加工作业区,5.物流配合作业区,6.仓储管理作业区,移仓与储位调整作业区规划要素:(即库存区规划要素),最大库存量需求物品特性基本资料物品项目储区划分原则储位指派原则存货管理方法,自动化程度要求物品使用期限储存环境要求盘点作业方式物品周转效率未来需求变动趋势,储区划分原则: 按库存物品的理化性质不同进行划分; 按库存物品的使用方向分;按货主不同分区; 混合分区 。储位指派原则:靠近出口原则; 周转率原则;相关原则;类似原则;先入先出原则;面对通道原则;产品尺寸原则;重量特性
9、原则;物品特性原则;位置明示原则;叠高原则。,7.厂房(配送中心)使用配合作业区,配送中心使用配合作业区规划要素:,人员出入规划要素:通行人数人员行走的速度,搬运车辆在库存区通行的规划要素:每日进出发货流量搬运车辆形式搬运物料种类作业特性进出口位置,楼层间通行规划要素:楼层数楼层通行人数行人与物料是否共用,8.办公事务区,9.劳务活动区,洗浴室员工娱乐及休息急救医疗接待厂商、来宾员工饮食厂商驾驶员休息室,10.配送中心相关活动区,警卫值勤员工车辆停放配送中心的交通配送中心扩充环境美化,第五节 区域能力规划,1.规划仓容量(平均库存需求量的估算),周转率计算法采用周转率估计法估算仓储区储运能力,
10、根据平均库存需求量、储存方法、储存设备和作业设备来确定仓储区的面积。其步骤如下:年运转量计算 将配送中心的各项进出产品单元换算成相同的单位的储存量,该单位是目前或今后规划仓储作业的基本单位。按基本单位求出全年各种物品的总量就是配送中心的年运转量。,估计周转次数 估计周转次数是指估计配送中心仓储量周转率目标。 一般情况下,食品零售业周转次数为2025次,制造业约为1215次。在建立配送中心时,可针对经营品项的特性、物品价值、附加利润和缺货成本等因素,决定仓储区的周转次数。计算仓容量 年周转量除以周转次数便是仓容量。即: 仓容量=年运转量/周转次数注意:这里仓容量实际就是平均的库存需求量,标准单位
11、,估计放宽比(安全系数) 估计仓储运转的弹性变化以适应高峰期的高运转量的要求,用估计的仓容量乘以放宽比,便是规划仓容量,一般放宽比为10%25%。计算规划仓容量 规划仓容量=年运转量放宽比/周转次数 在缺乏足够分析资料时,可利用周转率来估计储存区储量。实际做法是:先按商品类别分类计算仓容量,然后加总得到规划总仓容量。,送货频率计算法,如果能收集到各种商品的年运转量和发货天数,根据厂商的送货频率进行分析,则可估算仓容量。其计算程序如下:年运转量计算 按基本单位分别计算出各类物品的年运转量。估计年发货天数 年发货天数计算有两种基准。一为每年的实际工作天数;另一为各产品的实际发货天数。如果能真实求出
12、各产品的实际发货天数,则可计算平均日的储运量,这一基准比较接近真实情况。,分别计算各种物品的平均日储运量 平均日储运量=年运转量/年发货天数估计送货周期 根据厂家送货频率,估计送货周期。估算仓容量 仓容量=平均日储运量送货周期估计放宽比计算规划仓容量 规划仓容量=仓容量放宽比,2.拣货区运转能力规划,拣货区是以单日发货物品所需的拣货作业空间为主,因此主要考虑的因素是物品数目和作业量。一般拣货区的规划不需包括当日所有的发货量,在拣货区物品不足时由仓储区进行补货。拣货区储运量的规划计算方法如下:年发货量计算估计各物品的年发货量。估计各物品的年发货天数估计放宽比计算各类物品平均发货天数的拣货量 平均
13、发货天数的拣货量=各物品年拣货量/年发货天数分类(ABC)分析,对各类物品进行年发货量和平均发货天数的拣货量进行ABC分析。,表4-1物品发货量特性分类,表4-2 综合发货天数的物品发货量分类,表4-3拣货区按发货类型分类的规划原则,3.物流量平衡分析,物流量平衡分析是在各项物流作业活动中对物料从某一区域到另一区域的流量大小进行研究,确保物流作业畅通。,图 配送中心内货物作业流程及物流量,4.区域布局规划,在配送中心的布置规划中,可分为物流作业区域、辅助服务区域和厂区活动区域等三大部分。区域布局规划主要是解决各个作业区域、辅助办公场所、储存设施等作业单位及工作地、设备、通道、管线之间的相互位置
