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四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460338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7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选修四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选修四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选修四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选修四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选修四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选修四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选修四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ppt课件.ppt(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章,人教版新课程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1.化学反应都有新物质产生,同时还伴随着能量变化,请列举学过的有热量变化的相关反应。2. 在这些反应中,哪些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利用到的? 化学反应中所释放的能量当今世界最重要的能源。,常见的吸热反应: 多数的分解反应C+CO2 =2CO C+H2O(g)=CO+H2Ba(OH)28H2O+2NH4Cl =BaCl2+2NH3+10H2O,常见的放热反应: 所有的燃烧反应 所有的中和反应 活泼金属与水、酸的反应 多数的化合反应,化学反应中为何有能量变化?,(吸收能量),旧分子,拆开,原子,(放出能量),新分子,结

2、合,吸收能量放出能量,吸收能量放出能量,放热反应,吸热反应,相对大小决定,1.从键能大小的角度:,E1,E2,E1,E2,2.从能量守恒的角度加以分析,一、反应热 焓变,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都可以用热量(或转换成相应的热量)来表述,叫做反应热。,恒压下,用“焓变”表示反应热。,焓变:,1、符号:2、单位:,H,kJ/mol 或 kJ mol1,3、规定:,放热反应(体系能量降低):,H 0,,H为“”,吸热反应(体系能量升高):,H 0,,H为“ + ”,注:单位中的每mol是与整个反应对应的,即反应热表示每mol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放热,H0,H生成物能量反应物能量(宏观)

3、,吸热,H0,H2+Cl2=2HCl,H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微观),从键能角度看:,H436 kJ/mol243 kJ/mol 431 kJ/mol2183kJ/mol,大于,大于,H0或H为“”,小于,小于,H0或H为“+”,石墨、金刚石哪个更稳定?,活学活用,判断物质的稳定性,2.判断反应热的大小,例 1:1mol C与 1mol H2O(g) 反应生成 lmol CO(g) 和1mol H2(g),需要吸收131.5kJ的热量,该反应的反应热为H = kJ/mol。,例 2:拆开 1mol HH键、1mol NH键、1mol 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946kJ

4、,则1mol N2生成NH3的反应热为 ,则1mol H2生成NH3的反应热为 。,相当于 1/3 mol N2,131.5,92.0 kJ/mol,30.67 kJ/mol,下表中的数据是破坏1 mol化学键所消耗的能量(kJ): 根据上述数据回答()(3)题 (1)下列物质本身具有的能量最低的是() l2 r2 (2)下列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 l r (3)相同条件下, (代表l,r,)分别与氢 气反应,若消耗等物质的量的氢气时,放出或吸收热量最多的是,在200、101kPa时,1molH2与碘蒸气作用生成HI的反应中,物质变化与能量变化的关系科学文献上表示为:,CH4 (g) + 2

5、O2(g)CO2(g) +2H2O(l) H 890.31kJ/mol,又如:,这几个式子与我们通常所见的方程式有何不同?,a:物质后面带有(g)、(l),有何涵义?,b:系数为什么可以是分数?,c:H表示什么?mol-1是什么意思?,能量增加,结论:物质所具有的能量与它们的聚集状态有关。即化学反应放出热量的多少与反应物、产物的状态有关。,a:物质后面带有(g)、(l),有何涵义?,2H2(g)+O2(g)=2H2O(g) H=-483.6kJ/mol2H2(g)+O2(g)=2H2O(l) H=?,-571.6kJ/mol,c:H表示什么?mol-1是什么意思?,2CO(g)+O2(g)=2

6、CO2(g) H =?,H单位中的mol-1是对应整个反应的,即反应热表示每摩尔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如:2O2(g)+CH4(g)CO2(g)+H2O(l) H-890.31kJ/mol,表示每2molO2(g)和1molCH4(g)反应生成1molCO2(g)和2molH2O(l)时放热890.31kJ。,b: 系数为什么可以是分数?系数表示物质的物质的量而不是物质分子的个数,二、热化学方程式,能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H2(g)+I2(g)=2HI(g) H=14.9kJ/mol,200101kPa,热化学方程式包含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两个部分

7、,二者缺一不可。但物质变化是因,能量变化是果。 普通化学方程式只包含物质变化一个部分。,物质变化,能量变化,1)要注明温度和压强(250C ,101kPa时不注明);,2)反应物和生成物要注明聚集状态(s、l、g、aq) ,热化学方程式中不再使用“”、“”等符号;,3)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 必要时可使用分数;,4)H 的“”与“”一定要注明, 单位总是kJ/mol, 但H 的数值与反应式中的系数成比例。且正逆反应的 H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1、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29.8 kJ/mol,H =,?,+14.9 kJ/mol,H =,?,2、热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1

