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恢复期常见问题及处理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448837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PPT 页数:101 大小:1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麻醉恢复期常见问题及处理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1页
麻醉恢复期常见问题及处理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1页
麻醉恢复期常见问题及处理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1页
麻醉恢复期常见问题及处理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1页
麻醉恢复期常见问题及处理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麻醉恢复期常见问题及处理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麻醉恢复期常见问题及处理ppt课件.ppt(10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麻醉恢复期常见问题及处理,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麻醉科 陶 军,一、 概 述,麻醉恢复期,患者从麻醉状态逐渐恢复到意识清醒、生命体征平稳,这一阶段称为麻醉恢复期。 麻醉恢复期是麻醉后重要生理功能全面恢复的时期,也是围麻醉期的重要环节之一。,麻醉恢复室,麻醉恢复室 Post-anesthetic recovery room麻醉后监测治疗室 Post-anesthetic care unit(PACU),PACU与ICU的区别,PACU麻醉后一般性恢复工作留观治疗时间短ICU处理危重的术后及非手术患者,常见并发症,麻醉后由于麻醉药物的影响、手术的直接创伤以及患者原有病理生理的变化等,均可导致某些并发

2、症的发生。 麻醉恢复延迟、呼吸系统及循环系统并发症、恶心呕吐、谵妄躁动、低温寒战、肾脏并发症等,发 生 率,麻醉恢复期常见并发症报道的发生率差异较大,从6.95% 44.2%不等。,20192019年国内资料,2019 广东深圳寒战 41.90% 低温 27.45%躁动 24.40% 低氧血症 12.55%恶心呕吐 12.08% 循环 9.63%2019 浙江湖州 16.6%呼吸 2.8% 循环 5.7%躁动 2.9% 恶心呕吐 4.1%苏醒延迟 1.1%,20192019年国内资料,2019 湖南长沙 44.2%循环 29% 低氧血症 9.7%躁动 2.0% 恶心呕吐 1.8%低温寒战 1.

3、4%2019 广西柳州循环 13.2% 呼吸 15.1%躁动 2.7% 恶心呕吐 1.8%,二、麻醉恢复延迟,麻醉恢复延迟,全麻苏醒延迟 部位麻醉恢复延迟,全麻苏醒延迟,原 因麻醉因素手术因素病人及疾病因素,麻 醉 因 素,麻醉药物的残余作用 麻醉期间缺氧 麻醉期间的管理不当,麻醉药物的残余作用,麻醉药物绝对过量 判断失误药理作用及剂量不熟悉误用尤以判断失误而投入过量麻醉药较常见,全麻苏醒延迟,麻醉药物的残余作用,麻醉药物相对过量 麻醉药代谢排泄延迟 中枢神经系统敏感性增加 患者对麻醉药物的耐受力下降,全麻苏醒延迟,麻醉期间缺氧,低氧血症 PaO2 60mmHg 或SaO2 75% 低血压 S

4、BP 5060mmHg 严重贫血 Hb 60 g/L,全麻苏醒延迟,麻醉期间管理不当,低氧低温、高热严重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全麻苏醒延迟,手 术 因 素,颅脑手术 重要结构细胞损伤、水肿、颅内压升高 脑灌注不足或颅内压增高 头低位、病人体位不当时(如颈极度屈曲、过伸、或旋转位牵引或其它机械性装置使血管受压),全麻苏醒延迟,手 术 因 素,体外循环 上腔静脉引流不畅、脑灌注不足、气栓、微栓等骨科手术 脂肪栓塞,腔镜手术 高碳酸血症、气体栓塞、水中毒或低钠血症等低温 胸腹腔手术、创伤大、出血量大、时间长术中出现严重意外 急性大出血、心肌梗死、颅内动脉瘤破裂或出血、脑血管意外等,手 术 因 素

5、,疾 病 因 素,内分泌和神经系统疾病 如甲状腺功能低下者对麻醉药需求量降低;严重肾上腺功能不全者麻醉后可能苏醒延迟;慢性舞蹈病者硫喷妥钠麻醉后苏醒延迟。还有并发脑血管意外。 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糖代谢紊乱低血糖 糖尿病、误用过量胰岛素、分泌胰岛素的胰腺肿瘤或后腹膜肿瘤、严重肝脏功能不全等糖尿病酮症性昏迷 多发生在重症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用量不足高渗性昏迷,疾 病 因 素,严重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水中毒或重度缺水;血清钠高于160 mmol或低于100 mmol时,血清镁低于0.2 mmol、血清钾低于2 mmol可导致意识障碍。高钙血症和高镁血症可引起CNS抑制,导致昏迷。甲状旁腺功能低下

