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涉路工程安全评价报告编制标准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462021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6.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涉路工程安全评价报告编制标准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公路涉路工程安全评价报告编制标准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公路涉路工程安全评价报告编制标准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公路涉路工程安全评价报告编制标准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公路涉路工程安全评价报告编制标准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路涉路工程安全评价报告编制标准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涉路工程安全评价报告编制标准课件.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公路涉路工程安全评价报告编制标准(内部培训资料、谢绝外传),涉路项目类型及定义,1)跨越式涉路:跨越式涉路工程主要指公路、铁路以及各类管线等从公路以及公路结构物上部架空通过的建设工程。2)穿越式涉路:穿越式涉路工程主要指从公路路面或桥涵下部通过的涉路工程,主要包括铁路、公路、城市道路穿越,电力、通信等线缆穿越,石油、燃气、给排水等管道穿越,水利涵洞穿越,河道疏浚拓宽等建设工程。3)平交与接入式涉路工程:平交与接入式涉路工程主要指在同一高程上与公路平面交叉的道路工程,包括公路、铁路、乡村道路平交及出入口、沿线单位及加油加气站出入口等建设工程。4)并行式涉路工程 :并行式涉路工程主要指在既有公路一

2、侧或两侧的用地或建筑控制区范围之内并行设置铁路、公路、河道、电力通信线、石油、燃气、给排水管道等建设工程。5)利用公路结构物的涉路工程:利用公路结构物的涉路工程主要指利用公路既有的桥梁、人行通道、立交桥等敷设的各种管线等建设工程。,法律法规条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2017修正)第四十五条 跨越、穿越公路修建桥梁、渡槽或者架设、埋设管线等设施的,以及在公路用地范围内架设、埋设管线、电缆等设施的,应当事先经有关交通主管部门同意,影响交通安全的,还须征得有关公安机关的同意;所修建、架设或者埋设的设施应当符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要求。对公路造成损坏的,应当按照损坏程度给予补偿。,法律法规条文,公路安

3、全保护条例第二十七条 进行下列涉路施工活动,建设单位应当向公路管理机构提出申请:(一)因修建铁路、机场、供电、水利、通信等建设工程需要占用、挖掘公路、公路用地或者使公路改线;(二)跨越、穿越公路修建桥梁、渡槽或者架设、埋设管道、电缆等设施;(三)在公路用地范围内架设、埋设管道、电缆等设施;(四)利用公路桥梁、公路隧道、涵洞铺设电缆等设施;(五)利用跨越公路的设施悬挂非公路标志;(六)在公路上增设或者改造平面交叉道口;(七)在公路建筑控制区内埋设管道、电缆等设施。第二十八条 申请进行涉路施工活动的建设单位应当向公路管理机构提交下列材料:(一)符合有关技术标准、规范要求的设计和施工方案;(二)保障

4、公路、公路附属设施质量和安全的技术评价报告;(三)处置施工险情和意外事故的应急方案。,时限性,公路涉路工程安全影响评价工作应在涉路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向公路路政管理机构提出施工许可申请前完成。,编制内容及格式要求,公路涉路工程安全影响评价报告的组成至少包括“概述”、“涉及的相关法规、标准及规定”、“工程概况”、“设计及施工方案论证”、“安全保障措施”、“结论与建议”6章,并应附必要的图纸和专题研究(附图应根据涉路工程实际情况选择)。评价报告应对涉路工程选址、设计和施工方案是否规范、施工期限是否合理、防护措施是否科学、应急处置措施是否健全等方面提出明确的结论意见。,1 概述的编制,概述应从整体上阐述

5、涉路工程及评价的基本情况,包括“工作背景”、“编制依据”、“工作过程”和“工作内容”等4个部分。,1.1 工作背景,工作背景应说明涉路工程建设背景、建设地点、建设方案、立项情况及评价任务来源和评价目的等,要求如下:a) 涉路工程建设背景应阐明项目性质、工程任务和所涉公路的关系。b) 涉路工程建设地点应包括涉路工程所处的具体地理位置,对应公路的桩号、范围、走向等。c) 涉路工程建设方案应包括工程建设规模、技术标准等。d) 立项情况应列出涉路工程项目相关批准文件。e) 评价任务来源应列出委托单位名称和评价项目名称。f) 评价目的主要阐述涉路工程的需求和工程实施对公路的影响。,1.2 编制依据,编制

6、依据应包括与评价工作相关的国家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技术标准,相关依据文件,依据的技术资料,要求如下:a) 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应列出名称、颁布时间、颁布部门等。技术标准应列出评价所依据的国家现行标准的名称、编号和发布年份。b) 依据文件应列出文件名称、文号、发文单位、发文日期。其中重要文件应全文附后,作为评价报告的附件。依据文件应包括:1) 项目合法性证明文件,如项目规划批准文件、项目建议书批复文件或政府主管部门关于项目立项审批方式等;2) 城市、路网、通道等规划;3) 行业相关规定;4) 有关部门对该涉路工程的会议纪要或重要函件;5) 其他有关文件。c)

