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和控制技术基础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459064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PPT 页数:192 大小:1.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管理和控制技术基础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2页
质量管理和控制技术基础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2页
质量管理和控制技术基础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2页
质量管理和控制技术基础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92页
质量管理和控制技术基础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质量管理和控制技术基础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管理和控制技术基础ppt课件.ppt(19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质量管理与控制技术基础,教学目标,(1)了解质量及质量管理的概念;(2)了解质量对于国计民生的重要意义;(3)明确质量管理的对象;(4)了解质量管理的意义;(5)了解质量管理的发展过程。,第一节 质量的概念及其意义,一质量的基本概念1.质量的定义在ISO9000:2000中质量的定义为:“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2.质量的分类将质量的概念按实体的性质细分,可分为产品质量、服务质量、过程质量及工作质量等 。,3.产品质量产品质量是指产品“反映实体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能力和特性的总和”。产品质量功能和特性所表现出的参数和指标多种多样,产品质量可分为满足用户的产品性能、寿命、可靠性、安全性、

2、适应性、经济性等。(1)性能性能是指产品符合标准,满足一定使用要求所具备的功能。,(2)寿命 寿命是指产品能够使用的期限,即产品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时间总和。(3)可靠性与可维修性可靠性是指产品在规定的时间内及规定的使用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可维修性是指产品出现故障时维修的便利程度。(4)安全性产品的安全性指产品在存放和使用过程中,对使用者的财产和人身不会构成损害的特性。 (5)适应性适应性是指产品在不同的环境下依然保持其使用性能的能力。如一块手表能否防水、防磁等功能就是适应性要求。,(6)经济性经济性是指产品的设计、制造、使用等各方面所付出或所消耗成本的程度。同时,亦包含其可

3、获得经济利益的程度,即投入与产出的效益能力。 二质量的基本术语1质量质量指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2要求要求指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 3特性特性指可区分的特征。 4质量特性 质量特性指产品、过程或体系与要求有关的固有特性。,5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指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在质量方面的指挥和控制活动,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6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指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 7组织国际标准ISO 8402:1994对组织的定义是“具有其自身的职能和行政管理的公司、集团公司、商行、企事业单位或社团或其一部

4、分,不论其是否是股份制、公营或私营”。三质量的重要意义“生活处于质量堤坝后面(life behind the quality dikes)。”,1.质量是企业的生命 “21世纪将是质量的世纪。质量将成为占领市场的有效武器,成为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成为企业真正的生命力”。 “倒了牌子的商品,想东山再起,如同下了台的总统期冀重返白宫一样,绝无可能”。 2.质量是人类生活的保障3.质量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质量水平的高低,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质量问题是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一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质量管理指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国际标准化组织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

5、委员会对质量管理提出的定义是:“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使其实施的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对一个企业来说,质量管理主要体现以下三项基本任务:1.制定质量方针目标及实施计划;2.实施质量保证;3.实施质量控制。,第二节 质量管理,二质量管理的发展从一些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来看,质量管理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产品质量检验阶段(18世纪中期20世纪30年代)2.统计质量控制阶段(20世纪40年代20世纪50年代)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20世纪60年代现在)三质量管理的基本思想质量管理是人们有目的的活动,要使这个活动顺利有效地进行,要求

6、管理者有正确的指导思想。1.以预防为主的思想,全面质量管理要求把管理工作的重点,从“事后把关”转移到“事先预防”上来,从“管结果”变为“管因素”,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将不合格品消灭在产品形成过程之中。2.为用户服务的思想对外,表现在为消费者服务。对内,表现在上道工序为下道工序服务内部用户原则。 “下道工序就是用户”。3.“质量第一”的思想4.质量与经济统一的思想,质量管理提倡质量与数量统一,质量与技术统一,质量与效益统一 。5.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人的因素是最积极、最重要的因素。,一产品质量的形成规律产品质量有个产生、形成和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称为“螺旋形上升过程”。 产品质量形成的规律可用

7、质量螺旋来描述,质量螺旋是表达质量的相互作用活动的概念模式,用以表达产品质量形成的整个过程及其规律性。企业的主要质量职能,一般包括市场研究,开发研究、制订工艺、采购、生产、检验、销售以及售后服务等环节 。,第三节 产品质量形成规律及全过程管理,二朱兰三部曲1.质量计划过程质量计划是为了建立有能力满足质量标准化的工作程序,是必不可少的质量管理过程。2.质量控制过程质量控制能采取必要的措施纠正质量问题,并提供质量存在问题作纠正的参考和依据,是“朱兰三步曲”中的重要环节。3.质量改进过程质量改进有助于发现更好的管理工作方式,也是质量管理持续发展的过程。,三PDCA循环1.PDCA循环的定义PDCA是