6、引起的低钙血症往往伴有精神变化、弥散性EEG异常和颅内高压。严重的酸中毒或碱中毒。,疾 病 因 素,全麻苏醒延迟的处理,明确原因综合评价消除病因,维持呼吸、循环功能稳定特异性拮抗剂治疗,特异性拮抗剂 钠络酮、氟马泽尼、新斯的明、毒扁豆碱等评价和治疗术后CNS抑制时特异性药物拮抗剂具有肯定的价值。然而,不主张使用非特异性兴奋剂,因为非特异性兴奋剂的危害(如抽搐或重新意识丧失)可能大于其诊断价值。,部位麻醉恢复延迟,局麻药作用消失后,但肢体感觉运动仍未恢复,或出现感觉异常,称为部位麻醉恢复延迟。较为少见,操作损伤脊髓、神经马尾综合征 与局麻药本身的毒性有关。出现马尾神经综合征的病人,表现为脊麻后下

7、肢感觉及运动功能长时间不恢复,神经系统检查发现鞍骶神经受累、大便失禁及尿道括约肌麻痹,恢复异常缓慢。,部位麻醉恢复延迟,蛛网膜下腔出血 有报道服抗凝剂的病人可能出现自发性出血, 反复腰穿后损伤血管也确能导致持续性出血。,部位麻醉恢复延迟,脊髓前动脉栓塞 可迅速引起永久性的无痛性截瘫,因脊髓前侧角受累(缺血性坏死),故表现以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神经症状。 诱发脊髓前动脉栓塞的因素有:严重的低血压、钳夹主动脉、局麻药中肾上腺素浓度过高,引起血管持久痉挛及原有血管病变者(如糖尿病)。,部位麻醉恢复延迟,硬膜外血肿 硬膜外间隙有丰富的静脉丛,穿刺出血率约为2%6%,但形成血肿出现并发症者,其发生率仅0.

8、0013%0.006%。 形成血肿的直接原因是穿刺针尤其是置入导管的损伤,促使出血的因素有病人凝血机制障碍及抗凝血治疗。,部位麻醉恢复延迟,病人自身因素椎管内占位性病变脊髓病变神经炎症癔病心理因素,部位麻醉恢复延迟,病例1 男,71岁,体重59kg。胆总管结石,在TIVA下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既往有高血压病史6年,余无特殊。术中血压持续偏高,波动在140180mmHg之间。手术历时2h,共用芬太尼1.0mg、氟哌啶5 mg、丙泊酚800mg。术后给予新斯的明2mg、纳络酮0.8mg、氨茶碱0.25,病人未醒,送入PACU。术后3 h病人才开始苏醒。,病例2 男,2岁,13kg。术前诊断刀刺入颅

9、内,脑损伤,拟行开颅取刀止血术。术前一般情况尚好,神清,双侧瞳孔等大等圆,两肺呼吸音清晰,心律齐,BP、HR正常。入手术室后静注氯胺酮26mg、吸入2%安氟醚,气管内插管。术中用0.8%1%安氟醚、氯胺酮间断肌注维持麻醉。手术历时2h15min,静脉内输全血100ml、晶体液200ml,尿量约200ml。术毕BP12. 8kPa、HR 125次分、RR24次分,潮气量100150ml。从输液管内加入佳苏仑20mg,约2min见患者呼吸频率快、幅度明显加大,听诊两肺布满湿性罗音,气管导管内涌出粉红色泡沫状液体,测BP为17.3kPa,HR138次分。,病例3男,38岁,72kg。拟于硬膜外麻醉下

10、行左肾切开取石术。术前检查均正常。T1011间隙穿刺置管顺利,回抽无血及脑脊液。给予0.2%丁卡因+1%利多卡因混合液5ml,5min后追加7ml,阻滞范围T6L1。术中患者紧张,给度冷丁50mg。手术顺利。术后第二天发现双下肢感觉运动未恢复,大小便困难。各种检查未发现异常,治疗后无效果。后停用药物,改用语言暗示,使患者树立信心,以上症状很快消失。,病例4 男,56岁,因降结肠肿瘤在全麻下行左半结肠切除、肠吻合术。手术结束后半小时内压波动较大,SBP1630kPa,DBP 1217kPa。术后3小时仍未清醒,见双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迟钝,试用25%甘露醇250ml加地塞米松10mg静脉快速输入

