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文言文资料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464186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9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一文言文资料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必修一文言文资料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必修一文言文资料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必修一文言文资料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必修一文言文资料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一文言文资料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一文言文资料课件.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材知识梳理,必修一文言文,1.文学常识,左传原名左氏春秋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称左氏春秋,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悼公十四年(前453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西汉时称之为左氏春秋,东汉以后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左丘明,姓左丘,名明,春秋末期鲁国人。 左丘明知识渊博,品德高尚,太史司马迁称其为“鲁之君子 ”。左丘明世代为史官,依春秋著成了中国古代第一部记事详细、议论精辟

2、的编年史左传,和现存最早的一部国别史国语,成为史家的开山鼻祖。左传重记事,国语重记言。,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史学名著,国别体史书。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共33卷,约12万字。是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战国策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战国策是我国古代记载战国时期政治斗争的一部最完整的著作。该书文辞优美,语言生动,富于雄辩与运筹的机智,描写人物绘声绘色,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 西汉末年,刘向按照国别校编订了战国策。

3、因此,战国策显然不是一时一人所作,刘向只是战国策的校订者和编订者。因其书所记录的多是战国时纵横家为其所辅之国的政治主张和外交策略,因此刘向把这本书名为战国策。,史记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作者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使史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三国时期开始,“史记”由史书的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称。 史记列“二十四史”之首,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与后来的汉

4、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同时,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2.字音识记,烛之武退秦师 氾fn南 佚y之狐 缒zhu 共gng 阙qu 杞q子 逢png孙 不知zh荆轲刺秦王 樊於w 揕zhn 拊f心 盛chng 淬cu之 濡r缕 忤视w 变徵zh 瞋chn目 遗wi 创chung 卒c起 陛b下鸿门宴 飨xing 美姬j 鲰生zu 当dng 要yo 卮zh酒 戮l力 郤x 樊哙kua 玉玦ju,3.形近字辨析,烛之武退秦师

5、敝b 敝帚自珍 蔽b 遮蔽 弊b 弊端瑕xi 瑕瑜互见 暇xi 自顾不暇 遐xi 遐思 荆轲刺秦王戮l 屠戮 戳chu 戳穿 袒tn 袒护 坦tn 坦诚忤w 忤逆 怃w 怃然 仵w 仵作偈j 偈子 揭ji 揭开 拜y 拜谒淬cu 淬火 猝c 仓猝 粹cu 纯粹鸿门宴飨xing 飨客 飧sn 食飧玦ju 玉玦 袂mi 联袂 抉ju 抉择卮zh 漏卮 厄 厄运瞋chn 瞋视 嗔chn 嗔怪 滇din 滇池,4.词语成语积累,东道主:只招待客人的主人。图穷匕见:遇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才完全显露出来。劳苦功高:付出了很多辛苦,建立了大功。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秋毫无犯:

6、秋毫:鸟兽秋天新换的绒毛,比喻极细微的东西;犯:侵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喻生杀之权掌握在他人手中,自己处于被人宰割的地位。,成语,切齿拊心:形容愤恨到极点。一去不复返:一去之后就不再回来。发上指冠语出庄子盗跖:“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毛发竖起的样子。形容极度愤怒。无可奈何:没有办法,无法可想。表示事已如此,再要挽回已是无能为力。悲歌击筑:亦作“悲歌易水”,常用以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变徵之声:语出史记刺客列传:“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乐声中的徵调变化,常作悲壮之声。,之,一、代词1、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

7、三人称。可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也可作第一人称,译为“我”。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作师说以贻之。 (师说,代人,作宾语)人非生而知之者。 (师说,代事理,作宾语)輮使之然也。 (劝学,代物,作兼语)而公子亲数存之。(我) (信陵君窃符救赵),5.重点虚词,之,二、助词1、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赤壁之战)2、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游褒禅山记)3、结构助词,宾语前置

8、的标志。用在前置的宾语和动词或介词之间,“之”可不译出。 宋何罪之有?(公输)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师说),之,4、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5、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是一个整体概念)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顷之,烟炎张天。 (赤壁之战)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焉,一、助词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译出。 于是余有叹焉。 (游褒禅山记)如乐作焉。 (石钟山记)有时用于反诘

