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礼德系统与功能语法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448112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2.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韩礼德系统与功能语法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韩礼德系统与功能语法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韩礼德系统与功能语法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韩礼德系统与功能语法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韩礼德系统与功能语法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韩礼德系统与功能语法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韩礼德系统与功能语法ppt课件.ppt(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韩礼德系统与功能语法,1韩礼德其人及他的语言观 2系统语法 3功能语法,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韩礼德其人,全名:Michael Alexander Kirkwood Halliday简介:1925年出生于英国利兹(Leeds)。青年时期在英国伦敦大学主修中国语言文学,获得学士学位。,1947年至1949年到中国北京大学深造,导师为罗常培先生 1949年至1950为攻读现代汉语转入岭南大学,跟随王力先生学习。回国后,跟随剑桥大学弗思(Firth)教授继续攻读博士学位。1955年完成了对用中国14世纪北方官话译述的元朝秘史一文的语言学分析,获得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毕业后,韩礼德先后在剑桥

2、大学、爱丁堡大学、伦敦大学、美国印第安纳大学、耶鲁大学、布朗大学和肯尼亚内罗毕大学任教。,1963年韩礼德担任伦敦大学语言学教授,主持多项对英语研究和教学工作。1973年到1974年担任美国斯坦福大学行为科学高级研究员。1974年到1975年任英国埃克塞斯大学 教授。1976年移居澳大利亚筹建 悉尼大学语言学系并担任 系主任。1987年12月退休。,韩礼德-学术著作,语言功能探索 (1973)语言的系统和功能(1976)作为社会符号的语言(1978)学习做到有所指功能语法导论本书出版于1985年,英文名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是韩礼德功能语言

3、学理论的重要著作。婴幼儿的语言韩礼德语言学文集,韩礼德语言观,一、纯理论功能的(metafunctional)思想 韩礼德认为语言的性质决定人们对语言的要求,即语言所必须完成的功能。尽管这种功能千变万化,我们可以把它们归纳为若干个有限的抽象的功能,这就是“纯理功能”或“元功能”,这是种种语言用途所固有的。纯理论功能包括三方面: 1.语言是对存在于主客观世界的过程和事物的反映,这是“经验”(experiential)功能,或者说关于所说的“内容”的功能。,2.语言是社会人的有意义的活动,是做事的手段,是动作,因此它的功能之一必须是反映人与人间的关系。这个纯理功能称为“人际”(interperso

4、nal)功能。3.实际使用中的语言基本单位不是词或句,而是表达相对的来说是完整思想的“语篇”(text),上述两种功能部分最后要由说话人把它们组织成语篇才能实现。,二、系统的思想 韩礼德不同意索绪尔等把语言单单看作是一套符号的集合。在他看来,语言不是所有合乎语法的句子的集合,因而语言不能用解说这样一个集合的规则解释,而是用意义的有规则的源泉意义潜势来解释。其次尽管弗思是韩的导师,在把系统看作潜势还是具体化的问题上,韩礼德倾向于叶姆斯列夫的观点:结构是过程的底层关系,是从潜势中衍生的,而潜势可以更好地用整合关系来表达。这就是说,韩礼德的系统的思想把语言系统解释成一种可进行语义选择的网络,当有关系

5、统的每个步骤一一实现后,便可产生结构。,三、层次的思想 1.语言是有层次的,至少包括语义层、词汇语法层、音系层。 2.各个层次间存在“体现”的关系。即对“意义”的选择(语义层)体现于对“形式”(词汇语法层)的选择;对“形式”的选择又体现于对“实体”(音系层)的选择。 3.根据体现的观点,我们又可把语言看作一个多重代码系统,即由一个系统代入另一个系统,而后又带入另一个系统。,四、功能的思想韩礼德的功能思想术语义分析的概念。与前面所讲的纯理功能不同,这里所说的功能是形式化的意义潜势的离散部分,即构成一个语义系统的起具体作用的语义成分;除及物性系统外,语气系统包含“语气”和“剩余成分”等功能成分;主

6、位系统包含“主位”和“述位”两个功能成分;信息系统包含“已知信息”和“新信息”两个功能成分。语言“用途”不等同于语言“功能”。用途指在实际情景类型的语境中,从语言系统的选择项中进行选择,因而它是一个价值概念。但语言用途千变万化,难以一一描述,而语言的个个语义系统却可以由有限数量的语义功能成份组成。,韩礼德-学术贡献,韩礼德是伦敦学派的主要成员,又是“新弗思派”的领袖。他的学术思想,受弗思和马林诺夫斯基影响很深,在60年代后期,他接受了布拉格学派的“功能句子观”和美国S.拉姆的“语言层次和体系”的理论,进一步发展了他的学说。韩礼德坚持从系统和功能的角度研究语言,批评乔姆斯基的纯形式理论。世界各地

