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力学文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余力学文课件.ppt(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八章 余力学文,获得知识、技能,.,2,第一节 做一个德技兼修的人,B l xng dn xu wn Zhng f hu chng h rn不 力 行 但 学 文 长 浮 华 成 何 人Dn l xng b xu wn Rn j jin mi l zhn但 力 行 不 学 文 任 己 见 昧 理 真,.,3,【语句释文】,本意是:对于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这些应该努力实行的本份,不肯亲自实行,却只在学问上研究探索,这样最容易养成虚幻浮华的习性,怎能成为一个真正有用的人呢?但如果只重力行,对于学问却不肯研究,就容易执著自己的看法,而无法切合实际,蒙昧真理,这也不是我们所应有的态度
2、。 我们可以理解为:不能亲自实行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这些本分,一味死读书,纵然有些知识,也只是增长自己浮华不实的习气,变成一个不切实际的人,如此读书又有什么用?如果只是一味的做,不肯读书学习,就容易依着自己的偏见做事,蒙蔽了真理,也是不对的。,.,4,【经典故事】,纸上谈兵 赵括是战国时期大将赵奢的儿子,从小熟读兵法,讲起战术来十分在行,赵奢却不以为然。这一年,秦国攻打赵国,赵国派大将军廉颇前去抵挡。廉颇很有经验,他根据敌强我弱的形势,采取坚守不出,保存实力的策略,有效地阻止了秦国的进攻。秦国见廉颇难付,就采用了反间计,派人散布流言,挑拨赵王和廉颇的关系。赵王中计,派只会空谈兵法的赵括
3、代替了廉颇。赵括没有分析敌情,轻率地改变了老将廉颇的战略,在秦军的引诱下出兵迎战,结果使40万大军全军覆没。,.,5,【案例介绍】,某中职学校同学梁某在一家条件非常好的维修企业顶岗实习,他一心想以后能留在这家企业继续做下去,为此他努力工作,自认为在顶岗实习期间表现很优秀,能与身边的领导和同事关系融洽,为人处事也不错,总之在这批同学当中他的表现挺突出。但是最后企业还是未能跟他签订聘用合同,这是为什么呢?原来,企业对这位同学在顶岗实习期间认真工作的态度是肯定的,但是在理论学习和操作技能方面还不行,而且该同学向来不爱刻苦钻研技术,总结经验,在一年的实习中,技术水平没有进步,达不到企业的用工标准。通过
4、这次教训,梁某更加刻苦地学习汽车的理论知识和别人的成功经验,孜孜不倦地在知识的海洋中挖掘、探索新技术和新工艺,半年以后他顺利进了一家较好的单位。,.,6,【分析讨论】,结合弟子规相关知识的学习,谈谈你对梁某的看法?,.,7,【思考题】,1、你认为道德修养与学习成绩同等重要吗?为什么?2、在校期间你打算如何加强自身道德修养?3、怎样做一个有知识有技术又有礼貌的中职生?,.,8,【作业题】,1、通过学习弟子规总叙的内容,我明白 。2、通过案例学习,我学会了。3、通过案例分析,我提高了 。,.,9,【行动落实】,1、在学习上能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2、多参加各种社团活动,注重提高自身综合素质。3、注
5、重文明礼仪与专业知识德技双修。,.,10,第二节 做一个懂得学习的人,D sh f yu sn do Xn yn ku xn ji yo读 书 法 有 三 到 心 眼 口 信 皆 要Fng d c w m b C wi zhng b w q 方 读 此 勿 慕 彼 此 未 终 彼 勿 起,.,11,【语句释文】,本意是:读书的方法要注重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这三到都要实实在在要做到的。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就不要想着去读那本书,这本书没有读完,另外一本书就不要拿出来读。我们可以理解为:读书的方法要注重三到,眼到、口到、心到。三者缺一不可,如此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研究学问,要专一,要专精才
