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4液体的精馏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450875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PPT 页数:87 大小:6.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原理:4液体的精馏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化工原理:4液体的精馏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化工原理:4液体的精馏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化工原理:4液体的精馏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化工原理:4液体的精馏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工原理:4液体的精馏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原理:4液体的精馏课件.ppt(8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 液体的精馏,掌握: 1、二组分理想溶液的汽液平衡关系及相图表达 2、精馏原理与精馏过程分析 3、二组分连续精馏塔的物料衡算、操作线方程 4、理论塔板数的确定、最小回流比的计算了解: 1、非理想溶液的汽液相平衡关系 2、q线方程、进料热状况参数q对理论塔板数的影响 3、回流比的选择及其对精馏的影响 4、间歇精馏、特殊蒸馏的特点 5、板式塔主要类型的结构与特点,学习要求,典型的化工生产装置包括:反应器;原料、中间产物和产品的分离设备;泵、换热器; 分离贯穿化工过程,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分离过程的费用占总投资的5090。,原料 预处理 反应 分离 粗产品 精制 产品 分离工程 三废处理,第

2、一节 概述,一、分离过程,1. 机械分离 被分离物为非均相混合物(两相或三相) 可用机械来进行分离,如过滤、离心等。 2. 传质分离 被分离物为均相混合物,设法将均相变为非均相,利用物系中不同组分间某种物性的差异来分离,如蒸馏、吸收等。 3. 速控分离 对均相混和物,通过控制各组分的传递速率来分离,如膜分离等。,二、传质分离,传质过程物质以扩散的方式,从一相转移到另一相的相界面的转移过程,称为物质的传递过程,简称传质过程。吸收:利用混合气体中各组分在液体中溶解度差异,从而实现混合气体的分离。蒸馏: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性的不同,把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达到某种程度分离的单元操作。,三、蒸馏依据

3、 原理:将液体混合物部分气化,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挥发度不同使各组分得以分离。 其中沸点低的组分为易挥发组分(轻组分) 沸点高的组分为难挥发组分(重组分) 蒸出冷凝液馏出液(D) 蒸出后剩余的混合液釜残液(W),四、蒸馏分类,本章主要讨论常压下双组分连续精馏,制酒作坊装置,蒸汽中乙醇所占的摩尔分率,液相中乙醇所占的摩尔分率,第二节 双组分溶液的气液相平衡,一、理想溶液的概念 根据溶液中同分子间的与异分子间的作用力的差异,可将溶液分为理想溶液和非理想溶液两种。理想溶液:在这种溶液内,组分A、B分子间作用力aAB与纯组分A的分子间作用力aAA或纯组分B的分子间作用力aBB相等。,二、气液相平衡单位

4、时间从液相进入气相的分子数与从气相进入液相的分子数相等。,轻组分(A)与重组分(B) 挥发性:液相中物质的分子可从液相进入气相, 这特性称为挥发性。 在外压不变(一般为常压)时,设双组分(A, B)溶液中: A : 沸点低,易挥发,称为轻组分; B :沸点高, 难挥发,称为重组分; xA, xB : 分别为液相中A,B 的摩尔分率; yA, yB : 分别为气相中A,B 的摩尔分率;,: 分别为纯A,B的饱和蒸气压;,: 分别为平衡分压。,三、拉乌尔定律 (Raoults Law),实验表明,理想溶液的气液平衡关系遵循拉乌尔定律,即: 在一定温度下,气相中任一组分的分压等于此纯组分在该温度下的

5、饱和蒸汽压与它在溶液中的摩尔分率的乘积。,道尔顿分压定律,习惯上以 表示液相中易挥发组分的摩尔分率,以(1-)表示难挥发组分的摩尔分率;以表示气相中易挥发组分的摩尔分率,以(1-)表示难挥发组分的摩尔分率。,1、泡点方程-总压一定时液相组成与温度(泡点)的关系式 pA =pA0 xA pB = pB0 xB p = pA+ pB =pA0 xA+ pB0 xB = PA0 xA+PB0(1-xA),四、泡点方程与露点方程,泡点:一定组成的液体,在恒压下加热的过程中,出现第一个气泡时的温度,露点: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开始从气相中分离出第一滴液滴的温度,确定露点温度或气相组成,2、露点方程-总压一