8、英语单词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ion(处理)的第一个字母,PDCA循环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质量管理,并且循环不止地进行下去的科学程序。2.PDCA循环的四阶段和八个步骤PDCA循环主要有如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计划。第二阶段是执行。第三阶段是检查。第四阶段是处理。,PDCA循环主要有如下八个步骤第一步:分析现状,发现问题(找问题);第二步:分析问题中的各种影响因素(找原因);第三步:分析影响的主要原因(找要因);第四步:针对主要原因,采取解决的措施(订计划);第五步:执行,按照措施计划的要求去做;第六步:检查,把执行结果与要求达到的目标进行对比;第七步:订

9、标准,把成功的经验总结起来并制订相应的标准(总结经验);第八步:把还未解决或新出现的问题转入到下一个PDCA的循环中去解决(提出新问题)。,3PDCA循环的特点(1)大环套小环,互相衔接,互相促进。(2)螺旋式上升,如同爬楼梯 。,第四节 质量管理新技术,一六西格玛管理法 是一个希腊字母,汉译音为“西格玛”,在统计学里用来描述正态数据的离散程度。 控制在6水平,表示产品不合格率不超过 2ppm,也就是每生产100万个产品,不合格品不超过2个,考虑1.5倍漂移,不合格率也只有3.4ppm,接近于零缺陷水平。也就是说,做100万件事情,其中只有3.4件是有缺陷的,这几乎趋近到人类能够达到的最为完美

10、的境界。,六西格玛管理定义为:“获得和保持企业在经营上的成功并将其经营业绩最大化的综合管理体系和发展战略,是使企业获得快速增长的经营方式。”二零缺陷管理方法根据调查显示,有70%的人,没有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的好习惯。一次就把事情做对,这是“零缺陷”的核心思想。“零缺陷”强调预防系统控制和过程控制,一次把事情做对并符合承诺的顾客要求。 “零缺陷”又称无缺点管理,零缺陷管理就是主张企业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来进行经营管理,生产者、工作者要努力使自己的产品、业务没有缺点,并向着高质量标准目标而奋斗。,三精益生产法精益生产就是及时制造,消灭故障,消除一切浪费,向零缺陷、零库存进军的生产管理方式。精,即少而精

11、,不投入多余的生产要素,只是在适当的时间生产必要数量的市场急需产品(或下道工序急需的产品);益,即所有经营活动都要有益有效,具有经济效益,或者说使产品(服务)增值。精益生产体现了零库存和高柔性的生产目标形式。“有订单才组织生产,有订单前道工序才生产”,四.QC小组活动QC小组指企业员工围绕企业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组织起来的,运用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开展群众性的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简称QC小组活动),是具体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方法,实现全面、全员、全过程质量管理的有效途径;也是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其聪明才

12、智与经验,不断提高团队精神和质量意识,不断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好办法。,QC小组组建与开展的步骤:1.选课题2.确定QC小组成员3.确定QC小组长4.QC小组活动计划5.QC小组活动开展QC小组活动开展采用PDCA的方法。调查现状。分析原因。找出主要原因。制定措施。实施措施。检查效果。分析存在问题。总结成果资料。,教学目标,(1)了解ISO9000族标准的产生及作用;(2)了解 ISO9000族标准的结构及质量管理八项原则;(3)了解质量体系的作用;(4)了解质量认证的作用及意义;(5)了解常用质量认证标志。,第一节 ISO9000质量系列标准,一ISO9000族标准的产生 ISO

13、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的英文缩写 。 ISO9000族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的关于质量管理方面的世界性标准 中国发布了与其相应的质量管理国家标准系列GB/T19000。,二ISO 9000族标准的构成 2000版ISO9000族标准由以下标准和支持性文件组成:第一部分 核心标准 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ISO9004:2000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 ISO19011:2000质量和环境审核指南第二部分 其它标准 ISO10012测量