14、,同时也要解决物料搬运的流程及方式,对配送中心内的建筑物的配置做出合理的布局。,配送中心规划的目的是使仓储与物料搬运成本降低到最低。,区域布局规划的原则,要求物料搬运流程通畅、短捷、方便、往返避免交叉;选择适当的建筑模式,采用适当的高度、跨度、柱距,充分利用建筑的空间;合理划分和协调配置储存区域和其他区作业场所。为工作人员创造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具备适应变化的柔性投资合理。,区域布局规划的主要程序和内容,活动关系的分析区域位置的布置流程动线的分析实体限制的修正,各作业区域之间的活动关系分析,各作业区域活动关系的类型:程序上的关系:物料流与信息流之间的关系。组织上的关系:各部门组织之间的关系。
15、功能上的关系:区域之间因功能需要而形成的关系。环境上的关系:操作环境和安全需要而保持的关系。,各区域关系密切的影响因素:是否使用共同的原始记录有无共用人员人员接触频繁程度作业流程是否连续有无做类似的工作组织管理上的关系其他,5.动线形式,配送中心基本的动线形式如下:直线式适用于作业流程简单,规模小的物流作业,双直线式,适用于有两种不同出货形态的物流形式,锯齿形或S形,通常是适用于多排并列的库存货架区内的物流作业。,图 :S型动线, U形,可根据出货频率的大小,将物流量大的物品安排在靠近出口端的储区,缩短这些物品的拣货搬运距离;可同时处理“快流”与“慢流”的货物。,分流式,适合于批量拣货的分流作
16、业。,集中式,适用于因储存区与物品特性而把订单分解在不同的区域拣货,然后再进行集货的作业方式。,6.作业区域的位置布置(流程性布置法),流程性布置法: 是根据物流移动路线作为布置的主要依据,适用于物流作业区域的布置。 作业区域位置布置的基本步骤在进行各区域位置布置时,可按下列程序步骤:第一步,确定配送中心的对外连接道路的形式;,由于物流作业区域由进货作业开始,所以根据作业流程的顺序,物料流程前后关系顺次安排相应的位置。 一般按进货月台、进货暂存、储存、流通加工、拣货、集货、发货暂存、发货月台等顺序安排各区域的位置。,案例:设可用用地面5400m2,考虑到道路、车位及大型货车通道最小需要25m等
17、因素后,有效使用面积为2100m2。,30m,60m,27m,3m,5m,90m,25m,道路宽10m,道路宽5m,70m,图4-8 配送中心各区域面积与长宽比示意图,第二步,确定配送中心各作业区域的大致面积和长宽比例;,第三步,决定配送中心内部的主要动线形式 对于上例,假设按U型平面布置,首先将进发货平台填入有效使用面积。,30m,70m,进货月台,发货月台,第四步,首先布置刚性区域。 依照U型动线,把刚性区域即活动区域面积较大且长宽度不易变动的区域(如自动仓库、输送机等),首先填入配送中心区域的框架图中。,30m,70m,进货月台,发货月台,自动化立体仓库,分拣输送机,第五步,插入柔性区域
18、。 柔性区域是指面积大,且长宽比例容易调整的区域,(如托盘货架区、流动货架区、集货区、发货储存区、箱流动货架)填入配送中心区域的框架图中。,30m,进货月台,发货月台,自动化立体仓库,分拣输送机,托盘货架区,流动货架区,70m,第六步,把面积较小,长宽比例容易调整的活动区域(如:进货暂存区、流通加工区、理货区)填入。,30m,进货月台,发货月台,自动化立体仓库,分拣输送机,托盘货架区,流动货架区,发货暂存区,进货暂存区,流通加工区,70m,第七步,确定行政办公区与仓储区的关系。 上述程序完成后,物流作业区域的位置就基本上确定,最后绘制出区域布置的规划图。,30m,进货月台,发货月台,自动化立体
19、仓库,分拣输送机,托盘货架区,流动货架区,发货暂存区,进货暂存区,流通加工区,70m,办公室,办公室,物料搬运的限制与修正,外部衔接分析(配送中心内部的物料搬运与外部运输系统形成一个整体);总体和详细的搬运分析。活动流程的动线分析根据装卸货的出入形式、作业区域内物流动线形式以及各区域的相对位置,确定主要的通道;进行物流设备的方向规划;分析各区域之间物流动线形式,绘制物流动线图,研究物流动线的合理性和流畅性。,配送中心区域布置的评估,经济性方面 主要包括土地面积、库房建筑面积、土建成本、设施设备成本、人力成本以及耗能等方面。技术性方面 包括自动化程度、设备可靠性和设备的维修保养三个要素系统作业方
20、面 包括储位柔性程度、系统作业柔性程度、系统扩充性、人员安全性、人员素质等因素。,7.配送中心区域系统布置设计模型(SLP),相关性布置法: 是根据各区域的活动相关表进行区域布置。一般用于整个厂区或辅助性区域的布置。SLP(Systematic Layout Planning,系统布置设计)方法是理查德.缪瑟提出来的,该方法提出来作业单位相互关系的等级表示法,使区域布局由定性阶段发展到定量阶段。,相关性布置法,区域系统布局设计法的规划程序,E:是指配送的对象和客户;I:配送商品的种类;Q:是指配送商品的数量和库存量;R:配送的通路;S:物流部的服务水平;T:物流的交货时间;C:配送物品的价值或
