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认知语言学的其他问题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468511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4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章认知语言学的其他问题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第七章认知语言学的其他问题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第七章认知语言学的其他问题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第七章认知语言学的其他问题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第七章认知语言学的其他问题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七章认知语言学的其他问题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认知语言学的其他问题ppt课件.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认 知 语 言 学 导 论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顾介鑫,第七章 认知语言学的其他问题,象似性语法隐喻语法化主观性、主观化,语法化,“ 语法化”(grammaticalization)通常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的成分这样一种过程或现象, 中国传统的语言学称之为“ 实词虚化” 。,“ 语法化”一词则偏重于语法范畴和语法成分的产生和形成, 例如主语和宾语这样的语法范畴以及主格和宾格标记这样的语法成分是如何产生的。,(1)她在厨房。 她在做饭。(3)I see the cat on the mat. I see wh

2、at you mean.,从、被,给,到,为什么要重视语法化?,20世纪70年代后重新兴起的语法化研究把重心从历时转向共时,也就是想用语法化来解释共时平面上过去难以解释的现象。,Givn(1971)提出一个著名的论点:“ 今天的词法曾是昨天的句法。” 即, 要了解一种语言现在的构词法, 就必须了解这种语言早先阶段的句法。非洲的班图语族, 现今的句法是SVO(主动宾)词序;而在词法上有些动词有宾格前缀(OV),这种词法上的OV顺序是这类语言早先SOV句法的残余。,一条是着重研究实词如何虚化为语法成分, 另一条着重考察章法(discourse)成分如何转化为句法成分和构词成分。前者偏重于从人的认知

3、规律来探究语法化的原因, 后者偏重于从语用和信息交流的规律来探究语法化的原因。,两条主要的研究路子,(4) 她在厨房(空间域) 她在做饭(时间域) 她喜欢做饭, 不在吃而在消遣(目的域),“方位说”(localist hypothesis, localism)-Anderson(1971)、Lyons(1977),Heine等(1991)则认为, 作为语法化的“ 输入”成分, 空间词语还不是最原始的, 人对自己身体部位的认识才是最基本的参照点。例如“人心向背” 、“ 门脸儿” 、“ 报头” 、“ 山脚” 、“ 圆心”这样的词语表明, 前后上下中这样的空间概念是从“ 脸、背、头、脚、心”这些身体

4、部位引申出来的。,“ 人类中心说” : 一切都是从人自身出发, 引申到外界事物, 再引申到空间、时间、性质等等。,Givn(1979)、Hopper(1979) 针对“ 先有句法后有章法”的一般观点, 提出“ 先有章法后有句法” , 即, 语法成分是篇章成分“ 句法化”的结果。Hopper & Thompson (1984)认为,语言中普遍存在的名词和动词两大范畴产生于叙述过程中两个最基本的章法功能, 指称事物和述说事件。Givn用确凿的事实论证, “ 主语”这个语法范畴是由篇章里的话题演变而来的。,认知原因和语用原因也不易分开。从认知上看, 虚化是从一个认知域转移到另一个认知域, 但这种转移

5、往往是由语用原因触发的。(5)I have read a lot since we last met.(时间) Since Susan left him, John has been miserable. Since you are not coming with me, Ill have to go alone. (原因),语法化涉及的演变在语义上一般是由“实”变“虚”,在形式上一般是由“自由”变为“黏着”,极少有相反的情形,这叫做语法化的“单向性”。,一个成分虚化到极限后就跟实词融合在一起, 自身变成了零形式。具体的循环模式如下:自由的词粘附于词干的词缀与词干融合的词缀(自由的词)Givn