8、)、表示某状态的某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某状态的某物质。,2)、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物质的量比。,3)、反应物完全变成生成物后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总结:热化学方程式既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 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 1mol C与1mol 水蒸气反应生成1mol CO 和1mol H2,需要吸收 131.5 kJ的热量。写出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氢氧化钾稀溶液与硝酸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57.3KJ的热量.写出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练习,3、4.0 g硫粉完全燃烧时放出37 KJ热量,写出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4、沼气是一种能源,它的主要成分是CH4

9、。1克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时,放出Q kJ的热量。写出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已知:H2(g) + Cl2(g) = 2HCl(g) H= 184.6kJ/mol 则反应 HCl(g) = H2(g) + Cl2(g) 的H为( ),D,A、 +184.6 kJ/mol B、 -92.3 kJ/molC、 -369.2 kJ/mol D、 +92.3 kJ/mol,5、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0.5 mol 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时,放出445 kJ的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2CH4( g ) 4O2( g ) 2CO2( g ) 4H2O ( l )

10、 H = + 890 kJ/mol,B、CH4 2O2 CO2 H2O H = 890 kJ/mol,C、CH4 ( g ) 2 O2 ( g ) CO2 ( g ) 2 H2O ( l ) H = 890 kJ/mol,D、 1/2CH4 ( g ) O2 ( g ) 1/2CO2 ( g ) H2O ( l ) H = 890 kJ/mol,C,状态,H = 445 kJ/mol,点拨: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误的判断可从物质的聚集状态、H的正负号、物质的量的大小、单位等主要方面入手,思考1. 在同温、同压下,比较下列反应放出热量H1 、 H2的大小,2H2(g)+O2(g)=2H2O(g) 2

11、H2(g)+O2(g)=2H2O(l),数量的分析:反应物的状态,数量和生成物的数量都相同,但由于气态水转化为液态要放出一定热量,Q2Q1,H1 = -Q1,H 2= -Q2,H2 H1,1、已知 (1)H2( g )1/2O2 ( g ) H2O ( g ) H1 = a kJ/mol(2)2H2( g )O2 ( g ) 2H2O ( g ) H2 = b kJ/mol(3) H2( g )1/2O2 ( g ) H2O ( l ) H3 = c kJ/mol(4) 2H2( g )O2 ( g ) 2H2O ( l ) H4 = d kJ/mol则a、b、c、d的关系正确的是 。A、ad

12、0 C、2a=b0,C,巩 固 练 习,5、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 Q2Ql的是 ( )A、2H2(g)+02(g) =2H20(g); H1=-Q1 2H2(g)+02(g)=2H20(1); H2=-Q2B、S(g)+O2(g)=S02(g); H1=-Q1 S(s)+02(g)=S02(g); H2=-Q2C、C(s)+1/2O2 (g)=CO(g); H1=-Q1 C(s)+02(g)=C02(g); H2=-Q2D、H2(g)+Cl2(g)=2HCl(g); H1=-Q1 1/2H2(g)+ 1/2Cl2(g)= HCl(g); H2=-Q2,思考1. 在同温、同压下,

13、比较下列反应放出热量Q1、Q2的大小,A:2H2(g)+O2(g)=2H2O(g)+Q1 2H2(g)+O2(g)=2H2O(l)+Q2,数量的分析:反应物的状态,数量和生成物的数量都相同,但由于气态水转化为液态要放出一定热量,Q2Q1,B: S(g)+O2(g)=SO2(g)+Q1 S(S)+O2(g)=SO2(g)+Q2,思考. 在同温、同压下,比较下列反应放出热量Q1、Q2的大小,两式数量相同,S由固态吸收热量转化为气态,在氧化燃烧生成SO2。其放出热量的总和小于由气态S直接燃烧所放出的热量,Q1Q2。,C: C(S)+1/2O2(g)=CO(g)+Q1 C(S)+O2(g)=CO2(g

14、)+Q2,思考. 在同温、同压下,比较下列反应放出热量Q1、Q2的大小,固态C氧化为CO,释放出热量Q1,CO是气体燃料,和O2反应生成CO2,又释放热量Q3,两次释放热量的总和Q1+Q3,等于固态C氧化为气态CO2释放的热量Q2,Q2Q1,D: H2(g)+Cl2(g)=2HCl(g)+Q1 1/2H2(g)+1/2Cl2(g)= HCl(g)+Q2,状态相同,但数量后式仅是前式的一半,释放的热量也应是前式的一半,Q2Q1,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中和热的测量,在稀溶液中,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 研究条件:稀溶液 反应物:酸与碱 生成物及其物质的量:水 1mol 放出

15、的热量:57.3kJ/mol,注:强酸与弱碱反应,强碱与弱酸、弱酸和弱碱反应生成1molH2O放出的热小于57.3KJ/mol,1、中和热:,概念辨析:,1.1L1mol/LH2SO4溶液与2L1mol/LNaOH溶液完全反应,放出114.6kJ的热量,由此推知H2SO4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的中和热为表示该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57.3kJ/mol,如果我们取一定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哪些数据可以帮助我们测出它们的反应热呢?请大家讨论回答。,Q =m c t Q :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m :反应混合液的质量。c:反应混合液的比热容。t :反应前后溶液温度的差值。,我们如何得到

