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护理学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454955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2.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神科护理学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精神科护理学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精神科护理学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精神科护理学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精神科护理学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神科护理学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神科护理学课件.ppt(6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精神科护理学,精神科护理学-冯怡,你们对精神疾病了解多少呢?,很多人会联想到一个个满身泥污、行为古怪、时哭时笑、呆滞冷漠或暴躁凶残的人。,实际上,这些严重患者比例较小,常见的是外表正常或接近正常而内心痛苦的患者。,精神科护理学-冯怡,精神科护理学,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精神科护理学-冯怡,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识记:1、精神科护理学、精神疾病的定义 2、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内容与特点 3、精神疾病的病因 4、精神疾病的诊断分类理解:1、精神科护理的主要任务 2、精神医学及精神科护理学发展简史 3、常见认知障碍的临床特点及其意义 4、常见情感障碍的临床特点及其意义 5、常见意志障碍

2、的临床特点及其意义,精神科护理学-冯怡,精神科护理学,定义:精神科护理学是建立在护理学基础上,对精神疾病进行防治的一门护理学。它是精神医学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任务: 1、研究对精神疾病患者科学护理的理论和方法并及时运用于临床,以及探讨护理人员在预防精神疾病患者方面的作用。 2、研究和实施接触、观察精神疾病患者的有效途径,通过各项护理工作及护理人员的语言、行为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保证护理措施的有效实施。 3、研究与实施对不同种类精神疾病患者各种治疗的护理,确保医疗任务的顺利实施。,精神科护理学-冯怡,精神科护理学,4、研究与实施如何维护患者的权利与尊严,使其得到应有的尊重与合适

3、的治疗;培养和训练患者的生活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在疾病好转后能及时重返社会。 5、研究与实施如何密切观察有关精神方面的病情变化,详细记录,协助诊断,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并为医疗、教学、科研、法律和劳动鉴定等积累重要资料。 6、研究与实施在患者与家庭、社区中开展精神卫生宣传教育工作,对精神疾病患者做到防治结合,医院与社区结合,为患者回归社会作出贡献。,精神科护理学-冯怡,精神医学发展简史,一、精神医学的第一次革新 1、国外精神病的真正发展是从19世纪逐渐开始的。 2、法国精神病学家比奈(Pinel,1745年-1826年)去掉精神病患者身上的铁链,主张人道地对待患者,被认为是精神医学的首次革新运

4、动。 3、到了1814年,希区(Hitch)开始在疗养院使用受过训练的女护士。从此收容精神病患者的疗养院才有了医院的形式。 4、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国际著名的神经精神病学家克雷呸林(Kraepelin,1855年-1926年),创立了“描述性精神医学”。明确地区分了两种精神病,一为躁狂抑郁性精神病(现称情感性障碍),一为早发性痴呆(现称精神分裂症),因此他被认为是现代精神病学之父。,精神科护理学-冯怡,精神医学发展简史,二、精神医学的第二次革新 弗洛伊德将精神医学带入“心因性病因论”的研究法畴,同时也被认为是精神医学的第二次革命。 三、精神医学的第三次革命 精神医学的第三次革新是社区精神卫

