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系统躯干骨及其连接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450015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3.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动系统躯干骨及其连接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运动系统躯干骨及其连接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运动系统躯干骨及其连接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运动系统躯干骨及其连接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运动系统躯干骨及其连接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运动系统躯干骨及其连接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动系统躯干骨及其连接ppt课件.ppt(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运动系统躯干骨及其连接,山西师范大学 乔玉成,人体解剖学电子教案,(一)躯干骨,包括24块椎骨、1块骶骨、1块尾骨、1块胸骨和12 对肋。参与脊柱、骨性胸廓和骨盆的构成。,1、椎骨,根据所在部位不同,可将其分为:颈椎7、胸椎12、腰椎5、骶椎5、尾椎。,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尾骨,(1)椎骨的一般形态,一般椎骨都有一个椎体和一个椎弓,椎弓上有七个突起。,椎体 椎弓 棘突 突起 横突 关节突,椎体: 呈短圆柱状,内部为骨松质,外为薄层骨密。上、下椎体以软骨连成柱状,支持体重。,椎弓:在椎体后方,与椎体相连的部分叫椎弓根,稍细,上下各有一切迹,下切迹较明显。相邻椎骨之间在椎弓根处形成椎间孔。椎弓

2、的后部呈板状,叫椎板。左右椎板相连形成完整的椎弓。椎体和椎弓共同围成椎孔,各椎骨的椎孔连成贯穿脊柱的椎管,以容纳保护脊髓。,椎弓上有七个突起:向后方伸出的一个叫棘突,多数可在背部正中线摸到;左右各伸出一个横突,棘突和横突都有韧带和肌肉附着;椎弓上下各有一对突起,叫上、下关节突,相邻椎骨的上、下关节突相对,以关节面组成关节。,椎体,椎弓根,横突,椎孔,上关节突,椎弓板,棘突,( 2)各部椎骨的典型特征,1)颈椎 共7块。 特点:椎体较小、横突有孔,棘突分叉。,第一颈椎,第一颈椎又称寰椎,无椎体、棘突和关节突。有前弓和后弓及两块侧块围成。,第二颈椎,第二颈椎又称枢椎,椎体上方有齿突,第七颈椎(隆椎

3、),第7颈椎棘突不分叉且特长,在颈部皮下,容易扪到,故又名隆椎。,C4,C7,C1,C2,横突孔,齿突,前弓,后弓,齿突凹,2)胸椎,共12块。椎体两侧上、下肋凹,横突有肋凹,棘突伸向后下,呈叠瓦状排列。,(3)腰椎,共 5块。椎体粗壮,棘突水平伸向后方,呈板状。,(4)骶骨,在发生过程中,骶骨由5个骶椎合并而成。全骨上大下小,前凹后凸。为倒三角形,上面为底,下端为尖。中央部为5个椎体连成的骶骨体,两侧为骶骨翼,后面椎板融合围成中空的骶管。骶骨体上面前缘突出,叫岬,前面有椎体融合遗留的4条横线,横线两端有4对骶前孔。骶管上口两侧可见上关节突,骶骨后面正中线上可见棘突痕迹称骶中嵴,两侧有4对骶后

4、孔。再向两侧有粗糙不平的骶骨粗隆及与髋骨连接的关节面,叫耳状面。骶管后下端敞开叫骶管裂孔。,骶角,骶管裂孔,耳状面,骶前孔,骶后孔,骶岬,(5)尾骨,45块尾椎融合而成。,2肋骨,由肋骨和肋软骨组成,共12对,分真肋、假肋和浮肋三类。肋骨属扁骨,包括肋头(与胸椎肋凹相关节)、肋颈、肋结节(与相应胸椎横突肋凹相关节)、肋角、肋体、肋沟(内面近下缘处,有肋间神经、血管经过)。,真肋17对; 假肋810对;浮肋1112对;肋弓第810对肋前端借肋软骨与上位肋软骨连接形成的结构。,肋头,肋颈,肋结节,肋体,肋角,肋沟,肋弓,3胸骨,胸骨是位于胸前壁正中的扁骨,形似短剑,分柄、体、剑突三部 。 颈静脉切

5、迹、锁切迹 胸骨角胸骨柄与体连接处微向前突,两侧平对第2肋,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向后平对第4胸椎下缘。,柄体剑突,胸骨角,(二)躯干骨连结,1椎骨间连结,有椎间盘、韧带和关节相连。椎体间的连结,椎弓间连结,椎突间的连结。,1)椎体间的连结(1)椎间盘: 为连结相邻两个椎骨体之间的纤维软骨盘,成人共有23个。椎间盘是由纤维环和髓核构成的。纤维环是由许多按同心圆排列相互交织的胶原纤维构成,分布在盘的周围,牢固地连结两个椎体;髓核是富有弹性的胶状物质,位于盘的中央偏后处。,椎间盘在力的作用下可发生形变,其机理主要在于髓核内水分的改变。当受到压力时,髓核内的水分进入椎体的骨松质,髓核变薄;若压力解除,

6、骨松质内的水分返回髓核,从而恢复原来厚度。 一个椎间盘的厚度,不会引人注意,若把全部椎间盘集中加在一起。其高度可占脊柱(骶骨以上)长度的1/4。这为增大脊柱的弹性和运动幅度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由于椎间盘有受力发生形变的特点,所以当人体经过一天的劳动或长时间的站立、行走、跑跳之后,椎间盘受压而变薄,整个脊柱长度相应变短。经卧床休息后,椎间盘所受的压力解除,恢复原来状态,脊柱又恢复原来的长度。因此,人体身高早晚有差别,变化范围可达13厘米。了解这个特点,对测量人体身高具有实际意义。,(2)前纵韧带和后纵韧带 在椎体和椎间盘的前面和后面有两条纵行的长韧带相连。前面为前纵韧带,较宽且坚韧,起自枕骨大孔

