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碘消毒剂及其应用研究姚文莉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462744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5.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含碘消毒剂及其应用研究姚文莉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含碘消毒剂及其应用研究姚文莉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含碘消毒剂及其应用研究姚文莉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含碘消毒剂及其应用研究姚文莉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含碘消毒剂及其应用研究姚文莉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含碘消毒剂及其应用研究姚文莉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含碘消毒剂及其应用研究姚文莉课件.ppt(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适应孤独,没有人会帮你一辈子,所以你要奋斗一生。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是坚强。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首,因为这种德性保证了所有其余的德性。-温斯顿丘吉尔。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它只是让人们的脚放上一段时间,以便让别一只脚能够再往上登。,含碘消毒剂及其应用研究姚文莉,含碘消毒剂及其应用研究姚文莉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适应孤独,没有人会帮你一辈子,所以你要奋斗一生。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是坚强。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首,因为这种

2、德性保证了所有其余的德性。-温斯顿丘吉尔。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它只是让人们的脚放上一段时间,以便让别一只脚能够再往上登。含碘消毒剂及其应用研究姚文莉碘l21812年法国海藻碘。碘-紫黑色晶体,金属光泽,易升华,有毒腐蚀;水溶性小、易升华、不稳定、黄染。消毒杀菌:细菌繁殖体、病毒、霉菌等杀灭作用。碘对人的作用一促进生物氧化;调节蛋白质合成促进糖、脂肪代谢;增强酶活力;促进生长发育碘的剂型与应用o碘水-碘、碘化钾混合溶液。在实验室用来氧化物质。碘酊(碘酒)-碘、碘化钾、蒸镏水、乙醇。手术、注射、穿刺部位消毒,用乙醇脱碘皮肤粘膜易灼伤。不适用于粘膜的消毒o碘甘油-碘化钾、水、碘、甘油

3、。消毒防腐,口腔溃疡、牙周炎。,课程与活动课程如何整合?在实践过程中探索一套切合实际的开展方法,使综合实践活动课发挥应有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性教育改革的推进,世界各国基础教育不断寻找和开创新的课程形式,引发了一场全球性的教育改革运动。2001年11月,教育部颁发了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本次课程方案突出的特点是:均衡设置课程,以保证学生和谐、全面地发展;加强课程的综合性,重视各科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设置综合课程,即增设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信息技术教育、劳动技术教育等内容;加强了课程的选择性,主要体现在国家设置供选择的分科

4、或综合课程,提供各门课程课时的弹性比例,提供地方、学校自主开发或选用课程的空间,鼓励各地、各学校发挥创造性,办出教学特色。由此可以看出,在初中阶段探索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推动和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因此,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加强学校学科课特有的育人价值和功能,既有利于学校“校本课程”建设和学校教学特色的构建,又有利于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与教学质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从而进一步推动学科课程建设,提高各学科教学质量,加快课改步伐。 一 课程资源的开发是形成综合实践活动课特色的前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需要超越教

5、室、超越课堂、走出校园,走入自然和社会,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地展开活动过程,而课程的资源是课程得以实施的前提。因此,我们要考虑地方差异、社区课程资源和学校传统等基本因素,着重对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开发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 在实践活动中倡导活动主题内容要联系当地实际,利用农村特有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天然资源库”。我校地处农村,课程资源相当丰富,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有原生态的文化资源,有独具特色的社会资源。课程资源的价值和意义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学校不仅需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学校内部各种课程资源,更要从社会生活中寻找课程资源。在农村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主题

6、一定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当地的实际为主。 1物质性课程资源的挖掘 综合实践活动要求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现实,注重体现地方、学校课程资源的独特性和丰富性,体现每一所学校的特色,反映每一所学校所在地区的特色。横街镇的人文资源充裕:有浙江省首个农民书画社山海书画社;凤凰山上有抗日名将陈安宝将军的烈士陵园;是印刷之乡;喷雾器出口基地。加之我校内有一口天然的池塘;被征用的粮田。因此,我校在校内开辟了一块“绿色菜园”,七、八年级每班分到一块地,菜园由各班自行命名,在菜园上种植什么瓜果蔬菜也让学生自己选择,并让班级团队种植和管理。在这些基础上,实验班还分小组合作,管理上分工合作,且收获的东西还可以带回家