5、生运动的展开。 1935年精神药物的发现,市医院门户开放的政策得以实现,并可运用三级预防的观念使精神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三方面有了突破性的发展。 四、精神医学的第四次革命 自从发现了精神药物,人们研究其药效机制进而研究神经介质与脑中各受体之间的关系,以及精神疾病发生的生物学机制,使得精神疾病能够以科学及客观的方法诊断和治疗,生物精神医学的发展可以说是精神医学的第四次革新。,精神科护理学-冯怡,成长期(1890年-1940年),精神病护理发展史,精神科护理学-冯怡,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内容及特点,(一)心理护理心理护理的重点:是启发和帮助患者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疾病,从而认识到住院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6、,打消各种顾虑,积极主动配合治疗。 心理护理的成败,取决于护理人员专业知识的程度,优良的服务态度和工作的技巧与方法,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做好心理护理的关键。,精神科护理学-冯怡,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内容及特点,(二)睡眠护理创造良好的条件患者要遵守作息制度 夜间睡眠前要避免同患者进行有刺激的谈话,若发现患者在床上辗转不安或经常去厕所,或蒙头大睡,更应该经常观察,防止患者乘人不备自杀或逃离医院而发生意外。,精神科护理学-冯怡,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内容及特点,(三)保证医嘱的执行耐心发复地向患者讲清治疗的目的和意义 治疗前充分做好准备工作 治疗时要严肃认真 治疗后要注意观察治疗的反应,精神科护理学-冯怡,精神

7、疾病(精神障碍):,精神疾病又称精神障碍,是指在各种因素作用下造成大脑功能失调,出现感知觉、思维、情感、意志行为等障碍为主的一类严重的精神疾病。,精神科护理学-冯怡,一、生物学因素,二、社会心理因素,第一节 精神疾病的病因学,精神科护理学-冯怡,一、生物学因素,1,遗传者表现的只是一种患病倾向或患病素质,在某种后天因素影响下发病,引起水电解质平衡失调、衰竭、缺氧、毒性中间代谢产物等影响了脑功能或发生脑器质性病变,精神科护理学-冯怡,二、社会心理因素,精神科护理学-冯怡,内经:癫、狂、痫 西方:希波克拉底被认为是把精神疾病的概念引入医学的第 一人;克雷培林明确区分了两种最常见的精神病:躁狂抑郁性

8、精神病(情感性精神障碍)和早发性痴呆(精神分裂症) WHO: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ICD-10)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DSM-)中国: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各种诊断标准主要依靠症状间的组合,病程的演变,病情的严重程度等特点来制定。),第二节 精神疾病的诊断分类学,精神科护理学-冯怡,中国精神障碍诊断与分类标准(CCMD-),1、器质性精神障碍(包括症状性精神障碍)2、精神活动性物质或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3、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4、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5、癔症、应激相关障碍、神经症6、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7、人格障碍、习惯与冲动控制障

9、碍、性心理障碍8、精神发育迟滞与童年和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9、童年和少年期的多动障碍、品行障碍、情绪障碍10、其它精神障碍和心理卫生情况,精神科护理学-冯怡,第三节 精神疾病的症状学,精神科护理学-冯怡,(一)精神症状的本质,精神疾病主要是根据症状的特点而非病因来进行诊断与分类。1、大脑结构的病变所致 2、大脑功能障碍导致精神异常3、大脑代谢或生化病变所致的精神症状4、病因或发病机制未明的所谓功能性精神病的症状,精神科护理学-冯怡,(二)精神症状的特点及在诊断中的地位,1、症状的表现形式与内容明显与周围客观环境不相符.2、症状的出现与消失不能自控。3、症状给病人带来痛苦或不同程度地损害社会功能。

10、 精神症状在精神疾病的诊断中其地位远远高于内科疾病症状在内科疾病诊断中的地位,精神科护理学-冯怡,判断某一精神活动是病态还是正常:,纵向比较:即与患者过去一贯表现相比较,精神状态的改变是否明显;横向比较:即与有着相同文化背景的同一群体中的大多数正常人的精神状态相比较,差别是否明显,持续时间是否超出了一般限度;具体分析和判断:应注意结合当事人的心理背景和当时的处境进行具体分析和判断。,精神科护理学-冯怡,注意点:,精神症状并非每时每刻都存在,在观察精神症状时,不但要观察精神症状是否存在,而且要观察从其出现的频率、持续时间、严重度以及先后情况。 确定是否存在精神症状及哪些精神症状。 了解症状的强度

