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行为治疗的理论与方法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468464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172.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章行为治疗的理论与方法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七章行为治疗的理论与方法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七章行为治疗的理论与方法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七章行为治疗的理论与方法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七章行为治疗的理论与方法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七章行为治疗的理论与方法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行为治疗的理论与方法ppt课件.ppt(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七章 行为治疗的理论和方法,第一节行为治疗的基本理论,行为治疗的基本理论源于行为主义的学习原理,主要以经典条件作用原理、操作条件作用原理和模仿学习原理为基点。,一、经典条件作用原理 经典条件作用(classical conditioning)最早可追溯到俄国生理学家谢切诺夫(I. M. Sechenov)于1863年出版的脑的反射,认为一切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活动就其发生机制来说都是反射。巴甫洛夫(I. P. Pavlov)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他在实验室中研究狗的消化过程时,无意中发现狗不仅仅是在食物出现时才分泌唾液,当与食物出现相关的其他刺激物单独出现时狗也会有相同的反应。巴甫洛夫

2、将这种后天习得的对一个中性刺激的反射行为就称为条件反射,这个中性刺激就是条件刺激。巴甫洛夫进一步又发现,几乎任何的先天性反应都可以与任何刺激建立起一种条件反射。 若条件刺激多次出现,但没有无条件刺激的强化,这个条件反射就会削弱或消退。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华生(J. B. Watson),则明确的将条件反射的研究纳入了心理学范畴。华生行为主义又称为“刺激反应心理学”,即SR心理学。华生认为,行为是有机体应付环境的全部活动,刺激是指引起有机体行为的外部和内部的变化,而反应则是指构成行为最基本成分的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二、操作条件作用原理 操作条件作用(operant conditioning

3、)是由美国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斯金纳(B.F.Skinner)提出的。斯金纳坚持华生的SR公式,但他更着重于研究反应,而不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斯金纳箱”非常清楚地说明了行为强化的原理:当一个行为造成了有利的结果(如对生存或安宁有好处的结果)时,这个行为更有可能在将来的相似环境中被重复。因此,塑造行为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斯金纳把学习的公式概括为“如果一个操作发生后,接着给予一个强化刺激,那么其强度就增加”。这里所谓的“强度增加”,是指使这些反应发生的一般倾向;这个增强了操作行为的结果就称作强化刺激。强化刺激物可以是作为奖赏的任何东西,如食物、金钱、赞扬,甚至只是避免某种惩罚。 斯金纳根据

4、实验中所得的观点,提出了一套行为矫正术(behavior modification),广泛应用于各种社会机构,特别是学校、精神病院、弱智儿童教养所、工业管理等方面的心理矫治,卓有成效。,三、模仿学习原理 行为治疗理论认为,个体学习的产生是通过模仿过程而获得的。在模仿学习理论中,班杜拉(A. Bandura)的工作最为突出。 班杜拉认为,人的社会行为是通过观察学习获得的,模仿学习可以在既没有模型也没有奖励的情况下发生,个体仅仅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反应就可达到模仿学习的目的,但要使个体运用这些行为,就必须运用强化手段。班杜拉仍坚持SR的接近性原理和强化原理,认为在社会学习的过程中,有决定性影响的仍是

5、环境,如社会关系和榜样等客观条件。人们只要能够控制这种条件,就可促使儿童的社会行为向着预期的方向发展。社会学习论者看来,人们的大量行为都是通过模仿而习得的。人的一些不良行为就常常是通过这一渠道而形成的,模仿也有助于人们学会许多重要的技能,并能有效的对一些不良行为加以矫正,建立新的行为模式。,第二节 行为治疗的基本假设和治疗过程,一、行为治疗的基本假设 1.人的行为,不管是适应性或非适应性的,都是经过学习而获得的,并由于强化而得以巩固。2 .通过奖赏或惩罚的强化方式,可以控制行为增减或改变的方向。二、行为治疗的基本特点 1行为治疗的对象是个体的非适应性行。 2行为治疗强调环境事件的重要性 3行为

6、治疗不对行为的潜在动因进行假设 4行为治疗是一种系统的、可操作性很强的方法,三、行为治疗的基本过程 1了解来访者非适应性行为或疾病产生的原因 2确定需要矫治的目标行为(或称靶行为) 3向来访者说明行为治疗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4采用专门的行为治疗技术或配合必要的药物或治疗器具进行治疗 5根据行为治疗技术的性质及来访者行为的改变情况给予正负强化 6根据治疗的转变情况,调整治疗方法 7将治疗效果迁移到非治疗情境中,第三节行为治疗的常用方法,一、放松训练 放松训练(relaxation response),又称松弛疗法,是通过一定的程式训练学会精神上及躯体上(骨骼肌)放松的一种行为治疗方法。放松训练的

7、核心理论认为放松所导致的生理改变对应激所引起的生理改变是一种对抗方量。放松可阻断焦虑,副交感支配可以阻断交感支配。因此,各种放松技术的共同目标都是降低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水平、减低骨骼肌的紧张及减轻焦虑与紧张的主观状态。,二、系统脱敏疗法 系统脱敏疗法(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也称交互抑制法或缓慢暴露法,是行为治疗中的第一个规范化的技术,由南非的精神病学家沃尔普(J. Wolpe)于1958年创立的。这一疗法主要运用交互抑制(reciprocal inhibition)原理或“对抗条件作用”(counter conditioning)的原理,在系统的程序下,从轻而

8、重的,逐渐消除在某一特定的情景下产生的超出一般紧张的焦虑或恐怖状态。该法主要用于治疗恐怖症,除此之外,也适用于其他以焦虑为主导症状的行为障碍,如口吃、性功能障碍、强迫症等。,三、冲击疗法 冲击疗法(flooding)又称情绪冲击疗法(emotional flooding)或满灌疗法。基本原则与系统脱敏法相反,不再是让来访者按轻重程序逐渐面对所惧怕的情况,而是一下子就将来访者置于能引起其极大恐惧的刺激情境中,意图物极必反,从而达到消除恐怖情绪的目的,四、操作条件治疗法 操作条件治疗法(operant conditioning therapy),也称强化的方法(reinforcement meth

9、ods),以“操作条件作用”原理为依据的。一个行为发生后,由紧随其出现的直接结果来决定加强或减弱该行为再发生的可能性。如果结果得到的是奖励等正性强化,该行为就可能在将来再次出现;若结果得到的是惩罚等负性强化,则会减弱该行为再次出现的可能。操作条件治疗法对于建立良性行为或消除不适应行为有着很好的效果。,五、自我控制疗法(self control therapy) 自我控制疗法,也称自我管理疗法(self management therapy)。多数情况下,行为矫正都是由矫正监理人负责实施的,如心理治疗师的帮助等。当行为者本人用行为矫正法矫正自己的行为时,这个过程就称为自我控制或自我管理。 六、模仿法 模仿法(modelling),又称示范法,依据自社会学习理论:利用人类通过模仿学习获得新的行为反应的倾向,向具有不良行为的人呈现某种行为榜样,以使其从事相符行为,从而消除不良行为,建立适应性行为的治疗方法。目前,模仿法主要被大量应用于儿童行为的训练(包括正常儿童和弱智儿童),有时也用于临床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