6、定时汽相组成与温度(露点)的关系式,五、汽液平衡相图,分析温度组成图二条线:泡点线、露点线。三个相区:液相区、气相区、气液两相区。两个温度:泡点温度、露点温度,1、温度组成图 在总压一定的条件下,将Tx、Ty 关系标绘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即得到Txy图,T为纵坐标,以液相组成或气相组成为横坐标。,2. 气液相平衡图(yx图),txy 图,y x 图,t1,t2,x1,x2,y1,y2,y1,y2,x1,x2,对于大多数溶液,达到平衡时,气相轻组分的浓度总大于液相浓度,故平衡线位于对角线上方。平衡线偏离对角线愈远,该溶液愈易分离。,六、 挥发度及相对挥发度,1. 挥发度: 表示某种溶液易挥发的程

7、度。若为纯液体时,通常用其当时温度下饱和蒸气压来表示,如PA0。若为溶液时,各组分的挥发度,则用它在一定温度下蒸气中的分压和与之平衡的液相中该组分的 摩尔分率之比来表示, A = pA / xA B = pB / xB A 、B 组分A、B 的挥发度。 对理想溶液,符合拉乌尔定律 A = pA / xA = pA0 xA / xA = pA0 B = pB0 * 理想溶液中, 各组分的挥发度等于其饱和蒸汽压.,2. 相对挥发度,相对挥发度定义:溶液中两组分挥发度之比。,3. 气液相平衡方程(用相对挥发度表示):可求得 x-y 关系的方程,称为气液平衡方程。,精馏塔各截面的 变化不大可视为常数,

8、计算可取平均值当=1时,y=x ,不能用普通精馏方法分离该混合物。当1时,yx ,能用普通精馏方法分离该混合物, 越大,越易分离。,【例4-1】已知正戊烷(A)及正己烷(B)在不同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求平均相对挥发度。正戊烷及正己烷的沸点分别为36.1 和68.7 。(50:pA0 =159.16 kPa pB0=54.04 kPa; 55: pA0 = 185.18 kPa pB0 = 64.44 kPa ),解:理想溶液的平均相对挥发度可用平均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求取,平均温度 t = ( 36.1+ 68.7) / 2 =52.4 50 pA0 =159.16 pB0=54.04 1 =

9、pA0 / pB0=159.16 / 54.04 =2.9555 pA0 = 185.18 pB0 = 64.44 2 = pA0 / pB0 =185.18 / 64.44 = 2.87,内插法求52.4 时的相对挥发度,t1 =50 1 = 2.95,t2 = 55 2 = 2.87,t = 52.4,相平衡方程,【例4-2】总压为101.3kPa时正庚烷和正辛烷的饱和蒸汽压和温度的关系数据如下表所示。试求出该体系的平均相对挥发度。,第三节 蒸馏与精馏原理,蒸馏方式:简单蒸馏、平衡蒸馏、精馏、恒沸精馏、萃取精馏、水蒸汽蒸馏 。一、 简单蒸馏定义:使混合液在蒸馏釜中逐渐受热气化,并不断将生成

10、的蒸气引入冷凝器内冷凝,以达混合液中各组分得以部分分离的方法。操作流程: 原理:,简单蒸馏的方法,得不到纯度高的产品,适用于:1. 沸点差较大的混合液; 2. 分离含量要求不高的情况;3. 粗加工过程,二、平衡蒸馏-又称为闪蒸,适用于原料液的初步分离,全系统物料衡算:,三、 精馏,1、多次简单蒸馏,无回流多次简单蒸馏,消耗大量蒸汽和冷却水;最终产品的产量小;操作是间歇的,由总物料流衡算得: (a),由易挥发组分衡算: ( b),a和b式不能同时成立 该流程是不稳定操作,2、有回流的多次简单蒸馏,总物料流衡算: (c),易挥发组分衡算: (d),c、d两式可以同时满足,称为稳定操作,3、精馏塔与