11、、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 分析各症状间的相互关系。 重视各症状间的鉴别。 了解可能的诱因、原因及影响因素。,精神科护理学-冯怡,(三)精神症状的学习方法,情,知,意,心理活动,感知觉、注意、思维、智能,情感、情绪,意志、行为,精神科护理学-冯怡,感知觉障碍,01,思维障碍,02,注意障碍,03,记忆障碍,04,智能障碍,05,定向力障碍,06,二、认知障碍,07,意识障碍,08,自知力障碍,精神科护理学-冯怡,(一)感知觉障碍,感觉:大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指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感知综合障碍:指对客观食物的本质属性或整体

12、能正确认识,但对该事物的个别属性发生错误感知。,精神科护理学-冯怡,美少女与老妇,画中画,精神科护理学-冯怡,感觉障碍,精神科护理学-冯怡,知觉障碍,精神科护理学-冯怡,幻觉,幻听:病人听到各种不同种类和不同性质的但实际并不存在的声音。是临床最常见的、且具有诊断意义的幻觉。主要是言语性幻听。幻视:内容丰富多样,形象可清晰、鲜明和具体,有时比较模糊。幻嗅:病人闻到环境中或体内有难闻的气味。幻味:病人尝到食物中有某种特殊的或奇怪的味道。幻触:病人感到皮肤上有麻木感、虫爬感、电击感等内脏性幻觉:病人感到躯体某部位或内脏有异常的感觉(性质很明确,部位很具体)。,精神科护理学-冯怡,幻觉,幻觉按结构完善

13、程度和性质可分为真性幻觉(完全性幻觉):内容与真实事物完全一样,来源于外界空间,通过本人的感官获得。假性幻觉(伪幻觉):来源于主观空间,不通过感官获得,形象不鲜明生动。,精神科护理学-冯怡,幻听,命令性幻听:命令病人做某事,病人往往无法违抗而执行。评论性幻听:几个声音在评论病人,有谩骂、批评、威胁、讽刺等。争论性幻听:几个声音在争论且争论的内容以病人为中心,其中有的在揭露病人的错误,有的则为病人辩护。思维化声:病人在思考问题时体验到自己思想的同时变成声音,且这种言语声音来自于脑内或心灵中。思维鸣响:病人在思考问题时体验到自己思想的同时变成声音,这种言语声音来自于外界,精神科护理学-冯怡,感知综

14、合障碍,精神科护理学-冯怡,思维 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是人类特有的认识活动的最高形式。 思维是用概念、判断(句)和推理的形式并以语言为工具的。,(二)思维障碍,精神科护理学-冯怡,思维障碍, 联想障碍:指联想的速度、数量、结果、表达形式发 生障碍。 思维逻辑障碍:指失去概念的界限,或混淆概念的具体与抽象含义,或语言上出现语法结构紊乱。 思维内容障碍:也称“妄想”,指一种个人独有的和自身密切相关的坚信不移的观念,不解释事实与理性的纠正。 与其他心理活动相关的障碍,精神科护理学-冯怡,思维联想障碍,(1)思维速度和量的异常思维奔逸:指联想的速度加快,可出现随境转移、心境高涨、意志活动

15、多多等现象,常见于躁狂发作。思维迟缓:指联想速度减慢,可出现言语动作反映迟缓、心境低落等现象,多见于抑郁发作。思维贫乏:思维内容空虚,概念和词汇贫乏,对一般询问往往无明确应答反应,多见于精神分裂症。,精神科护理学-冯怡,思维联想障碍,(2)联想连贯性异常思维松弛:指患者意识清晰,思维内容散漫、缺乏主题,思维内容联想内容之间缺乏一定的逻辑关系。思维破裂:指患者意识清晰,单独语句正确,但语句之间缺乏内在意义上的联系。思维不连贯:指意识障碍,语言杂乱,毫无主题。,精神科护理学-冯怡,思维联想障碍,(3)联想途径异常病理性赘述:联想过程迂回曲折,过分的详细,拘泥于细节,特点是“拖泥带水” 常伴行为也拘

