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膏盲疾赋第二段赏析【唐代】柳宗元骈体文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452553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PPT 页数:7 大小:1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愈膏盲疾赋第二段赏析【唐代】柳宗元骈体文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愈膏盲疾赋第二段赏析【唐代】柳宗元骈体文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愈膏盲疾赋第二段赏析【唐代】柳宗元骈体文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愈膏盲疾赋第二段赏析【唐代】柳宗元骈体文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愈膏盲疾赋第二段赏析【唐代】柳宗元骈体文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愈膏盲疾赋第二段赏析【唐代】柳宗元骈体文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愈膏盲疾赋第二段赏析【唐代】柳宗元骈体文课件.ppt(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秦缓乃穷神极思,曰:“夫上医疗未萌之兆,中医攻有兆之者。目定死生,心存取舍,亦犹卞和献含璞之璧,伯乐相有孕之马。,左传成公十年:晋侯梦大厉,被发及地,搏膺而踊,曰:“杀余孙,不义。余得请于帝矣!”坏大门,及寝门而入。公惧,入于室。又坏户。公觉,召桑田巫。巫言如梦,公曰:“何如?”曰:“不食新矣。”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公曰:“良医也!”厚为之礼而归之。六月丙午,晋侯欲麦,使甸人献麦,馈人为之。召桑田巫,示

2、而杀之。将食,张;如厕,陷而卒。小臣有晨梦负公以登天,及日中,负晋侯出诸厕。遂以为殉。,唐代 柳宗元,国学 骈体文,愈膏盲疾赋叙说左传成公十年晋景公事。宋晏殊于此赋亲书说:“肤浅不类柳文,以去之。公少时作也。”晚清吴汝纶柳州集点勘说:“此非柳文,他唐人为之耳。”王若虚是金人,他在谬误杂辨说:“子厚梦愈膏盲疾赋云:中医攻有兆之者。之者,语病也。”这是考科举的年轻学子常犯的错,而柳宗元是古文大家,不可能有这样低级的语病。另柳文正集所收之赋除此篇外,皆永州作,此赋与之不类,可证其非永州作。而说愈膏盲疾赋是“公少时作”,不过是一种无奈的说辞罢了。为此章士钊柳文指要“将此文削去”。古代医学以心尖脂肪為膏

3、,心臟与膈膜之间為肓。 左传成公十年:“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為也。” 杜预注:“肓,鬲也。心下為膏。”后遂用以称病之难治者。 晋孙楚為石仲容与孙皓书:“夫治膏肓者,必进苦口之药 .,愈膏肓疾赋的主要情节是景公与医缓、忠臣与医缓之间各两个回合的辩论,从外在形制来看,是针锋相对的,也是平均使用笔墨的,你至少无法从篇幅上判断出辩者的胜负与作者所在的立场。就道理而言,这个辩题本身也还有些弹性空间,两方看起来都有一定的合理性。更关键的是,赋中用词与语气往往给人以不确定之感。比如景公所言“晒彼医兮,徒精厥术,如何为之可观?”中“厥术”究竟指什么?忠臣所言“诚天地

4、之无亲,曷膏肓之能极?”确切的意思是什么呢?医缓最后所言“皆正直之是与,庶将来之勉旃!”真实的态度到底又是什么?这些犹疑的词句与含混的语气让我们很难简截明了地断定这篇赋究竟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意绪情怀。也许他本身就是犹疑而含混的,既有希望的情绪也有无望的意念,或许中和一点说是无望中保有希望的情愿。在笔者看来,这中间也许还有前途无望、大厦将顷的苦闷,直道守节、虽死不回的执着,处身卑污、久当自明的信念与材为世用,道行于时的期冀。 愈膏肓疾赋“主要内容是晋景公、秦缓和景公之臣之间互相论争,始终以膏肓之疾与衰亡之国相比,隐约表现他的绝望与悲愿之感。,柳宗元(773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