6、(1979)根据其“ 章法成分句法化”和“ 句法成分词法化” 的思想又提出一个循环模式:章法成分句法成分词法成分形态音位成位零形式(章法成分),语法化的单向循环,Lehmann (1983)将各种语法格排列成一个虚化等级(自左向右由低到高):工具/伴随/方位处所与格宾格/作格/领格主格/通格语法格的各种表现形式也可以排列成一个等级, 语法化的程度越高就越倾向于采用形尾和零形式:词汇形式(副词)介词词缀形尾零形式如果一种语言有一种语法格是零形式, 那么这种格是主格或通格如果还有一种语法格是零形式, 那么这种格是宾格、作格或领格, 依次类推。,语法化的程度,Heine等(1991)将语法化看作若干

7、认知域之间的转移过程, 他们把各个基本的认知域排成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的等级:人物事空间时间性质这个等级的前半部分由人到空间是实词变为虚词的过程, 后半部分由空间到性质是虚词进一步虚化的过程。表“家”或“村庄”的非洲语言事物名词虚化为表处所的介词, 这是前一过程;表处所的介词又虚化为表领属关系的词缀, 这是后一过程。,主观性和主观化,“主观性”( subjectivity) 是指语言的这样一种特性,即在话语中多多少少总是含有说话人“自我”的表现成分。也就是说,说话人在说出一段话的同时表明自己对这段话的立场、态度和感情,从而在话语中留下自我的印记(参看Lyons 1977 : 739)。,“主观化”

8、( subjectivisation)则是指语言为表现这种主观性而采用相应的结构形式或经历相应的演变过程。按照这个定义, “主观化”既是一个“共时”的概念,即一个时期的说话人采用什么样的结构或形式来表现主观性,又是一个“历时”的概念,即表现主观性的结构或形式是如何经历不同的时期通过其他结构或形式演变而来的。,语言必然带有自我表现的印记,这一点现在已经明确;不明确的是:语言的这种自我印记是如何表现和如何被理解的? 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有没有跨语言的共性? 有没有文化造成的差异? 对这些问题,共时的情形还不清楚,历时的情形就更是模糊不清。,1)说话人的视角(perspective)2) 说话人的情

9、感(affect)3) 说话人的认识(epistemic modality),“视角”就是说话人对客观情状的观察角度,或是对客观情状加以叙说的出发点。这种“视角”主观性经常以隐晦的方式在语句中体现出来,最典型的例子是动词的“体”(aspect ) 。(6)a. John is gone. b. John has gone.,(7) a.Let us go. (让我们走吧!) b. Lets go. (咱们走吧!)句子的主语是叙说的出发点,而祈使句的主语(即祈使的对象) 通常是听话人,一般不说出来。(7)a的主语称作“句子主语”( sentence subject ) ,而(7)b 的主语称作“

10、言者主语”( speaker subject ) ,或称作“言说主语”(utterance subject)。,(8)Lets take our pills now , George. (乔治,咱们吃药!)(9)Lets see now , what was I going to say. (看看,我要说什么来着.)(8) 是劝诱小孩吃药,说话的父母自己并不吃;(9) 中的lets see 已经相当于一个句首的小词,起组织话语的作用( Traugott 1995) 。,“情感” (affect ) 一词应作宽泛的理解,包括感情、情绪、意向、态度等。,Kuno (1987) 指出第三人称反身代词

11、的用法在很多情形里无法用纯粹的句法规则加以说明,而是跟说话人是否“移情”(empathy)于所指对象有关。(10)John was worried about what Sheila would do. As for himself , he knew the best plan.(约翰很担心希拉会干些什么。对他自己来说,他最知道该怎么办),“移情” 是“说话人将自己认同于他用句子所描写的事件或状态中的一个参与者”。( Kuno 1987 :26)(11)John thought ,“As for me/ myself , I know the best plan. ”,“认识”主要跟情态动词

12、和情态副词有关。就语言的“主观性”而言,要数这方面的研究最为深入。,(12) a. He must be married. (他必须结婚了。) b. He must be married. (他必定结婚了。)英语情态动词must 表示“必须”时属于行动情态或道义情态(deontic modality) ,如(a) 是表示客观上他有采取某项行动(结婚) 的必要;而表示“必定”时属于认识情态( epistemic modality) ,如(b) 是说话人主观上对命题“他结婚了”是否真实所作出的判断。,除了情态动词,一些连词,特别是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也有客观描述和主观认识之别:(13) 小王回来了