11、提馏塔 4、中间进料现代化精馏塔,精馏段,提馏段,进料F,塔板1,2,全凝器,馏出液D,回馏液L,进料板,蒸气V,馏残液W,F,D,V,L,W均为摩尔流量,mol/s,精馏流程图:,精馏塔,再沸器,Feed,Distillate,Waster,V,mol/h,精馏设备由精馏塔、冷却器和再沸器等构成;加料板;精馏段;提馏段,冷却器,精馏塔,再沸器,精馏段,提馏段,精馏是多次而且同时运用部分气化和部分冷凝的方法,使混合液较完全分离,获得接近纯组分的单元操作。,回流作用:塔顶液体回流和塔底汽相回流为塔板上汽液两相进行部分冷凝和部分汽化提供需要的热量和冷量,是保证精馏操作的必要条件,连续精馏操作特点,

12、优点:操作条件稳定不变,便于控制,产品质量稳定,容易实现自动化;可以节省辅助时间,设备利用率高,生产能力大;利用换热设备可以回收塔顶和塔底带出的热量,节约能量减少损耗。缺点:设备庞大,只适合大规模生产。,精馏塔1、分类: 板式塔:泡罩塔、浮阀塔、筛板塔。 填料塔:塔内充填一定高度的填料。2、塔板的作用:气液两相传质,传热的场所。,板式塔,、组成:,塔体、塔板(填料)、再沸器、冷凝器。,塔底温度最高,越往上温度越低,塔顶温度最低。,越往上易挥发组分含量越高,越往下难挥发组分含量越高。,、温度分布规律:,、气液组成的变化规律;,鞍环填料,阶梯环填料,鲍尔环填料,1、理论板:离开这块板的气液两相互成

13、平衡,而且塔板上的液相组成也可视为均匀一致。,一、理论板的概念及恒摩尔流假定,第四节 双组分连续精馏的分析和计算,2、恒摩尔流假定,(1)恒摩尔汽化:在精馏塔的精馏段内每层塔板的上升蒸汽摩尔流量都是相等的,提馏段亦然。但两段的上升蒸汽摩尔流量不一定相等。V1=V2=V3=Vn=V V1=V2=V3=Vn=V (2)恒摩尔溢流:在塔的精馏段内,每层塔板下降的液体摩尔流量都是相等的,提馏段亦然。但两段的液体摩尔流量不一定相等。L1 =L2 =Ln=L L1=L2=L3=Ln=L 3、恒摩尔流假定成立的条件:(1) 各组分的摩尔气化潜热相等。(2) 气液接触因温差交换的显热可以忽略。(3) 塔设备保

14、温良好,热损失可以忽略。,1、物料衡算式:总物料衡算 F=D+W 易挥发组分衡算2、塔顶、塔底产品量3、采出率和回收率馏出液采出率釜残液采出率,塔顶易挥发组分的回收率塔底难挥发组分的回收率,二、全塔物料衡算,【例4-3】每小时将1500kg含苯40%和甲苯60%的溶液,在连续精馏塔中进行分离,要求釜残液中含苯不高于2%(以上均为质量百分效),塔顶馏出液的回收率为97.1%。操作压强为1atm。试求馏出液和釜残液的流量及组成,以kmol/h表示。,3. 精馏段物料衡算和精馏段操作线方程,1,2,n,n+1,L, xn,V, yn+1,D xD,总物料:V = L+D,轻组分:,上式移项有:,将总