21、建造的预算,SLP系统布局设计法的设计原理,对各作业单位之间的关系做出分析,建立各作业单位的相互关系表;根据相互关系表中作业单位之间相互关系的密切程度,决定各作业单位之间距离的远近,安排各作业单位的位置,绘制各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将各作业单位的实际占地面积与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结合起来,形成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称为空间关系图)对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进行修正和调整,得到若干个可行方案;量化各因素。利用加权系数法建立方案质量评估的数量指标,选择最佳方案。,所谓相关,是指各区域之间的关系密切程度,或称相关程度。 相关程度决定于两个因素:一是两个区域之间传递的物流量的大小,物流量越大,关系密切程度就越高,
22、否则就低;二是两个区域之间业务交流的频繁程度,如人员接触、文件传递等。前者称物流相关,后者称活动相关或非物流相关。,SLP相互关系分析,表4-2 相关程度等级含义表,在相互关系分析中,将区域间所有的关系分为6个等级,分别用6个字母表示,它各自所占的比例一般按表4-2所给的范围来取值。,表4-3相关等级代码及所占比例表,一般说来,一个区域的布局,A,E,I级的关系比例在10%30%之间,其余为0,U级关系,而X级关系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各功能区域的相关表,案例4.1:,某配送中心的作业场所主要由八大设施组成,即收货场所、验收场所、分类场所、流通加工场所、储存场所、特殊产品存放场所、发货场所
23、和事务场所。各场所间的物流作业流程和作业量的比例如图4-3所示。事务场所主要与收货场所、验收场所和发货场所的票证管理发生关系。试建立配送中心各主要作业场所的相互关系图,其他数据可合理假设。,图4-3 配送中心内货物作业流程及比例,图4-4 配送中心各场所间的相互关系图,形成空间关系图,根据相互关系图和各设施的面积比例生产空间关系图。所谓空间关系图是指将各设施按相互之间关系的亲疏程度和所需面积比例布置它们的相对位置,并利用不同的线形和距离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4-5。,第一步,首先将A,E级关系的设施放进布置图中,即将收货场所、验收场所、分类场所、事务场所和配送场放入图中,如图4-5所示。,图
24、4-5 A、B级空间关系图,第二步,将I级关系的场所添加到图4-5中。,第三步,适当调整,得到空间关系图,图4-6。,图4-6 配送中心场所空间关系图,计算各场所所需要的面积,可根据设施的作业量以及该设施处理单位质量货物所需要的面积来确定。假设该配送中心日处理流量为100t,除储存设施每平方米可存放1t货物外,其他设施的单位面积物流处理量为0.2t/m2,事务所占地110m2,储存场所需存放7天的需求量。则各设施面积可以确定,如表4-3所示。,表4-4设施需要面积计算表,将设施面积加到空间关系中,设计出布局方案图,如图4-7。,储存场所,流通加工场所,分类场所,验货场所,收货场所,事务场所,特
25、殊货物存放场所,配送场所,出口,入口,图4-7 配送中心场所空间布局方案,40m,50m,事实上,由相互关系图可生成多个空间关系图,因此,一般可得到多个布局方案,最后需要对每个布局方案计算其质量指标,通过比较质量指标,最终决定选择结果。,区域规划的要点:,物流作业区域由进货作业开始布置,再按物料流程的前后相关顺序安排其相关位置。其中作业区域面积大且长宽比例不易变动的区域,应先置入建筑平面图内,其次插入面积较小且长宽比例容易调整的区域。配送中心管理办公室采取集中布置,并与物流仓储区相隔。选择与各部门活动相关性最高的部门区域先行置入规划范围内,再按活动关系与已置入区域关系最重要者按顺序置入布置范围内,再逐步调整各办公及管理活动区域。,Thank Yo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