13、,因为他还爱小丽。(14) 小王还爱小丽,因为他回来了。,主观化是一种语义- 语用的演变,即“意义变得越来越依赖于说话人对命题内容的主观信念和态度”。语言中用来表达主观性的可识别的语法成分是如何通过非语法成分的演变而逐步形成的,这就是“语法化中的主观化”问题( Traugott 1995) 。,“主观化”和“语法化”,Traugott 认为主观化和语法化一样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强调局部的上下文在引发这种变化中所起的作用, 强调说话人的语用推理(pragmatic inference) 过程。语用推理的反复运用和最终的凝固化,结果就形成主观性表达成分。,(15) a. Mary read whil

14、e Bill sang. (比尔唱歌的时候玛丽在看书) b. Mary liked oysters while Bill hated them. (玛丽喜欢吃牡蛎,而比尔讨厌牡蛎)演变是由语用推理引起的:while 连接A和B 两个动作,表示在发生B 的同时发生A。由于说话人还主观上对A 和B 的同时发生感到意外(两件事同时发生的概率不高) ,因而产生出转折的意思。,是否所有的语法化都涉及主观化? Traugott 认为很可能如此,主观化可以说是无处不在。说话人要达到交流信息的目的,总要不断地借助一些表达实在意义或用作客观描述的词语,加上自己对客观情形的主观“识解”(construal) ,从

15、而把说话的目的和动机也传递给对方。所谓“识解”,是指说话人或听话人对一个客观情景加以认识而形成的概念,主观的识解包括视角和意象等。( Langacker 1991 :215) 。,语法化中的主观化表现在互相联系的多个方面:由命题功能变为言谈(discourse) 功能;由客观意义变为主观意义;由非认识情态变为认识情态;由非句子主语变为句子主语;由句子主语变为言者主语;由自由形式变为黏着形式。,Langacker主要关心的不是语言中的主观性成分形成的历史过程,而是从认知出发来观察日常语言的使用,看说话人如何出于表达的需要,从一定的视角出发来“识解”(construe)一个客观的情景。,“主观化”

16、和“认知语法”,(16)Mary is going to close the door. (玛丽正走过去关门。)(17) An earthquake is going to / gonna destroy the city. (有一场地震将摧毁这座城市。)Langacker (1990) 认为,go 由空间义转变为时间义表示将来,经历的是一个主观化的过程。Langacker 定义的“主观性”还包括说话人对情景的“心理扫描”(mental scanning)。,在Langacker 的“认知语法”体系中,“主观化”被定义为:将实体与实体之间的关系从客观轴调整到主观轴。上述定义的一个关键概念是“言

17、语场景”(ground) , 实际就是指“言语事件”( speech event) ,包括会话的参与者和说话环境。实体与实体之间的关系如果不引发“言语场景”,这种关系处于客观轴上,如果引发“言语场景”,这种关系就处在主观轴上。,这两个实体在“认知语法”中分别称作“射体”( Trajector ) 和“陆标”(Landmark) 。“主观化”是将这两个实体之间的关系从客观轴调整到主观轴。,G代表“言语场景”,tr 和lm 分别代表“射体”和“陆标”。连线xy 代表实体之间的关系。,(18) a. Mary is sitting across the table from Jane. (玛丽对着简

18、坐在桌子那面。) b. Mary is sitting across the table from me. (玛丽对着我坐在桌子那面。) c. Mary is sitting across the table. (玛丽坐在桌子对面)按上述定义, (a) 句Mary 和Jane 之间的关系、(b) 句Mary 和me 之间的关系都处在客观轴上, (c) 句Mary 和说话人之间的关系已调整到主观轴上。,Further Reading,沈家煊. (1994). “语法化”研究综观J. 外语教学与研究, 4, 17-24.沈家煊. (2001). 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 外语教学与研究, 4, 268-27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