14、控制系统第三部分 技术报告若干份 ISO/TR 10005 质量计划编制指南 ISO/TR 10006 项目管理指南 ISO/TR 10007 技术状态管理指南 ISO/TR 10013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指南,ISO/TR 10014 质量经济性管理指南 ISO/TR 10015 教育和培训指南 ISO/TR 10017 统计技术在ISO9001中的应用指南 编号中“TR”,表示该文件是技术报告。第四部分 小册子 质量管理原则和使用指南 小型企业的应用三ISO9000族标准的基本思想 ISO9000国际标准的基本思想可以用五句话简单的来表达: 一,把你做事情的方式说出来; 二,按照你所说的去做

15、事情; 三,记录你所做的;,四,证明你做事情的结果; 五,更改你所做的。 “把你做事情的方式说出来”,就是要用文件的方式,把你做事情的方式或者方法即生产合格产品的过程规定下来,事实上也就是对企业过程的标准化。 “按照你所说的去做事情”就是要求你必须踏踏实实地按照规定的方法去做。 “记录你所做的”就是要有质量记录,要保留质量记录与档案(证据)。 “证明你做事情的结果”就是说,你做了,必须有证据让人相信,必须要检查核实,同时找出不符合(问题)。 “更改所做的”就是强调持续改进。 以上五句话结合起来,实际上就是对ISO9000的作用机制的简单描述。,四.实施ISO9000族标准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

16、产品质量 2.有利于提高组织的运作能力 3.有利于增进国际贸易,消除技术壁垒 4.有利于持续改进和持续满足顾客要求五.质量管理八大原则 原则1 以顾客为中心 原则2 领导作用 原则3 全员参与 原则4 过程方法 原则5 系统管理 原则6 持续改进 原则7 以事实为决策依据 原则8 互利的供方关系,一质量体系的概念 质量体系是指“为了实施质量管理的组织机构、职责、程序、过程和资源” (引自ISO8402-94)。一个组织的质量体系主要是为满足该组织内部管理需要而设计的,所以质量体系所包含的内容仅需满足实现质量目标的要求。 质量体系是深入细致的质量文件的基础,它代表了现代企业如何真正发挥质量的作用

17、和如何最优地作出质量决策的一种观点,它是使公司内的质量活动得以切实管理的基础,是把公司质量活动按重要性顺序进行改善的基础,也是履行合同、贯彻法规和进行评价时的参考依据。所以建立并完善质量体系,保持其效运行,是一个组织质量管理的核心。,第二节 质量体系,二质量体系的作用 质量体系确立了质量方针,提出了具体的质量目标,并对影响产品质量目标的因素(技术、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的控制,以预防、减少和消除质量缺陷,确保产品质量,用最为经济的手段为用户提供满意的产品。 质量体系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改善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加企业应变能力; 2.提高产品质量,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以质量取胜奠定了

18、基础; 3.贯彻标准取得认证,与国际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接轨,为产品出口创造了条件; 4.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取得顾客的信任。,三质量体系文件 1.质量体系文件的定义 质量体系文件是描述一个企业质量体系结构,职责和工作程序的一整套文件。 2.质量体系文件的类型,方针和目标,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工作文件,质量记录,第一层次为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质量方针是由公司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方向,质量目标是指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 第二层次为质量手册,是阐明一个公司的质量方针,并描述其质量管理体系的纲领性文件。 第三层是程序文件,是针对各个职能部门的,是质量手册的支持性文件,同时又受到工

19、作文件的支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各部门间的横向联系和接口,主要也是在程序文件中予以规定。所以,程序文件又具有横向协调的作用。在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中,程序文件编制的工作量较大,也较容易出问题,编得好对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作用显著。,第四层次为工作文件,是针对个人或岗位编制的最具体的操作性文件,包括作业指导书,岗位责任书,检验指导书等。这类文件数目最多,是最基础的文件。 第五层次为质量记录,是全公司各项质量活动的结果形成的质量记录。质量记录记载了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便于查找问题的出处及责任者,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为质量改进提供基础数据。,第三节 质量体系认证,一质量体系认证的概念 质量认证是指

20、第三方(注:第一方指企业,第二方指顾客)依据程序对产品、过程或服务符合规定的要求给予书面保证(如合格证书),是当今各国用于评价产品质量和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通行做法。质量认证按认证的对象不同可分为质量体系认证和产品质量认证。1质量体系认证 质量体系认证是指通过质量体系审核来鉴定质量体系是否符合标准要求的一种质量认证方法。 质量体系认证,起源于产品质量认证中的“企业质量保证能力评定”。这种评定着重对保证质量条件进行检,查,以确认该企业能否保证其申请产品长期稳定地符合规定的产品标准。质量体系认证对质量体系符合某一质量保证标准的企业颁发相应的体系认证证书。2产品质量认证 产品质量认证是依据产品标准和相