7、前缘,止于第l或第2骶椎椎体前面,有限制脊柱过度后伸和防止椎间盘向前膨出作用。后面为后纵韧带,较前纵韧带狭窄,起自枢椎,止于骶椎,有限制脊柱过度前屈作用。,前纵韧带,后纵韧带,椎弓间、横突间和棘突间的连结: 相邻椎骨的椎弓间借黄韧带相连。在横突间有横突间韧带。在棘突间有棘间韧带、棘上韧带相连。在颈部后方,棘上韧带特别发达,称项韧带。,黄韧带,棘间韧带,棘上韧带,3)关节突关节:又称椎间关节,由相邻椎骨的上、下关节突构成。关节面扁平,活动范围不大,属微动关节。活动时,一对关节突关节同时产生联合运动,在机能上形成联合关节。,2腰骶连结和骶尾连结,(1)腰骶连结:第5腰椎与骶骨的连结,此连结与椎骨间

8、的连结相同。 (2)骶尾连结:第5骶椎体与第一尾椎体之间的连结为软骨连结。,3寰枕关节和寰枢关节,属联合关节。 (1)寰枕关节:由寰椎的上关节凹与枕骨的枕髁构成的椭圆关节,可使头部做屈(俯)、伸(仰)和侧屈运动。 (2)寰枢关节:由寰椎和枢椎有关的关节面构成。包括两个寰枢外侧关节和1个寰枢正中关节,这3个关节在机能上是联合关节,使寰椎(连头)围绕齿突作回旋(摇头)运动。,4脊柱,1)脊柱的组成 脊柱由24块椎骨、1块骶骨、1块尾骨和23个椎间盘以及有关韧带、关节紧密连结组成 。 脊柱长度成人约70厘米,约占身高40,并受性别、年龄、负重等影响而有变化。一天中,早晨最长,晚上稍短,相差l3厘米,

9、这是由于椎间盘受压变形所致。,脊柱的整体观,从前面观察脊柱,椎体宽度自上而下至第1骶椎逐渐增大,第2骶椎以下逐渐变窄,这与人体直立负重有关。重力由上至第一骶椎负荷最大,往下经骶髂关节传向下肢,骶骨下端和尾骨负荷很小,故形成脊柱上小下大的形态。,从后面观察脊柱,棘突在正中形成一条纵嵴,在其两侧有纵行的背侧沟,容纳背部的深层肌肉。 从侧面观察脊柱,有颈、胸、腰、骶4个生理性弯曲。其中颈弯和腰弯凸向前,胸弯和骶弯凸向后。在胚胎时,脊柱只有一个凸向后的弯曲,出生以后,婴儿开始抬头时,出现颈弯,幼儿开始坐时,出现腰弯,站立时腰弯更为明显。因此,脊柱4个生理弯曲的形成与人体直立姿势有密切关系.,脊柱的生理

10、性弯曲以及椎间盘和一系列的韧带结构,可把脊柱看成一个良好的弹性装置。这个装置对人体承受负荷,减轻震荡,保护大脑等具有重大的意义。,脊柱生理弯曲的形成,脊柱的生理弯曲是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胸曲和骶曲在胚胎时就已经形成,颈曲是在出生后34个月随抬头而出现的,而腰曲则是在1岁左右岁直立行走时才逐步形成的。,2)脊柱的功能,脊柱有以下几种功能: (1)脊柱是人体躯干的中轴和支柱,有上承头颅,下连骨盆,支持体重的作用 (2)脊柱是构成胸腔、腹腔和盆腔后壁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 (3)脊柱有保护脊髓和其他内脏器官作用。 (4)脊柱是一个传递压力和减轻震荡的缓冲装置。 (5)脊柱可增大人体头颈部、上

11、肢和下肢运动的幅度。,3)脊柱的运动,在力的作用下,由于一段脊柱椎间盘的弹性和关节突关节的微动,使脊柱产生运动。因脊柱各段椎间盘厚度不一,关节突关节面的方位不同,致使脊柱各段运动幅度存在差异。 脊柱能绕3个基本轴进行屈伸、侧屈、回旋和环转运动。,(二)肋与椎骨、胸骨的连接,肋椎关节:包括肋头关节和肋横突关节,属联合关节。 胸肋关节:第1胸肋关节为软骨连结,第27为微动关节,810肋软骨与上位肋软骨相连,11、12肋软骨游离。,肋椎关节,1)肋头关节,2)肋横突关节,肋头关节,肋横突关节,(三)胸廓,胸廓由12个胸椎,12对肋骨和肋软骨,1块胸骨以及有关韧带、关节组成。 胸廓近似圆锥形。胸廓有两个口,上口呈肾形,由第1胸椎、第1肋与胸骨柄上缘构成,有食管、气管、血管和神经通过。下口宽阔,由第12胸椎、第11、12对肋骨和第710对肋软骨以及胸骨剑突构成。胸廓下口被膈肌封闭。,胸廓的功能,胸廓构成胸腔的骨性框架,具有保护心、肺、大血管等重要器官的作用。此外,胸廓参与呼吸运动,吸气时,在肌力的作用下,使肋的前部上提,肋骨体面外扩张,膈肌同时下降,从而增大了胸廓的3个径,使胸廓容积扩大。呼气时,在重力和肌力的作用下,胸廓作相反的运动,胸廓容积随着减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