7、围绕着韩礼德已形成了一支系统功能语法学家的队伍,他的理论对中国语法研究的影响也已日渐加深。,系统语法,根据弗斯的理论,一个系统就是一组相互排他的选择,它在语言结构中的某一位置起作用。和弗斯的音位学一样,系统语法首先关注各种各样的选择的本质和重要性,这些选择是一个人(有意或无意)作出的,是要从一种语言里所能够说出的无穷无尽多的句子里说出某一个特定的句子的决定。系统语法的核心部分是构建句子的一整套有效选择的图表,并且配有对不同选择之间的关系的详细说明。例如,韩礼德提出,在英语的主句中,及物性系统提供了外延的或是内涵的选择;如果选择了外延的,又会有新的选择描写的和有效的出现;如果选择了有效的。就会出

8、现更进一步的可操作的和能接纳的对立。,韩礼德的系统语法与其他语言学家的理论有所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系统语法十分重视语言的社会学特征;第二,系统语法认为语言是“做事”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知识”的手段。它区分了“语言行为潜势”和“实际语言行为”;第三,系统语法比较重视对个别语言以及个别变体的描写;第四,系统语法用“连续体”这一概念来解释众多语言事实(例如:不符合语法的-反常-不太反常-不太惯常-符合语法);第五,系统语法依靠对语篇的观察和数据来验证自己的假设;第六,系统语法以系统为基本范畴。,在系统语法里,系统的概念是由一条基本的解释性的原则构成的,即整个语言系统被认为是一个“系统

9、的系统”。系统语法就是建立一个关系的网络系统,把语言系统解释成一种可进行语义选择的网络。 在一般层面上讲,系统中存在连锁系统和选择系统:,选择轴 _|_ 连锁轴 | 伴随着话语次序出现的维度是连锁轴,而沿着纵线出现的基本模型则构成选择轴。连锁轴代表组合关系,选择轴代表聚合关系。出现在选择轴上的是对比关系。如果没有对比,语言就失去了交际的作用。连锁轴处理语法的表层,例如句法结构,语言单位,以及它们的级(句子,子句,词组,词,语素)。选择轴处理语法的意义,例如系统和精密度。系统就是一组存在于语法中的一系列选择。,例如英语中数的系统,包含两种选择:单数和复数。而人称系统提供了三个选择:第一人称,第二

10、人称,第三人称。此外英语中还有其它诸如性、时态和语态等系统。 - 单数 | 数 - | - 复数 - 第一人称 | 人称 -|- 第二人称 | - 第三人称,一个系统就是一组选择。所以它们是语法能够辨别的意义。系统中的项目被称做选项。即使是特定系统中的项目也有其共同之处,它们都属于同一语义范畴。譬如单数和复数是相互区别的,但是二者都不得不与“数”相关。所有的系统都具有以下三个根本特点:第一,系统中的选择是互相排斥的。选择了其中的一个,同时也就排除了对其他项目的选择。第二,每个系统都是有限的。我们完全能够确定一个系统的限度,准确地说出它所包含的选择的数目,一个不多,一个不少。第三,系统中每一个选

11、择的意义取决于系统中其他选择的意义。如果其中一个意义改变了,其他选择也要改变意义。,在系统网络中,出现在箭头左侧的是入列条件。第一,为了对事物进行更为严格的区分,系统中的选择必须有共同的意义场。例如,否定选择和复数选择是不同的,但是它们之间的不同远不如否定和肯定、单数和复数之间的区别那么明显。第二,选择必须有共同的语法环境。第三,选择必须描写适合系统的正确单位(也就是说,必须说明该单位是小句还是短语)。第四,系统常常互相提供入列条件。在许多情况下,要从一个系统中作出选择,只有已经从其他系统中作出其他选择之后才有可能实现。例如,在选择语气系统以前,我们必须首先去选择有限或是无限。,在英语里,我们

12、可以对不同类型的过程、参与者和环境进行选择。它们都被统称为及物性选择。首先,我们把所有的选择区分为六种: |- 物质过程 material process | (John kicked the ball) |- 行为过程 behavioural process | (John laughed) |- 心理过程 mental process 及物性 -| (John likes Mary) (Transitivity)|- 言语过程 verbal process | (John said it is cold in the room) |- 关系过程 relational process | (

13、John is on the sofa) |- 存在过程 existential process (There is a cat on the sofa),然后,我们将物质过程又分为两种类型:动作过程(John kicked the ball)和事件过程(The train left five minutes ago)。之后,动作过程还可以进一步分为其他若干类型。同样,心理过程也可以被区分为内化过程(I like it)和外化过程(It puzzled everybody)。,此外,在系统之间还可能存在另外一种关系,即同时性。一个系统不依赖于另一个系统,但又有着相同的入列条件,它们就是同时并存