16、泥于细节。思维中断:思维过程突然停顿,感到脑子一片空白,表现说话突然停顿,片刻又重复说话。,精神科护理学-冯怡,(4)联想形式障碍持续言语:思维活动在某一概念上停滞不前,表现为给患者提出一系列问题时,每次重复第一次回答时所说的话。重复言语:与持续言语类似,思维展开的灵活性受损害,表现说话时多次重复一句话最未的几个字或词。刻板言语:思维在原地踏步,概念转换困难,并且脑中概念相对较少,表现机械地、刻板地重复一些没意义的词或句子。模仿言语:刻板地模仿周围人的言语。,思维联想障碍,精神科护理学-冯怡,思维联想障碍,(5)联想自主性异常思维插入:指患者认为头脑中某思想不是自己的,是被别人强加他的。思维云

17、集:指思维不受患者支配,强制性大量涌入在脑中。强迫观念:指脑中反复不自觉地出现同一内容的思维,明知没有实际意义,有明显的压抑它的产生。,精神科护理学-冯怡,思维逻辑障碍,病理性象征性思维:将一个具体概念与抽象概念混淆,但二者间有某种联系。语词新作:病人自创符号、图形、文字并赋予特殊意义,不经病人解释旁人无法理解。逻辑倒错:主要为推理错误,离奇古怪,不可理解,甚至因果倒置。矛盾观念:主要为推理错误,离奇古怪,不可理解,甚至因果倒置。,精神科护理学-冯怡,思维内容障碍,妄想 : 是一种病理性的歪曲信念,是指一个人所独有的和与自我有切身关系的坚信不移的观念,不接受事实与理性的纠正。(1)信念歪曲;(

18、2)坚信不移、不接受事实与理性的纠正;(3)妄想的内容是个人所独有的;,精神科护理学-冯怡,按发生的背景分类,原发性妄想:是一种直接的,突然发生的,找不到任何心理过程上的原因的妄想。如患者出门看见一条狗、电视上看见主持人等突然认为每种特殊意义的事情将要发生等。继发性妄想:指继发于其它心理过程障碍的妄想。如患者先有幻听,听人议论后产生被害妄想。,精神科护理学-冯怡,按妄想的内容分类,夸大妄想:多发生在情绪高涨的背景上,内容常因时间、环境、病人的文化水平和经历而有很大不同。如认为自已是国家主席、发明家、科学家,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有不计其数的财产等。被害妄想:病人无中生有地坚信周围某些人或某些集团

19、,对他进行不利活动,进行打击,陷害,谋害,破坏,可出现拒食,拒药,冲动。自罪妄想:病人无中生有地坚信由于自己的贪污、受贿、玩忽职守等不良行为,给国家、单位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但又说不出犯罪的具体内容与经过。,精神科护理学-冯怡,按妄想的内容分类,被洞悉感:病人认为内心所想的事,未经语言文字表达就被别人知道了,但是说不出是怎样被知道的。关系妄想:病人把周围环境中一些实际与他无关的现象,认为与他本人有关。影响妄想:病人认为自己的精神活动均受外力的干扰、控制、支配、操纵,产生种种不舒服的感觉。病人往往解释为受某种仪器的影响。,精神科护理学-冯怡,与其他心理活动相关的思维障碍,妄

20、想性知觉妄想性情绪妄想性回忆,精神科护理学-冯怡,(三)注意障碍,注意增强:指在某些精神病状态下,患者特别易于注意某种事物。注意涣散:指有意注意明显减弱,即注意不集中。注意减退:无意注意及有意注意的兴奋性减弱,或为注意的松懈(注意迟钝)注意转移:无意注意的兴奋性增强,但注意力不能长久,注意对象不断转换。注意狭窄:指注意范围显著缩小,有意注意减弱。,精神科护理学-冯怡,(四)记忆障碍,记忆增强:指病态的记忆增强。记忆减退:主要表现为认知(再认)的障碍。遗忘:指记忆的完全丧失。错构:指记忆的错误。虚构:是指由于遗忘,患者以想象的、未曾亲身经历过的事件来填补自身经历的记忆缺损。似曾相识感:指新感知的