7、,与父母分享劳动成果。同时在种植的过程中,使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农作物的改良,学会简单使用农业机械,掌握相关农作物知识。因此,我们说在农村开展活动主题一定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当地的实际为主。而且这些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的挖掘与利用,能让学生走进社会,融入社会。 2文化性课程资源的挖掘 我们在研究中,尝试着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放在广阔的文化背景中去实施。充分利用人文资源,挖掘学科资源,不断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每门学科除了必要的知识掌握外,还可以延伸出许多研究课题。语文学科、英语学科、科学学科、社会学科、音乐、体育、美术学科都可以产出许许多多的研究主题。如:体艺教育是我校的特色教育。每年的五月是我

8、校每年一度的“红五月”“元旦文化庙会”,每逢此时,各个班都可以把本班的拓展课作品拿出来展示,学校组织评比,给学生展示个性特长的平台。另外,我校还结合一些重大节日、纪念日,引导学生生成研究主题,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些课题都是与学生生活相联系、与社会生活相联系不可忽视的重要课程文化资源。 二 师资队伍的选拔是形成综合实践活动课特色的关键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我们加强了对课程主要负责教师的培训与指导;另一方面,我们也认识到,不可能每个老师都是全才,我们的课程要想更有效地实施,必须有更多的人员参与到课程的指导工作中来,学校教师、领导、校外专家、学生家长乃至社会相

9、关部门的人员,都可以成为学校课程实施的人力资源,学生本身也是课程实施人力资源中最重要的力量之一。因此,要形成综合实践活动课特色,就必须充分挖掘社会的力量资源,研究“各尽其能”的策略。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们坚持能者为师。如:在2008学年第一学期的综合拓展课时,我们聘请了台州市青少年宫的专业教练,为学生辅导轮滑、跆拳道、空手道等综合实践活动课;聘请“山海书画社”社长吴恩明开设“国画技法”;浙江美院毕业生张霖开设“陶艺”;业余武术教练、企业家管云友开设“传统武术”。并挖掘校内资源,罗邦国老师担任太极拳的辅导老师,使太极拳成为我校拓展课的一种特色,在学校的各种活动中成为表演节目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

10、,为学生实践活动的顺利、有效开展提供了保障。同时学生要以参观、考察、访问的活动方式去参与社会的实践性学习,包括田间劳作、商业活动、手工劳动、工厂劳动等方面的生产劳动,使学生在社会情景和生活情景中进行学习。 三 评价体系的构建是形成综合实践活动课特色的保障 1教师的评价 对教师的评价,由教师本人、其他教师、学校领导、学生、学生家长等各方面人员参与,具体内容包括教师的职业道德、专业水平、教学能力、教学过程、教学效果、教科研成果等;教学能力侧重于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组织、规划、管理、指导及与他人协同工作等方面的能力;教学过程包括学期计划、课时计划、主题活动资料(如:计划、主题活动的选题、论证、实施

11、、活动报告、评教等)、对学生形成性评价的记载、各类总结等。 我们特别关注学生对教师的“品头论足”。在课堂上主体是学生,学生最有发言权。学校设计了一张学生用的“评议教师教学行为表”,以学生的眼光来评价教师。在每一个专题研究结束后,或是在学期结束后,都会对学生展开调查,调查学生对教师教学态度、教学能力的看法,从而对教师有一个更全面、更直观的了解。同时,通过这样的评价,也直接促进了教师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真切感受。 2学生的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的学生评价坚持发展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激励性原则等。评价的重点在评价学生的发展层次和发展水平上。评价标准是“自我参照”标准,并突出学习过程的体验、情感、态度、价值

12、观、综合实践能力,不过分强调结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第一,正面评价。在评价中重在发现和肯定学生身上所蕴藏的潜能和所表现出的闪光点,鼓励学生想象、创造和实践,激励和维持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重视通过评价,使学生找到积极的参照点,从而调适自己的学习行为,提高研究和动手实践的水平。 第二,重视过程。我们把评价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发展过程和发展水平上。分析和评价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侧重总结学生在活动中“体会了什么”“学到了什么”“掌握了什么方法”“还有什么不足”“以后怎样研究”等,也就是说,通过学生的自我反思,体现综合实践活动对发展学生个性所起的作用。评价还关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

13、、积极性、创造性等,重视过程的诸如学习方式、思维方式、知识整理与综合、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判断等。 第三,尊重多元。我们鼓励并尊重学生极富个性的自我表达方式,如:演讲、绘画、表演、制作等。在教师对活动做出评价的同时,通过讨论、协商、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评价的主体是多元的,评价者可以是一个教师,也可以是一群教师组成的一个小组;可以是学生个人,也可以是学生小组;可以是家长,也可以是与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内容相关的企业、社区或有关部门等。评价采取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对小组的评价与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对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

