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古诗三首》【3课时】杞木完小罗兴顺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450258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6.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古诗三首》【3课时】杞木完小罗兴顺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古诗三首》【3课时】杞木完小罗兴顺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古诗三首》【3课时】杞木完小罗兴顺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古诗三首》【3课时】杞木完小罗兴顺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古诗三首》【3课时】杞木完小罗兴顺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古诗三首》【3课时】杞木完小罗兴顺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古诗三首》【3课时】杞木完小罗兴顺ppt课件.ppt(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9 古诗三首,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子午镇杞木完小 罗兴顺,第一课时从军行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从军行,背诵从军行,默写从军行。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重点和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从军行2.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课时:3课时执教者:罗兴顺执教时间:2020.04.24,从军行,9 古诗三首,从军行王昌龄,乐府曲名,内容多写边塞情况和战士的生活。,从军行,题目中加上“歌”“引”“吟”“歌行”等的诗大多属于乐府诗。,王昌龄(?约756年)唐代诗人。字少

2、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天宝间诗名甚盛,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尤擅长七绝,多写当时边塞军旅生活,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在王昌龄集。,走近作者,与边塞有关的诗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在你的印象中,边塞是个怎样的地方?,活动一:熟读古诗,感知诗意活动任务:讨论“怎样正确地朗读这首诗?”活动流程:1自主学习: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试着读好韵脚。2小组讨论:在小组长组织下交流想法,说说自己是怎样读的,在小组内轮读。3展示分享:一个小组展示,并组织其他小组分享。,从军行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

3、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自由读古诗,把诗读通顺,读出节奏。,/,/,/,/,/,/,从军行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描写边塞风景。,抒发将士们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活动二:品读古诗,读出画面活动任务:讨论“这首诗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怎样才能读出画面?”活动流程:1自主学习:(1)自己轻声读一读,你从中看到了边塞的哪些景物?(青海湖、长云、雪山、一座孤城,还看到了玉门关)(2)结合注释,想想这首诗描绘的画面。(3)带着你的理解来读这两句诗。2小组讨论:在小组长组织下,小组内交流讨论。3.展示分享:一个小组展示,并组织其他小组分享,青海长云暗雪山,

4、孤城遥望玉门关。,这两句写了哪些景物?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以景物渲染气氛,烘托出边塞环境的恶劣,戍边将士的辛苦。,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译文】青海湖上空浓云密布,积雪的祁连山都显得阴暗了;向西远远眺望,只看见玉门关那座孤独的城池。,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译文】黄沙把身经百战的将士们的铠甲都磨穿了,不打败进犯的敌人,绝不回家。,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戍边将士们的誓言是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什么?,可以体会出将士们的杀敌报国之心。,活动三: 诵

5、读古诗,感悟诗情活动任务:探究“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活动流程:1.明确任务:把活动三呈现出来,一个小组齐读。2.自主学习:结合诗的写作背景和自己对古诗的理解,思考问题。3.小组讨论:在小组长组织下交流,从军行通过对( )的描写,表现了( )。4.展示分享:一个组展示,并组织其他组分享。,“不破楼兰终不还”这铿锵有力的语言让我们感受到了将士们的万丈豪情,难道他们不思念家乡的亲人,不想回家吗?,他们思念亲人,也想早日回家,但忠心报国比这些更重要。,感悟诗情,这两句诗写出了当时西北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鸟瞰,对边塞环境的概括。 这两句诗在写景的同时蕴含着丰富

6、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从军行描绘了守边将士的艰苦生活,表现了他们英勇戍边的胸怀,全诗格调悲壮,洋溢着将士们的英雄气概。,主旨概括,这首诗中,我们看到了边塞的恶劣环境,感受到了戍边战士的凄苦、孤独与悲凉,更感受到了将士们誓死报国的壮志豪情,这孤独、悲凉、充满壮志豪情的画卷就是唐朝的边塞诗。,课堂小结,有感情地朗读从军行。背诵从军行。默写从军行。,课后作业,板书设计,从军行,青海 长云 雪山孤城 遥望,许身报国建功立业,环境恶劣将士辛苦,黄沙 百战 穿,时间漫长战争频繁,不破