11、;40分钟后病人苏醒,但瞳孔仍不等大。回病房后诉头痛,做CT扫描证实为蛛网膜下隙出血,出血量约60ml。,三、呼吸系统并发症,呼吸系统并发症,上呼吸道梗阻 通气不足低氧血症,上呼吸道梗阻,舌后坠最常见原因为全麻和(或)神经肌肉阻滞恢复不完全,气道本身和外部肌肉张力降低和不协调引起舌后坠及气道梗阻。,舌 后 坠,处理 最简单有效的处理方法是使病人头部尽量往后过伸,托起下颌。如此法不行,则需行经鼻或经口放置通气道。必要时行气管插管。,喉 痉 挛,原因多发生于术前有上呼吸道感染而未完全愈合者,这类病人气道应激性增高,咽喉部充血,在麻醉变浅时,分泌物过多刺激声门引起;有时在吸痰或放置口咽通气道时也可诱

12、发。其次是长期大量吸烟患者;小儿手术也常常发生喉痉挛。,喉 痉 挛,处理去除诱因麻醉机呼吸囊和面罩加压给予纯氧建立人工气道 重度喉痉挛导致上呼吸道完全梗阻时, 应快速静脉内注射琥珀胆碱,气管插管。,气 道 水 肿,以小儿多见,术前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者更容易发生。对于长时间手术、手术中晶胶体补充不当、过敏反应、头低位长时间手术,支气管镜检查、食管镜检查及头颈、口腔、下颌和口底手术者尤其注意;其次为肥胖、颈短、会厌宽短、声门显露困难,经反复试插方才插管成功,可导致咽喉及气管周围软组织水肿。,气 道 水 肿,处理雾化吸入 0.25%肾上腺素0.51.0毫升 + 地塞米松给氧静脉内注射地塞米松(0.1

13、5 mg/kg)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声 带 麻 痹,手术因素 甲状腺及甲状旁腺手术、胸科手术、气管手术麻醉因素气管插管过于粗暴留置气管导管时间较长,通 气 不 足,中枢性呼吸抑制包括颅脑手术的损伤、麻醉药、麻醉性镇痛药和镇静药的残余作用。应以机械通气维持呼吸直到呼吸功能的完全恢复必要时以拮抗药逆转,通 气 不 足,肌松药的残余作用肝肾功能不全、电解质紊乱及抗生素的应用等,可使肌松药的代谢速度减慢,加重术后肌松药的残余作用。应辅助或控制呼吸直到呼吸肌力的完全恢复,必要时给以拮抗。,术后低肺容量综合征胸腹部手术后、疼痛刺激、腹胀、胸腹带过紧及过度肥胖等因素,可限制肺膨胀,导致通气不足,尤其是COPD

14、病人。应加强术后镇痛,鼓励和帮助病人深呼吸和咳嗽,必要时行预防性机械通气。,通 气 不 足,气 胸手术、麻醉操作(臂丛神经阻滞、中心静脉穿刺等)听诊或胸部X片可以确诊立即行胸腔闭式引流。,通 气 不 足,支气管痉挛合并COPD、哮喘或近期呼吸道感染者容易发生静注氨茶碱(负荷量为5mg/kg,维持量为0.5-1.0mg/kg.h)和皮质激素。给氧。,通 气 不 足,低 氧 血 症,上呼吸道梗阻,通气不足或气胸肺不张因分泌物过多或通气不足等因素引起肺容量降低所致。应鼓励病人深吸气、咳嗽及胸部物理治疗。,肺误吸入其严重程度取决于吸入物的pH值及容量,pH低于2.5,容量大于0.4ml/kg者危险性明