14、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要做法。 四 农村初中特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成效 第一,以科研促课程发展。梳理了学校教科研工作,把综合实践教研与科研融为一体,并把拓展课教师纳入课题的管理之中,定期组织理论学习,开展教学研讨。第二,形成了一些精品主题活动。这些活动不但有一定的活动资源,而且深受学生喜爱。如:罗邦国老师的“太极拳”、朱丹波老师的“养鸽子”、尤虎老师的“航模”、吴俊德老师的“风筝制作及放风”、张霖的“陶艺”、郑云贞老师的“自我保健”、李美芳老师的“越剧”等,它们成为了学校有效的课程资源。在新学期,我们还开展教外地同学讲地方方言的课,“阿斐讲白搭”“兰花的种植和养护”,更加受到学生的

15、喜爱。第三,为学校培养了一批综合实践的骨干教师。第四,课外展示活动成常态。“红五月”和“元旦文化庙会”成为深受学生喜爱的传统节目。第五,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了发展,并合理运用现有的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为学业考试的“综合素质评价”奠基,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也是发展学生“两体一艺”技能的有效途径。 生命科学领域是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这部分内容教学时,应引领学生接触生动活泼的生命世界,感受生命的丰富多彩。为此,我们积极探索实施生命领域科学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创建了适合我校实际的学校文化,即专业的教师文化、富有生机的环境文化、丰富的课程文化、多元的评价文化,有效地达成生命科学领域

16、的课程目标。一、专业的教师文化科学教育能否达到预期效果,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教师必须有科学的精神。为改变过去“科学教师老龄化、教学质量低效化、人员配备随意化”的状况,首先,我校做出两项重要决策:一、重建科学教研组,优选了一部分高素质的年轻教师进科学教研组;二、打破传统的排课常规,科学课不再只是排在上午第四节和下午的“垃圾时间”,许多课安排在上午一、二节的黄金时间段。其次全面启动“教师成长工程”,利用专家报告、座谈研讨、课例评析等形式,努力打造一支具有先进的科学教育理念、掌握一定的科学教育方法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以保证科学教育的深入开展。二、富有生机的环境文化前苏联教育学家苏

17、霍姆林斯基认为:环境不仅仅是育人的条件,也是育人的一种手段。良好的科学教育环境不仅能陶冶人的情操,而且能培养人的科学意识。我校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环境怡人的作用,利用有限的校园空间,营造生命科学的景观,让学生在富有生机的校园文化中,润泽科学思想,品味科学精神。我们在操场东侧开辟了专门的实验园地,还充分利用校园的每一块花坛,让那里成为植物爱好者养花种草搞研究的乐土,孩子们的“百草园”,另外实验室和许多教室里也设有生物角,种植了多种盆栽植物和水生植物。与植物相比,养殖动物的场所相对较少,我们在实验室门前创建了生物长廊,将以往尘封于仪器室中的近百种动物标本陈列于玻璃橱窗内,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

18、哺乳类一应俱全,苍蝇、蚊子、蚂蚁、蝴蝶种类繁多。为了更好地渗透生命科学教育,学校设计了特色鲜明的科普园地,着力打造科普橱窗。学生在科普橱窗里发布科技信息、介绍科学名人、传播科学知识、展示研究成果丰富的内容,常常吸引着师生目不转睛地观看。学生的创造力也在这里得到充分的展现,一张张精致的小报、一块块内容丰富的展板、一幅幅美丽的树叶贴画,都涌动着孩子的智慧,闪烁着创造的火花。三、丰富的课程文化生命科学领域的教育不能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必须利用与开发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源。为了使小学生的科学学习具有广阔的背景,我校充分调动教师、家长、学生和其他社会成员的积极性,根据学校特定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以多种途径

19、、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对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从而形成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协同作战的良好科教局面,共同促进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和发展。我们也常常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参与科学实践活动。我校与泉山森林公园、动物园、气象局等多家单位建立了友好关系,学生去森林公园采集并学习制作动植物标本,了解动植物的特点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培养学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四、多元的评价文化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我们在生命科学领域的教学过程中重点对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进行评价:1.收集资料。为鼓励学生积极主动收集资料,我们开辟了信息园地,各小组把结合学习内容收集来的资料张贴

20、在上面,由教师和学生一起视资料出示的时间和质量给出相应的评价。(采用星级制,最高评价是5颗星。)2.养殖种植。在生命科学领域的教学中有许多种植植物和饲养动物等小学生乐于从事的实践性活动,要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自感知,亲身经历。科学教师不仅要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增长才干,接受教育,而且要把种植养殖实践活动作为一项重要的评价内容。3.科学笔记。建立“科学笔记”的初衷是鼓励学生坚持长时间地完成一件工作,不要半途而废,虎头蛇尾。小学生的坚持性普遍较差,容易心血来潮,三分钟热度。而科学学科中有一些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的观察实验任务,对这类任务完成情况的考查与评价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