15、物料衡算式代入得:,精馏段操作线方程,F,V,L,回流比:精馏操作中,由精馏塔塔顶返回塔内的回流液流量L与塔顶产品流量D的比值 , 即:R = L/D,精馏段操作线:,得交点 : A ( xD, xD),联解:,1 、斜率为R/(R+1),截矩为xD /(R+1)2 、过两点:(0,xD /(R+1)、(xD,xD),* 精馏段操作线方程的意义: 在一定的操作条件下,从任一塔板(n)向下流的液体组成xn与相邻的下一块塔板(n+1)上升蒸汽组成y n+1之间的关系。,【例4-4】 氯仿和四氯化碳的混合液在连续精馏塔内分离,要求馏出液氯仿浓度为0.95(摩尔分率),流量为50kg/h,顶为全凝器,

16、平均相对挥发度为1.6,回流比为2。求 (1) 由上向下数第一块塔板下降的液体组成; (2) 第二块塔板上升蒸气组成。 (3) 精馏段各板上升蒸气量及下降的液体量;,解:(1) y1 = xD= 0.95,(2),(3) M氯仿=119.35kg/kmol M四氯化碳 =153.8kg/kmol Mm=0.95119.35+0.05153.8=121.1kg/kmol D=50/121.1=0.413kmol/hV = (R+1) D = (2+1)0.413=1.24kmol/h L=RD =20.413=0.826kmol/h,四、 提馏段物料衡算和提馏段操作线方程,F,V,ym+1,(L

17、), xm,m,m+1,WxW,总物料:L = V+W,轻组分:,将上式移项,恒等变形得:,提馏段操作线方程,提馏段操作线:,联解:,得交点:B(xW, xW),1 几种可能的进料热状况(1)冷液体(2)饱和液体(泡点液体)(3)气液混合物(4)饱和气体(露点蒸汽)(5)过热蒸汽,五、 进料热状况的影响,进料热状态对塔内气、液流量的影响,2 定性分析进料状况对气液流量的影响 (1)冷液体 LL+F VV (2)饱和液体 L=L+F V=V (3)气液混合物VV LV+F LL,3 定量分析进料热状况的影响,人为定义:,物理意义:每进1kmol料液而使提馏段中的液体回流量较精馏段增大的kmol值

18、 。,对加料板作总物料衡算,提馏段操作线方程,4 进料热状况参数q计算,对加料板作热量衡算:,对于饱和液体,气液混合物,饱和蒸汽 三种进料状况,q即为进料中的液相分率。,q线斜率q/(q-1),q线过e点(xF,xF),5 操作线交点的轨迹方程 (q线方程),进料线方程(q线方程)精馏段操作线与提馏段操作线的交点轨迹方程,由精馏段操作线方程,由提馏段操作线方程得,代入 得,6 进料热状况对q线斜率、位置的影响,【例4-4】在连续精馏操作中,原料液于泡点进入,已知操作线方程如下:,精馏段:y = 0.75 x + 0.24,提馏段:y = 1.32 x - 0.016,求:xD ,xW,xF 及

19、 R 。,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比较对应项得:,解得:,解得:,解:,由图解法可知,提馏段操作线与对角线的交点B ( xW,xW) , 于是:,y = 1.32 x - 0.016,y = x,解得:,xW = 0.05,精馏段操作线与提馏段操作线的交点在泡点进料线 x = xF 上,故:,y = 0.75 x + 0.24,y = 1.32 x - 0.016,解得:,xF = 0.44,理论塔板:离开该塔板的气液两相达到相平衡;理论塔板数NT:完成生产任务所需要的理论塔板总数;,第五节 理论板层数的求法,求理论塔板数,计算达到指定分离要求所须的汽化-冷凝次数。,精馏塔内存在两种关系:相平衡

