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教师从心开始———怀来县进修学校继续教育培训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463151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PPT 页数:101 大小:2.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爱教师从心开始———怀来县进修学校继续教育培训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1页
关爱教师从心开始———怀来县进修学校继续教育培训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1页
关爱教师从心开始———怀来县进修学校继续教育培训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1页
关爱教师从心开始———怀来县进修学校继续教育培训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1页
关爱教师从心开始———怀来县进修学校继续教育培训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爱教师从心开始———怀来县进修学校继续教育培训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爱教师从心开始———怀来县进修学校继续教育培训课件.ppt(10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爱教师从心开始,关爱从心开始!A:自我意识B:家庭生活C:职业压力与应对D:情绪调节E: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美 马斯洛 米特尔),(1)充分的安全感;(2)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当的估价;(3)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4)与现实的环境保持接触;(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最经典的标准”,【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8)适度的情绪表达与控制;(9)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条件下,对个人的基本需要作恰当的满足;(10)在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较好地发挥自己的个性;,专题一:自我意识,【定义】,自我意识(也叫自我认知(sel

2、f-cognition)或,自我)是一种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心理现象,它由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种心理成分构成。从认识形式看,它表现为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批评等,统称为“自我认识”;从情绪形式看,它表现为自我感受、自爱、自尊、自侍、自卑、责任感、义务感和优越感等,统称为“自我体验”;从意志形式看,它表现为自立、自主、自制、自强、自卫、自律等,统称为自我控制。,自我意识的三层次:,对自己及其状态的认识;对自己肢体活动状态的认识;对自己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认识。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身心状态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自我意识的作用 】,1、自我意识大大地提高了人

3、的认识功能2、自我意识使人形成一个丰富的感情世界 3、自我意识大地促进了人的意志的发展 4、自我意识是道德的必要前提,自我认知(self-cognition),自我认知(self-cognition)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自我观察是指对自己的感知、思维和意向等方面的觉察;自我评价是指对自己的想法、期望、行为及人格特征的判断与评估,这是自我调节的重要条件。,自我认知的心理认知是一种比较高级的认知能力。对于教育程度低,或者智力程度比较低的人,也许终身也不具备这种自我的认知。,元认知 美弗拉威尔,专题二:家庭生活,【关系中的隐形攻击 】,心理机制,叫做被动攻击,常被比喻为“隐

4、形攻击” 被动攻击是弱者的武器 被动攻击非常普遍,并不是只有严重失衡的关系才会产生被动攻击,实际上一般失衡的关系一样也会如此。“我不能直接攻击你,但我有办法令你恼怒,这和直接攻击你也没什么两样。”甚至,被动攻击造成的伤害反而更大。,用慢表达对妈妈的愤怒,前不久,参加一个聚会,一位年轻的妈妈问我:“为什么,我儿子总是慢腾腾的?我怎么训他,他都改不了。” 说这话的时候,她一脸焦灼。显然,她是一个性格有点急躁的女子。“因为你太快,所以他慢。”我半开玩笑地回答说。“真是这样吗?我几个朋友也这样说,他们说这是性格互补。”她半信半疑地说。她十来岁的儿子就在旁边不远处,我观察了一会儿,但一点都没发现,他慢在

5、哪里。他正和小伙伴们玩耍,动作、说话和其他反应一点都不慢。 “他只和你一起才慢吧?”我问她。她想了一会儿,回答说,好像是这样,和她在一起时,儿子和她在一起时的确和比与别人在一起时更慢。她举例说,最令她恼火的是早上,她得送儿子去上学,每次等她收拾好东西后,就要等慢腾腾的儿子。这时候,他特别慢,而她特别焦虑。 “你是怎么等的?”我问她,“安静地等,还是一边等一边斥责他?” “我怎么可能安静地等,我的心里都急死了,我会一直斥责他、训他,要他快、快、快!但令我非常恼火的是,他就是那么慢!”她说。 “但是,你催他的时候,他从来都说,自己会快,自己正努力,他从来都没有反驳过你。当你对他发脾气时,他从不会还