21、,于是我们要求学生把观察结果用文字或图画的形式记录下来。4.专题研究。专题研究是小学生开展科学学习活动的一种类型。对小学生而言,不管前人是否已经作了研究,只要是他们不知道而又想知道的科学问题,都可以研究。学生可以根据单元教学内容,自主选定某一主题,如在学习六年级微小世界这个单元时研究“微生物在食品生产中发挥了什么作用?”“人类的哪些疾病是由病毒引起的?”进行研究时,采用查阅资料,调查访问,实地考察,实验探索多种手段,最后以小论文的形式表现研究成果。研究者要在课堂上公开陈述他们的研究成果,其他同学可以向他们提问、质疑,请他们给予答辩。然后根据其在整个研究过程中的表现,师生共同作出客观的评价。这种

22、评价方式克服了传统考试的简单枯燥,评价过程即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评价形式也是丰富多彩,有书面,有口头,或开科学讨论会,或评选小小科学家;我们曾把“开心辞典”搬进课堂,学生找资料、出题目,忙得不亦乐乎,在活动过程中学会了筛选资料,提高了表达能力,思辨能力,培养了合作意识。当然评价的内容与方法可以灵活多变,但是要坚持这样一个理念:对于学生的评价,无论是教师实施,还是学生互评或者自评,它都是一个进行中的过程,评价必须及时,它的主要目的不是测量,而是帮助改进提高,提供反馈机会,提供成功的机会。对于课程改革来说,不仅意味着内容的更新、完善,更为重要的是意味着理想的“学校文化”的创造,“学校文化”的变革

23、是课程与教学改革中最深层次的改革。生命科学领域的教育教学活动催生了我校的“个性学校文化”,同时这种“学校文化”也促进了生命科学领域的教育教学,更好地实现了课程目标,二者相得益彰。,碘l21812年法国海藻碘。碘-紫黑色晶体,金属光泽,易升华,有毒腐蚀;水溶性小、易升华、不稳定、黄染。消毒杀菌:细菌繁殖体、病毒、霉菌等杀灭作用。碘对人的作用一促进生物氧化;调节蛋白质合成促进糖、脂肪代谢;增强酶活力;促进生长发育,碘的剂型与应用o碘水-碘、碘化钾混合溶液。在实验室用来氧化物质。碘酊(碘酒)-碘、碘化钾、蒸镏水、乙醇。手术、注射、穿刺部位消毒,用乙醇脱碘皮肤粘膜易灼伤。不适用于粘膜的消毒o碘甘油-碘

24、化钾、水、碘、甘油。消毒防腐,口腔溃疡、牙周炎。,碘伏( iodophor聚乙烯吡咯烷酮碘(PVP-|)保持杀菌效果;是水溶性络合物稳定性好、刺激小;黄染易除去碘伏碘不定型络合物,水中逐渐释放碘,载体吸附于微生物表面,有效接触微生物细胞,迅速破坏细胞膜通透性,凝集碘化蛋白和酶致微生物死亡。,I,+a + hH+I形成碘伏三种形式:1.单分子络合,多分子络合(单个分子示图)亲油基亲水基水基被络合碘,表面活性剂章亲油基亲水基存不物亲油基与碘结合集合于胶束中亲水基与水结合即可使碘形成络合物后嵱于水中(多个分子示图,包结物形式环状糊精碘碘包在6个葡萄糖分子连成筒状中体剂型广泛应用8.02 HoORB-

25、CD(B-cd-D),含碘消毒剂的品种、剂型、应用领域盐碘复合碘、有机碘、四烷铵络合碘等o剂型:水剂、混合溶液剂、粉剂、霜剂、栓剂等。o除应:医疗卫生消毒,环境和养殖场及动物消毒。,络合碘(1 LODINE COMPLEX)聚醇醚碘(四环碘伏(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内第一个合成的含碘消毒剂按国家新药的要求进行研究获国家新药证书生产批准文号除北京四环卫生药械厂外国内还有5个药厂生产广泛应用,经济、社会效益显著,聚醇醚碘伏消毒液对微生物的杀灭效果微生物类别有效碘含量杀灭对数值作用时间(min)细菌繁殖体5.05.00酵母菌5.04.00真菌400病毒,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去和未来文化生活的源泉。库法耶夫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次也不善于度过。吕凯特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只不过是愈来愈发觉自己的无知。笛卡儿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走到底,决不回头。左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