14、的关系。如果两个系统是同时并存的,它们的项目能够自由结合,并且其中任一系统的项目都可以与另一系统中的任何项目结合。在英语里有许多系统,所谓系统语法就是选取一个普遍意义的区,然后逐步地把它拆分为越来越小的子区。在每个阶段,我们都对意义进行了更好的区分,也使得这种区分愈加精密。 精密度用来辨识越来越细致的范围的程度。在分析过程中,我们选择一个普通的语义区,然后把它分为越来越小的子区,在每个阶段,都使语义的区别越来越精细。我们可以按照这种区别的程度来排列系统。这个度,就叫做精密阶。,在表达意义时,人们特意在系统网络中进行选择。在此基础上,选择就是意义。韩礼德认为,在不同的层次间存在着体现关系。“意义

15、”的选择(在语义层上)被“形式”的选择(在词汇语法层上)所体现;而“形式”的选择又被音系层上“实体”的选择所体现。换言之,就是“能干什么”体现于“能意味着什么”,“能意味着什么”体现于“能说什么”。根据体现的观点,我们可以把语言看作一个多重代码系统,在这个系统里一个子系统包含于另一个系统中。例如: 意义 meaning 语义 semantic 体现于 措辞wording 词汇语法 lexicogrammar (句法) 体现于 声音sound(或文字writing) 音系 phonology 在系统语法中,体现关系用箭头来表示。,系统语法中的系统网络主要描写了功能的三个部分,或称三个元功能。每一

16、个元功能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含有其他的系统,并且选择同时在三个元功能中进行。这就是系统语法和功能语法之间的紧密联系。,系统功能学派,系统功能学派认为,语言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作为人类交际的工具,它承担着各各种各样的功能。韩礼德(1970,1973,1985/1994/2004)把语言的纯理功能 (也有译作元功能的)(metafunction)分成三种:概念元功能(ideational function),人际元功能(interpersonal function)和语篇元功能(textual function)。,概念功能,韩礼德所说的概念功能包括经验功能(experiential func

17、tion)和逻辑功能(logical function)两个部分。经验功能指的是语言对人们在现实世界(包括内心世界)中的各种经历的表达。换言之,就是反映客观世界中所发生的事、所牵涉的人和物以及与之有关的时间、地点等环境因素。逻辑功能指的是是语言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单位之间逻辑关系的表达。,经验功能,经验功能主要是通过“及物性”和“语态”得到体现的。及物性是一个语义系统,其作用是把人们在现实世界中的所见所闻、所作所为分成若干“过程”(process),即将经验通过语法进行范畴化, 并指明与各种过程有关的“参与者”(participant)和“环境成分”(circumstantial eleme

18、nt)。他把人类的经验分成六种过程: 物质过程(material process); 心理过程(mental process); 关系过程(relational process); 行为过程(behavioral process); 言语过程(verbal process); 和存在过程(existential process)。环境意义包括时间、空间、方式、程度、比较、伴随、因果、身份等。,物质过程,物质过程是表示做某事件的过程(a process of doing)。这个过程本身一般由动态动词(如)来表示,“动作者”(actor,即逻辑上的主语)和动作的目标(goal逻辑上的直接宾语)一般

19、由名词 或代词来表示,如图1:图1:物质过程我 吃了 一个苹果。(动作者) (物质过程)(目标),心理过程,心理过程是表示“感觉”(perception )、“反应”(reaction)和“认知”(recognition)等心理活动的过程(a process of sensing)。表示感觉的动词有see,look等;表示反应的动词有like,please等;表示认知的动词有know,believe,convince等。心理过程一般有两个参与者。一个是心理活动的体即“感知者”,另一个是客体即被感知的“现象”(phenomenon)。例子,如图2:图2:心理过程李敏 喜欢 这块布料。 (感觉者)

20、(心理过程) (现象),关系过程,关系过程指的是反映事物之间处于何种关系的过程(a process of being)。它可分为“归属”(attributive)和“识别”(identifying)两大类。归属类指某个实体具有哪些属性,或者归于哪种类型,其公式是“A是X的一种”。这两种关系过程各自又可进一步分为“内包式”(intensive)、“环境式”(circumstantial)和“所有式”(possessive)。 例子如图3和4:图 3:关系过程(归属)李白 是 一位诗人。(载体)(关系过程)(属性) 图4:关系过程(识别)教务员 是 这位女同志。(被识别者)(关系过程)(识别者),