21、应的技术要求,经认证机构确认并通过颁发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来证明某一产品符合相应标准和相应技术要求的活动。其认证的对象是产品,鉴定的方法包括对产品质量的抽样检验和对企业质量体系的审核。 产品质量认证分为安全认证和合格认证。实行安全认证的产品,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法中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要求;实行合格认证的产品,必须符合标准化法规定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要求。,二质量体系认证的目的 企业申请质量体系认证的目的,概括起来有以下四个方面。 1争取取得合同或项目工程的需要 某些需方为了保证重大设备制造质量或重要工程建设质量,往往采用投标的办法来选择供应厂商,并且要求只有取得质量体系认证的厂商才可以投标

22、。企业为了具有投标资格,申请并取得质量体系认证。某些需方为了能保证其所采购商品的质量,往往是在取得质量体系认证企业中选择供应厂商,企业为了适应需方的需要得到更多的订货合同,而申请并取得质量体系认证。 2提高企业声誉,取得市场竞争力的需要 企业取得质量认证后,认证机构要给予注册和发给证书,同时印发体系认证企业名录,扩大影响,从而提高了认证企业的质量信誉,增加顾客对企业的信任,提高合同履约率。同时能减少顾客对企业重复的检查评定,为企业取得市场竞争打下,了基础,创造了条件。3产品打入国际市场的需要 某些国家或地区,利用是否取得质量体系认证作为贸易壁垒,保护本国(本地区)的利益,规定某些商品未经质量体

23、系认证不能进入本国(本地区)市场。企业为了打入这些国家或地区的市场,因而申请并取得质量体系认证。4促进改善管理,提高体系运行有效性 企业取得质量认证后,能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质量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企业领导为了推动企业质量管理的改进和提高体系运行有效性,可以以体系认证为纽带和动力,发动员工深化质量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和体系运行有效性,增强企业适应市场(顾客)要求和变化的应变能力。三产品常见认证标志 对于一款正规渠道上市的产品,铭牌上往往有很多认证,合格认证标志,标志,它代表该产品已经通过了相关认证机构的检验,这些认证标志往往是一个产品质量、安全、设计等方面的保证。 1.国内商品质量认证标

24、志: (1)方圆标志,安全认证标志,(2)长城标志,长城标志,(3)PRC标志,PRC标志,(4)其它产品标志 国家免检产品,国家免检产品标志,中国强制认证,CCC认证标志,中国节能产品认证,节能产品认证标志,中国名牌产品,中国名牌产品认证标志,进口商品安全质量许可证,进口商品安全质量许可证,2.国外主要商品质量认证标志(1)CE标志,CE标志,(2)北美安全标志,北美安全标志,(3)CB标志,CB标志,(4)国际电磁兼容认证,国际电磁兼容认证,(5)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标志,(6)ISO1400认证,ISO1400认证标志,第三章 现场质量管理技术,学习目标学完本章,你应该能够:(1

25、)掌握全员参与的定义,了解全员参与的作用及意义;(2)掌握现场管理的定义,了解现场管理的对象和目标;(3)了解5S管理知识及实施方法;,第一节 全员参与管理,一现场管理与全员参与管理 “现场”即“市场”,这一定则,已得到众多企业的认可。中国也由“世界的工厂”向“世界的市场”转变。现场,就是指企业为顾客设计、生产和销售产品和服务以及与顾客交流的地方。现场能为企业创造出附加值,是企业活动最活跃的地方。如果广义一点来给现场下定义的话,现场应指人们所有工作的活动场所。例如制造业,开发部门设计产品,生产部门制造产品,销售部门将产品销售给顾客。,现场管理主要是对生产现场环境全局进行综合考虑,并制订切实可行

26、的计划与措施付诸实施。全员参与是质量管理八大原则之一,ISO对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解释为:各级人员都是组织的根本,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组织带来收益。二全员参与的环境条件 质量管理活动是使所有部门的人员都参加的“有机”组织的系统性活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既涉及组织管理思想和工作流程的调整,也涉及行政管理人员思想观念和工作习惯的更新。在这项工作中,领导是关键,全员参与是基础。现场管理如果没有全员参与,是不可能有效运行的。要使全员参与,领导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带头参与,2.激励员工参与 3.扫除员工参与的各种障碍 4.给员工参与创造条件 5.对员工参与后作出成绩给予评价和奖励这五

