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测量仪器进行施工测量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456837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6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使用测量仪器进行施工测量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使用测量仪器进行施工测量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使用测量仪器进行施工测量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使用测量仪器进行施工测量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使用测量仪器进行施工测量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使用测量仪器进行施工测量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使用测量仪器进行施工测量课件.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建筑工程定位放线,1、建筑物的定位1)概念:就是将建筑物外廓各轴线交点(简称角桩)测设在地面上,作为基础放样和细部放样的依据。2)分类:平面位置定位、标高定位3)测量仪器:经纬仪、全站仪、水准仪、GPS等。,平面位置定位:利用经纬仪、全站仪等仪器将建筑物外轮廓轴线交点的平面位置在施工场地上以定位的桩的形式标定出来。标高定位:又称高程测设,指利用水准仪和钢尺等仪器将建(构)筑物的设计标高标在施工场地标定出来。,2、放线指建筑物定位完成后,依据定位桩来测设建筑物其他细部轴线的平面位置。定位放线是建筑工程施工的依据。,二、施工质量校核,1、施工放样前,对建筑物施工平面控制网、高程控制点进行检核,

2、主要检核业主提供的平面、高程控制桩的坐标、角度、距离、高差等几何关系是否符合设计要求。2、目的:防止和避免点位误差给施工放样带来误差。,三、建筑工程施工变形监测,1、深基础变形监测内容:支护结构顶部的水平位移观测;支护结构的垂直位移观测;支护结构倾斜观测;邻近建筑物、道路、地下管网设施的垂直位移、倾斜、裂缝观测等。2、建筑主体结构建筑物的垂直位移、倾斜、挠度和裂缝观测。,四、案例分析,使用测量仪器进行施工质量校核按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要求,高层、超高层建筑轴线竖向投测允许偏差:每层允许偏差3mm;总高允许偏差H/1000,且30mm(H为建筑物总高),一、判断题1、定位

3、放线是建筑工程施工的依据 。( )答案:正确,第11章 习题,2、建筑工程的定位分为平面位置定位和标高定位。( )答案:正确,二、单选题1、建筑物主体结构施工中,监测的主要内容不包括建筑物的( )A水平位移 B垂直位移 C倾斜 D挠度答案:A,2、深基坑施工中变形观测的内容不包括( )A支护结构顶部的水平位移观测B邻近建筑物的垂直位移、倾斜、裂缝观测C支护结构的倾斜观测D支护结构的挠度观测答案:D,3、按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要求,高层、超高层建筑轴线竖向投测层允许偏差为( )mm。A2 B3 C4 D5答案:B,三、多选题1、深基坑施工中变形观测的内容有( )。A支护结构顶部的水

4、平位移观测 B邻近建筑物的垂直位移、倾斜、裂缝观测C邻近道路、地下管网设施的垂直位移、倾斜、裂缝观测 D支护结构的垂直位移观测 E支护结构倾斜观测答案:ABCDE,2、建筑物主体结构施工中,监测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筑物的( )。A水平位移观测 B垂直位移观测 C倾斜观测 D挠度观测 E裂缝观测答案:BCDE,第12章 划分施工区段,确定施工顺序,大纲:一、划分多层混合结构、框架结构、钢结构工程的施工区段。二、确定多层混合结构、框架结构、钢结构工程的施工顺序。,一、施工区段及其划分原则,1、施工区段指工程对象在组织流水施工中所划分的施工区域,包括施工段和施工层。施工段:一般把平面上划分的若干个劳动量

5、大致相等的施工区段称为施工段。施工层:把建筑物垂直方向划分的施工区段称为施工层。,目的:在于保证不同施工队组能在不同的施工区段上同时进行施工,消灭由于不同的施工队不能同时在一个工作面上工作而产生的互等、停歇现象,为流水创造条件。,2、划分施工段的原则施工段的数目要合理;各施工段的劳动量(或工程量)要大致相等(相差宜在15%以内);要有足够的工作面;要有利于结构的整体性;以主导施工过程为依据进行划分;当组织流水施工的工程对象有层间关系,分层分段施工时,应使各施工队能连续施工。,二、施工顺序及其确定原则和要求,1、施工顺序指工程开工后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的先后次序。确定合理的施工顺序是选择施工方案首

6、先应考虑的问题。在实际施工中,施工顺序可以有多种,不仅不同了类型建筑物的建造过程有着不同的施工顺序,在同一类型的建筑工程施工中,甚至同一幢房屋的施工,也会有不同的施工顺序。,2、确定施工顺序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先地下、后地上:管道、线路等地下设施以及土方工程和基础工程全部完成后再开始地上工程(注:逆作法除外)。2)先主体、后围护:框架结构建筑和装配式单层工业厂房施工中,先上主体结构,后上围护工程。,框架主体结构与围护工程在总施工顺序上要搭接合理,一般多层建筑宜少搭接;高层建筑应尽量搭接施工;装配式单层工业厂房主体与围护一般不搭接。3)先结构、后装修4)先土建、后设备:土建施工一般应先于水、暖、

7、电、煤、卫等建筑设备施工。,3、确定施工顺序的基本要求1)必须符合施工工艺的要求;2)必须与施工方法协调一致;3)必须考虑施工组织的要求;4)必须考虑施工质量的要求;5)必须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6)必须考虑安全施工的要求。,四、案例分析,1、多层混合结构民用房屋施工阶段的划分基础工程主体工程屋面及装修工程,1)基础工程的施工区段可以考虑23个单元为一段,这样工作面较合适。2)主体结构工程:平面上至少应分两个施工段,空间上可以按结构层或一定高度来划分施工层。,3)屋面及装修工程:外装修以每层楼为一个流水段或两个流水段划分,也可按单元或墙面为界划分,还可以不分段。内装修以垂直单元为界划分流水段,也

8、可按每层楼划分13各施工段,再按结构层划分施工层。屋面工程从整体考虑一般不分段。,2、各部分施工顺序,1)基础工程施工顺序一般:挖土方 垫层 基础 回填土2)主体工程施工顺序主体工程指基础工程以上,屋面板以下的所有工程。主要包括:安装起重垂直运输机械设备,搭设脚手架,墙体砌筑,现浇柱、梁、板、雨篷、阳台、楼梯等施工内容。砌墙和现浇楼板是多层砌体工程主体工程阶段的主导施工过程。,3)屋面及装修工程施工顺序柔性屋面:找平层保温层找平层柔性防水层保护隔热层。刚性屋面:找平层保温层找平层刚性防水层保护隔热层,室外装修一般采用自上而下的施工顺序,在屋面工程全部完成后,室外抹灰从顶层至底层依次逐层向下进行。施工流向一般为水平向下优点:有足够的沉降和收缩期,可保证装修工程质量,同时便于脚手架的拆除。,室内装修 整体顺序自上而下:主体工程及屋面防水层完工后,室内抹灰从顶层往底层依次逐层进行。通常采用水平向下的施工流向。优点:有足够的沉降和收缩期,减少或避免各工种交叉,便于施工,有利于施工安全。, 整体顺序自下而上:主体结构施工到三层以上时(有两层楼板,以确保底层施工安全),室内抹灰从底层开始逐层向上进行,一般与主体结构平行搭接施工。通常采用水平向上的施工流向。优点:可与主体结构平行搭接施工,有利于缩短工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