21、行为过程,行为过程指的是诸如呼吸、咳嗽、叹息、做梦、哭笑等生理活动过程(a process of behaving)。行为过程一般只有一个参与者即“行为者”,而且行为者一般是人。这一点与心理过程相似,与物质过程不同。如图5:图5:行为过程她 放声 痛哭。(行为者) (环境)(行为过程),言语过程,言语过程是通过讲话交流信息的过程(a process of saying)。常用的动词有say,tell,praise,boast, describe等。“讲话者”不一定是人。在言语过程中,“受话者”也可以作为一个参与者出现。“讲话内容”(verbiage)可能是要传递给受话者的某个信息,也可能要受话

22、者做某件事,如图6:图6:言语过程小琳 告诉 蔡华 她今晚会回家。 (讲话者)(言语过程)(受话者)(讲话内容),存在过程,存在过程是表示有某物存在的过程(a process of existing)。常用的动词是be,此外还有等exist, arise。在每个存在过程中,都必须有一个“存在物”(existent)。如图7:图7:存在过程墙上 挂着 一幅画。(环境)(存在过程)(存在物),人际功能定义:人际功能是指语言具有表达说话者身份、地位、态度、动机 和对事物的判断、参加社会活动、建立社会关系等功能。,组成部分:语气(Mood) 情态(Modality),语气(mood),定义:语气系统说

23、明在某个情景语境中讲话者选择了何种交际角色组成部分:主语(subject)可由名词名词短语或小句充当限定部分(finite element)用来表示时态的 助动词和情态动词. (例子中的willis) Ignoring the problem will not make your work easier.To argue with the captain is asking for trouble.,情态( modality ),定义:讲话这对自己讲的命题的成功性和有效性所做的判断,或在命令中要求对方承担的义务,或在提议中要表达的个人意愿。,命题(proposition),提议(proposa

24、l),断言这是,否定这不是,规定做此事,禁止不能做此事,命题,在断言和否定之间有两种可能性()不同量值的概率( 如possibly,probably,certainly)(2)不同量值的频率(如 sometimes,usually,always) 概率和频率都可用三种方式表达(1)用动词词组中的限定性情态动词表达,如will,can,must等(2)用表示概率或频率的情态副词表示,如possibly,probably,sometimes,usually等(3)两者并用,如That will probably be john 中的will probably,提议,在做此事与不能做此事之间也有两种

25、可能性。哪一种起作用取决于小句的言语功能是命令还是提供。命令句中,中介量值代表不同的程度的义务(如allowed to,supposed to,required to) 提供句中,中介量值代表不同的程度的意愿(如willing to,anxious to ,determined to)义务和意愿在英语中可用两种方式来表达(1)用限定性情态动词来表达,如you should know that 与I will help them(2)用谓语的延伸部分表达,如you are supposed to know that或I am am anxious to help them.,语言的言语角色最基本

26、的任务是给予和求取交换物也可分为两类物品及服务、信息言语角色和交换物构成了四种主要的言语功能:提供、命令、陈述和提问,交换物,交际角色,语篇功能,语篇功能是指语言中存在着一种机制将口头或书面的话语组织成连贯统一的语篇,这种机制的实际的言语区别与一系列随意的句子。尽管两个句子在概念功能和人际功能方面可能完全相同,但就语篇功能而言可能存在较大区别。 语篇功能满足了使实际应用中的语言前后相关联的要求,使实际的上下文具备一定的结构,从而使实际的篇章区别于语法或者词典中一个个孤立的条目。它提供了一系列潜在的可用的意义,使语言结构的组成成为可能。,An example,(1)John saw a hand

27、bag in a field. John walked across a field and picked up a handbag. John took a handbag to the police station and John handed in a handbag as lost property. When John handed a handbag as lost property, John went home.(2)John saw a handbag in a field. He walked across the field and picked up the hand

28、bag. He took the handbag to the police station and handed it in as lost property. When he had done this, he went home.,后者读起来比前者更像统一连贯的语篇。这两组句子在概念成分和人际成分方面颇为相似,在语篇成分上却有着区别。前者忽略了某些成分重复出现的事实,将它们一概视作首次出现的成分。后者则使用定冠词代替那些已经出现过的名词前面的不定冠词,用he和it替换其他的一些名词,用do this替换短语。诸如此类的连接成分一起被当作衔接语篇的组成部分。,语篇功能还对篇章中的某些部分形成了强调。例如,在下面的例子中: the authority I respect, but authoritarianism I deplore. authority、authoritarianism都得到了强调。这些成分都作为补语出现。在两个例子中,补语均被置于主语和谓语之前的位置上,这个位置对于补语而言是比较不寻常的,句子的重心因此被移到补语之上。,韩礼德认为,子句是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同时实现的产物 。,Thank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