6、击。并且,在你的家庭中,孩子不能对父母发脾气。是这样吗?”我继续问。 “是啊!我都是为了他好,他凭什么发脾气?”她反问我说。,用慢表达对妈妈的愤怒,“任何人被攻击,都会生气。”我说,“如果他不能用主动的方式还击,就会用被动的方式还击。他的慢,就是对你的还击。”听我这么说,她沉默下来。我让她设想,刚刚,我狠狠地训斥了她一顿,斥责她不会教育儿子,我说的话很难听,那么,她会有什么情绪。“不高兴,愤怒,会想,你凭什么训我!”她接着又说,“这不一样,他是孩子,我又全是为了他着想,况且他看上去从不生气。”大人最常犯的错误,不把孩子当成一个人来尊重,认为只要自己的目的是好的,就可以不必太讲究方式。但是,孩子

7、和大人一样,不管父母借用的名义是什么,只要得到了父母粗暴的对待,他第一时间产生的一样是愤怒。假若父母不允许孩子表达愤怒,那么孩子会不敢生气,因为他们担心一旦生气会失去父母的爱与认可。父母的爱与认可,是他们最在乎的,为了维持这一点,他们可以做一切事情,譬如压抑愤怒。 这位年轻的妈妈,用呵斥的方式表达对儿子的愤怒,而儿子则用慢来表达对快节奏的妈妈的不满。,【解决之道:学会愤怒】,被攻击,会愤怒。作为一种基本情绪,愤怒是调解关系远近的重要武器。并且,有了愤怒,一定会想办法表达。意识不想,潜意识也会做这个工作。不攻击别人,就会攻击自己。正是从这个意义上,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摩尔语【最好只和会表达愤怒的人

8、做朋友。因为,看似不会表达愤怒的人,其实也在用他的独特方式来回击你,而最常见的就是被动攻击。】一些人看似从不愤怒,永远和善,但你和他在一起却非常不舒服,脾气变得很糟糕,这是因为,这些貌似永远不生气的人实际上频频以被动攻击的方式攻击你。此外,你还很容易内疚。毕竟,被动攻击者看上去是很无辜的。,【被动攻击范例】,1)你的同事很健忘,他总是耽误重要的事情。你请他起草一份重要文件,他向你保证没问题。然而,第二天你向他索要文件时,他却说:“实在对不起,我把这件事完全忘了!我现在马上去办。”他看上去是真诚的,他现在满怀歉意地去补办,但是,你的事情还是被耽搁了。重要的是,他一再这样做。3)一个14岁的女孩,

9、有一个小她6岁的弟弟。自从弟弟出生后,父母原本对她的爱几乎全部转移到弟弟身上了,对她非常忽略。她渴望父母的爱,但她不敢表达,因为父母对她很不耐烦。因此,她心中很不高兴,但她不敢表达对父母的怨气,因为她担心一旦表达了,可能连目前的爱都得不到了。于是,她争着做家务,争着照顾她无比嫉妒的弟弟。然而,她总是犯一些大大小小的错误。洗衣服时,她不是把各色衣服混到一起令它们相互染色,就是忘了晾衣服。做饭时,常把饭菜烧糊,还很容易摔碎碗碟。照顾弟弟时,她刻意对弟弟好,弟弟就是不愿意和她在一起。总之,她非常尽力地去做各种事情,但好像什么事情都做不好。其实,她的这一切“无心之失”都可能是被动攻击。,【三个问题教你

10、识别“被动攻击”】,有人是否总让你的情感高低起伏,像坐过山车?有人是否昨天对你热情如火,今天又冷冷淡淡?想和家人朋友谈谈心,他们总是顾左右而言他? 美国莫雷维安大学心理学助理教授塞恩惠特森认为,如果你对上述三个问题的回答有一个yes,那么很有可能你被人实施了被动攻击,或者你自己也有被动攻击的倾向。,10句话早期预警被动攻击,1、“我现在很冷静!” 被动攻击者不会坦白地表现敌对的情绪,而是否认愤怒的感觉-他一边坚持自己“很冷静”,一边却怒火中烧。 2、“好吧。”“随便。” 满心不悦地退出争辩,是被动攻击的基本策略。人们相信,直接地表达愤怒是不好的,所以用这两句话间接表达不快,同时切断和你的直接情

