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澄清法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456808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价值澄清法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价值澄清法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价值澄清法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价值澄清法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价值澄清法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价值澄清法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价值澄清法课件.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a,1,价值澄清法,张世慧,a,2,一、价值澄清的产生背景:,该理论产生于30年代新旧德育转变之间,当时赫尔巴特的权威灌输理论受到广泛批评,一些教育家另辟蹊径,用对概念进行多样化分析的方法来调动学生主动性,改变硬性灌输。50年代后西方德育日益严重,人们开始注意寻找各种新的德育方式克服由于进步教育失败使旧的灌输方式重新复活带来的困难。价值澄清(价值澄清理论)法在接受认知理论和人本主义思想之后出现了质的转变,使这种单纯对概念诠释的教学方法演变为对道德价值观进行理解和评价,以及提高评价分析各种道德问题的能力的一种德育流派,a,3,二、价值澄清的定义:,价值澄清学派提出了价值澄清的理论假设:人们处于充

2、满相互冲突的价值观的社会中,这些价值观深刻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发展,而现实社会中根本就没有一套公认的道德原则或价值观。根据这一假设,价值澄清学派认为,教师不能把价值观直接教给学生,而只能通过分析评价等方法,帮助学生形成适合本人的价值观体系。所以,正如价值澄清学派的基尔申.鲍姆所说的,价值澄清可被定义为利用问题和活动来教学生评价的过程,而且,帮助他们熟练地把评价过程应用到他们生活中价值丰富的领域。,a,4,三、价值澄清的特征:,(1)主张价值观教育不是从理论到理论的说教或灌输,不是教给学生一套概念体系让学生去背条条,而是尽可能接近学生生活,尽可能不被学生觉察是在进行严肃的价值观教学。该学派主要精力集

3、中于学校价值观教育实践。提出各式各样的实践策略以及具体的操作方法,为教师提供资料。,a,5,四、价值澄清的特征:,(2)在运作过程中,价值澄清方法论强调四个关键因素:一是要以生活为中心,主要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二是要接受现实,即原原本本地接受他人,不必对他人的言行进行评价;三是要求进一步思考、反省,并作出多种选择;四是培养个人深思熟虑地进行自我指导的能力。 除了要考虑这四个因素外,还要按选择、珍视、行动三个阶段,七个步骤(即自由选择、从多种可能中选择、对结果深思熟虑的选择、珍惜爱护自己的选择、确认自己的选择、依据选择行动、反复地行动)来进行操作。,a,6,五、价值澄清法的三个阶段七个步骤:,选择

4、阶段自由选择从多种选项中选择深思熟虑后选择珍视阶段重视所做的选择愿公开表示选择行动阶段采取行动重复实行,a,7,选择阶段,自由选择个人的价值观,必须经过自由选择的历程,才能生根。在未经威迫下,个人所做的决定或选择,才能引导个人行为,填鸭式的强迫灌输,大多仅止于表面行为而已。经过自由选择后产生的价值观念,才能引导个人的行为。,a,8,选择阶段从多种选项中选择真正的价值观念,是经过选择的结果,个人若无选的途径,事实上选择的的行为不可能发生,而真正的价值也就无法发展。因此,个人价值的建立,要由多种可能的选项中选择才有意义。,a,9,选择阶段深思熟虑后选择在感情冲动下,或未经思考,若贸然选择,不能主导

5、真正的价值。个人唯有对各种不同的途径的后果,加以深思熟虑,经过分析,比较利弊得失后,做出理智的决定,才能成为真正的价值,才可作为生活的指南。,a,10,珍视阶段重视所做的选择个人对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事物,一般都会加以珍惜、重视,当价值理念经个体选择后珍视之,必定为之感到骄傲和快乐。而成为价值的部份,作为生活上的准绳。,a,11,珍视阶段愿公开表示选择经审慎思考后的选择,人常会愿意在大众面前表示自己的价值,承认自己的价值,以及拥护自己的价值,以它为荣,自然乐意对外公开。,a,12,行动阶段,采取行动价值观念能左右行动的方向,当个人认为具有价值的东西,一定会努力去实践、完成,百折不挠,锲而不舍的采取