27、条,就是全员参与的环境条件。三全员参与的措施 全员参与是质量管理八大原则之一,运用“全员参与”原则,企业可应采取下面的措施。 1.让每个员工了解自身贡献的重要性及其在企业中的角色 2.以主人翁的责任感去解决各种问题 3.使每个员工根据各自的目标评估其业绩状况 4.使员工积极地寻找机会增强他们自身的能力、知识和经验,第二节 现场管理对象和目标,一现场管理的对象 1.现场管理的对象现场管理到底管理什么?不少人都以为管理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人人都会做,没有什么特别难的地方,甚至简单到只要老板的一纸任命书下来,你就是管理人员。然而,无数个失败的实例告诉我们,现场管理永远没有这么简单,现场管理人员只有在明

28、确目标和运用恰当方法的前提下,现场管理才会有好的结果产生。 现场管理的对象有一个简单的说法,就是4MEI,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人、机、料、法、环五大要素,4MIE图形示例,(1)人( Manpower) 选人,用人,育人,留人,人员,就是指在现场的所有人,包括主管、司机、生产员工、搬运工等一切存在的人。人是现场管理的第一要素,也是影响现场管理的关键因素。对人的基本管理要求是:是否有遵守标准,技术是否足够,是否要加以培训。从这三个基本要求看对人的现场管理,主要抓好以下二个方面。增强质量意识,服从现场管理;加强教育培训,提高技能水平。现代企业更强调用全员参与的理念进行人的管理,具体到现场管理的话,就应

29、该了解员工的特长,合理安排,采取适当的沟通技巧,运用一些激励的手段,营造出具有高昂士气的员工团队,从而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2)机( Machine)机器设备,工装夹具,机器设备,工装夹具都是生产现场的利刃。生产中,设备是否正常运作,工具的好坏都是影响生产进度及产品质量的又一要素。一个企业的发展,除了人的素质要有所提高,企业外部形象要提升,公司内部的设备也要更新。好的设备能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对机的基本管理要求是:是否有异常状况,工序能力是否足够,是否妥善保养。(3)料(Material)材料,产品 材料,指物料、原料、半成品、配件、成品等产品用料。现在的工业产品的生产,分工细

30、化,一般都有几种几十种配件,由几个部门同时运作。当某一配件未完成时,整个产品都不能组装,造成装配工序停工待料。因此不论你在哪一个部门,你工作的结果都会影响到其他部门的生产运作。,一个好的员工,是一个能顾全大局的人;能够为大家着想的人。材料应作为管理的重要要素,对料的基本管理要求是:品质如何,数量如何,储存状况如何,有无浪费情形。(4)法(Method)技术手段,工艺水平,企业文化,行事原则,标准规范,制度流程 法,指生产过程中所需遵循的规章制度。企业的技术手段,工艺水准至关重要。企业文化,行事原则,标准规范,制度流程等与技术手段构成了企业的方法、技术,这是企业在同行竞争取胜的法宝。作为一名管理

31、者,应该了解员工人数,作业能力,人员排配,设备性能,工艺流程的设定,不良品原因产生的分析方法,改善措施的提出与追踪等,能衡量工艺是否需要改进。对法的基本管理要求是:标准是否明确,方法,条件是否适当合理。,(5)环( Environment)良好的工作环境,整洁的作业现场,融洽的团队氛围 生产现场的环境,有可能对员工的安全造成威胁,如果员工在有危险的环境中工作,又怎么能安心工作呢?而良好的工作环境,整洁的作业现场,融洽的团队氛围,有助于提升员工的工作热情和保证产品质量,从而提高达成目标的机会。所以,环境是生产现场管理中不可忽略的因素。对环的基本管理要求是:环境温湿度、照明是否恰当,是否有震动或噪

32、声,是否有灰尘等等。 2.现场管理的作用(1)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加强现场管理者能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保持人员、物资和设备三大生产要素随时处于良好的状态,这是提高现场管理水平的关键。,(2)消除不利因素 生产活动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现场管理能发现异常情况,找出异因,从根本上采取防范措施,并由此制定新的规范和标准。现场的各个工作流程的目的就是为完成预定的工作目标,对这些流程进行控制,消除各种各样的不利因素。其中找出防碍正常工作流程的异常原因并采取对策是现场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 (3)解决现场问题 在实际现场管理工作中,现场问题会很多,如生产设备故障、上下级之间沟通出现障碍、青年员工缺乏培养