7、楼兰终不还,豪言壮语爱国热情,第2课时送元二使安西,第二课时送元二使安西学习目标:1、读准字音,会写“舍”、“君”字2、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3、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意。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学习重点和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意。,送 元 二 使 安 西,渭城,阳关,安西,唐朝的时候,国势强大,很多国家都想和唐朝建立友好关系,长安城经常有人被派到国外去出使。而每一次出使,对于当事人来说是既高兴又忧伤的事情,高兴的是可以为国家建功立业,做出贡献,忧伤的是

8、要和多年的老友故交分别。这一别就是海角天涯,不知道还能不能再见面了。 安西在哪?安西是唐中央政府为统辖西域而设的都护府的简称,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附近。,王维:(公元701761)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山西永济人。他少年聪慧,9岁以文才出名,他通音律、绘画,长于书法,开创中国文人画画风,他的创作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晚年他过着退隐生活。,活动一:熟读古诗,感知诗意活动任务:讨论“怎样正确地朗读这首诗?”活动流程:1自主学习: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试着读好韵脚。2小组讨论:在小组长组织下交流想法,说说自己是怎样读的,在小组内轮读。3展示分享:一个小组展示,并组织其他小组分享,送

9、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sh 旅舍舍 sh 舍弃,活动二:品读古诗,读出画面活动任务:讨论“这首诗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怎样才能读出画面?”活动流程:1.自主学习:(1)自己轻声读一读,看看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2)结合注释,想想这首诗描绘的画面。(3)带着你的理解来读这两句诗。2.小组讨论:在小组长组织下,小组内交流讨论。3.展示分享:一个小组展示,并组织其他小组分享。,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渭城清晨一场如酥小雨,湿润了路上的尘埃,旅店旁的棵棵绿柳,被雨水冲洗得翠色欲滴。,这句诗点明了送别的 、 和 。,地点

10、,时间,环境气氛,地点,时间,环境气氛,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雨给人感觉是伤愁。而柳在古人眼里更是有含义的,古代有折柳送行的习俗,来到送别的地方,折下柳枝送给行人,表示折柳赠别。从汉魏到隋唐,这一习俗相沿下来。所以,古人看到柳就会产生离别之意。非常巧的是,;柳树的“柳”跟“留下来”的“留”音相近。表示挽留的意思。这一雨一柳搅扰着王维的情思,蒙上了淡淡的情愁。,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朋友,请再喝完这杯醇香的美酒吧,等你西行出了阳关之后,就再也没有一个交情深厚的老友了。,拓诗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菲菲.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雨霖铃客亭门外柳,折尽向

11、南枝-张籍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王之涣,活动三: 诵读古诗,感悟诗情活动任务:探究“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活动流程:1.自主学习:结合诗的写作背景和自己对古诗的理解,思考问题。2.小组讨论:在小组长组织下交流,送元二使安西通过对( )的描写,表现了( )。3.展示分享:一个组展示,并组织其他组分享。,返回,渭城,阳关,安西,西 出 阳 关 无 故 人,长安,安西:是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那儿的生活习惯和风俗和我们大不一样,说话也听不懂。,从渭城到安西有3000多公里,古时候没有汽车、火车、飞机,就是用上最快的交通工具骑马去也要用上半年时间。 从渭城到安西要经过阳关。它和玉门关都是古

12、时通往西域的必经之路。,从渭城到安西有3000多公里,古时候没有汽车、火车、飞机,就是用上最快的交通工具骑马去也要用上半年时间。从渭城到安西要经过阳关。它和玉门关都是古时通往西域的必经之路。,春雨绵绵,黄沙漫天,生机勃勃,满目荒凉,饮不尽的故乡水,举目无亲,听不完的家乡话,乡音不再,这喝下的不仅仅是一杯酒,还有王维对元二的,读全诗一读:望着元二的的马车渐行渐远,王维的内心盛满-不舍。二读:世事难料,王维在元二走后的几年便去世了,没想到此次离别竟成了诀别。(叠读全诗)三读:别离容易相见难,一段真挚的友情,成就了一首万古不朽的诗篇 (背诵全诗)四读:唱读。这首送元二使安西又名阳关曲阳关三叠,是当

13、时乐府最流行的歌曲之一。千百年来,久唱不衰。就让咱们来听听这阳关第四声。,送元二使安西描写了作者与朋友依依惜别的情景,表达了作者与朋友之间的浓浓深情,对朋友的牵挂与关怀,更饱含着他对国家和平安宁的美好祝愿! 这正是“阳关曲”千百年来久唱不衰的魅力之所在!,拓展:送 别 诗 句,以目相送-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以酒相送-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以话相送-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以歌相送-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板书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朝雨 新柳 深厚友情 美好祝愿 劝酒,有感情地朗读送元二使安西。背诵送元二使安西。,课后作业,第3课时,秋夜将晓出篱