15、显增加。轻者对氧治疗有效,严重者应行机械通气治疗。弥散性缺氧多见于N2O吸入麻醉。停止吸入N2O后应吸纯氧5-10min。,低 氧 血 症,肺栓塞 可见于血栓脱落、空气或脂肪栓塞。在深部静脉血栓形成、癌症、多发外伤和长期卧床的病人发生原因不明的低氧血症时,在鉴别诊断时应考虑肺栓塞的可能。处理主要是支持治疗,溶栓治疗。,低 氧 血 症,肺水肿可发生于急性左心衰或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治疗包括强心、利尿、扩血管、吸氧及以PEEP行机械通气治疗。,低 氧 血 症,病例5女,71岁,45kg。既往有哮喘和冠心病史。在静吸复合全麻下行乳腺癌根治术。手术2h,术后给予新斯的明1mg、阿托品0.5mg、氨茶

16、碱0.25,病人自主呼吸恢复,HR110 bpm,BP170/90mmHg,呛咳、躁动,拔管后送入PACU。入室时病人烦躁,呼吸浅快,SpO293%,心律不齐,ST段压低、T波倒置,双肺哮鸣音和湿罗音。pH7.12,PaCO2 92.6mmHg,PaO256mmHg,BE-9。,病例6男,69岁,90kg。鼾症20年,在全麻下行腭咽成形术。术中血压较高,间断给予硝酸甘油。术毕带管入PACU,控制血压,间断经口腔吸出新鲜血,每次约10ml。3h后病人清醒,呛咳,吸痰后拔管,拔管时导管头端带出血块,同时吸出鲜血, SpO295% 以上。不久病人出现呼吸道梗阻症状,经托下颌、安放口咽通气道及喉罩均无

17、好转,SpO2进行性下降。听诊右肺呼吸音低,立即行气管插管,吸出暗红血30ml。X线示右肺不张,转入ICU继续治疗。,四、循环系统并发症,循环系统并发症,低血压高血压心律失常 心肌缺血,低 血 压,原 因血容量不足心功能减弱、心律失常、急性心肌缺血静脉回流障碍 机械通气、张力性气胸、心包填塞等血管张力降低 椎管内麻醉、过敏反应、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等,也可见于应用抗高血压药、抗心律失常药及复温时。,低 血 压,处 理主要措施是针对低血压的原因进行处理积极补充血容量改善心功能恢复血管张力,可短暂地应用血管收缩药。,高 血 压,原 因原有高血压病伤口疼痛低氧血症和(或)高碳酸血症各种导管所引起的不适

18、颅内压升高或尿潴留等,处 理去除引起高血压的原因一般情况下,血压中度升高可不处理;但对合并冠心病、主动脉或脑血管瘤及颅内手术者,应以药物控制血压。降低血压 常用速效短效降压药控制血压,高 血 压,心 律 失 常,窦性心动过速常继发于疼痛、躁动不安、发烧或低血容量。如不合并低血压或心肌缺血,只需针对病因处理。,心 律 失 常,窦性心动过缓可因麻醉性镇痛药、受体阻滞药或迷走神经兴奋引起一般对阿托品治疗有效,严重者可静点异丙肾上腺素。因严重高血压、颅内压升高或严重低氧血症引起的心动过缓,应针对病因处理。,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 阵发性心动过速、结性心动过速、心房纤颤及扑动治疗受体阻滞药:美托洛尔(Met

19、oprolol)1-2mg静注,或艾司洛尔(esmolol)10-60mg静注维拉帕米(Verapamil)2.5-5mg静注地高辛(Digoxin)每次静注0.25mg胺碘酮,心 律 失 常,室性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为多源性、频发、或伴有RonT现象,表明有心肌灌注不足,应积极治疗。利多卡因1.5mg/kg静注后,以1-4mg/min的速度静脉滴注。胺碘酮 300mg+5%GS20ml,IV (新鲜配制),心 律 失 常,心 肌 缺 血,原 因原有的心血管疾病 严重血流动力学紊乱低氧血症、贫血心肌耗氧量增加 疼痛、烦躁、吸痰、气管拔管等,心 肌 缺 血,预防及处理去除诱因充分供氧、维持血流动力

20、学稳定完善镇痛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氧 硝酸甘油,深麻醉下拔管深麻醉下拔管比清醒后拔管能减轻拔管时的呼吸和心血管反应,更有利于高危病人的麻醉恢复。但有些作者则认为用复合麻醉时麻醉分期很难确定,拔管时的麻醉深度也很难掌握,拔管后仍有发生呼吸道并发症的危险。目前对深麻醉拔管尚有争议。,心 肌 缺 血,病例7男,61岁,68kg。在全麻下行肺叶切除术。手术顺利,麻醉平稳,术毕患者很快清醒,自主呼吸恢复,但潮气量较小,给予辅助通气。患者突然躁动,ECG示频发性室性早搏,很快转为室颤。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电击除颤,抢救成功。血钾2.7mmol。,病例8男,67岁,65kg。术前诊断为腹膜后巨大肿瘤,拟