33、、老同志的积极性不足等等,真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层出不穷。加强现场管理,就可以及时发现这些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提高产品质量,增进企业效益。 (4)建立合理有效的组织结构,作业的现场是由许多不同工种的人员集结在一起进行协同工作的,他们相互联系、协同作业,以各自的作用来共同完成组织目标。在现场,即便每一个人都十分优秀,但如果不将他们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自能力,仅凭某一个人单兵作战是不利于完成任务的。对员工来讲,如果觉得企业对他没有吸引力,所干的工作枯燥乏味,他就会工作没有干劲,甚至想“跳槽”。现场管理体现了全员参与的理念,能发挥团体的作用,建立起有效的组织结构。二现场管理的目标 好的现场管理人员必

34、须从以下六大管理目标方面进行管理。 1.品质(Quality) 品质是企业的决战场,没有品质就没有明天。采用现场管理中的“质量目标”方式进行工作时,要将用户第一的质量,理念贯穿整个加工工序中,而且要制定对后续工序提供100质量保证的生产方式。2.成本(Cost) 合理的成本,也是产品具有竞争力的有力保障。在现场管理中,为了降低成本,就必须杜绝生产资源的浪费,有必要将生产要素的人、物、设备的投入资源控制在最低限度。实现用最少的人员进行制造;用最少的材料进行制造;所用的设备、工夹具成本也处于最少的状态。对投入资源自己可以改善的部分,立即进行改善是很重要的。自己不能解决改善的设计及设备的浪费等问题,

35、应积极地取得主管部门的帮助支持。3.交期(Delivery) 交期是指及时送达所需求数量的产品或服务。交期时间代表了金钱的周转,较短的交期,代表着较佳的资源周转率、更有弹性地符合顾客的需求以及花较低的营运,成本。现场管理的主要工作目标之一,就是要将顾客所需数量的产品或服务,及时送达以符合顾客的需求。通过各种改善现场管理活动,能使得管理体系具有弹性应变能力、及时化生产方式,可使质量、成本及交期能同时达成,因此为公司赚取更多的利润。4.效率(Production) 效率是部门绩效的量尺,工作改善的标竿。现场管理中要提高效率,必须全数保证下一道工序所必需的质量,树立“下一道工序就是用户”的观念,努力

36、提高操作者每个人的工作技能,保证产品100在规定的标准值内进行生产。应有条不紊地按照生产计划进行生产,力争零库存生产,不能留有生产过剩的余地。 5.安全(Safety),工作是为了生活好,安全是为了活到老。现场安全管理主要是利用颜色刺激人的视觉,来达到警示及作为行为的判断标准,以起到危险预知的目的。 安全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传统企业向现代企业的转型,安全管理在企业的现场管理活动中也日益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现场管理的目标之一就是安全管理,通过规范化的现场管理,可提升人的安全意识;通过采用可靠的现场管理措施,保证现场工作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6.士气(Morale) 坚强有

37、力的团队,高昂的士气是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宝贵资源。对于企业来说最重要的财富是人才,要营造一种培养人、让人的能力能最大限度发挥的现场工作环境。现场管理能够营造安全、安心工作的操作环境,提,高员工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通过给他们自我展现的机会,适时针对其结果给予适当的评价,使员工对自身的工作充满热情。当每个人都感到有奔头时,就会全体面向一个目标发出挑战并营造出具有活力的团队。三. 现场管理三大工具 1.标准化管理()标准化管理的概念 所谓标准(或称标准书),就是将企业里各种各样的规范形成文字化的东西,如:规程、规定、规则、标准、要领等等。制定标准,而后依标准付诸行动则称之为标准化。()标准化的作用

38、技术储备 提高效率,防止再发生 教育培训.看板管理 看板管理方法是在同一道工序或者前后工序之间进行物流或信息流的传递。看板管理是“精益生产方式”的基础之一,是由日本丰田公司在20世纪60年代发明的。.目视管理()目视管理的概念 目视管理就是利用形象直观而又色彩适宜的各种视觉感知信息来组织现场生产活动,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一种管理手段,也是一种利用视觉来进行管理的科学方法,人们称之为“看得见的管理”。()目视管理的实施方法,目视管理本身并不是一套系统的管理体系或方法,因此也没有什么必须遵循的步骤。在实际现场管理中,可通过图形、颜色、声光、数字编号、划线等方法开展目视管理。例如安全警示作用可采用图