11、感交流。 3、“快了!快了!” 口头上答应,却迟迟未见行动。例如,你叫孩子打扫自己的房间,他答应得很爽:“好的,马上!”但却不见动静,很可能他在以被动攻击的策略来应付你。,4、“我不知道你现在就要啊。” 一般人拖延的只是不喜欢的任务,而被动攻击者是拖延大师,用拖延来折磨别人,或者摆脱苦差事,而不会直接拒绝。5、“你样样事情都要求十全十美。” 除了拖延,更复杂的被动攻击策略是按时完成任务,但完成的质量却不是你所希望的。例如,学生交上来的作业很马虎,老公给不喜欢牛排的老婆做一顿美味的牛排,员工在一个重要的项目上严重超支这些情况下,你去批评他,他不但为自己辩护,还反过来指责你不懂变通,或者过分追求完

12、美。 6、“我以为你知道啊!” 被动攻击的最高境界是特意“疏忽”。为了表达愤怒,他故意不告诉你一些事情,让你很不好过。你质问他为什么,他就推说疏忽来为自己的不作为开脱,而背后却在幸灾乐祸。,7、“放心吧,很荣幸为您服务。” 在客服部门,经常能够见到貌似很关心你的工作人员,或者在客服电话中听到超级有礼貌的声音,向你保证问题都能够得到解决。表面上,客服代表的态度是合作的,但要留意笑容后面的怨气-一转脸,他就把你的申请扔进废纸篓,或者在你的申请表上重重地盖上“不予受理”。8、“以你的能力能做到这个份上,已经很不错了。” 被动攻击以这种绵里藏针的恭维给你最深的羞辱。类似的还有“不用怕,即使到你这个岁数

13、还可以箍牙嘛”、“其实有很多男人喜欢肥妹的”,你听了这种“安慰”,心里是什么滋味?,9、“我只是开玩笑啦。” 挖苦是公开表达敌意的常用手段,但过后又要拐弯抹角显得很得体。如果你不高兴了,被动攻击者就会装出一副可怜相:“一个玩笑而已,你不会吧?”10、“不会吧,你这就生气啦?” 被动攻击者很善于在打击完别人之后,看着对方暴跳如雷的样子,自己还能保持镇定,或者伪装成惊奇的样子。实际上,他正在乐呵呵地看着你情绪失控,反过来还说你“反应过激”。,结构式家庭治疗针对家庭结构的异常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观照自己,体察别人(四种模式:讨好;指责;打岔;超理智)“依附理论” a.安全型依附 b.逃避型依附 c.焦

14、虑型 d.紊乱型依附,专题三:职业压力与应对,测一测你的心理健康现状?,如果你的心理压力越大,图片转动的越快,看到了什么?,凡是第一眼看下图是鸭子的,就是男人特质多一点凡是第一眼看到是兔子的,就是女人特质多一点,是动的还是静的?,如果你看到运动的景象,表明你的生活压力大,内心情绪波动比较大。,看着这个图,眼睛绕图三周转,如果看到了心在动,说明半年之内你的感情生活发生了一些比较重大的变化。,你的心情怎么样?,当你心情好的时候,能看到少女的脸当你心情坏的时候,能看到巫婆的脸,看到黑点动吗?,心理压力越大,黑色小点闪动得就越快,看到什么?,5秒内看到的话,你很牛!,压力测试图,1、如果看到波涛汹涌,

15、那么请马上休假2、如果你看到微波荡漾,请小休几日3、如果看到很多颗榛子,请继续为人民服务,压力与工作效率的关系耶克斯道德森定律:倒U型关系,低,高,高,工作压力,工作绩效,厌烦,动机增强,视要求为挑战,绩效高峰,焦虑,疲劳,倦怠(Burnout),三大策略:直面问题vs转换观念vs自我训练,压力的应对,直接面对:有序安排自己的生活,井然有序的日程安排可以消除紧张情绪,也能帮助你完成大量事物。一次只做一件事,顺次完成所有事。,压力的应对,直接面对:偶尔也要学会认错,承认错误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办法。很多事情不是只有好坏之分。,压力的应对,直接面对:留一段时间给自己,自己和他人都是重要的,不要为他人

16、而迷失自己。我们不可能满足他人的所有要求。,压力的应对,专题四:情绪调节,案例分析: 女求助者,30岁,大学毕业,现任某工厂技术员。 主要问题:婚姻冲突。两年前结婚,但婚后不久,发现丈夫对自己漠不关心,不做家务,而且经常夜不归宿,两人感情逐渐出现裂痕。 丈夫数次提出离婚,她也想离,但因自己爱面子,怕人议论,又考虑到孩子、住房等问题,一直没有做出最后决定。为此,她一直处于矛盾、冲突、抑郁以及怨恨丈夫的情绪状态中。,咨询师:你觉得是什么原因使你一直处于目前这种情绪状态中?求助者:那还用说吗?我们俩经常吵架,他一点儿也不关心我还有比这更糟糕的事吗?咨询师:这些都是你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我们称之为诱发