20、关系和操作线关系每种关系有两种表示:线图(相平衡线,操作线)方程(相平衡方程,操作线方程),xnxF (两操作线交点的横坐标,仅当饱和液体进料时为xF) 此时第N板为加料板,提馏段第一块板。NT精=n-1 令xn=x1 改用提段操作关系。 NT提=m(包括塔釜),交替使用平衡关系与操作关系,从塔顶至塔釜逐板进行计算。塔顶采用全凝器。,一、逐板法,【例-5】苯-甲苯混合液,含苯50(mol%),用精馏分离。要求塔顶产品组成xD=0.95,塔底产品组成xW=0.05,选用2.0,泡点进料,2.45, 试用逐板法求T。,()列出计算式 :气液平衡式、精馏段操作线方程、提馏段操作线方程()用逐板法计算

21、理论塔板数 交替使用相平衡方程和精馏段操作线方程,直至xxF; 交替使用提馏段操作线方程和相平衡方程,直至xxW,二、 图解法求理论塔板数,作图步骤如下: 1. 作气液组成图,即 x-y 相图; 2. 作精馏段操作线; 3. 作进料线; 4. 作提馏段操作线; 5. 从 A 点(xD)开始,在平衡线和操作线之间画梯级,当梯级跨过进料线时,应交在提馏段操作线上,直到梯级越过 B (xW)点为止; 6. 梯级数即为 NT(含再沸器)。,6,3,2,1,5,4,7,8,9,10,三、 回流比的选择,1、 回流比的影响,(1)回流比R对理论板数NT的影响,正比于,(2)回流比对设备费与操作费的影响,冷

22、却水量加热蒸汽量 -操作费 ,塔高下降,设备费 ,塔直径冷凝器蒸馏釜 -设备费 ,2、 全回流与最小回流比,全回流:塔顶上升蒸汽冷凝后全部回流至塔内。特点:(1)D=0,F=0,W=0(2)R=L/D=(3)三线合一。(4)此时所用的理论板层数最少。 N=Nmin,全回流的应用:用于精馏塔的开工阶段、实验研究中或操作异常时采用全回流操作便于调节和控制。,最少理论板数Nmin的求取:图解法:在平衡线与操作线间画直角梯级,梯级数即为Nmin解析法:交替使用平衡方程与操作方程可推出芬斯克方程:,xW xD,芬斯克公式的使用条件: 1. 全回流 ;2. 全凝器 ;3. 理想溶液,最小回流比与适宜回流比

23、,最小回流比:要完成一定分离任务需要的回流比的最小值。,适宜回流比:R=(1.1-2.0)Rmin,【例4-6】将含苯60mol%的苯-甲苯混合液用精馏分离,xD=0.95,R=2.4Rmin,=2.52,泡点进料,求精馏段操作线方程。,步骤:1、求Rmin2、选R3、计算(R-Rmin)/(R+1) 4、用芬斯克方程求Nmin 5、查出对应的 (N-Nmin)/(N+1) 6、计算N,例 已知 xF,xD, xW, R, m求: N解 1、求Nmin 2、求Rmin 3、(R-Rmin)/(R+1)=b 4、(N-Nmin)/(N+1)=c 5、 得N,3、吉利兰图法求理论板数,理论塔板:离

24、开该塔板的气液两相达到相平衡;,理论塔板数NT:,完成生产任务所需要的理论塔板总数;,实际塔板:实际生产中的塔板;,实际塔板数NP :实际生产中的塔板总数;,全塔效率 :,双组分:,四、 塔板效率,单板效率,气相莫弗里板效率(EMG),液相莫弗里板效率(EML),影响塔板效率的主要因素,蒸气速度液体速度塔板上存液量塔板上液流流程长度气液两相的物理性质操作条件:温度、压强以及回流比等,第六节 板式塔,板式塔结构简图1.气体出口 2.液体入口 3.塔壳 4.塔板 5.降液管 6.出口溢流堰 7.气体入口 8.液体出口,根据塔内液体的流动情况,板式塔可分为错流塔板和逆流塔板两大类。前者主要包括:泡罩