6、能深入,不能这本书才开始读没多久,又欣羡其他的书,想看其他的书,这样永远也定不下心,必须把这本书读完,才能读另外一本。,.,12,【经典故事】,七录书斋 明朝时,有一个闻名一时的书斋七录书斋,书斋的主人叫张溥。张溥是明代文学家。和历史上许多文学家相反,张溥小时候,天资并不聪颖。他喜欢读书可记性不好,读过的书很快就忘了,他因为背不出,气得常常骂自己笨。可是这有什么用呢?张溥感到:自责打骂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唯一的办法是比别人多用些功夫。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每读一遍文章,就整整齐齐地将文章抄上一遍,一边抄一边在心里默诵,抄完后朗读一遍,马上投入火炉烧掉,重新再抄一遍。这样往返六七次,抄一遍文章等于
7、读了十几遍,而且是心到、眼到、口到,专心又仔细,自然非常熟了。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正是靠了这种扎扎实实的精神,张溥学到了许多东西,他著书立说,思路敏捷,文笔流畅。,.,13,【案例介绍】,读书是人类智慧的源泉,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也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有一个故事让我们很感动。一个贫困县镇有一个名叫张敏的同学,家里贫穷,父母农务,他从小不爱学习,学习成绩就不好,每次考试都是倒数十位,在他小学四年级时就有缀学的想法。老师知道了,便上门去找张敏和他的父母做思想工作,抓住张敏家里贫穷,父母工作辛苦的特点,教育张敏必须好好读书才能走出贫穷,才能有出息,才能迈出自己的人生道路,现在努力还
8、来得及通过老师耐心教育,张敏深刻领悟。从此以后,张敏刻苦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并养成爱看书、爱学习的好习惯。几年以后,张敏通过认真刻苦学习,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学。故事告诉我们,只要用心学习,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就能把知识学好,我们中职学校的学生更要在学习中做到眼到、心到、口到,而且还更要做到手到。,.,14,【分析讨论】,结合弟子规相关知识的学习,谈谈你的学习方法?,.,15,【思考题】,1、你平时的学习注意力集中吗?2、你平时是如何看书学习的?3、你在学习中做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了吗?,.,16,【作业题】,1、通过学习弟子规总叙的内容,我明白 。2、通过案例学习,我学会了。3、通过案
9、例分析,我提高了 。,.,17,【行动落实】,1、讲究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2、在学习中勤学习,勤思考,勤动手。3、学习要全神贯注。,.,18,第三节 做一个勤学好问的人,Kun wi xin jn yng gng Gng f do zh s tng宽 为 限 紧 用 功 工 夫 到 滞 塞 通Xn yu y su zh j Ji rn wn qi qu y心 有 疑 随 札 记 就 人 问 求 确 义,.,19,【语句释文】,本意是:读书时要有规范,要有比较宽裕的期限,一旦做好计划就要赶紧用功。遇到滞塞难通的地方,更要专注研究,只要功夫到了,自然就能通达了解。有疑问的地方,经反复思考,还不了解