21、事物有似曾感知过的体验,属认知错误。,精神科护理学-冯怡,(五)智能障碍,先天性的精神发育不全:由于各种致病因素,导致大脑发育不良或受阻碍,智能的发育停留在一定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患儿的智力发育及社会适应能力未达到同龄儿童水平。 后天性的的继发性痴呆:智能一度获得充分发展之后,由于疾病的损害而造成退化的现象。,精神科护理学-冯怡,假性痴呆:是一种功能性的,可逆的,暂时的类痴呆状态,是大脑功能普遍处于抑制状态的表现。童样痴呆:病人的言行举止全部模拟幼儿,呀呀学语、吸吮手指,以幼童的声调说话,见人叫叔叔、阿姨。刚塞综合征:病人以近似的回答为核心症状,可伴有定向障碍、意识朦胧与幻觉。抑郁性假性痴呆

22、:严重的抑郁症患者在精神运动型抑制的情况下,出现认知能力的降低。,精神科护理学-冯怡,(六)定向力障碍,定向力指个体对时间、地点、人物以及自身状态的认知能力。,对环境的定向障碍:时间定向障碍:指患者对当时所处时间如白天或晚上、上午或下午的认识,以及年、月、日的认识出现错误。地点定向或空间定向障碍:指患者对所处地理位置的认识出现错误。人物定向障碍:指辨认周围环境中人物的身份及与患者的关系障碍。自我定向障碍:指患者对自己的姓名、性别、年龄及职业等状况的认识发生障碍。,精神科护理学-冯怡,意识障碍,以意识清晰度下降为主:分为嗜睡、意识混浊、昏睡、昏迷。 以意识内容的改变为主:谵妄状态- 以在意识清晰

23、度降低的同时,出现意识内容的障碍。梦样状态- 可先有似曾相识感、非现实感、出现大量生动幻觉、或有幻听、幻嗅,继而进入充满幻觉妄想体验的梦幻世界。朦胧状态-指意识范围狭窄,伴有意识清晰度的下降。自我意识障碍:分为人格解体、双重人格、交替人格、人格转换。,(七)意识障碍,精神科护理学-冯怡,自我意识障碍,人格解体-病人觉得自己是空虚的、不是属于自己的、没有生气的、不真实的或不存在了。人格转换-病人否认原来的自身,说自己已变成另外一个人或动物。交替人格-同一病人在不同时间内表现为完全不同的两种人格。双重(多重)人格-病人在同一时间内表现为两种(多种)完全不同的人格。,精神科护理学-冯怡,(八)自知力

24、障碍,自知力又称领悟力或内省力,是指患者对自己精神疾病的认识和判断能力。包括三方面: 对疾病的认识:即承认自己有病。 对症状的认识:即对病变的行为表现以及各种不正常体验能正确分辨和描述,认识到他们是疾病的表现。 对治疗的认识:即存在治疗依从性,有主动接受治疗的愿望或者服从治疗。自知力是临床上进行诊断、鉴别诊断、预测疗效、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是病情变化的“晴雨表”。自知力障碍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而焦虑症、抑郁症患者大多数有自知力。,精神科护理学-冯怡,情绪:较低级的、生物性的、与满足欲望直接相关的体验。情感:较高级的、社会性的、与行为的社会评价相关的体验。心境:一段时间内持续性保

