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探究一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468233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1.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探究一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综合探究一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综合探究一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综合探究一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综合探究一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综合探究一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探究一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ppt课件.ppt(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综合探究一 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中华民族的形成 1、汉族的前身是华夏族; 2、夏商周三代,中原的地域、国家与族群指称; 3、魏晋南北朝,出现了民族大融合趋势,中华一词出现。 鲜卑、羯、氐、蒙古族等,感受多元一体,你能举出一些汉族和少数民族相互影响的例子吗?,文成公主入藏,胡床、方凳、服饰等,感受“多元一体”,1、你在八年级的学习中了解到哪些古代少数民族?试举三个。,2、你知道这些少数民族后来发展情况吗?,多元走向一体,民族交融,鲜卑:孝文帝改革以后,逐渐融入其他民族。匈奴:一部分被汉族消灭,部分融入各民族中,部分逃至逃至欧洲,与马扎尔人融合,构成今天的匈牙利人。契丹:主体被女真族和汉

2、族同化氐:匈奴一部分,后被汉族融化,1、清朝后期,列强侵略中国,发动了哪几场侵略战争?使得中国面临着怎样的危险?,材料:19世纪后期,英俄支持阿古柏入侵新疆。1903-1904年,英国入侵西藏,企图将西藏从中国分裂出去。1910年俄国煽动部分蒙古贵族,酝酿叛乱“独立”,2、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展开了哪些自救活动?,探究“驱除鞑虏”,保国保种1898,探究“驱除鞑虏”,甲午战争1894-1895,驱除鞑虏,恢复中华1905,保国保种1898,甲午战争1894-1895,驱除鞑虏,恢复中华1905,民族危机空前,亡国灭种,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改良派同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救国的主张有何不同?,

3、探究“驱除鞑虏”,甲午战争1894-1895,驱除鞑虏,恢复中华1905,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改良派同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救国的主张有何不同?,怎样提出“驱除鞑虏”? 清朝后期民族危机极大地激发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甲午战后,保国保种; 1905,年,清腐败无能,革命派提出推翻清政府的专制统治。,然后通过活动设计,表明20世纪初的危机。,回顾一下,同盟会的纲领是什么?它的诞生有着怎样的历史背景?同盟会的宗旨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20世纪初的中国,不仅经历了八国联军侵华,还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民族危机严重,这使得人们对以满族为主体的清政府的不满情绪愈加强烈。上述革命纲领

4、意在推翻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国。,全民族人民力量团结在一起,才能抵御外敌入侵,然后通过活动设计,表明20世纪初的危机。,当时,有人将同盟会革命纲领中的“恢复中华”理解为在汉族聚居的18个省范围内恢复建立汉族国家。对此,你是如何认识的?在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况下,以满族为主体的清政府不作为引发了人们对“恢复中华”的渴望,这种想法是可以理解的。但从有人对“恢复中华”内涵的理解看,这是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不仅不能团结各民族力量推翻君主专制,还会导致国家的分裂,是不可取的,,走向“五族共和”,阐释何谓小民族主义,何谓大民族主义,提倡后者。,说明民族观念的转变,梁启超提出了小民族主义和大民族主义,说说你

5、的理解,小民族是指在国内有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之分;大民族主义,是指对国外各民族而言,中国各族是一个联合起来的整体。,走向“五族共和”,阐释何谓小民族主义,何谓大民族主义,提倡后者。,说明民族观念的转变,从孙中山的这番话中可以看出革命的对象是什么?清朝专制统治梁启超和孙中山关于民族的看法有哪些共同点?中国各民族是一个整体,不能将汉族与其他民族对立起来。面对列强侵略,中国各民族团结一致才能御侮。,矛头针对满洲政府,而不是满洲人民,阅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宣言书中提到了哪两个统一?民族统一和领土统一什么是民族统一汉、满、蒙、回、藏各族联合起来,统一于中华民国什么又是领土统一?内地和边疆的蒙古、西藏等统一于中央。,汉、满、蒙、回、藏各族联合起来共建中华民国,是谓“五族共和”,这一说法把中国各民族人民看作是一个整体,“驱除鞑虏”,“五族共和”,说明了民族观念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的转变;从小民族主义到大民族主义的转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