14、门迎凉有感 陆游,第三课时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背诵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默写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重点和难点:背诵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默写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唐宋,是中华历史上文化最为繁荣的两个朝代,无数的诗人就像夏夜的繁星,各自闪耀着璀璨的光芒。今天,让我们撷取其中耀眼的一颗,走进南宋这个战火纷飞的朝代,一起走进诗人陆游那颗忧国忧民的心灵。,新课导入,陆游,“南宋四大家”之一,中国历史上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爱国诗人。他年少的时候就立下“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

15、的志愿,他写了无数的诗歌来表达自己对国家那份至死不渝的爱。,走近作者,示儿宋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强烈的爱国之情,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又体现了陆游什么样的心情呢?,活动一:熟读古诗,感知诗意活动任务:讨论“怎样正确地朗读这首诗?”活动流程:1.自主学习: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试着读好韵脚。2.小组讨论:在小组长组织下交流想法,说说自己是怎样读的,在小组内轮读。3展示分享:一个小组展示,并组织其他小组分享。,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秋天的后半夜,将要天亮的时候,陆游走出篱笆做成的门,迎着习习的凉风深有感慨。,/,/,晓,天亮,秋夜将晓 出篱门

16、迎凉有感宋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初读古诗,/,/,活动二:品读古诗,读出画面活动任务:讨论“这首诗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怎样才能读出画面?”活动流程:1.自主学习:(1)自己轻声读一读,看看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2)结合注释,想想这首诗描绘的画面。(3)带着你的理解来读这两句诗。2.小组讨论:在小组长组织下,小组内交流讨论。3.展示分享:一个小组展示,并组织其他小组分,作者写了哪些景物呢?,三万里河 五千仞岳,黄河。,“三万里河”指的是什么?,“五千仞岳”中的“岳”指的是什么?“仞”是什么意思?,岳:西岳华山。仞:长度

17、单位,古时以八尺或七尺为一仞。,三万里黄河东流入大海,五千仞华山高耸接青天。,夸张,壮丽,你感受到诗人笔下的祖国河山是怎样的?,面对如此壮丽的祖国河山,你的心里涌起一股怎样的情怀?,高兴、激动、自豪、兴奋,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你感受到诗人怎样的心情?你是从哪个字眼中体会到的?,悲凉、悲伤,铁蹄下遗民欲哭已无泪,盼望官军收失地又一年,祖国河山如此壮丽美好,诗人心中应该是无比的自豪、兴奋,可是诗人却为何如此的悲伤呢?是什么让他如此心痛呢?,美好的河山被敌人占领,活动三: 诵读古诗,感悟诗情活动任务:探究“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活动流程:1.自主学习:结合诗的写作背景和自己

18、对古诗的理解,思考问题。2.小组讨论:在小组长组织下交流,送元二使安西通过对( )的描写,表现了( )。3.展示分享:一个组展示,并组织其他组分,北宋末年,金兵入侵中原,攻入北宋都城开封,北宋灭亡,中原大好河山落入敌手。金兵在中原大地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无数的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宋钦宗的弟弟赵构在临安称帝,统治着江南一小块江山,根本不思进取,无心收复失地,继续过着花天酒地的日子。此时年过六旬的诗人陆游面对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的景象,怎能不痛哭流泪、痛断肝肠呢?,背景材料:,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他们是被谁遗弃的呢?,南宋的昏君和贪官。,遗民,被遗弃的人民。,这些遗民中有哪些人

19、?,老人、妇女、儿童等。,胡尘,指金统治地区的风沙,这里借指暴政。,他们“望”的是什么?,期望王师赶走金兵,收复失地。,“又一年”是多少年?,一年又一年。,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通过对祖国壮丽山河和遗民的描写,表现了有心杀敌却无力回天的悲痛,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主旨概括,思考:为什么把这三首诗放在同一篇课文中,这三首诗有什么共同点?,这三首诗都是描写家国情怀的。,总结提升,这三首诗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每首诗的前两句都是写景,借景抒情后两句都是写人,通过对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来体现人物的内心。,这三首古诗告诉我们: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心甘情愿,绝不会因为自己可能遭受祸害而躲开。,板书设计,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山河壮丽,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忧国忧民,背诵并默写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课后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