39、形管理,各种不同电源开关可采用颜色管理,异常现象可采用灯光闪烁(声光)管理,各种工具、物品的摆放可采用编号管理,指示表范围可采用划线管理,但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其最终目的应便于观察,便于员工开展工作。当然,有些方法也可一起使用,如工具、物品既可采用编号管理,又可采用划线管理。 此外,可以通过设立样板区,来实现目视管理。,第三节 5S管理知识,一5S的含义 1. 5S的定义 5S起源于日本,是指在生产现场对人员、机器、材料、方法、信息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管理的方法。因为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是日语外来词,在罗马

40、文拼写中,第一个字母都为S,所以日本人称之为5S。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这一活动认识的不断深入,有人又添加了安全(Safety),形成了6S。在6S的基础上,添加了速度(Speed)、节约(Save)分别称为7S、8S,再加上习惯化(Shiukanka)、服务(Service)及坚持(Shikoku),又形成了10S等。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所谓“7S”、“10S”都是从“5S”里衍生出来的。,2. 5S的管理意义(1)5S是基础管理 未推行5S之前,每个岗位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不整洁现象,如地板上粘着垃圾、油渍、铁屑等,已成为黑黑的一层;零件、纸箱胡乱搁在地板上,人员、车辆在拥挤狭窄的过道上穿插而行,

41、即使这间工厂的设备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如不对其进行管理,到了最后,所谓最先进的设备也将很快加入不良机械的行业,等待维修或报废。对于这样的企业,引进很多先进优秀的管理方法也不见得会有什么显著效果,还是要从简单适用的5S开始,从基础抓起。(2)5S对企业的作用,对于企业来说,5S是一种态度。企业要达成自己的生产经营目标,要生存发展壮大,首要条件是具备强劲的竞争力。企业核心的竞争力是什么呢?不是决策能力,也不是营销能力,而是执行力。没有执行力,一切都是空话。执行力的高低,取决于纪律性的高低。所以5S是一种态度,为了形成有纪律的文化,必须表明的一种态度,这种态度是不怕困难,把想到的做到,把做到的做好的坚

42、决态度。(3)5S对管理人员的作用 对于管理人员来说,5S是基本能力。现场的管理,说白了不外乎是人、机、料、法、环的管理,现场每天都在变化,异常每天都在发生。做好5S,能够让现场井然有序,把异常发生率降到最低,这样员工才会心情舒畅的工作。所以,5S是管理的基础,5S管理的好坏,是衡量干部管理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标。,(4)5S对员工的作用 对于员工来说,5S是每天必须的工作。这个必须的工作如果没有做好,工作岗位就会混乱,工具找不到,设备经常坏,物料经常出问题,生产不顺畅,投诉经常发生,在这种环境下,无论怎么忙都是瞎忙,没有效率。 目的达到5S通过规范现场,营造一目了然的工作环境,培养员工良好的工作

43、习惯,最终提升人的品质的目的 养成凡事认真的习惯养成遵守规定的习惯养成自觉维护工作环境的习惯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二5S活动的内容1整理(SEIRI) 整理指将工作场所的任何物品区分为有必要和没有必要的,除了有必要的留下来,其它的都消除掉。2整顿(SEITON) 整顿指把留下来的必要用的物品依规定位置摆放,并放置整齐加以标示。整顿活动有以下几个要点。(1)物品摆放要有固定的地点和区域,以便于寻找,消除因混放而造成的差错;(2)物品摆放地点要科学合理。例如,根据物品使用的频率,经常使用的东西应放得近些(如放在作业区内),偶而使用或不常使用的东西则应放得远些(如集中放在车间某处);,(3)物品摆放目

44、视化,使定量装载的物品做到过日知数,摆放不同物品的区域采用不同的色彩和标记加以区别。3清扫(SEISO) 清理指将工作场所内看得见与看不见的地方清扫干净,保持工作场所干净、亮丽的环境。在日本有句口号,叫质量从卫生抓起,生产现场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灰尘、油污、铁屑、垃圾等,从而使现场变脏。脏的现场会使设备精度降低,故障多发,影响产品质量,使安全事故防不胜防;脏的现场更会影响人们的工作情绪,使人不愿久留。因此,必须通过清扫活动来清除那些脏物,创建一个明快、舒畅的工作环境。清扫活动有以下几个要点。 (1)自己使用的物品,如设备、工具等,要自己清扫,不要依赖他人,也不增加专门的清扫工;,(2)对设备的清