21、在低温全麻下实施手术。患者合并有冠心病。术中体温降至34度。手术历时8h,术后复温,3h后鼻咽温达35.5度,患者苏醒,烦躁、寒战。拔出气管导管后病人仍烦躁,血压高、心率快,ST段较术前明显降低。继续复温,应用镇静镇痛药物和硝酸甘油,病人很快安静。1h后寒战反应消失,血压和心率恢复正常, ST段恢复至术前水平。,五、谵妄躁动,麻醉后病人常可较快唤醒,但也可出现意识模糊、嗜睡、定向障碍及躁动不安等脑功能障碍。通常是某种情况下,患者意识恢复后,大脑高级中枢的功能仍未全面恢复,影响病人对感觉的反应和处理。这种功能完整性的缺失可表现为多种形式。术后精神障碍 (postoperative psychon

22、osema,POP),影 响 因 素,年龄 术后躁动多见于儿童和年轻人,而谵妄较多见于老年病人。超高龄老人术后出现暴怒或谵妄的发生率较高,且容易从谵妄发展为急性精神病。,谵妄躁动的影响因素,术前脑功能障碍 有脑疾患、颅脑外伤、颅脑手术、精神病病史者是术后发生谵妄、躁动的危险因素。,麻醉药物东莨菪碱可致术后定向障碍及躁动不安。依托咪酯、氯胺酮、异丙酚和高浓度吸入麻醉药,均可引起术后躁动。肌松药残留作用也可导致术后严重的焦虑和躁动。,谵妄躁动的影响因素,呼吸、循环功能障碍 缺氧、高碳酸血症和低血压、心律失常等,均可导致术后意识模糊、定向障碍和躁动不安。各种代谢紊乱,谵妄躁动的影响因素,各种不良刺激

23、 伤口疼痛、留置各种导管、体位不适、制动不恰当、尿潴留、恶心呕吐、搔痒、术中知晓等心理因素及环境因素,谵妄躁动的影响因素,在麻醉恢复期,当病人感觉已经恢复而意识尚未完全恢复时,任何疼痛、 不适感均可引起病人反射性对抗,表现为烦躁、多动、谵妄等。,谵妄躁动的处理,保持呼吸循环稳定去除可能的病因避免不良刺激 充分的术后镇痛心理治疗药物治疗 氟哌啶醇、苯二氮卓类药物、异丙酚及氯丙嗪等,病例9男,52岁,80kg。在静吸复合麻醉下行肺叶切除术。用药有东莨菪碱、氟哌啶、芬太尼、异氟醚。手术历时3h。手术结束时用新斯的明拮抗肌松,病人开始苏醒,但呛咳反应明显并出现躁动。尽管让其安静,但不按指令行事,挣脱约

24、束带,自行将气管导管拔除,静注异丙酚50mg后安静,但5min后又出现躁动,并要求小便。给予氟哌啶和度冷丁后入睡。第二天访视,病人对当时经过无任何记忆。,病例10女,78岁,因股骨颈骨折在静吸复合麻醉下行人工全髋置换术。患者术前紧张、焦虑,多次查询费用清单。术中麻醉经过平稳,血压、心率稳定,恢复顺利。术后当天晚上出现幻觉及谵妄,术后第4天恢复正常。术后访视,患者对手术过程有部分记忆。,病例11女,31岁,48kg。因不孕症在静吸复合麻醉下行盆腔探查术(腔镜手术)。麻醉用药为芬太尼、异氟醚、咪唑安定、异丙酚。手术历时1h,术毕患者很快清醒,指令动作配合。拔除气管导管后5min,患者突然两眼上翻、

25、肢体强直、躁动不安,呼之不应,但生命体征正常。给予异丙酚50mg、咪唑安定2mg后安静,之后未再出现异常。事后患者坦言思想压力特别大。,病例12男,26岁,患右肺癌,在全麻下行右下肺切除术。打开胸腔后见已经广泛转移,术中肿瘤分离困难,手术历时2h。术后苏醒延迟,呼之能睁眼,但始终无应答。在PACU病人意识清楚,但表现为失语、阵发性烦躁,术后5小时表现为右侧偏瘫,肌力0级,巴氏征及霍夫曼征阳性,左侧面瘫。头颅CT示左侧额、顶、颞叶脑组织液化,考虑为脑栓塞。,六、术后恶心呕吐(PONV),影 响 因 素,患者因素年轻女性无吸烟史、PONV史或晕动病史术后使用阿片类药物,影 响 因 素,麻醉因素 麻