16、上述数据呢?,m为所用酸、碱的质量和,测出参加反应的酸、碱质量相加即可;c 需要查阅;t可用温度计测出反应前后的温度相减得到。,Q =(V酸酸V碱碱)c(t2t1) ,实验中,我们所用一元酸、一元碱的体积均为50 mL, 它们的浓度分别为0.50 mol/L和0.55 mol/L。由于是稀溶液,且为了计算简便,我们近似地认为,所用酸、碱溶液的密度均为1 g/cm3,且中和后所得溶液的比热容为 4.18 J/(g),Q = (501501)4.18(t2t1) =0.418(t2t1)kJ ,酸、碱反应时,我们用的是它的稀溶液,它们的质量应怎样得到?,量出它们的体积,再乘以它们的密度即可。,式不

17、是该反应的反应热,因为反应热是有正负的,中和反应放热,故其H为“”。中和热是稀的酸、碱中和生成 1 mol水的反应热,而50 mL 0.50 mol/L的盐酸与50 mL 0.50 mol/L 氢氧化钠反应后生成的水只有0.025 mol,故式表示的也不是中和热。,该反应的中和热应怎样表示呢?,思考:式表示的是不是该反应的反应热?是中和热吗?为什么?,Q = 0.418(t2t1)kJ ,2.实验步骤:,1).在大烧杯底部垫泡沫塑料(或纸条),使放入的小烧杯杯口与大烧杯杯口相平。然后再在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或纸条),大烧杯上用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作盖板,在板中间开两个小孔,正好使温

18、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通过,如下图所示。,中和热的测定,大、小烧杯放置时,为何要使两杯口相平?填碎纸条的作用是什么?对此装置,你有何更好的建议?,答案:.两杯口相平,可使盖板把杯口尽量盖严,从而减少热量损失;填碎纸条的作用是为了达到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损失的目的。若换用隔热、密封性能更好的装置(如保温杯)会使实验结果更准确。,2).用一个量筒最取50 mL 0.50 mol/L盐酸,倒入小烧杯中,并用温度计测量盐酸的温度,记入表。然后把温度计上的酸用水冲洗干净。,温度计上的酸为何要用水冲洗干净?冲洗后的溶液能否倒入小烧杯?为什么?,因为该温度计还要用来测碱液的温度,若不冲洗,温度计上的酸

19、会和碱发生中和反应而使热量散失,故要冲洗干净;冲洗后的溶液不能倒入小烧杯,若倒入,会使总溶液的质量增加,而导致实验结果误差。,3).用另一个量筒量取50 mL 0.55 mol/L NaOH溶液,并用温度计测量NaOH溶液的温度,记入表。,.酸、碱混合时,为何要把量筒中的NaOH溶液一次倒入小烧杯而不能缓缓倒入?,.因为本实验的关键是测反应的反应热,若动作迟缓,将会使热量损失而使误差增大。,4).把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放入小烧杯的盐酸中,并把量筒中的NaOH溶液一次倒入小烧杯(注意不要洒到外面)。用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搅动溶液,并准确读取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记为终止温度,记入表。,若所测得的数

20、据不是57.3 kJ/mol ,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可能的原因有:1.量取溶液的体积有误差(测量结果是按50 mL的酸、碱进行计算,若实际量取时,多于50 mL或小于50 mL都会造成误差)2.温度计的读数有误。3.实验过程中有液体洒在外面。4.混合酸、碱溶液时,动作缓慢,导致实验误差。5.隔热操作不到位,致使实验过程中热量损失而导致误差。6.测了酸后的温度计未用水清洗而便立即去测碱的温度,致使热量损失而引起误差。,实验中所用HCl和NaOH的物质的量比为何不是11而是NaOH过量?若用HCl过量行吗?,讨论下列问题,1.本实验中若把50 mL 0.50 mol/L的盐酸改为50 mL 0.

21、50 mol/L醋酸,所测结果是否会有所变化?为什么?2.若改用100 mL 0.50 mol/L的盐酸和100 mL 0.55 mol/L的NaOH溶液,所测中和热的数值是否约为本实验结果的二倍(假定各步操作没有失误)?,答案:1.会有所变化。因为醋酸为弱电解质,其电离时要吸热,故将使测得结果偏小。2.否。因中和热是指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时放出的热量,其数值与反应物的量的多少无关,故所测结果应基本和本次实验结果相同(若所有操作都准确无误,且无热量损失,则二者结果相同)。,练习50 mL 0.50 mol/L盐酸与50 mL 0.55 mol/L NaOH溶液在图示的装置中

22、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4)实验中改用60 mL 0.50 mol/L盐酸跟50 mL 0.55 mol/L 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 (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 (填“相等”“不相等”),简述理由: 。(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 ;用50 mL 0.50mol/L 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 。(均填“偏大”“偏小”“无影响”),环形玻璃搅拌棒,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偏小,不等,相等,因为中和热是指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所放出的能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偏小,)偏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