7、 依据的技术资料应列出资料全名、编制单位和日期,并应包括:1) 相关勘测、研究报告;2) 涉路工程的施工图、施工组织和应急预案;3) 受影响公路施工图、竣工图资料;4) 其他作为报告编制依据的技术资料。,1.3 “工作过程”和“工作内容”,1.工作过程宜阐述项目委托时间、项目组成立情况、现场踏勘和报告编制等情况。2. 工作内容应简述评价范围和主要分析对象等。,2 工程概况的编制,工程概况应包括“自然地理及区域地质概况”、“涉及的公路概况”、“涉路工程概况”等3个部分。,2.1自然地理及区域地质概况,自然地理及区域地质概况应包括:a) 项目所处地区的地形与地貌、水文与气象、场地地震效应;b) 项

8、目拟选位置的工程地质条件,包括地质情况说明、钻孔平面位置图、工程地质纵断面、土层分布表、不良地质现象等。,2.2涉及的公路概况,涉及的公路概况应包括:a) 涉及的公路在路网中的功能、主要技术指标等;b) 涉路工程所处路段公路的宽度、高度、工点情况、路面结构形式、地基处理和日交通量等。,2.3 涉路工程概况,涉路工程概况应包括:a) 涉路工程建设规模、技术标准、和既有公路交互关系;b) 涉路工程设计方案、施工方案、交通组织和应急预案等。,3 设计及施工方案论证的编制,对涉路工程的分类,各类涉路工程的安全影响评价报告需重点论证的内容及要求如下:,3.1跨越式涉路工程,a) 上跨构造物:1) 论证上

9、跨构造物的平纵指标、净空、交角、视距、排水、安全防护措施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及其合理性,还应说明受影响道路是否有改扩建计划及其规模。2) 重点论证上跨构造物的结构安全性,采用非通用图构造物宜进行结构验算。3) 论证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对既有公路的通行安全影响。4) 论证新增的附属设施(照明、标志、标牌等)的结构可靠性和施工过程的安全性。b) 上跨电缆:1) 论证电缆塔的塔型、净空、交角、电压等级、安全防护措施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及其合理性。2) 重点论证电缆塔基础的上拔、下压、抗倾覆稳定性。3) 论证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对既有公路的通行安全影响。,电力线路跨越、通讯管线跨越、管道跨越的主要评价内容:1,跨

10、越位置是否满足要求2,交叉角度是否满足要求3,最小垂直净空是否满足要求4,最小水平净空是否满足要求5,交通标志及防护设施是否满足要求6,施工要求是否满足要求7,施工区交通组织是否满足要求8,涉路施工活动运营期间养护和管理方案是否合理,3.1跨越式涉路工程,3.1跨越式涉路工程,道路跨越、铁路跨越、企业运输廊道跨越的主要评价内容:1,跨越位置是否满足要求2,交叉角度是否满足要求3,最小垂直净空是否满足要求4,最小水平净空是否满足要求5,桥墩和支撑结构是否满足要求6,交通标志及防护设施是否满足要求7,施工要求是否满足要求8,临时绕行通道、施工区交通组织是否满足要求9,涉路施工活动运营期间养护和管理

11、方案是否合理,架空电路不宜与中型以上桥梁相交叉,如线路路径无法避让,则应满足下表要求。不同标称电压电力线满足最小垂直净空,3.1跨越式涉路工程,最小垂直净空:结构物净空应满足公路建筑界限的要求,且满足公路路面养护作业的需要。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净空距不应小于5.5m,三、四级公路的净空不应小于5.0m。净空需考虑公路弯、坡、斜及超高等综合因素。交叉角度:交叉角度宜正交,必须斜交时交叉角度一般不小于45度,受条件限制时应大于30度。,3.1跨越式涉路工程,3.2穿越式涉路工程,a) 道路下穿:1) 论证下穿道路的平纵指标、净空、交角、视距、排水、安全防护措施等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及其合理性。

12、2) 重点论证交互影响段既有构造物结构和涉路工程结构的安全性。3) 论证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对既有道路的通行安全影响。b) 管线下穿:1) 重点论证穿越点的工程地质条件与地下障碍、交叉角度、埋置深度、工作井设置位置等的合理性。2) 必要时应论证管道结构的安全性。3) 论证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对既有道路正常运营安全的影响。,3.2穿越式涉路工程,公路或铁路从桥梁下穿需改变桥梁基础受力时,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第三方进行结构和变形演算。公路或铁路从既有公路隧道下方或上方穿越时,应委托有相应资质的第三方进行结构和变形演算。顶管顶进时,应对孔壁稳定性进行演算。,3.2穿越式涉路工程,穿越公路的管线或套管应对