6、行动。,a,13,行动阶段,重复实行当个人的一些信念、看法和态度,已达到价值阶段时,则会成为价值体系的一部分,一而再、再而三的表现在行为上,出现在不同的生活和空间。,a,14,六、价值澄清法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一)巧设情景引互动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着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来展开教学。为此在教育教学中就很有必要引入情景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是采取以学生为主进行课堂讨论的方式,学生是“演员”,是教学实施中的主体,教师是“导演”,在案例教学中仅起主导作用,学生不再是处于被动的听众,它们必须主动参与,独立思考、分析问

7、题和解决问题,在讨论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a,15,(一)巧设情景引互动,情景教学法要求学生必须预先充分准备,认真分析弄懂案例中出现的问题并站在决策者的角度进行决策,在课堂上学生还要积极参与讨论、发言,通过这个过程使课堂内容深刻理解并铭记在心,实现从“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a,16,创设情景,小黄和小李是同班好友,小黄每年的生日,小李都参加。今年小李的生日活动在周六晚上举行,他很想小黄参加,由于小黄她妈妈一般不会给她在晚上出门,小李几次邀请后小黄勉强答应了。让学生思考周六晚上可能出现的可能性。并要求学生说出每一种可能性的理由。然后让学生进行角色扮

8、演,把自己融入角色当中去,从中使学生在内心得到体验。,a,17,(二)搭建平台供选择,给出了情景之后,鼓励学生进行自己选择,尽管学生的选择可能存在一些非道德的甚至不正确的,但还是允许并尊重他的选择。去或不去让母亲或父亲陪同去买贵重的礼物送给他就可以了阐述理由不去就没有讲信用了父母不给去的话硬是去则是不孝不敬全班就出现了很多不同的意见,学生陷入了矛盾的冲突中去了。学生这些思维的火花,在课堂这一交往互动平台上,产生了激烈的碰撞,同学们见智见仁,感悟颇深,为下一步做好了铺垫。,a,18,(三)设难释疑取正向,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必须是源于生活,又要指导生活,再要提升生活。我们的品德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课

9、堂的活动、学生的参与,但又要摈弃过去那种生硬的灌输、说教。因此,应该建议同学从两全其美的方向去想: 既要跟朋友做到信守诺言,又不会造成跟父母之间的冲突。,a,19,找同班的其他同学一起游说小黄的妈妈,并约定几个同伴一起来回。劝小李把生日活动改在白天举行,以免小黄父母担心或小黄不来参加。这个时候,我们的课程目标学会同父母沟通,尊敬父母,就已经水到渠成了,而且比以前那种教学方法所得到的结果更多元、更丰富。,a,20,(四)内化践行求实效,学生说出来的观念未必能真正成为他的行动指南,我们还经常会遇到说一套做一套的学生。因此老师还得想办法促使他们把正确的选择内化,形成他们自己的价值观。一是书面列举并铭

10、记选择的理由。这也是自主建构和强化德育知识的过程。二是反思解剖。通过学生自我的反思,把自己个人经历或自己所见所闻写成一事一议。三是通过家校、生生互评进行监测提升。“学生的道德存在于学生的全部生活中”。,a,21,七、传统灌输法与价值澄清法的整合,在发挥 “传统灌输法”在青少年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优势的同时, 教育不再封闭性地围绕单一的价值体系进行简单的灌输, 还要尊重人性特点, 让学生学会选择。 在渗透和灌输社会主旋律的同时, 采用多种现代教学手段和实践活动等提升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教育要引导学生勇敢面对矛盾, 在矛盾冲突中通过价值澄清提高自身的价值判断和选择能力, 内化生成与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念 ,并在实践中外化成自己的自觉行动 增强教育的实效。总之, 在教育实践中, 我们既要充分发挥 “传统灌输法” 的优势, 旗帜鲜明地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又要兼容并蓄, 善于借鉴 “价值澄清法” 的合理内核, 通过二者的有效整合, 进一步优化传统教学手段, 增强教育的实效性。,a,22,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