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452172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1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课件.ppt(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课程标准 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目标:掌握董仲舒新儒学思想的主要内容、汉武帝推广儒学的措施,认识儒家思想在顺应了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的同时,也在不断地自我调整,从而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重点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难点 理解董仲舒新儒学思想的内涵及其历史价值,1、代表作:春秋繁露,2、特征: 在对先秦儒学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糅合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思想,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3、主要内容, “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 加强君权的需要发挥儒家的仁政思

2、想,提出“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缓和阶级矛盾的需要提出“三纲五常”,提倡孝道。 稳定统治秩序的需要,思考: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实质是什么?从“百家争鸣”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反映了政治上怎样的变化? 汉武帝确立儒学正统地位采取的措施?,4、影响 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成为两千多年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材料一:“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材料二:“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材料三: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

3、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班固汉书董仲舒传,(2013高考重庆文综卷) 我国古代有一位学者,运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论,为君主专制统治提供了“天命攸(所)归”的神学依据。该学者应该是 A韩非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解题要旨:审题干,识记人物主张,识记人物:我国古代一位学者,识记主张: “天人合一”的理论,为统治提供了“天命攸(所)归”的神学依据,高考例析,(2013高考重庆文综卷) 我国古代有一位学者,运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论,为

4、君主专制统治提供了“天命攸(所)归”的神学依据。该学者应该是 A韩非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解题要旨:析选项,判断人物主张,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主张加强中央集权,主张法治,与题干主张不符,A错误。,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主张仁政,提出民贵君轻思想与题干主张不符,B错误。,董仲舒提出“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与题干“天人合一”理论吻合,C正确。,南宋理学代表人物,建立了理学体系,其思想主张与题干主张不符理论吻合,D不正确。,(2010北京文综13)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荀子、董仲舒 B荀子、孟子 C商鞅、孟子 D韩非子、董仲舒,(2013年重庆文综 )我国古代有一位学者,运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论,为君主专制统治提供了“天命攸(所)归”的神学依据。该学者应该是( ) A韩非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 (2014上海单科)儒学成为官学是由哪位思想家的主张直接促成的( ) A孔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