25、持的某些情绪状态。,三、情感障碍,精神科护理学-冯怡,(一)情感性质的改变,情感高涨欣快情绪低落焦虑恐惧,精神科护理学-冯怡,情感淡漠情感麻木情感脆弱情感爆发病理性激情易激惹性,(二)情感稳定性障碍,精神科护理学-冯怡,情感倒错情感幼稚矛盾情感被强加的情感病理性心境恶劣,(三)情感协调性障碍,精神科护理学-冯怡,(一)意志障碍,(二)动作与行为障碍,四、意志障碍,精神科护理学-冯怡,(一)意志障碍,意志增强意志减弱意志缺乏矛盾意向,精神科护理学-冯怡,1、精神运动性兴奋:病人整个精神活动增强,涉及到精神活动的各个方面,如认知,情感和意志行为。表现终日忙碌不停,多辩饶舌,好歌好舞、废寝忘食、爱管

26、闲事,有时突然冲动伤人。2、精神运动性抑制:病人整体精神活动降低,言语动作减少、思维迟缓,精神活动感困难,感到力不从心。木僵症:表现为运动的完全抑制。肌张力增高,病人保持一个姿势僵住不动,沉默不语,不吃不喝,对体内外的任何刺激均无反应。口涎外流,尿液潴留,面部表情呆滞,意识清楚。蜡样屈曲:病人四肢可被人任意摆布与某种位置,如同泥塑蜡铸一样。缄默症:患者不语,也不回答问题,有时可以用手示意。,(二)动作与行为障碍,精神科护理学-冯怡,违拗症:病人对人外来要求的一种无意的、不由自主的对抗。模仿症状:病人毫无目的、毫无意义地模仿周围人的动作和言语。刻板动作:病人无休止地重复做一个非常机械且毫无意义的

27、动作。作态:指患者做古怪的、愚蠢的、幼稚做作的动作、姿势、步态与表情。,精神科护理学-冯怡,病例1 女,38岁,衣着整洁,合作有礼,表情轻松愉快,不时高歌,众病友为之鼓掌喝彩,病人更加手舞足蹈,唱个不停。主动向医生详细叙述病情,滔滔不绝,难以打断。自述“我以前不由自主的情绪低落,脑子慢,感到前途无望,不如一死了之。现在完全变成另一个人,高兴极了,轻松极了,脑子变得特别好使,好象有三个脑子,手脚也特别灵活”。看见护士在扶病人,马上去帮忙,刚走几步有跑回房间给病友讲故事。因一病人不愿听,则大发脾气,这时一解放军进来,马上举手行礼,刚才不愉快的情绪烟消云散。整日忙忙碌碌,无暇吃饭喝水,睡眠少,但面无

28、倦容。,情感高涨,思维奔逸,做事虎头蛇尾,易激惹,行为紊乱,精神运动性兴奋,.,病例2 男,38岁,工程师,个性孤僻,工作认真。3年前,患者对某同事提过意见后,彼此关系疏远,渐怀疑将会遭到对方报复。以后开始怀疑周围的人在监视他,并认为某同事在背后策划、曾向领导写信控诉被害情况。一年前调动工作至另一城市,不久,即听到有声音说其妻子已来到该城市。但病人一直未见其妻子来看他,因而怀疑其妻子另有新欢,就不请假回到家中,不见妻子又赶到妻子工作单位,见到其妻子在工作才安心。从此,终日尾随其妻,寸步不离。某日,突然紧张地对妻子说:“今晚有人要抢你,你看满室被电照得通明”。并持一木棍称要与他们拼个死活。之后渐认为许多人伙同一起阴谋陷害他,曾向省市法院写信控告。入院后,对周围一切很注意,认为别人的言行皆与他有关,感到有“心身探测仪”常在考查他的思维活动,因为脑子一想什么即刻听到有人在重复他所想到的内容,耳内整日不安静,常听到害他和夺妻等有关的事,否认有病,只承认患过神经衰弱。,被害妄想,幻听,嫉妒妄想,幻视,关系妄想,物理影响妄想,思维化声,无自知力,.,有问题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