25、塔、筛板塔、浮阀塔和喷射塔;后者主要是各种形式的穿流塔。,泡罩塔 浮阀塔 筛板塔 穿流栅孔板塔,一、工业上常用的板式塔有:,泡罩塔是工业上最早使用的板式塔。每层塔板上设有许多供蒸气通过的升气管,其上覆以钟形泡罩,升气管与泡罩之间形成环形通道。泡罩周边开有很多称为齿缝的长孔,齿缝全部浸在板上液体中形成液封。,1泡罩塔,筛板塔是一种应用较早的塔型,它的结构简单,塔板上开有大量均匀分布的小孔,称为筛孔。筛孔的直径为38mm,成三角形排列。上升蒸气通过筛孔分散成细小的流束,在板上液层中鼓泡而出,与液体密切接触。塔板设置溢流堰,从而使板上维持一定的液层高度。在正常操作范围内,通过筛孔上升的蒸气应能阻止液

26、体经筛孔向下渗漏,液体通过降液管逐板流下。,2筛板塔,浮阀塔板的结构与泡罩塔板相似,在带有降液管的塔板上开有若干直径较大(标准孔径为39mm)的均匀圆孔,孔上覆以可在一定范围内自由活动的浮阀。由孔上升的气流,经过浮阀与塔板间的间隙与塔板上横流的液体接触。浮阀的形式很多,图示为常用的浮阀,3浮阀塔,浮阀塔具有的优点: 生产能力大 塔板效率高 操作弹性大 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以筛板塔为例说明,气相通过筛孔时的速度(简称孔速)不同,可使气液两相在塔板上的接触状态不同。当孔速很低时,气相穿过孔口以鼓泡形式通过液层,板上气液两相呈鼓泡接触状态。两相接触的传质面积为气泡表面。由于气泡数量不多,气泡表面的

27、湍动程度较低,传质阻力较大。,塔板上的气液接触状态,塔板上气液流动和接触状态,二、 板式塔的流体力学特性(一)塔内气、液两相的流动1、设计意图A 使气液两相在塔板上进行充分接触以增强传质效果B 使气液两相在塔内保持逆流,并在塔板上使气液量相保持均匀的错流接触,以获得较大的传质推动力。2、气泡夹带:,液体在下降过程中,有一部分该层板上面的气体被带到下层板上去,这种现象称为气泡夹带。3、液(雾)沫夹带: 气体离开液层时带上一些小液滴,其中一部分可能随气流进入上一层塔板,这种现象称为液(雾)沫夹带。,4、液面落差液体从降液管流出的横跨塔板流动时,必须克服阻力,故进口一侧的液面将比出口这一侧的高。此高

28、度差称为液面落差。液面落差过大,可使气体向上流动不均,板效率下降。,(二)气体通过塔板的压力降,1、压力降的影响:A 气体通过塔板的压力降直接影响到塔低的操作压力,故此压力降数据是决定蒸馏塔塔底温度的主要依据。B 压力降过大,会使塔的操作压力改变很大。C 压力降过大,对塔内气液两相的正常流动有影响。2、压力降:PPA 塔板本身的干板阻力PCB 板上充气液层的静压力PLC 液体的表面张力P,PP=PC+PL+P,1、定义:汽液量相中之一的流量增大到某一数值,上、下两层板间的压力降便会增大到使降液管内的液体不能畅顺地下流。当降液管内的液体满到上一层塔板溢流堰顶之后,便漫但上层塔板上去,这种现象,称

29、为液泛(淹塔)2、引起原因:气速过大 ;液体流量过大,(三)液泛(淹塔),(四)液沫夹带是指板上液体被上升气流带入上一层塔板的现象。为了保证板式塔能维持正常的操作效果,应使每千克上升气体夹带到上一层塔板的液体量不超过0.1kg,即控制雾沫夹带量eV0.1kg(液)/kg(气),(五)泄漏 一但气相负荷减少,致使上升气体通过阀孔的动压不足以阻止流体经阀孔流下时,便会出现泄漏现象。泄漏发生,塔板效率严重下降,正常操作时,泄漏应不大于液体流量的10%。,第七节 其它蒸馏方式,一、间歇精馏 (一)间歇精馏的定义: 又称分批精馏,全部物料一次加入蒸馏釜中,精馏时自塔顶蒸出的蒸汽冷凝后,来部分作为塔顶产品