10、的话,就用笔把问题记下来,向有关的师长请教,一定要得到正确的答案才可放过。,.,20,【语句释文】,我们理解为:在制定读书计划的时候,不妨宽松一些,这样心里没有压力,但是工夫要用得紧,每天都要努力,不可以懈怠偷懒。日积月累功夫深了,原先窒塞不通、困顿疑惑之处,自然而然就都迎刃而解了。求学当中,心里有疑问,要马上把问题记录下来,一有机会就向良师益友请教,务必明白它的真义,一定要得到正确的答案才可通过,这是认真学习的态度。,.,21,【经典故事】,章学诚笨鸟先飞 章学诚是清代著名的史学家、思想家。他从小很笨,常挨老师的板子。同学们都笑话他,可他说:“记性差不要紧,我要笨鸟先飞。”一篇文章别人读几遍
11、就读熟了,他要读几十遍甚至上百遍。凡是弄不明白的地方,他就抄下来问老师,或去查工具书。当他读到了中庸中的“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这就是说,当别人的聪明智慧比我们好很多的时候,可能他一次就学会了,但是我们如果用一百次的功夫来反复训练,自己也可以达到,也可以像他人一样的;,.,22,如果人家用十次功夫就学会了,就能达到,我们如果差一点,没有关系,就不要怕困难,我们用一千次,说不定就可以完成。章学诚突然豁然开通,他说:“我终于明白了,我的学问为什么不好?就是我功夫没用到。”功夫不负有心人,章学诚的学问大有长进,终于成为一代学术大师。他的文史通义等著作,
12、流传后世,影响至今。,.,23,【案例介绍】,某中职院校有一位同学叫张某,张某原来在中考时成绩也是很差,带着一股以前的学习风气来到新学校,没有改变自己的学习态度,抱着反正学习不好不要紧,只要能毕业就行的想法。他平时学习不认真,课堂上老师在讲到重点或难点内容时,听不懂,就睡觉,要么就玩手机、玩游戏等,老师布置的作业和预习内容他也不完成。同样,在实操课上,因理论知识没掌握,自然掌握不了操作要领,而且还怕脏怕累,碰到问题也不及时向老师请教,一副得过且过的样子。每次到考试就紧张得不知所措,考试自然就不及格了,连毕业技能鉴定也不及格。因张同学多门单科成绩及技能鉴定不及格,直接关系到了张某能不能顺利毕业。
13、看着同学们个个顺利拿到毕业证,并与单位签订了合同,这时他才醒悟过来,后悔自己当初没有认真学习,自己的工作仍没有着落。,.,24,【分析讨论】,结合弟子规相关知识的学习,谈谈你对张同学的看法?,.,25,【思考题】,1、谈谈你对弟子规中提出的学习方法的看法? 2、你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会怎么做?3、你有制定过学习计划吗?,.,26,【作业题】,1、通过学习弟子规总叙的内容,我明白 。2、通过案例学习,我学会了。3、通过案例分析,我提高了 。,.,27,【行动落实】,1、认真学习,认真听课,做到勤学勤问勤练。2、学习中遇到困难及时解决。3、制定规范的学习计划,并按计划逐步实施。,.,28,第四节 做
14、一个健康向善的人,Fi shng sh bng w sh B cng mng hui xn zh非 圣 书 屏 勿 视 敝 聪 明 坏 心 志,.,29,【语句释文】,本意是:如果不是讲圣贤道理的书籍,一概摒除一旁不要理它,因为书里面不正当的事理会蒙蔽我们的聪明智慧,会败坏我们纯正的志向。我们可以理解为:不是讲述先进思想的著作,以及有害身心健康的不良书刊,都应该摒弃不要看,以免身心受到污染,智慧遭受蒙蔽,心志变得不健康。,.,30,【经典故事】,读书的味道 晋朝大诗人陶渊明小时候,读书很用功。他每天都到村外的一棵大树下读书,总要妈妈去找他回家吃饭。时间一长,妈妈有些不高兴了,说:“读书不能不吃
15、饭呀,难道书可当饭吃吗?”陶渊明说:“妈,你不知道,书里的味道比吃饭的味道香多了!”有一天,有个伙伴向陶渊明求教如何读书。陶渊明说:“我读书并没有什么妙法。我就像一株小禾苗,从书中一点一点吸收养分慢慢地成长起来。”,.,31,【案例介绍】,某职校有一位同学叫黄某,本是个聪明的好孩子,在入校后不久便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无心学习,同时结识了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与社会不良青年打成一片。16岁的他正是青春萌动时期,却染上了通宵上网聊天、玩游戏、观看黄色录像、黄色小说等恶习。由于黄某的灵魂长期浸淫于毒素之中,久而久之,良知被蒙蔽,产生了许多邪思妄想,做出许多损人不利己的坏事,并爱到了法律的制裁。对于