13、实际最大荷载进行演算,并符合公路技术标准荷载相关规定。穿越公路时,应设置地下通道或保护套管。通道或套管应按相应等级的汽车荷载等级进行演算。穿越公路的套管其顶面距路面底基层的底面不应小于1.0m。如穿越有边沟的公路路基,应距边沟基础底面不小于1.5m。,3.2穿越式涉路工程,交叉角度:交叉角度一般采取垂直正交,必须斜交时交叉角度一般不小于60,特殊情况下不宜小于45,山岭地区特别困难路段不应小于30。,3.3平交与接入式涉路工程,a) 重点论证平面交叉的交叉口间距、平纵指标、交角、视距、排水、安全防护措施的合理性。b) 论证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对既有道路正常运营安全的影响。,3.3平交与接入式涉路

14、工程,桥梁结构安全性复核计算:上部结构的使用性能和承载能力的各项指标、下部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均应满足规范及使用要求。,3.3平交与接入式涉路工程,公路与公路平交的主要评价内容1,相邻交叉口间距2,交叉角度3,视距4,纵坡5,排水6,标志标线渠化设计7,施工8,施工区交通组织9,涉路施工活动运营期间养护和管理方案,3.3平交与接入式涉路工程,乡村道路接入的主要评价内容1,交叉角度2,间距3,安全视距4,交通安全设施5,涉路施工活动运营期间养护和管理方案,3.3平交与接入式涉路工程,沿线单位出入口接入的主要评价内容1,接入条件2,出入口段设计标准、视距、标志和标线设施3,施工交通安全组织方案和

15、应急预案4,涉路施工活动运营期间养护和管理方案,3.4利用公路结构物的涉路工程,a) 利用桥梁:1) 重点论证桥梁结构和涉路附加结构或构件的安全性,应采用原设计标准和新技术标准分别进行验算。2) 论证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对既有桥梁正常运营安全的影响。3) 论证工程实施对既有桥梁耐久性影响。b) 利用小型构造物:1) 重点论证涉路工程对小型构造物功能的影响。2) 必要时应论证小型构造物的安全性。,3.5并行式涉路工程,a) 重点论证并行段地质条件、平面线形、平面位置、净距等的合理性。b) 论证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建成后对现有公路整体稳定性及通行安全的影响。,3.5并行式涉路工程,公路与铁路平行时,铁

16、路用地界与高速公路用地界间距不宜小于30m,与一、二级公路用地间距不宜小于15m,与三、四级公路用地界间距不宜小于5m。满足公路铁路并行段路段设计技术规范JT/T1116-2017中并行间距要求。,4 安全保障措施的编制,安全保障措施应至少包括“施工期安全保障措施”、“运营期安全保障措施”等2个部分。,4.1施工期安全保障措施,施工期安全保障措施应根据施工单位提供的施工组织方案和应急预案等,对需要提前或同步实施的施工期间人员安全保障措施、施工期间公路安全保障措施及交通保通措施的可靠性与可行性进行评价,并提出对涉路工程方案的原则要求,应包括以下内容:a) 涉路工程施工总体进度计划;b) 各项资源

17、需要量计划;c) 质量保证措施和工期保障措施;d) 安全保障措施和应急预案;e) 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的调查分析;f) 交通组织方案及保通措施。,4.2 运营期安全保障措施,运营期安全保障措施应根据相关规范、管理规定、安全监管实际需要等,研究提出运营期间需要采取的相关安全保障措施和监管措施。,5 结论和建议的编制,结论和建议应包括“结论”和“建议”等2个部分。,5.1 结论,结论应对报告论证分析情况进行总结,包括以下内容:a) 涉路工程选址、地质情况结论;b) 涉路工程与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及规程的符合性评价;c) 工程施工和运营对公路的安全影响分析评价;d) 施工和运营安全保障措施等。,5.2

18、 建议,建议应提出涉路工程对公路影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问题提出改进措施。,6.附图的编制,涉路工程安全影响评价报告的附图应满足涉路工程安全影响评价分析的要求。,附图宜包括:a) 工程地理位置示意图;b) 工程平面布置图(包括既有公路桥涵、地下构造物与管线等平面布置);c) 工程立面布置图(包括既有公路桥涵、地下构造物与管线等立面布置);d) 地质钻孔图;e) 其他必要图纸。,附图应符合下列规定:1 工程地理位置示意图应示出涉路工程在交通网络图中的位置、涉路工程名称、公路名称、与涉及公路间的关系、路由方向和主要地名等。2 工程平面布置图应示出涉路工程附近的地形、位置、公路与涉路工程名称、路由方向、指北针、高程系统、角度、设计桩号、公路里程桩号、长度、构筑物与隔离栅间的关系、钻孔位置等。3 工程立面布置图应示出涉路工程与公路间的立面、平面、横断面和各部分主要尺寸等。示出路基(桥梁)高度、净空、净宽、路面(地面)高程、涉路工程高程、埋置深度、地质柱状图、隔离栅(边沟)位置、角度和方向等。4 地质钻孔图应示出孔口位置、编号、孔口高程、孔深、孔底高程、各层土性、技术参数等。5 其他图纸标示内容应满足涉路工程安全影响评价分析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