30、,另一部分作为回流送回塔内,操作终了时,残液一次从釜内排出,然后再进行下一批的精馏操作。(二)间歇精馏的流程:见图,(三)间歇精馏的特点:1、釜中液体的组成随精馏操作的进行而不断降低,塔内操作参数(如温度、浓度)也随时间而变化,属于不稳定操作。 2、间歇精馏只有精馏段。 3、塔顶产品组成随操作方式而异。,1、馏出液浓度恒定的间歇精馏保持馏出液浓度恒定,但相应不断改变回流比。2、回馏比恒定的间歇精馏保持回馏比恒定,而馏处液浓度逐渐降低。,(四)间歇精馏操作方式,特殊精馏的基本原理:在双组分溶液中加入第三组分,以改变原双组分物系的非理想性或提高其相对挥发度而实现分离。根据第三组分所起作用的不同分为

31、恒沸蒸馏和萃取精馏。,若在组分沸点相近或具有恒沸组成的物系中,加入第三组分(称为挟带剂)该组分能与原料液中一个或两个组分形成新的恒沸液,从而使原料液能用精馏方法分离,这种精馏操作称为恒沸精馏。制无水乙醇的恒沸精馏流程,二、恒沸精馏,1、应与被分离组分形成新的恒沸液,其沸点要比纯的组分的沸点为低,一般要求沸点差不小于10,并且希望将料液中含量较少的一个组分作为恒沸物一起从塔顶蒸出。2、新恒沸液所含挟带剂的量愈低愈好。3、新恒沸液最好为非均相混合物,便于分层分离。4、无毒、无腐蚀性、热稳定性好。5、价廉易得。,恒沸精馏挟带剂的要求:,在被分离的物系中加入专门选择的第三组分(萃取剂),以增加原有组分

32、的相对挥发度而得到分离。但要求萃取剂的沸点较组分的沸点高,且不与组分形成恒沸液。萃取精馏用于分离各组分挥发度差别很小的溶液。,三、萃取精馏,选择适宜萃取剂时,应考虑的问题:1、萃取剂应使两组分的挥发度发生显著变化。2、萃取剂的挥发度应小,即其沸点应较纯组分高。3、无毒、无腐蚀性、热稳定性好。4、价廉易得。,萃取精馏与恒沸精馏的特点比较,(1)萃取剂比挟带剂易于选择;(2)萃取剂在精馏过程中基本上不气化,故萃取精馏的耗能量较恒沸精馏的为少;(3)萃取精馏中,萃取剂加入量的变动范围较大,而在恒沸精馏中,适宜的挟带剂量多为一定,故萃取精馏的操作较灵活,易控制;(4)萃取精馏不宜采用间歇操作,而恒沸精

33、馏则可采用间歇操作方式; (5)恒沸精馏操作温度较萃取精馏的为低,故恒沸精馏较适用于分离热敏性溶液。,本章小结,主要内容为理想双组分互溶体系连续精馏,常压,泡点进料 一、气液平衡关系式二、操作线方程 精馏段 提馏段三、回流比R、理论塔板数NT 当D=0时:R=,NT =NTmin 当精馏段操作线,提馏段操作线,泡点进料线三线交点落在平衡线上时:R=Rmin NT =NT 的求法:逐板法、图解法,气体吸收,吸收分离操作:利用混合气体中各组分(component)在液体中溶解度(solubility)差异,使某些易溶组分进入液相形成溶液(solution),不溶或难溶组分仍留在气相(gas phase),从而实现混合气体的分离。,吸收剂,气体,y,x,界面,气相主体,液相主体,相界面,气相扩散,液相扩散,yi,xi,气体吸收是混合气体中某些组分在气液相界面上溶解、在气相和液相内由浓度差推动的传质过程。,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培养文学情趣;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鼓舞我们前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