45、扫,着眼于对设备的维护保养。清扫设备要同设备的点检结合起来,清扫即点检;同时做好设备的润滑工作,清扫也是保养;(3)清扫也是为了改善。当清扫地面发现有飞屑和油水泄漏时,要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4清洁(SEIKETSU) 清洁是对以上3S的维持。 清洁活动有以下几个要点。(1)车间环境不仅要整齐,而且要做到清洁卫生,保证工人身体健康,提高工人劳动热情;(2)不仅物品要清洁,而且工人本身也要做到清洁,如工作服要清洁,仪表要整洁,及时理发、刮须、修指甲、洗澡等;(3)工人不仅要做到形体上的清洁,而且要做到精神上的“清洁”,待人要讲礼貌、要尊重别人;,(4)要使环境不受污染,进一步消除混浊的空

46、气、粉尘、噪音和污染源,消灭职业病。5素养(SHITSUKE)每位成员养成良好的习惯,并遵守做事规则,培养积极主动的精神(也称习惯性)。 素养最终是培养员工的良好习惯,使员工遵守规则,营造团队精神。三5S活动的实施方法 5S管理是现场管理工作的基础,5S活动有固定的程式,按照此程式实施,才可能取得好的现场管理效果。 1.给工作场所拍照 2.清理场地 3.整顿仓储,4.固定打扫程序5.制定工作场所清洁标准 6.实行视觉控制,第四章 质量控制技术,学习目标学完本章,你应该能够:(1)了解质量监督的作用和意义,了解质量监督的相关法律、法规;(2)掌握质量预防与纠正措施及安全预防的定义;(3)知道什么

47、是不合格品,如何防止不合格品的产生;(4)掌握质量目标管理的定义,知道质量目标管理的作用。,第一节 质量监督,一质量监督的概念1.质量监督的概念(1)质量监督的基本知识 质量监督是指有关机构通过对产品、服务、质量体系等进行连续的监视、验证和分析,以判断和督促其满足规定要求的活动或制度。 (2)产品质量监督 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制度的法律依据是国家现行的有效法律、法规,包括产品质量法、工业产品质量责任条例、国家监督检查产品质量若干规定,和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补充规定,以及有关部门、地方颁布的管理本行业、本地区的质量监督规定。3)质量监督不合格产品的处理 对产品进行质量监督检验,是一项强制性的规定。生

48、产者、销售者必须主动、自觉地接受产品质量监督机构的监督、检测,“对依法进行的产品质量监督检查,生产者、销售者不得拒绝”。对拒绝产品质量监督的生产者、销售者应依产品质量法“拒绝接受依法进行的产品质量监督检查的,给予警告,责令改正;拒不改正,责令停业整顿;情节特别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的处罚。2.质量监督的作用 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质量监督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规范市场 通过质量监督检查和对质量违法行为的处罚实现对市场行为的规范。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目前市场机制尚不完善,相当一部分企业质量意识不强的情况下,加强质量监督尤为必要。(2)提高产品质量 邓小平同志讲:“提高产品

49、质量是最大的节约,在一定意义上说,质量好,就等于数量多。”质量监督工作可以使企业的产品经常处于监控之下,促使其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从而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3)保护消费者利益 质量监督工作可以促使产品的生产者、经销者重视产(商)品质量。特别是有关人身安全健康的产品,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国家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度进行管理的产品,企,业都必须执行国家的有关规定。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还负责处理产品质量的申诉工作,调解质量纠纷,受理产品质量仲裁检验和质量鉴定,保护广大消费者的权益,保护人民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4)促使企业强化内部管理,健全质量体系,提高企业素质 质量监督工作必

50、然会促使企业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培训生产和检验人员,提高人员素质并建立内部的监控制度,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整体素质。(5)引导消费 质量监督工作中的各种质量信息,通过不同形式的产品质量新闻发布会、质量公报、通报等向社会、消费者和企业公布,使消费者可以通过这些信息了解不同企业、不同产品的质量状况,便于选购。既规范市场,引导了消费,也为企业创造了一个优胜劣汰、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6)促进质量技术标准的贯彻实施 技术标准是质量监督的技术依据,通过质量监督工作,可以及时发现标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标准的制定提供可靠的技术数据。对无标准生产的产品,还可以促使有关企业制定标准。二质量评价 质量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