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黄棕壤和黄褐土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456415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2.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章黄棕壤和黄褐土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第八章黄棕壤和黄褐土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八章黄棕壤和黄褐土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八章黄棕壤和黄褐土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八章黄棕壤和黄褐土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八章黄棕壤和黄褐土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黄棕壤和黄褐土ppt课件.ppt(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热带和亚热带各种森林土壤之间的地理发生关系,东部湿润区,西部半湿润区,第八章 黄棕壤和黄褐土,第一节 黄棕壤,一、形成条件,夏季高温多雨、有亚热带气候特点,冬季严寒干旱,又有暖温带气候特点,年平均温度为1416,无霜期为230250天,10积温一般48005000,雨热同季,降雨集中,梅雨季节明显,年平均降雨在10001500 mm,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复杂,主要是花岗岩、片麻岩、安山岩、页岩、千枚岩、石英岩和玄武岩的残、坡积物,第四纪晚更新世下蜀系黄土,丘陵、阶地等排水条件较好的地区。,二、形成过程、剖面形态特征、基本理化性状,1、有机质积累过程,3、粘化过程:棕壤不仅具有残积粘化, 而且

2、以淋移粘化过程为主。,2、弱富铝化过程:钾矿物的快速风化,SiO2也开始部分淋溶,并形成21或211或11型的粘土矿物,铁明显释放,形成相当数量的针铁矿或赤铁矿为主的游离氧化铁,因为铁的水化度较高,故颜色较棕。,(二)剖面形态特征,O层,Ah层:呈红棕色或亮棕色。质地多壤质土,粒状或团块状结构,疏松,根系多向下逐渐过渡。,Bts层:棕色, 该层虽因母质不同而色泽不一,但一般棱块状块状结构,结构面上覆盖有棕色或暗棕色胶膜或有铁锰结核,由于粘粒的聚集,质地一般较粘重,有的甚至形粘磐层。,C层:基岩上发育的黄棕壤,其母质仍带基岩本身的色泽。,(三)基本理化性质,1.颗粒组成:一般为壤土粉沙粘壤土,但

3、粘化层则多为壤质粘土粉沙质粘土。2.矿物分析:粘粒指示矿物为水云母、蛭石、高岭石等。3.pH、盐基饱和度:pH5.06.7,盐基饱和度30%75%。4.微形态特征:土壤B层一般都具有光性定向粘粒胶膜,分布于孔隙壁上,表明淋移粘化明显。5. 腐殖质和养分,亚类及其特征,1. 普通黄棕壤(781hm2; 43.30%),主要分布于江苏、安徽两省的长江两岸(包括上海、南京)以及湖北北部、河南的南部和陕南的低山丘陵区。年降雨量从1000 mm-1200 mm(大巴山)至1500 mm(大别山),分布于江苏、安徽、长江两侧及浙江北部、湖北北部、河南的第四纪黄土丘岗、阶地。,2. 粘盘黄棕壤,4. 黄棕壤

4、性土,303.35 hm-2,占黄棕壤总面积的43.3%。黄棕壤性土多在黄棕壤区植被覆盖差和坡度陡峻的地段出现,其母质多为基岩风化物,但土壤的发育程度差。,3. 暗黄棕壤,暗黄棕壤总面积719.4 hm-2,占黄棕壤总面积的39.88%。分布于安徽南部、湖北北部海拔1100-1800 m的中山上部,以及四川、云南、贵州、湖南、湖北和广西海拔1000-2700 m的中山区,属垂直带谱中黄壤向棕壤的过渡类型,多位于黄壤之上。年平均气温10-13,比黄壤低3-4 。,暗黄棕壤,粘磐黄棕壤,南京紫金山黄棕壤森林景观,适地适树,发展经济林业高度重视水土保持 深耕改土、增施有机肥料,四、黄褐土,分布在北亚

5、热带、中亚热带北缘以及暖温带南缘。以河南和安徽的面积最大,其次是陕南、湖北的北部、江苏和山东东北,在江西九江地区沿长江南岸丘岗地也有小面积分布。总面积380.97万hm2。,年平均气温1517、降水量8001200mm,但年内温度变幅较大,如冬季常出现-5的低温天气,而10的积温则可达5500,这说明其气候的大陆性有所增加。自然植被的组成上则是干旱的成分增加,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为主,第四纪晚更新世的粘质黄土(下蜀系黄土)及黄土状物质。土壤的淋溶程度有所下降,母质中可以有残存的沙姜结核。,低山、丘陵或岗地,1、粘化过程,(一)黄褐土的形成过程,3、铁锰的淋淀过程,2、弱富铝化过程,(二) 剖

6、面形态特征,Ah,Bts,Ck,一般厚度为2025cm,呈棕色或红棕碎块状结构,质地为壤土粉沙粘壤土。植物根系较多,疏松,有少量铁锰结合,与下层呈平直状模糊过渡。,暗黄棕或暗灰,棱块或棱柱状结构,表面覆着暗棕色,铁锰粘粒胶膜,内部夹有铁子,质地一般为壤质粘土粉沙质粘土,粘重滞水,透水率1mm/min,孔隙壁有少量纤维状光性定向粘粒。,暗黄橙,常出现沙姜体,呈零星或成层分布,大小形状不一,还有的呈“钙包铁”或呈中空的方解石晶体。,(三)基本理化性状,1.颗粒组成与主要水分物理特性。黄褐土全剖面质地层间变化不大。由下蜀黄土发育的土壤,质地为壤质粘土至粘土,粘粒在B层淀积,含量增高。2.主要化学性质。黄褐土全剖面无游离碳酸钙,含少量氧化钙。土壤呈中性,PH6.5-7.5,盐基饱和度80%,以交换性钙和镁为主,自上而下增高,这些特性明显区别于同一地带的黄棕壤。 3.矿物分析:粘土矿物组成以21型水云母为主,相对含量在40%以上,11型高岭石一般为15%25%,还有一定量的蛭石及少量蒙脱石,粘粒部分硅铝率3.0。 4.养分状况 黄褐土的有机质和氮素含量偏低,钾素较丰富,磷素贫缺。5. 微形态特征 诊断B层孔隙壁上存在光性定向粘粒胶膜。,228.6万hm2, 60%,白浆化黄褐土13万hm-2,3.42%,粘磐黄褐土123万,32.26%,黄棕壤与黄褐土的合理利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