9、语气,可译为“呢”。 万钟于我何加焉! (孟子两章)形容词词尾,同“然”。 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石钟山记)二、代词 第三人称,可译为“他”“它”。谨食之,时而献焉。 (捕蛇者说)三、兼词 相当于“于”“此”,译为“在这里”“到这里”。微波入焉。 (石钟山记有青麻头伏焉 (促织)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结合教材名师领航P5-6,1.通假字2.古今异义3.一词多义4.词类活用5.文言句式6.名句默写,荆轲刺秦王,重点突破,秦王必说见臣 日以尽矣 今日往而不反者 请辞决矣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图穷而匕首见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卒惶急无以击轲 秦王还柱而走,说,通“悦”,高

10、兴,以,通“已”,已经,反,通“返,决,通“诀”,诀别,振,通“震”,震慑,见,通“现”,奉,通“捧”,卒,通“猝”,仓促,突然,还,通“环”,绕,通 假 字,亲,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每得降卒,必亲引问委曲 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深,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夜深忽梦少年事 桃花潭水深千尺 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深失所望,动词,亲近,接近,名词,父母,副词,亲自,形容词,亲生的,形容词,刻毒,形容词,深刻,形容词, ( 时间 ) 久,名词,深度,副词,很,十分,一词多义,解,可以解燕国之患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 毁其

11、盆,解其棕缚 土崩瓦解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文挚至,不解履登床缉捕使臣已将秋公解进 解元 太后之色少解,动词,解除,解救,动词,此用本义,用刀剖开动物肢体,动词,解释,动词,解开,动词,分裂,涣散,动词,解答,动词,脱下,动词,解送,读ji,乡试中第一名为“解元”,读 ji,动词,消解、消释,教,乃今得闻教 曲罢曾教善才服 乃修教三年,执干戚舞 十三教汝织,敢,人不敢与忤视 进止敢自专,还,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秦王还柱而走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还走 计日以还 一尊还酹江月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名词,指教,jio,动词,使,让,jio,名词,教化。读jio,动词,传授知识技能,读jio,动词

12、,有勇气做,敢于,副词,表反诘语气,为“岂敢、不敢”的省词,动词,回来,动词,通“环”,绕,动词,通“旋”,掉转身,动词,归还,副词,还是,hi,副词,通“旋”,马上,立即,读 xun,资,持千金之资币物 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孤当续发人众,多载资粮 唯是脯资饩牵竭矣贾人夏则资皮,,振,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振长策而御宇内 大命将泛,莫之振救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且迁我如振落叶耳 振奋作声,名词,资财、钱物,名词,资本,依据,动词,资助,名词,费用,物资,名词,通“粢”,谷类总称,粮食,动词,为动用法,为蓄积 ( 准备 ),动词,通“震”,害怕,恐惧,动词,挥动,通

13、“赈,赈济,动词,通“震”,震动,动词,振动,动词,振作奋起,图,乃骇而图之 图穷匕首见 唯君图之,室,拔剑,剑长,操其室 斯是陋室,唯我德馨,诏,若父不能诏其子,兄不能教其弟 非有诏得不上 诏赐抚臣名马衣缎,被,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 被明月兮佩宝璐,动词,图谋,筹划,名词,地图,动词,想,反复考虑,名词,剑鞘,名词,居所,动词,告诫,教诲,名词,皇帝下的命令,诏书,动词,皇帝下令,动词,遭受,介词,表被动,动词,通“披”,戴,进兵北略地 函封之 前为谢曰 樊於期乃前曰其人居远使使以闻大王 太子迟之 发尽上指冠 群臣怪之 箕踞以骂曰 秦兵旦暮渡易水 乃欲以生劫之,词 类 活

14、用,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名词作状语,用匣子,方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走上前,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远方,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迟,名词作状语,向上,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怪,名词作状语,象簸箕一样,名词作状语,马上,形容词作状语,活着,仰天太息流涕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将军岂有意乎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 终已不顾,古 今 异 义 词,古义:眼泪,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将军,今义:年长之人,古义:有心意,此引申为同意、愿意,今义含有“故意”之意,古义:

15、对待,今义:遇到,碰以,古义:刻毒,今义:有深度,与“浅”相对,古义:在这时,今义;表顺承关系或另提一事,古义:不回头,今义:不照顾,不考虑不顾忌,今义:鼻涕,左右乃曰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 秦王购之金千斤,古 今 异 义 词,古义:皇帝周围的侍卫人员,今义:表两种方向;或表大体范围;有时亦有控制之义,古义:可以用它来,为“可以之”的省略,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金:古代指金属总称,用于流通货币时,先秦指黄金,后来指银,文中指铜,今义:特指黄金,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判断句,秦王购之 ( 以 ) 金千斤 欲与 ( 之 ) 俱 ( 往 ),( 省略介词“以” ),(

16、省略介词宾语和谓语 ),省略句,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被动句,常痛于骨髓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介宾短语后置 ),( 定语后置 ),( 介宾短语后置,数量词作定语后置 ),倒装句,特殊句式,知识巩固,按课文内容填空。(1)因人之力而敝之, ; ,不知; ,不武。(2)风萧萧兮易水寒, 。(3)吾入关, ,籍吏民, ,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 。(4)杀人如不能举, 。(5)臣死且不避, 。(6) , ,何辞为?(7) ,大礼不辞小让。(8)防民之口, 。,文学常识填空。(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 体通史,它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

17、130篇,包括本纪 篇,世家 篇,列传 篇,书8篇,表10篇。鲁迅先生赞之为“ , ”,有很高的文学价值。(2)战国策,由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它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权论辨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行为。它是一部重要的散文著作,也是一部重要 的体史书。 。(3)左传又名 或 ,相传作者是春秋末期鲁国史官左丘明。全书共十三卷,比较系统详尽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外交等社会情况。左传的文学价值很高,尤其善于描写战争,如我们在初中学过的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越国以鄙远( )因人之力而敝之(

18、 )吾其还也( )皆白衣冠以送之( )顾计不知所出耳(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项伯杀人,臣活之( )常以身翼蔽沛公( )籍吏民,封府库(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疆界。敝:损害,形容词使动用法。其:表商量语气,还是。白:形容词作动词,穿白色衣服,戴白色帽子。顾:副词,表转折,不过。穷困:处境艰难。活:使动用法,使活命。翼:名词作状语,像鸟翅。籍:名词作动词,登记造册。间:名词作状语,抄小道。,咏荆轲,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渐离击悲筑,宋义唱高

19、声。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陶渊明,大意:燕太子丹善于收养门客,志向是到嬴姓的秦国报仇。要从招募的壮士中百里挑一选杰出的,年深日久后选中了荆轲。君子甘愿为知己者死,荆轲决定离燕国京都赴秦为太子丹报仇。荆轲启程前随行的白色骏马在路上嘶鸣,周围都是一片为其送行的慷慨激昂之气。荆轲的怒发撑起了高高的帽子,豪猛之气冲击着系帽的长丝带。在易水河边为荆轲摆酒设宴以壮行,周围坐席上都是英雄壮士。琴师高渐离以名为筑的乐器奏出悲壮的乐曲,勇士宋

20、义则高唱激人的歌声。岸边上哀风萧萧,易水中寒波淡淡。乐声中的商调使人悲痛流涕,羽调的高亢激越则使壮士动容。心中清楚这是一去不归的征程,但会将英明流传于后世。荆轲登车的时候果敢得没有回头后看,高速奔腾的马车朝秦国而去。快速行驶了万里之遥的路程,途中漫长曲折经历上千座城池。当向秦王晋献燕国地图时匕首一现就自然暴露出了刺杀一事,这使秦王嬴政大吃一惊而怔在那里。可惜荆轲的剑术不够精熟,这一举世奇功没能实现。荆轲这个人虽然死去了,但人们对他的怀念之情却会千载流传。,再见,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培养文学情趣;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鼓舞我们前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