16、他的表现,班主任及学工科领导曾多次做思想教育工作,并通知黄同学的父母到校共同对其进行教育,但黄某仍无悔改之意,学校最后对黄某作出勒令退学处分,他带着满腹羞愧和后悔离开了校。,.,32,几年后,当他再次来到学校看望曾经教育过他的班主任和老师时,他泪流满面地表示:当初自己不该那样做,更不该不听老师的教诲,社会很现实也很残酷,没有一技之长真的难以在社会生活中立足,之所以回学校拜访老师,就是想要感谢曾经给予过自己帮助的老师。,.,33,【分析讨论】,结合弟子规相关知识的学习,谈谈你对黄同学的看法?,.,34,【思考题】,1、谈谈你对书籍的种类和内容的要求? 2、你涉及过不健康的书籍吗?3、对于不健康而
17、有诱惑力的书籍,你怎么处理?,.,35,【作业题】,1、通过学习弟子规总叙的内容,我明白 。2、通过案例学习,我学会了。3、通过案例分析,我提高了 。,.,36,【行动落实】,1、阅读受益良多的书籍,拒绝不健康的书籍。2、学会分辨是非,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3、多结识一些爱学习的朋友。,.,37,第五节 做一个不断追求的人,W z bo w z q Shng y xin k xn zh勿 自 暴 勿 自 弃 圣 与 贤 可 驯 致,.,38,【语句释文】,本意是:不要自以为是而狂妄自大,也不要自甘堕落而放弃自己,圣贤的境界虽高 ,但只要按步就班,循序渐进,人人都可到达。 我们可以理解为
18、:遇到困难或挫折的时候,不要自暴自弃,也不必愤世嫉俗,看什么都不顺眼,应该发愤向上努力学习,圣贤境界虽高,循序渐进,也是可以达到的。,.,39,【经典故事】,胸怀大志 宗悫是南北朝时期人,年轻时很不得志,而他的同乡虞业有权有势,特别富有。每当虞业宴请客人的时候,总是几十道菜,酒菜摆得有一丈见方。然而,他招待宗悫时,只给他吃用有秕子的杂粮煮的饭。但宗悫只是照样吃饭,从不因为饭菜差而发脾气。他胸有大志,把主要的精力都用在学习上。后来,宗悫做了豫州太守,但他并不嫉恨虞业,反而认为虞业有才而让他做自己的部下。宗悫把过去受辱的事看得很开,具有宽厚的胸怀,真了不起!孟子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
19、是!”,.,40,【案例介绍】,某中职学校有这样一位学生叫覃某,人长得帅气大方,性格开朗。自入学以来,覃某各方面表现就不太理想,上课不认真听讲,经常吃东西玩手机,课间经常会欺负同学,对待老师也不太尊重,同学都不太喜欢他,还给他取了个外号叫做“反动派”。入学不久的一天晚上他欺负班上同学并动手打人,根据学校的校纪校规,动手打人的行为应该给予留校察看处分。通过被处分教训和班主任多次的思想教育,该生吸取了教训,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决心改正。,.,41,覃某经常主动找班主任交流并汇报自己的表现,鉴于覃某的改过表现,班主任给该生担任班干职务,覃某很珍惜此机会并以实际行动来表现自己。最后覃某的在毕业就业应
20、聘中顺利通过面试,去了一家4S店,并且在工作上表现突出,如今已经是部门经理。回首自己以往的做法,他非常感谢老师曾经给他的教诲和改过机会,同时应了弟子规中“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的意义。,.,42,【分析讨论】,结合弟子规相关知识的学习,谈谈你对覃同学的看法?,.,43,【思考题】,1、想一想你在中学时的表现? 2、你如何评价自己?3、在学习中你有追求的目标吗?,.,44,【作业题】,1、通过学习弟子规总叙的内容,我明白 。2、通过案例学习,我学会了。3、通过案例分析,我提高了 。,.,45,【行动落实】,1、相信自己,学会坚强。2、知错就改,才会有更大进步。3、努力学习,奋发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