26、醉期间采用面罩给氧致使气体进入肠腔、使用挥发性麻醉剂、氧化亚氮(笑气)、术中使用阿片类药、使用氯胺酮或依托咪酯诱导、使用新斯的明(3 mg)。,手术因素 手术时间长、剖腹术、开颅术、较复杂的妇产科手术、腹腔镜手术、较复杂的乳腺手术、耳鼻喉科手术、眼科手术。,影 响 因 素,PONV的处理,一般治疗去除诱因保证足够的液体治疗尽量缓解患者术后疼痛,PONV的处理,药物治疗5-羟色胺3(5-HT3)拮抗剂包括昂丹司琼、多拉司琼与格拉司琼,无明显的不良作用。目前尚无证据表明上述各种5-HT3拮抗剂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存在差异。手术结束时使用此类药物效果最好。,多巴胺受体拮抗剂 达哌啶醇被广泛应用于预防PO

27、NV,其效果堪与昂丹司琼相比。手术结束时使用达哌啶醇可获得最佳疗效。氟哌啶醇,PONV的处理,皮质类固醇类地塞米松是一种有效、价格低廉且可能更加安全的药物。该药起效较慢,因此应于诱导早期使用。其作用的持续时间可达24小时。,PONV的处理,吩噻嗪类异丙嗪是一种廉价且古老的止吐药物,其效果与5-HT3拮抗剂相似。然而,该药具有镇静作用,且可导致头晕。因此,手术结束时应谨慎使用此类药物,避免患者苏醒延迟。,PONV的处理,盐酸甲氧氯普胺盐酸甲氧氯普胺作用于多巴胺和5-HT3受体,理论上应该兼有氟哌利多和枢复宁的抗呕吐作用,但术中常规剂量(如10mg)应用,不出现相应的抗呕吐作用。因此,它通常用于术

28、后恶心、呕吐的预防和治疗,一般剂量为1020mg肌肉注射。,PONV的处理,七、少 尿,常 见 原 因,少尿是指每小时尿量少于0.5ml/kg 肾前性原因包括低血容量,低血压,低心输出量。肾性原因有低灌注、毒素和创伤引起的急性肾小管坏死。肾后性原因有导尿管梗阻、创伤、尿道损伤、膀胱破裂等。,常 见 原 因,在麻醉恢复期,除术前已存在肾功能障碍外,导致少尿最常见、最重要的原因是低血容量和低灌注。 影响因素主要有术前和术中血容量补充不足、外周血管扩张、术后仍有较大量体液丧失、机械通气、低温等。,预防与处理,积极治疗原发病、去除病因积极补充血容量 早期不应盲目应用利尿药,以免加重低血容量和影响进一步

29、诊断。术后少尿在适当补充容量及血压恢复后,常可得到纠正。,血管扩张药罂粟碱 30 40mg,2次/d酚妥拉明 10 20mg多巴胺1-3g/kg.min 利尿合剂咖啡因0.250.5 + 氨茶碱0.25 + Vc12 + 普鲁卡因0.250.5 + 氢化可的松25mg + 300ml,病例13 男,47岁。因胆总管结石、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胆管切开减压取石、胆囊切除、T管引流术。术后一般情况好,血压稳定,术后第2天胆汁引流量达1000ml,并逐渐增多,第3天出现少尿(400ml/24h),血压逐渐下降。检查发现T管引流袋低于手术部位,遂将T管引流袋抬高,同时调整补液,尿量恢复正常。,病例14男,74岁,62 kg。在全麻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及麻醉顺利,生命体征平稳,拔除气管导管后转入ICU。当晚,患者尿量逐渐减少,但BP、HR正常,静注速尿20mg后尿量明显增多。第二天,尿量近4000ml,患者呼吸急促、费力、HR快、室性早搏、出冷汗,血压较基础值降低30 mmHg以上。血钠118 mmol,血钾2.8mmol。,谢 谢!,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