17、事件,但它们可能并不是直接原因。求助者:那是什么原因呢?咨询师:是你对这些事的一些看法。人们对事物都有一些自己的看法,有的是合理的,有的是不合理的,不同的想法可能会导致不同的情绪结果。如果你能认识到你现在的情绪状态是你头脑中的一些不合理的想法造成的,那么你或许就能控制你的情绪。 求助者:会是这样吗? 咨询师:我们举一个例子,假设有一天你带孩子去公园玩,你把你小孩非常喜欢的一个风筝放在长椅上,这时走过来一个人,坐在椅子上,结果把风筝压坏了。此时,你会怎么样?求助者:我一定会很气愤。他怎么可以这样随便毁坏别人的东西。,咨询师:现在我告诉你他是一个盲人,你又会怎么样?求助者:哦原来是个盲人,他一定是

18、不小心才这样做的。咨询师:你还会对他愤怒吗?求助者:不会了。我甚至有点儿同情他了。咨询师:你看,都是同样一件事他压坏了你孩子风筝,但你前后的情绪反应却截然不同。为什么会这样呢?那是因为你前后对这件事的看法不同了。 求助者:的确是这样。看样子我的问题的确是因为我的一些想法在作怪。咨询师:就你的问题来说,别人也可能遇到。夫妻吵架,感情不和,这在夫妻间是常见的事,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像你现在这个样子,为什么会这样呢?,求助者:难道是我与他们想的不一样?可我还不知道我的想法里有哪些不合理的地方。咨询师:这正是我们下一步所要做的。 求助者:我对他很好,给他做饭、洗衣服,使他高兴,总之我尽到了一做妻子的责任

19、和义务。可是他呢?他总是不耐烦,甚至不理我,真是伤透了我的心。咨询师:你是说你丈夫必须爱你,像你爱他一样爱你?求助者:对,他必须,也应该这样做。咨询师:你有什么理由要求他必须这样做呢?求助者:因为他是我丈夫,我应该得到回报。咨询师:为什么因为他是你丈夫,他就必须爱你?求助者:这你好象在为他辩护。难道他那样对我就有理吗?咨询师:这不是为谁辩护,也不是有理没理的问题。你可以希望他爱你,实际上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希望,但是你无法要求他必须爱你,因为这太难做到了,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看,问题恰恰在这里,因为你有了这种必须的要求,而它又难以实现,所以你才像现在这样。,求助者:是的,如果我没有这种要求,我也许

20、不会像现在这样。但是,我还是难以放弃。咨询师:那是因为你已经习惯了这种想法。其实,每个人的感情都可能会变你固然可以要求自己始终如一,但你无法保证别人也像你一样一成不变。 ,情绪源于我们认知的偏差,非理性思维方式,“黄金规则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利斯 要“像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那样去对待别人” “我对别人怎样,别人就必须对我怎样” 这恰恰是所谓“反黄金规则”。,不合理信念的三个主要特征:,绝对化的要求过分概括化糟糕至极,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情绪ABC理论:,A事件(永远中立的Antecedent)B信念/想法( Belief )C结果( Consequence ),对事物的看法

21、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但有积极和消极之分,每个人都是为自己的看法承担最后的结果,A,B,C,事件,想法,情绪,同样的起因A到结果C间,不同的人持不同的态度(情绪B)将得到不同的结果(C),专题五:人际关系,人生所有的问题,都是关系的问题。在所有的关系之中,你和你自己的关系最为重要,它是关系的总脐带。如果你处理不好和自我的关系,你的一生就不得安宁和幸福。你可以成功,但没有快乐。你可以有家庭,但缺乏温暖。你可以姹紫嫣红宾朋满座,但却不曾有高山流水患难之交 毕淑敏,【沟通漏斗】,【情境】他/她在表达什么,刚办理入园的孩子穿过走廊途中,看到廊壁上展示小朋友绘画展品,大声说到“妈妈,妈妈,这些画画的好难看

22、”假如此时您从旁边经过,您会想到什么?又会想跟“孩子/家长”说什么?,一男生:“武汉一所学校禁止老师穿丝袜上课,”;一女生:这学期新制定了很多规章制度,在这里虽然我们不开心,可是这样被迫着也可以让我们完成原来完成不了的学习内容,包括下自习会宿舍,也可以这样也挺好的。 他们在表达什么?,不同的学生听后不同感受(举例1),责备和问罪“你的脏手印又弄门上了!怎么老这样?到底怎么回事?你就不能做得好点?告诉过你多少遍了,要用门把手。你从来就不听。”如果我是学生,我的感受,责备和问罪:“门可能比我还重要。”“我干脆骗他,说那不是我弄的。”“我是一个脏鬼。”“我不想呆在这里。”“我想骂她。”“你说我从来都

23、不听,那我就不听了。”,不同的学生听后不同感受(举例2),威胁“再碰灯泡,你就会电死的。”“再不把口香糖吐出来,我就到你嘴里抠出来。”“我数三下,你还不穿好衣服,我就丢下你走了。”如果我是学生,我的感受,威胁:“她看不见的时候,我就去摸灯泡。”“我想哭。”“我害怕。”“别烦我了。” ,不同的学生听后不同感受(举例3),命令“马上把屋子打扫干净。”“帮我拿一下包,快点!”“你怎么还没倒垃圾呢?现在就去!还等什么?快!”如果我是学生,我的感受,命令:“试试,来抓住我。”“我感到恐怖。”“我不想动。”“我讨厌他。”“不管我做什么,都会有麻烦。”“我怎么才能摆脱这些讨厌的事情。”,不同的学生听后不同感

24、受(举例4),说教“你觉得从我手里抢书,做得对吗?你不知道好的行为习惯有多重要。你必须明白,如果我们希望别人对我们有礼貌,我们就要对人有礼貌。你是不是也不愿意别人抢你的书?那你就别抢别人的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我是学生,我的感受,说教:“得了,得了谁听你说啊?”“我真傻。”“我真没用。”“我想远离这里。”“无聊,无聊,无聊。”,我们耳边是否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责备和问罪谩骂威胁命令说教警告控诉比较 讽刺挖苦 预言 ,输 入 ? 输 出 ?,我们给了身边人怎样的暗示?,错位 缺位 越位!,爱+信任=等待,爱+焦虑=控制,爱+绝望=冷漠,爱+无助=抛弃,爱+理解=抱持,爱+安全=独立,爱+

25、孤独=依赖,爱+尊重=悦纳,爱+默契=亲密,爱+希望=支持,【人际边界】把自己当成别人是无我 把别人当成自己是慈悲 把别人当成别人是智慧 把自己当成自己 可能是前三者圆满之后 才能体会与实现吧!,国有边界,私自越界必遭驱逐。人有边界,冒然越界则引发不悦。,我们要明白,亚健康的表现,焦虑感烦恼焦躁不安罪恶感有无能、无用感疲倦感精疲力竭、颓废烦乱感学习工作一团糟无聊感空虚、不知该做什么懒惰感不积极行为,改变亚健康的方法,重视快乐的价值诚实待己不杞人忧天渲泄压抑的心理发展乐观的思考模式掌握此时此刻,确定生活目标降低期望水平建立亲密关系追求有意义生活亲近别人积极主动,工作时要形成的认识,所有困苦都是有

26、益的在恰当的时候表现自己,让别人知道你有好处不要一个人独享用自己耐心将冷板凳坐热怀才不遇多半是自己造成的用吃亏就是点便宜的心态做事做人与其你死我活,不如你活我也活双赢不要为失败找借口,应该面对失败,找出原因,工作时要形成的认识,既要改变自己,也要改变环境反省自己,从中受益时时要有危机意识事越烦,越要耐烦控制自己的情绪,太易冲动的人永远成不了主角先做小事,不要眼高手低多赞美别人,不用花钱,也使人快乐好的人际关系是有舍才有得,心理健康调适策略,凡事别相当然,图中的线是直的还是弯的?,克服消极情绪,不要自己吓唬自己,恐惧源于自己的内心,场景:过独木桥条件1:只看见独木桥条件2:增加一点光亮条件3:看到是一个悬空的独木桥条件4:悬空的独木桥,还有鳄鱼结果:敢于过的人越来越少,美国南加州大学艺术博士 黄美廉,我只在乎你1.ppt,我只看我所有的, 不看我所没有的。,爱自己,感谢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